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四十六 (1)

回本書目錄

卷第四十六 (1)

1. 咳嗽論

夫咳嗽者。由肺感於寒。而成咳嗽也。肺主氣。合於皮毛。邪之初傷。先客於皮毛。故肺先受之。五臟與六腑為表裡。皆稟氣於肺。以四時更王。五臟六腑皆有咳嗽。各以其時。感於寒而受病。故以咳嗽形證不同。五臟之嗽者。乘秋則肺先受之。肺嗽之狀。嗽而喘息。有音聲。

白話文:

咳嗽是由於肺部受到寒氣侵襲而形成的。肺主氣,與皮膚毛髮相通。邪氣初次侵襲時,首先會停留於皮膚毛髮,因此肺部會最先受到影響。五臟與六腑是表裏關係,都依賴肺氣的濡養。隨著四時變換,五臟六腑都會出現咳嗽,各自在相應的季節受到寒邪侵襲而發病。因此,咳嗽的表現症狀不同。五臟引起的咳嗽之中,秋天會先影響肺部。肺部咳嗽的症狀是:咳嗽伴有喘氣,有聲音。

甚則唾血。乘夏則心受之。心嗽之狀。嗽則心痛。喉中介介如哽。甚則咽腫喉痹。乘春則肝受之。肝𠻳之狀。嗽則兩脅下痛。甚則不可轉動。兩脅下滿。乘季夏則脾受之。脾嗽之狀。嗽則右脅下痛。陰陰引於背膊。甚則不可動。動則嗽。冬則腎受之。腎嗽之狀。嗽則腰背相引而痛。

白話文:

情況嚴重時會咳血。夏季會導致心臟受影響。心咳的症狀:咳嗽時會感到心痛,喉嚨中有異物感,好像有東西哽住一樣。嚴重時會導致咽喉腫痛。春季會導致肝臟受影響。肝咳的症狀:咳嗽時會感到兩脅下疼痛。嚴重時會無法轉動身體,兩脅下感到脹滿。仲夏時會導致脾臟受影響。脾咳的症狀:咳嗽時會感到右脅下疼痛,疼痛會隱隱延伸到背部和肩胛骨附近。嚴重時會無法活動,一活動就會咳嗽。冬季會導致腎臟受影響。腎咳的症狀:咳嗽時,腰部和背部會互相牽引而感到疼痛。

甚則嗽而唾。此五臟之嗽也。五臟嗽久不已。則傳與六腑。脾嗽不已則胃受之。胃嗽之狀。嗽而嘔。甚則長蟲出。肝嗽不已則膽受之。膽嗽之狀。嗽即嘔吐膽汁。肺嗽不已大腸受之。大腸嗽之狀。嗽而大腸利也。心嗽不已則小腸受之。小腸嗽之狀。嗽而失氣。氣與嗽俱出。腎嗽不已膀胱受之。

白話文:

嚴重時會出現咳嗽和吐痰的情況。這是五臟引起的咳嗽。五臟咳嗽時間長了,就會蔓延到六腑。脾氣咳嗽不止,就會影響到胃。胃咳嗽的症狀是咳嗽並嘔吐。嚴重時會吐出長蟲。肝氣咳嗽不止,就會影響到膽囊。膽囊咳嗽的症狀是咳嗽嘔吐膽汁。肺氣咳嗽不止,就會影響到大腸。大腸咳嗽的症狀是咳嗽並腹瀉。心氣咳嗽不止,就會影響到小腸。小腸咳嗽的症狀是咳嗽並伴有氣喘。腎氣咳嗽不止,就會影響到膀胱。

膀胱嗽之狀。嗽而遺溺。久嗽不已。則三焦受之。三焦嗽之狀。嗽而腹滿。不欲食飲。此皆寒氣聚於胃。開於肺。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腫。氣逆也。又有十種嗽。一曰風嗽。因語便嗽。語不得終。是也。二曰寒嗽。因飲冷食寒。注入於胃。從肺脈上氣內外合。因之而嗽。是也。

白話文:

膀胱咳嗽的症狀:

咳嗽時小便失禁。久咳不止,則三焦會受到影響。

三焦咳嗽的症狀:

咳嗽並伴隨腹部脹滿,不想進食飲水。這些都是寒氣聚集在胃部,通過肺部發作出來。導致人鼻涕口水增多,面部浮腫,這是氣逆的表現。

另外有十種咳嗽:

  1. **風嗽:**說話就會咳嗽,無法說完話。
  2. **寒嗽:**因食用或飲用生冷之物,寒氣進入胃部。沿著肺部的脈絡向上升,造成內外寒氣交合,引發咳嗽。

三曰支嗽。心下硬滿。嗽則引痛。其脈來遲。是也。四曰肝嗽。嗽而引脅下痛。是也。五曰心嗽。嗽而唾血。引手太陽。是也。六曰脾嗽。嗽而涎出。續續不止。引於腹胃。是也。七曰肺嗽。嗽引頭項而唾涎沫。是也。八曰腎嗽。嗽則耳聾無所聞。引腰臍中。是也。九曰膽嗽。

白話文:

心嗽 胸部脹滿發硬,咳嗽時會有刺痛感。脈搏遲緩。

肝嗽 咳嗽時會伴隨肋骨下疼痛。

心嗽 咳嗽並吐血,牽連到手部太陽穴。

脾嗽 咳嗽時會流涎水,持續不停,牽連到腹部和胃部。

肺嗽 咳嗽時會牽連到頭部和頸部,並咳出唾液和泡沫。

腎嗽 咳嗽時會出現耳聾,喪失聽力,牽連到腰部和臍部。

膽嗽

嗽而引頭痛口苦。是也。十曰肺萎嗽。嗽而唾膿血。是也。診其右手寸口脈浮。則為陽。陽實者。病則腹滿。喜氣喘嗽。脈微大。為肝痹嗽引小腹也。咳嗽脈浮大者生。沉小伏慝者死。

白話文:

咳嗽並引發頭痛和口苦。 這是肺氣不足導致的咳嗽。

咳嗽且咳出膿血。 這是肺部虛弱導致的咳嗽。

診斷此人右手寸口脈象浮。 這表示陽氣旺盛。陽氣過盛時,會導致腹脹、氣喘和咳嗽。

脈象微弱且大。 這是肝氣阻滯,引起下腹部咳嗽。

咳嗽時脈象浮大。 這是生機旺盛的徵兆。

咳嗽時脈象沉、小、隱伏。 這是死亡的徵兆。

2. 治久咳嗽諸方

夫久咳嗽者。由肺虛極故也。肺氣既虛。為風寒所搏。連滯歲月而嗽也。此皆陰陽不調。氣血虛弱。風冷之氣搏於經絡。留積於內。邪正相併。氣道壅澀。則咳嗽而經久不瘥也。

白話文:

長期咳嗽的人,是因為肺臟虛弱到極點所致。肺氣虛弱後受到風寒侵襲,經年累月就引發咳嗽。這都是陰陽失調、氣血虛弱的表現。風寒之氣侵襲經絡,滯留在體內,正邪交織,氣道阻塞,就會導致咳嗽久治不愈。

治久咳嗽。胸中氣不利。宜服百合散方。

百合(一兩),紫蘇子(三分微炒),桑根白皮(一兩銼),紫菀(三分去苗土),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款冬花(三分),漢防己(三分),貝母(三分煨微黃),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人參(三分去蘆頭),赤茯苓(一兩),麻黃(一兩去根節),桔梗(半兩去蘆頭)

白話文:

百合(50克),紫蘇子(15克,略炒),桑白皮(50克,切碎),紫菀(15克,去除根莖的泥土),甘草(25克,炙烤至微紅,切碎),款冬花(15克),漢防己(15克),川貝(15克,蒸至微黃),杏仁(25克,用熱水浸泡,去皮、尖端和麩皮,炒至微黃),人參(15克,去根),茯苓(50克),麻黃(50克,去根和節),桔梗(25克,去根)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白話文:

將上列的藥材搗碎,過粗羅篩成細末。每次取 5 錢藥粉,加入一大杯水,放入生薑半片、棗子 3 枚,煎煮至藥液剩餘 5 分(約原來的 1/2)。去渣,不拘時間,趁溫熱飲用。

治久咳嗽不瘥。木乳散方。

皂莢樹白皮(二兩塗酥炙微黃),貝母(一兩煨微黃),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麻黃(一兩去根節),百合(一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白話文:

  • 皁莢樹白皮(2 兩,塗上酥油烤至微黃)
  • 貝母(1 兩,煨至微黃)
  • 枳殼(1 兩,用麩皮炒至微黃,去瓤)
  • 麻黃(1 兩,去除根節)
  • 百合(1 兩)
  • 甘草(半兩,烤至微赤,銼碎)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溫服。日三四服。

治久嗽不止。紫菀散方。

紫菀(三兩去苗土),款冬花(三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溫服。日三四服。

治久肺氣咳嗽。涕唾稠黏。上氣喘急。蛤蚧丸方。

蛤蚧(一對頭尾全者塗酥炙令微黃),漢防己(半兩),貝母(半兩煨令微黃),甜葶藶(半兩隔紙炒令紫色),桑根白皮(一兩銼),蟬殼(半兩),豬苓(半兩去黑皮),赤芍藥(半兩),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人參〔三分(半兩)去蘆頭〕,甘草(一分炙微赤銼),五味子(半兩)

白話文:

  • 蛤蚧:一對,保留頭尾完整,塗上酥油炙烤至微黃。
  • 漢防己:半兩
  • 貝母:半兩,煨烤至微黃。
  • 甜葶藶:半兩,隔紙炒至紫色。
  • 桑根白皮:一兩,銼碎。
  • 蟬殼:半兩
  • 豬苓:半兩,去除黑皮。
  • 赤芍藥:半兩
  • 陳橘皮:三分,用湯浸泡,去除白色果瓤,再烘焙。
  • 人參:三分(半兩),去除根鬚。
  • 甘草:一分,炙烤至微紅,銼碎。
  • 五味子: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後。以溫粥飲下三十丸。

白話文:

使用上方的藥方。將藥材搗碎成細末。加入煉蜜,再搗五至七百次。將藥丸揉成梧桐子般大小。在每次飯後,用溫熱的粥送服三十丸。

治久咳嗽。上氣不瘥。宜服紫蘇子丸方。

蘇子(一兩),五味子(一兩),蘿蔔子(一兩微炒),桑根白皮(一兩銼),皂莢(三兩去黑皮塗酥炙微黃去子),甜葶藶(二兩隔紙炒令紫色)

白話文:

紫蘇子(60 克) 五味子(60 克) 蘿蔔子(60 克,略微炒過) 桑根白皮(60 克,切成碎末) 皁莢(180 克,去除黑色外皮,塗上豬油烘烤至微黃,並去除種子) 甜葶藶(120 克,隔紙炒製成紫色)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棗煮粥飲。下二十丸。日三四服。

治久咳嗽不瘥方。

兔糞(一兩乾者),硼砂(三分),胡桐律(一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粥飲下三十丸。日三四服。

治一切咳嗽久不瘥。甜葶藶丸方。

甜葶藶(一兩隔紙炒令紫色),人參(三分去蘆頭),赤茯苓(三分),蛤蚧(一對頭尾全者塗酥炙令微黃),杏仁(一雨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白話文:

  • 甜葶藶(1 兩,用紙包裹炒至紫色)
  • 人參(0.3 兩,去除根鬚)
  • 赤茯苓(0.3 兩)
  • 蛤蚧(1 對,頭尾完整,塗抹酥油烤至微黃)
  • 杏仁(用雨水浸泡去除外皮和尖端,2 顆仁,用麩皮炒至微黃)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棗肉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粥飲下三十丸。日三四服。

治久咳嗽。肌體虛羸。不思食飲。宜服此方。

柏子仁〔一(二)兩〕,五靈脂(一兩),甜葶藶(一兩隔紙炒令紫色),蝦蟆頭,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白話文:

柏子仁:一到二兩 五靈脂:一兩 甜葶藶:一兩,用紙包起來炒至變成紫色 蝦蟆頭:適量 杏仁:一兩,用滾水浸泡後去皮去尖,炒成微黃的麩皮狀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溫粥飲下二十丸。日三四服。

治久肺氣咳嗽。鹿角膠煎方。

鹿角膠(四兩搗碎炒令黃燥),赤茯苓(一兩),紫菀(一兩去苗土),紫蘇子(二兩微炒),貝母(一兩煨微黃),百合(一兩)以上六味搗羅為末,杏仁(二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研如膏),生地黃汁(五合),生薑汁(三合),白蜜(八兩),牛酥(五合)

白話文:

鹿角膠(四兩,搗碎,炒至微黃乾燥) 赤茯苓(一兩) 紫菀(一兩,去除根莖和泥土) 紫蘇子(二兩,稍微炒一下) 貝母(一兩,煨至略黃) 百合(一兩) 將以上六味中藥搗成細粉。

杏仁(二兩,用熱水浸泡去除外皮和尖端,取雙仁,麩炒至微黃,研磨成膏) 生地黃汁(五杯) 生薑汁(三杯) 白蜜(八兩) 牛酥(五杯)

上件藥。都一處。與地黃汁等相和。攪令勻。於銀器中。以慢火煎成膏。每於食後。含半棗大咽津。

白話文:

把上面這些藥材放在一起,加入生地黃汁攪拌均勻。然後放入銀器中,用小火煎煮成膏狀。每次飯後,含半棗大的分量,讓唾液慢慢嚥下。

又方。

百部根(五斤生者)

上件藥。搗絞取汁。入蜜一斤。煎之如餳。每服一匙。以溫粥飲調服。日三四服。

又方。

款冬花(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半棗大。以綿裹一丸。含咽津。日四五服。

治咳嗽久不瘥。神驗方。

皂莢(五挺不蚛者去黑皮塗酥炙令黃焦去子)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後。以桑白皮湯下十丸。

白話文:

將上方的藥材搗碎成細末,加入蜂蜜揉成丸子,大小如梧桐子。每次飯後半小時,用桑白皮湯送服 10 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