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五 (9)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五 (9)

1. 治脾臟冷氣腹內虛鳴諸方

夫人臟腑不和。脾胃虛弱。不能消於水谷。則腹脹虛鳴也。此皆陽氣不足。陰氣有餘。邪冷之氣。伏留在臟。流走往來不散。故令腹內虛鳴也。

白話文:

當人的臟腑不協調,脾胃虛弱,無法消化食物時,就會導致腹脹和腹鳴。這是因為陽氣不足,陰氣過盛導致的。邪寒之氣潛伏於臟腑,流竄於體內而不散,因此導致腹內空虛鳴響。

治脾臟冷氣。胸膈不利。腹內虛鳴。少思飲食。宜服赤茯苓散方。

赤茯苓(三分),白朮(三分),桔梗(三分去蘆頭),檳榔(半兩),吳茱萸(一分湯浸七遍焙乾微炒),木香(半兩),沉香(半兩),當歸(半兩銼微炒),枳實(一分麩炒微黃)

白話文:

赤茯苓(1.5克),白朮(1.5克),桔梗(1.5克,去蘆頭),檳榔(2.5克),吳茱萸(0.5克,用湯浸泡七次,焙乾後微炒),木香(2.5克),沉香(2.5克),當歸(2.5克,切碎後微炒),枳實(0.5克,用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食前稍熱服。忌生冷油膩。

白話文:

把上述藥材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三錢。用一中碗水煮入生薑半片、紅棗三顆,煎煮至六分量。過濾藥渣,於飯前稍加熱後服用。忌食生冷、油膩食物。

治脾臟久積冷氣。流走腹內虛鳴。兩脅脹滿。少思飲食。宜服桔梗散方。

桔梗(一兩去蘆頭),白朮(一兩),丹參(一兩去蘆頭),白豆蔻(三分去皮),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高良薑(三分銼),木香(三分),沉香(三分),檳榔(三分),訶黎勒(一兩半用皮),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微焙)

白話文:

桔梗(一兩,去除根鬚) 白朮(一兩) 丹參(一兩,去除根鬚) 白豆蔻(三分,去除外殼) 附子(三分,加工爆裂後去除外皮和胚芽) 高良薑(三分,切碎) 木香(三分) 沉香(三分) 檳榔(三分) 訶黎勒(一兩半,帶皮使用) 陳橘皮(半兩,用水浸泡後去除內膜,微烤)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食前稍熱服。

治脾臟冷氣。壅滯脹悶。腹內鳴轉。不思飲食。宜服白朮丸方。

白朮(三兩生薑二兩同搗令爛慢火炒令黃色),桂心(半兩),檳榔(一兩),高良薑(一兩銼),木香(半兩),人參(一兩去蘆頭),阿魏(一分麵裹煨令面熟為度),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白話文:

**白朮:**三兩,和兩兩生薑搗爛,小火翻炒至金黃色。

**桂心:**半兩

**檳榔:**一兩

高良薑: 一兩,切碎

**木香:**半兩

人參: 一兩,去掉蘆頭

阿魏: 一分,用麵粉包裹,烘焙至麵粉熟透

吳茱萸: 半兩,用熱水浸泡七次,烘乾後略微炒一下

陳橘皮: 三分,用熱水浸泡去白色瓤,然後烘乾

上件藥。搗羅為末。煎醋浸蒸餅。和搗一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生薑橘皮湯嚼下十丸。

白話文:

上述藥材搗碎成細末。用醋浸泡蒸餅,然後加入研磨好的藥末,研磨數百次。做成像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前,用生薑橘皮湯嚼服十粒。

治脾臟冷氣積滯。醋心嘔逆。宿食不消。腹臟虛鳴。時時疼痛。宜服吳茱萸丸方。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神麯(一兩炒令微黃),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白朮(一兩),人參〔半(一)兩去蘆頭〕,桂心(一兩),熟乾地黃(一兩),乾薑(半兩炮裂銼),訶黎勒(一兩煨用皮)

白話文:

吳茱萸(半兩,用沸水浸泡七次後烘乾並微微炒過) 神曲(一兩,炒至微黃) 陳年橘皮(一兩,用沸水浸泡洗去白色瓤後烘乾) 白朮(一兩) 人參(半兩或一兩,去蘆頭) 桂心(一兩) 熟乾地黃(一兩) 乾薑(半兩,敲裂搗碎) 訶黎勒(一兩,煨熟後使用皮)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粥飲下二十丸。忌生冷。

治脾臟冷氣。腹內虛鳴。胸膈氣滯。不能飲食。雖食不消。又頻嘔逆。宜服訶黎勒丸方。

訶黎勒(一兩半煨用皮),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白朮(一兩),桂心(三分),人參(一兩去蘆頭),赤茯苓(一兩),桔梗(半兩去蘆頭),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紅豆蔻(一兩去皮),乾薑(半兩炮裂銼),厚朴〔一(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白話文:

黑訶子(1.5兩,炙用皮) 吳茱萸(0.5兩,用湯浸泡7次,焙乾後微炒) 白朮(1兩) 桂枝心(0.3兩) 人參(1兩,去蘆頭) 赤茯苓(1兩) 桔梗(0.5兩,去蘆頭) 陳年橘皮(1兩,用湯浸泡後去掉白瓤,再焙乾) 紅荳蔻(1兩,去皮) 乾薑(0.5兩,砲裂後切碎) 厚朴(1-2兩,去粗皮,塗上生薑汁,炙熟至有香味)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生薑湯下三(二)十丸。

白話文:

上述的藥材,將它搗碎成粉末。加入煉過的蜂蜜,搗三百到二百次。搓成像梧桐子般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不限時間,用生薑湯送服三(二)十顆。

治脾臟冷氣。腹內虛鳴。內寒外熱。宿食不消。大便乍秘乍泄。腑臟不調。少思飲食。宜服厚朴丸方。

厚朴(一兩半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白朮(半兩),乾薑(半兩炮裂銼),桔梗(一兩去蘆頭),當歸(一兩銼微炒),檳榔(半兩),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甘草(半兩炙微赤銼),訶黎勒(一兩煨用皮),白茯苓(半兩)

白話文:

  • 厚朴 (一兩半):去除粗皮,塗抹生薑汁,烤製至香脆。
  • 白朮 (半兩)
  • 乾薑 (半兩):砲裂後研碎。
  • 桔梗 (一兩):去除根蒂。
  • 當歸 (一兩):研碎,輕微炒過。
  • 檳榔 (半兩)
  • 陳橘皮 (半兩):浸泡於熱水中去除白瓤,烘乾。
  • 甘草 (半兩):炙烤至微紅,研碎。
  • 訶黎勒 (一兩):煨製後只取用外皮。
  • 白茯苓 (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粥飲下三(二)十丸。忌生冷油膩。

2. 治脾胃壅熱嘔噦諸方

夫脾氣壅實。胃中有熱。則陽氣盛。陽氣盛則胸膈煩滿。痰飲積聚。則成嘔噦。此皆體力強盛之人。肌膚充滿。脾胃之中。久多積熱。致上焦不利。故令嘔噦也。

白話文:

當脾氣淤滯,胃裡有熱,陽氣就會旺盛。陽氣旺盛則會導致胸膈壅塞,痰液積聚。這時就會出現嘔吐噁心的症狀。這類人通常身體強壯,肌肉豐滿,但由於脾胃中長期積蓄熱氣,導致上焦不通暢,所以會引起嘔吐噁心。

治脾胃氣壅痰滯。嘔噦。見食即吐。宜服枇杷葉散方。

枇杷葉(一兩拭去毛炙微黃),木通(半兩銼),前胡(半兩去蘆頭),人參(一兩去蘆頭),麥門冬(一兩去心),麻仁(半兩),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犀角屑(半兩),赤茯苓(三分)

白話文:

枇杷葉(一兩,清除毛絨,烤至微黃) 木通(半兩,切成小塊) 前胡(半兩,去除蘆頭) 人參(一兩,去除蘆頭) 麥門冬(一兩,去除果仁外皮) 麻仁(半兩) 陳皮(半兩,用熱水浸泡去除白瓤) 犀角屑(半兩) 赤茯苓(三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白話文:

將上述的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每次服用 4 錢。加入一大杯水,加上半片生薑。煎煮至剩下六分之一。過濾掉藥渣。不限時間,溫熱服用。

治脾胃壅熱。嘔噦煩渴。不下食。宜服陳橘皮散方。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羚羊角屑(半兩),麥門冬(二兩去心),人參(一兩去蘆頭)紫蘇莖葉(一兩),澤瀉(半兩)

白話文:

陳皮(1兩,用湯浸泡後去掉白色果瓤,再烘乾),羚羊角粉(0.5兩),麥門冬(2兩,去掉中央心部),人參(1兩,去掉根須),紫蘇葉和莖(1兩),澤瀉(0.5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又方。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人參(一兩去蘆頭),葛根〔二(一)兩〕,蘆根(一兩銼),麥門冬(一兩去心),枇杷葉(半兩拭去毛微炙)

白話文:

陳皮(一兩,以湯浸泡去除白色瓤後烘乾)、人參(一兩,去除根莖尖)、葛根(兩(一)兩)、蘆根(一兩,切碎)、麥門冬(一兩,去除中心部分)、枇杷葉(半兩,擦拭去除毛髮並稍微烘烤)

上件藥。細銼和勻。每服半兩。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分溫二服。

治脾胃積熱。胸膈煩壅。嘔噦不下食。宜服蘆根飲子方。

蘆根(二兩銼),麥門冬(三兩去心),人參(一兩去蘆根),黃耆(一兩),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淡竹茹(一兩)

白話文:

蘆根(搗碎二兩) 麥門冬(三兩,去掉中間的芯) 人參(一兩,去掉蘆根) 黃耆(一兩) 陳皮(一兩,用熱水浸泡,去掉白色部分,烘烤) 淡竹茹(一兩)

上件藥。細銼和勻。每服一兩。以水一中盞半。入生薑半兩。煎至一盞。去滓。入蜜一茶匙。生地黃汁半合。更煎一兩沸。不計時候。分溫二服。

白話文:

將上述藥物研磨成細粉並均勻混合。每次服用一兩藥粉。加入半碗水和半兩生薑。煮沸直至剩下一碗藥液。過濾藥渣。加入一茶匙蜂蜜和半杯生地黃汁。繼續煮沸約一分鐘(時間不限)。將藥液分兩次服用,溫服。

治脾胃壅熱。嘔噦不下食。縱食。良久即吐。宜服麥門冬散方。

麥門冬〔三(二)兩去心〕,赤茯苓(一兩),半夏〔一兩湯浸(洗)七遍去滑〕,人參(一兩去蘆頭),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茅根(二兩銼),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枇杷葉(一兩拭去毛炙微黃),前胡(半兩去蘆頭)

白話文:

麥門冬〔兩到兩三兩,去掉心〕 赤茯苓 〔一兩〕 半夏 〔一兩,用熱水浸泡七次,去掉黏液〕 人參 〔一兩,去掉根鬚〕 陳橘皮 〔半兩,用熱水浸泡,去掉白色瓤,烤至金黃色〕 茅根 〔兩兩兩,切碎〕 甘草 〔半兩,烤至微紅,切碎〕 枇杷葉 〔一兩,擦去絨毛,烤至微黃〕 前胡 〔半兩,去掉根鬚〕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脾胃壅熱嘔噦。煩渴不止。宜服茅香散方。

茅香花(一分),蘆根(一兩),麥門冬(三分去心),赤茯苓(三分),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枇杷葉(三分拭去毛炙微黃)

白話文:

茅香花(1錢) 蘆根(1兩) 麥門冬(3錢,去中心) 赤茯苓(3錢) 甘草(0.5兩,烤至微紅,切碎) 枇杷葉(3錢,去除絨毛,烤至微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竹茹一分。粳米五十粒。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白話文:

把上記藥材搗碎成粉末,每次服用 3 錢。

取一中碗水,加入生薑半分、竹茹一分、粳米 50 粒。

煎煮至六分之三的水量,然後過濾掉藥渣。

不拘時段,溫熱服用即可。

治脾胃壅熱。嘔噦不能下食。心神煩亂。宜服蘆根散方。

蘆根(一兩銼),人參(一兩去蘆頭),甘草(半兩炙微赤銼),麥門冬(一兩去心),茯神(一兩)

白話文:

  • 蘆根:1 兩,切碎
  • 人參:1 兩,去除根須
  • 甘草:0.5 兩,烤至略微發紅,切碎
  • 麥門冬:1 兩,去除內核
  • 茯神:1 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入生地黃汁半合。更煎一兩沸。不計時候溫服。

白話文:

將上方的藥物搗碎篩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加入一杯水和半片生薑煎煮,直到藥液減少至六分之一。過濾去渣,加入半兩生地黃汁,再煎煮一至兩沸。不拘時間,溫熱服用。

治脾胃壅熱。氣滿不能食。縱食嘔噦。宜服人參散方。

人參(一兩去蘆頭),前胡(一兩去蘆頭),生薑(半兩),粟米(半合),薤白(七莖),豉(半合)

白話文:

人參(一兩,去掉蘆頭) 前胡(一兩,去掉蘆頭) 生薑(半兩) 粟米(半合) 薤白(七莖) 豉(半合)

上件藥。細銼和勻。都以水二大盞。煎至一盞一分。去滓。不計時候。分溫三服。

治脾胃壅熱。嘔噦不下食。心膈煩躁。宜服此方。

糯米(半合水淘生研),綠豆(半合水淘生研),生薑(三分研取汁),蜜(一合)新汲水(三合)

白話文:

糯米(半升,用清水淘洗後生研碎) 綠豆(半升,用清水淘洗後生研碎) 生薑(三分,研磨取汁) 蜂蜜(一升) 新汲之水(三升)

上件藥相和。研濾取汁。入蜜調令勻。不計時候。分為三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