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五十 (9)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五十 (9)

1. 治噎不下食煩悶諸方

夫陰陽不和。則三焦隔絕。致津液不利。故令氣塞不調。是以成噎也。此由憂恚所致。憂恚則氣結。氣結則不宣流。食飲不下。心胸煩悶。故令噎塞不通也。

白話文:

如果陰陽失調,三焦隔離。津液運行不暢,導致氣機不通暢。因此形成噎症。這是由於憂鬱、憤怒的情緒所致。憂鬱、憤怒會導致氣機鬱結。氣機鬱結就不能正常運行。飲食不能下嚥,心胸煩悶,導致噎塞不通。

治心胸噎塞煩悶。食飲不下。木香散方。

木香(半兩),赤茯苓(半兩),昆布(三分洗去鹹味),桔梗(三分去蘆頭),木通(三分銼),桑根白皮(一兩銼),半夏(三分湯洗七遍去滑),射干(半兩),枇杷葉(三分拭去毛炙微黃),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桂心(三分),人參(三分去蘆頭)

白話文:

木香(30克),赤茯苓(30克),昆布(15克,洗掉鹹味),桔梗(15克,去掉根鬚),木通(15克,切碎),桑樹的白皮(60克,切碎),半夏(15克,用熱水洗七次去除滑膩),射干(30克),枇杷葉(15克,擦掉絨毛,烤至微黃),枳殼(15克,用麩皮炒至微黃,去掉果肉),桂心(15克),人參(15克,去掉根鬚)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白話文:

以上藥方:

將藥材搗碎成粗粉。每次服用三錢。加水一中盞,放入生薑半片。煎煮至六分之一。濾除藥渣。不拘時間,溫熱服用。

治噎不下食。心胸煩悶。不得眠臥。蘆根散方。

蘆根(一兩銼),木通(半兩銼),射干(三分),半夏(三分湯洗七遍去滑),赤茯苓(半兩),人參(一兩去蘆頭),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枳殼(一分麩炒微黃去瓤)

白話文:

蘆根(1 兩,切碎),木通(0.5 兩,切碎),射干(0.3 兩),半夏(0.3 兩,用沸水沖洗 7 次去除黏性),赤茯苓(0.5 兩),人參(1 兩,去掉參鬚),甘草(0.5 兩,烤至微紅,切碎),枳殼(0.1 兩,與麩子炒至微黃,去除果肉)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噎。心胸煩滿。食飲不下。腹脅妨悶。訶黎勒散方。

訶黎勒皮(一兩半),桂心(三分),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甘草(半兩炙微赤銼),蘆根(一兩銼),木瓜(三分乾者),木香(半兩),羚羊角屑(三分)

白話文:

訶黎勒果殼(1.5兩),桂樹樹皮(0.3兩),枳殼(0.3兩,炒至微黃,去除果實內膜),陳年橘子皮(1兩,用熱水浸泡,去除白色瓤,烘焙),甘草(0.5兩,炙烤至微紅,切碎),蘆葦根(1兩,切碎),木瓜(0.3兩,乾燥的),木香(0.5兩),羚羊角粉末(0.3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煎木瓜湯調下一錢。

治噎。心胸短氣。煩悶不能下食。半夏丸方。

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木香(一兩),枳殼(二兩麩炒微黃去瓤),羚羊角屑(一兩),桂心(一兩半)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生薑自然汁煮麵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煎木瓜湯下二十丸。

白話文:

把上方的藥物搗碎成粉末。用鮮薑榨出的汁液煮麵糊。和粉末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不拘時間,每次用煎木瓜湯送服 20 粒藥丸。

治噎。不能下食。咽喉壅塞。心胸煩悶。生薑汁煎方。

生薑汁(五合),白蜜(五兩),人參(二兩去蘆頭搗羅為末),百合(二兩搗羅為末),牛酥(五合)

白話文:

生薑汁 500 毫升 蜂蜜 250 克 人參 100 克(去蘆頭,研成粉末) 百合 100 克(研成粉末) 牛油 250 毫升

上件藥。納銅鍋中。以慢火煎如膏。不計時候。含一丸如半棗大。咽津。或煎人參湯調下一茶匙。亦得。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放入銅鍋中,用小火慢慢煮成糊狀,不限時間。含服一丸,大小約半顆棗子,用口水送服。或者將人參湯煎好後,加入一茶匙藥糊服用也可以。

又方。

上取舂杵頭糠。細羅。以老牛涎和丸。如彈子大。不計時候。含一丸咽津。

2. 治氣噎諸方

夫氣噎者。由陰陽不和。臟氣不理。寒氣填於胸膈。故噎塞不通。而謂之氣噎。令人喘悸胸背痛也。

治氣噎。食飲不下。腹中雷鳴。大便不通。利氣檳榔散方。

檳榔(一兩),木香(半兩),芎藭(半兩),訶黎勒皮(一兩),昆布(一兩洗去鹹味),桂心(半兩),甘草(一分炙微赤銼),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白話文:

檳榔(50 公克), 木香(25 公克), 川芎(25 公克), 訶黎勒皮(50 公克), 昆布(50 公克,洗淨後去除鹹味), 桂心(25 公克), 甘草(8 公克,烤至微紅後切碎), 川大黃(50 公克,切碎後微炒), 半夏(25 公克,用沸水洗 7 次,去除滑膩感)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白話文:

上述藥方研成粗粉。每次服用四錢。加水一小碗,放入生薑半片。煎至剩下六分之一。濾去藥渣。不限時間,稍熱服用。

治氣噎不通。心悸喘急。胸背疼悶。咽喉壅塞。半夏散方。

半夏(三分湯洗七遍去滑),柴胡(一兩去苗),羚羊角屑(一兩),射干(三分),赤茯苓(一兩)桔梗(三分去蘆頭),昆布(一兩洗去鹹味),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木香(半兩)

白話文:

  • 半夏:洗淨 3 次,去除滑膩部分,共 7 遍。
  • 柴胡:1 兩,去除嫩苗。
  • 羚羊角屑:1 兩。
  • 射干:三分。
  • 赤茯苓:1 兩。
  • 桔梗:三分,去除花萼。
  • 昆布:1 兩,洗去鹹味。
  • 甘草:半兩,炙烤至微紅,切碎。
  • 木香: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氣噎。心膈壅塞。不能下食。宜服此方。

茯苓(一兩),桂心(半兩),桑根白皮(一兩)

白話文:

赤茯苓(60公克) 桂心(30公克) 桑根白皮(60公克)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粟米一茶匙。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白話文:

上述藥方。將藥材搗碎成粗粉。每次服三錢。用一中盞水,加入一茶匙粟米。煎煮至剩下六分之一。過濾藥渣。不拘時間,溫熱服用。

治氣噎極甚。咽喉胸膈壅塞不通。桂心散方。

桂心(一兩),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射干(一兩),赤茯苓(一兩),木香(半兩)

白話文:

桂心:1 兩 吳茱萸:0.5 兩,浸泡熱水 7 次後烘乾並稍微炒過 射干:1 兩 赤茯苓:1 兩 木香:0.5 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咽喉不利。胸膈氣噎。不能下食方。

半夏(一兩半湯洗七遍去滑),桂心(三分),木香(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二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胸中氣噎不下食。喉中如有肉塊方。

昆布(二兩洗去鹹味),小麥(二合)

上件藥。以水三大盞。煎候小麥爛熟。去滓。每服不計時候。吃一小盞。仍揀取昆布。不住含三兩片子咽津。極妙。

白話文:

按照以上的藥方,用三大碗水煎煮。等小麥煮到熟爛。濾掉藥渣。每次不限時間,喝一小碗。同時選擇昆布,不停含三兩片,同時吞嚥口水。非常有效。

治氣噎。胸膈不利。煩滿不下食方。

蜜(半斤),酥(半升),生薑汁(半升)

上件藥相和。以慢火煎成膏。收於瓷盒中。每取半棗大。含化咽津。或納熱酒中調服之。亦得。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混合均勻。用小火煎煮成膏狀。將膏狀物收納在瓷盒中。每次取半顆棗子的量。含在口中,化開後隨唾液嚥下。或者加入熱酒中調勻服用,也是可以的。

治胸膈氣噎塞。煩悶不下飲食。腹脅妨脹。秘澀不通。大腹皮丸方。

大腹皮(一兩銼),木香(一兩),訶黎勒皮(一兩),桂心(半兩),川大黃(一兩半銼碎微炒),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前胡(一兩去蘆頭),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青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芎藭(三分),乾木瓜(一兩),郁李仁(一兩湯浸去皮微炒)

白話文:

大腹皮(30 克,切碎) 木香(30 克) 訶黎勒皮(30 克) 桂心(15 克) 川大黃(45 克,切碎,稍炒) 半夏(30 克,清洗 7 次,去除黏液) 前胡(30 克,去除根須) 枳殼(30 克,麩炒至微黃,去除果肉) 青橘皮(30 克,浸泡後去除白色果肉,烘乾) 芎藭(9 克) 乾木瓜(30 克) 郁李仁(30 克,浸泡後去除果皮,稍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煎生薑木通湯下三十丸。

白話文:

上列藥材搗碎成細粉。加入煉製過的蜂蜜,搗杵三百至二百次。搓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不限時間,每次服用三十丸,用煎煮的生薑木通湯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