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八十六 (8)

回本書目錄

卷第八十六 (8)

1. 治小兒無辜疳針烙法並諸方

凡小兒無辜疳。頭干發豎。身無滋潤。頭露骨出。腦熱腹脹。鼻中多癢。好食醬肉。數渴飲水。則多為痢。痢如泔色。背冷腹熱。腹中有塊。漸加黃瘦。或有邪鬼之作。亦是閃癖之類。腦後兩邊皮中。有筋肉結作小核。如杏子大。多時不除。即流入腹中。遂成前狀。須有烙破結子者。

白話文:

凡是年幼的小孩得了疳病,頭部乾燥頭髮豎起,身體皮膚沒有光澤,頭骨外露,腦部發熱肚子脹,鼻腔經常發癢,喜歡吃醬肉,經常口渴愛喝水,喝完水就容易腹瀉。腹瀉時排泄物像泔水一樣,背部發冷但腹部發熱,肚子裡有硬塊,逐漸變得面黃肌瘦。有的可能是邪祟所致,也有的是閃癖一類的疾病。在腦後兩側皮膚中,有肌肉結在一起形成小的核狀物,大小如杏子。如果長時間沒有消除,就會流入腹中,進而發展成前面所說的症狀。必須用針刺破這些結紮。

或有灸其結子者。又有割皮挑出結子者。稍勝於灸。然病者至深。小兒忍痛不任。恐動其脈。往往變為癇疾。今參詳最妙者是烙。烙亦是更無別法。但看小兒病狀相似。有結子者。速依此法烙之。上以一鐵針尖利者。燒針頭似火色。看核子大小。作一紙環子束定。無辜仍須捏定。

白話文:

有的用艾灸治療結塊。有的用割皮挑出結塊。稍好於艾灸。但是病情嚴重。小兒忍痛不耐。恐怕會波及脈絡。往往會變成癲癇。現在經過仔細參詳,最妙的方法是烙治。烙治也沒有什麼特別的方法。只要看小兒病狀相似。有結塊的。就迅速依此方法烙它。用一根尖利的鐵針。燒針頭至發紅熾熱。看結塊大小。用紙捲成環狀束住。沒有結塊的仍需捏住。

以針當中烙之。可深二豆許。即貼沉香膏

治小兒針無辜核後。宜煉沉香膏貼之方。

沉香(一兩銼),黃丹(六兩)

上件藥。以清麻油一升。先下沉香煎。候香焦黑。漉出。下黃丹。不住手攪。以慢火煎之。候滴於紙上如黑餳。無油傍引。即膏成。每貼法。以篦子於爛帛上攤膏。令稍薄貼之。一日一換。勿令風吹著針處。為妙。

白話文:

上方的藥物,用清麻油一升,先放沉香煎炸,等到沉香焦黑,將沈香撈出。再放入黃丹,不停地攪拌,用小火慢慢煎煮,直到滴到紙上呈現如黑豆一樣的顏色,且油脂不會往旁邊流,膏藥就完成了。

每次貼敷膏藥時,使用篦子將膏藥攤在破布上,讓膏藥薄薄的貼在患處。每天更換一次膏藥,注意不要讓風吹到針灸的部位,這樣效果最好。

治小兒針後。宜服壓驚茯神散方。

茯神(半兩),川升麻(半兩),犀角屑(半兩),代赭(細研),鉤藤,川大黃(銼碎微炒以上各一分)

白話文:

茯苓(半兩) 川升麻(半兩) 犀牛角粉(半兩) 赤鐵礦(細磨) 鉤藤 川大黃(切碎,略炒)(以上各一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四分。去滓放溫。漸漸服之。

治小兒無辜針烙後。宜服消腫利氣壓驚。犀角散方。

犀角屑,琥珀(細研),蘆薈(細研),木香酸石榴皮,訶黎勒皮(以上各半兩),龍齒(三分細研),黃連(去須),麝香(細研),檳榔乾薑(炮裂以上各一分)

白話文:

犀牛角粉(研磨細緻) 琥珀(研磨細緻) 蘆薈(研磨細緻) 木香 酸石榴皮 訶黎勒果皮(以上各半兩) 龍齒(三分,研磨細緻) 黃連(去除須根) 麝香(研磨細緻) 檳榔 乾薑(炮裂,以上各一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粥飲調下半錢。日三服。看兒大小。以意加減。

治小兒無辜針烙後。宜服青金丸方。

巴豆(一兩去皮心),硫黃(一兩),苦楝根皮(二兩),酸石榴根皮(二兩銼)

白話文:

  • 巴豆(1 兩,去皮和種子)
  • 硫磺(1 兩)
  • 苦楝樹根皮(2 兩)
  • 酸石榴樹根皮(2 兩,切碎)

上件藥。於鐵鼎子內。滿著水。煮七晝夜。如水耗。即旋添熱水。日滿即去楝根石榴根。取巴豆並硫黃。同研。更入桂心檳榔木香細辛末各一分。馬牙橘皮乾姜藍花末各半分。同研令勻。用飯和丸。如麻子大。每日空心。以溫水下二丸。當得溏痢為效。三歲以下日服一丸。

白話文:

前面提到的藥材,放入鐵鼎子中,加滿水,煮七天七夜。如果水變少了,就要及時加熱水。每天水滿了,就去掉楝根和石榴根。取巴豆和硫磺,研磨成粉。再放入桂心、檳榔、木香、細辛末,各一份。馬牙硝、橘皮、乾姜、藍花末,各半份。將所有材料研磨均勻,用米飯和成丸,大小如麻子。每天空腹,用溫水服下兩丸。當出現腹瀉時,說明藥效發揮了。三歲以下的兒童,每天服用一丸即可。

又方。

青黛(半兩)

上細研為散。每服。以水磨犀角湯下半錢。空心午後各一服。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白話文:

把細末研磨成粉。每次服半錢量,用磨犀角湯送下。空腹於下午各服一次。根據孩子的體重大小適當加減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