趙學敏

《串雅外編》~ 卷二 (3)

回本書目錄

卷二 (3)

1. 霍亂轉筋

身冷心中下微溫者。

硃砂(二兩研),蠟(二兩),和丸,著於火籠中熏之,周圍厚覆,勿令煙泄,兼床下著火,令腹微暖,良久當汗出而醒。

2. 疥瘡

熟蘄艾(三兩),木鱉子(三錢),雄黃(二錢),硫黃(一錢)

為末,揉入艾中,分作四條,每一條安陰陽瓦中,置被裹熏後,服通聖散

3. 癱瘓頑風

骨節疼痛,下元虛冷,諸風痔漏下血,一切風瘡。

烏頭,草烏頭,兩頭尖(各三錢),硫黃,麝香丁香(各一錢),木鱉子(五個)

上為末,以熟蘄艾揉軟合一處,鈔底包裹熏病處,名雷丸

4. 手足風痛

冷痛如虎咬者。

樟木屑(一斗),流水(一石),煎極滾,泡之。乘熱安足於桶上熏之,以草韉圍住,勿令湯氣入目,其功甚捷。

5. 拳毛倒睫

無名異末紙卷作捻,點燈吹殺熏之,睫自起。

6. 破傷風

口噤身強。

肉蓯蓉切片曬乾,用一小盞,底上穿穴,燒煙燻患處累效。

7. 咳嗽熏法

熏黃(一兩),以蠟紙條卷作筒十枚,燒煙吸菸,取吐止,一曰一熏,惟食白粥,七日後,以羊肉羹補。

8. 女人病邪

與邪物交通,自言自語,悲思恍惚者。

雄黃(一兩),松脂(二兩)溶化,以虎爪攪之,丸如彈子大,夜燒籠中,令婦坐其上,以被蒙之,露頭在外,不三劑自斷。仍以雄黃、人參五味子等分為末,每旦井水服之。

9. 喉閉

竹紙滲巴豆令滿,作紙捻點燈旋之,以煙燻喉間,即吐惡血而消。或刺入喉間出紫血亦愈。蓋咽喉病發於六腑者,引手可探,及刺破喉血即已。若發於五臟,則受毒牢深,手法藥力難到,惟用紙捻為第一。

10. 舌脹出血

蓖麻取油,蘸紙捻燒煙燻之即腫脹皆消。並治牛馬六畜舌脹。

11. 手汗

黃耆(一兩),葛根(一兩),荊芥(三錢)

水煎湯一盆,熱熏而溫洗,三次即無汗。

12. 熏嗽

治風入肺久嗽者。

鵝管石雄黃鬱金、款花為末,和艾用姜一片,置舌上,以藥艾於姜上灸之,取煙入喉中愈。

13. 青布熏

惡瘡防水青布和蠟燒煙筒中熏之,入水不爛,瘡傷風水,用青布燒煙於器中,以器口熏瘡,得惡汗出則痛癢瘥。臁瘡潰爛,陳艾五錢,雄黃二錢,青布作大炷點火熏之,水流數次愈。

14. 支太醫桃葉熏

水二石,煮桃葉,取七斗,安床簀下,厚被蓋臥床上,乘熱熏之,少時當雨汗,汗遍去湯,速粉之,並灸大椎穴,此法治天行病。

15. 痢疾塞肚

綠豆(七粒),胡椒(七粒),麝香(一釐),膠棗(一枚)

共搗爛,放瓶內,包好。患者取一丸,貼臍上,宜用端午日合。

16. 小兒赤眼

黃連為末,水調敷腳心。

17. 小兒熏舌

又名雀舌。

巴豆(半粒),飯黏(四五粒),共搗為餅,如黃豆大,貼眉心中間,待四圍起泡,去之即愈。

18. 收陰症傷寒

雞子放臍眼內,一時一換,四五換即愈矣。陰氣盡收於內。

19. 止自汗

鬱金末,臥時調塗乳上。

20. 截驚法

芭蕉油薄荷汁煎勻,塗頭頂留囟門,塗四肢留手足心勿塗。甚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