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青主

《大小諸證方論》~ 傅青主先生秘傳雜症方論 (12)

回本書目錄

傅青主先生秘傳雜症方論 (12)

1. 〔真寒症方用〕

附子(三錢),肉桂(一錢),乾薑(一錢),白朮(五錢),人參(一兩)

水煎服,急救之。此乃真中寒邪,腎火避出軀殼之外而陽邪之氣直犯心宮,心君不守,肝氣無依,乃發戰發噤,手足現青色。然則用桂附乾薑逐其寒邪足矣,何用參朮,即用何至多加?蓋元氣飛越,只一線之氣未絕,純用桂附乾薑一派辛辣之藥,邪雖外逐而正氣垂絕,若不多加參朮,何以反正氣於若存若亡之際哉?

2. 假寒方

如人手足冰冷,或發厥逆,或身戰畏寒,人以為寒,而非寒也,內真熱而外假寒耳。方用:

附子(一錢),肉桂(一錢),人參(三錢),白朮(五錢),豬膽汁(半個),苦菜汁(三匙)

先將水二碗煎藥,熟後以藥並器,放水中激涼,〔再〕入膽汁,菜汁調勻,一氣服之。

方中全是熱藥,倘服不如法,必然虛火上衝,盡行嘔出。必熱藥涼服,已足而順其性,而(況)下行又有二汁之苦,以騙其假道之防也哉。

3. 上熱下寒方

上焦火勢之盛,吐痰如湧泉,面赤喉痛,上身不欲蓋衣,而下身冰涼,此上假熱而下真寒也。方用:

附子(一個),熟地(半斤),山萸(四兩),麥冬(一兩),北五味(一兩),茯苓(三兩),澤瀉(三兩),丹皮(三兩),肉桂(一兩)

水十碗,煎〔至〕四〔三〕碗,探涼與病人服之。〔渣再用水三碗,煎至一碗,一氣服之〕,二劑四碗服盡,立刻安靜。此上病治下之一法也,最效。

4. 乍寒乍熱辨

病有灑淅惡寒,而後發熱者也。蓋陰脈不足,陽往從之;陽脈不足,陰往乘之。何謂陽不足?寸脈微,名曰陽不足。陰氣上入陽中,則惡寒也。何謂陰不足?尺脈弱,名曰陰不足。陽氣下陷陰中,則發熱也。

凡治寒熱:用柴胡升陽氣,使不下陷陰中,則不熱也;用黃芩降陰氣,使不升入陽中,則不寒也。

5. 病在上而求諸下

頭痛、目痛、耳紅、腮腫痛……一切上焦等症,除清涼發散正治外,人即束手無策,而不知更有三法:

如大便結,脈沉實者,用酒蒸大黃三錢微下之,此名釜底抽薪之法。

如大便瀉,脈沉足冷者,宜六味地黃丸加牛膝、車前〔子〕、肉桂;足冷甚者,加熟地附子。是冷極於下,而迫其浮火上升也。此名導龍入海之法。

大便如常,脈無力者,用牛膝、車前〔子〕引下之,此名引火歸源之法〔也〕。

6. 病在下而求諸上

凡治下焦病,用本病藥不愈者,須從上治之:如足痛足腫,無力虛軟,膝瘡紅腫,用木瓜、薏仁、牛膝、防己黃柏蒼朮之品不效者,定是中氣下陷,濕熱下流,用補中益氣〔湯〕升提之。

如足軟,不能行而能食,名曰痿症。宜清肺熱。

如治泄瀉,用實脾利水之劑不效,亦用升提,補中益氣〔湯〕去當歸,加炮薑、蒼朮;脈遲,加肉蔻、故紙。

如尿血,用涼血利水藥不效,宜清心蓮子飲。若清心不止,再加升〔麻〕、柴〔胡〕。

如治便血,用止澀之藥不效,或兼泄瀉,須察其脈:如右關微細,或數大無力,是脾虛不攝血,宜六君子湯加炮姜;若右關沉緊,是飲食傷脾,不能攝血,加沉香二分。右寸洪數,〔是〕實熱在肺,宜清肺,〔用〕麥冬、花粉、元參、枯芩、桔梗五味子枳殼等藥。

7. 真熱假寒方

如人身外冰冷,身內火熾,發寒發熱,戰慄不已,此真熱反現假寒之象以欺人也。自〔法〕當用三黃湯石膏生薑,乘熱飲之。用井水以撲其心,至二、三十次,內熱自止,而外之戰慄亦若失〔矣〕。後用元參、麥冬、白芍各二兩,煎湯與服,任其恣飲,後不再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