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蚧丸

HA JIE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濟生》卷四

熱性指數

21

寒性指數

6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19%
腎經 14%
脾經 13%
心經 12%
肝經 10%
胃經 8%
膽經 6%
膀胱經 5%
大腸經 5%
三焦經 3%
肺經
腎經
脾經
心經
肝經
胃經
膽經
膀胱經
大腸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3

主治功效


蛤蚧丸

蛤蚧丸是一種中藥方劑,主要成分包括文蛤、皁莢、款冬花、木香、杏仁、人尿、天麻、半夏、熟地黃、五味子、丁香等。具有止咳化痰、平喘、補肺等功效。

文蛤

文蛤味鹹、性寒,歸肺、胃經,具有清熱化痰、潤肺止咳、利尿消腫的功效。常與其他中藥配伍使用,用於治療肺熱咳嗽、痰多氣喘、胸悶氣短、尿路感染等症狀。

皁莢

皁莢味苦、性溫,歸肺、大腸經,具溫化寒痰、祛風除濕、止咳化痰、殺蟲驅蟲之功。可用於治療寒性咳嗽、肺熱咳嗽、支氣管炎、哮喘、風濕痛、關節炎、痛風、腸燥便祕、蛔蟲性腸梗阻等症。

款冬花

款冬花具有止咳化痰、除煩、止咳平喘、抗炎抗氧化等功效。止咳化痰方面,可治療寒嗽、肺熱咳喘、肺氣虛咳、陰虛燥咳、肺癰咳吐膿痰等。除煩方面,可舒緩神經,鎮靜情緒,減輕焦慮、煩躁、失眠等症狀。止咳平喘方面,可舒緩支氣管痙攣、擴張呼吸道、促進痰液排出,緩解哮喘、支氣管炎等症狀。抗炎抗氧化方面,可減輕呼吸系統疾病引起之發炎反應與氧化損傷,保護呼吸系統健康。

木香

木香性溫、味辛,歸脾、胃、大腸經,具有溫裏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等功效。木香主要用於治療胸腹脹滿、嘔吐腹瀉、腹脹滿痛、脾胃不和、氣滯血瘀、濕熱瀉痢、裡急後重、脾虛食少、消化不良、風寒咳嗽、哮喘、情志不舒、鬱鬱寡歡等證狀。

杏仁

杏仁,又名甜杏仁、苦杏仁,為薔薇科植物杏的種子,在中醫中常被用於治療多種疾病,具有止咳平喘、潤腸通便、降氣、生津止渴、驅蟲殺蟲等功效。杏仁富含維生素E、維生素B羣、蛋白質等,為呼吸系統保健之品,可治咳嗽痰多;其含有的油脂具有潤滑腸道的作用,而苦味則能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排出糞便,常與柏子仁、郁李仁等同用,具有增強潤腸通便的作用,適用於腸燥便祕;杏仁味苦、性溫,入肺、大腸經,具有降氣止咳平喘,潤腸通便之功效,用於咳嗽氣喘,胸滿痰多,血虛津枯,腸燥便祕等症;杏仁中含有豐富的脂肪油、蛋白質、維生素E等營養成分,具有潤肺生津、止咳平喘、滑腸通便的作用,本品味甘,入肺經,能潤肺止咳,益氣生津,為潤肺止咳之佳品。

人尿

人尿性涼、味甘鹹,歸膀胱經,具有清熱利尿、通淋排石、止血止痛的功效。常與其他中藥配伍使用,用於治療尿路感染、尿路結石、血尿、鼻出血等症狀。

天麻

天麻具有平肝息風、祛風除濕、活絡止痛、補血養肝、安神等功效。平肝息風可治療癲癇、驚風等症;祛風除濕可治眩暈、頭痛、麻痺等症;活絡止痛可緩解頭痛、偏頭痛等症狀;補血養肝適用於肝血不足等症;安神可治療神經衰弱、失眠等症,但不宜過量服用,孕婦、正在服用抗凝血藥物者慎用。

半夏

半夏具有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等功效。能溫暖肺氣,使痰液化解,鎮咳祛痰,消除嘔吐,幫助降低血壓,減少水腫,散結消腫,適用於咳嗽、哮喘、嘔吐、腹脹、水腫等症狀。同時還可外用於治療皮膚腫瘤、毒蛇咬傷等。

熟地黃

熟地黃具有補血、滋陰、益精、補腎、滋補養生等功效。它能補血養血,改善貧血癥狀;滋補肝腎,緩解肝腎陰虛症狀;益精填髓,增強精血;補腎填精,增強腎臟功能;滋補養生,增強體質,延緩衰老。熟地黃常與其他中藥配伍使用,以增強療效。

五味子

五味子性溫、味酸、澀,具有固澀收斂、補氣、補腎、止咳化痰、降氣、生津止渴、強筋骨、解酒毒等功效。其中,固澀收斂可斂肺止咳、澀腸固精、益氣生津、補腎寧心;補氣可助脾益氣,增強抵抗力,緩解疲勞;補腎可改善腎虛諸症,如腰膝酸軟、頭暈耳鳴、遺精早洩、陽痿不舉等;止咳化痰可稀釋呼吸道分泌物,促進痰液排出;降氣可治嘔吐、暈眩、口苦等症;生津止渴可刺激唾液和其他消化液的分泌,從而起到生津止渴的作用;強筋骨可增強骨骼力量,強健筋骨;解酒毒可保護肝臟,促進酒精代謝,緩解酒後不適。

丁香

丁香具有溫裡溫中、降逆止嘔、健脾胃、溫肺止咳、解毒消腫的功效。它能溫暖脾胃,驅散寒邪,緩解胃寒引起的嘔吐、腹瀉、腹痛等症狀。丁香能抑制胃酸分泌,緩解胃酸過多引起的胃痛、胃脹等症狀。它還能增進胃液分泌,促進胃腸蠕動,促進消化,止嘔效果顯著。丁香能溫暖肺部,化痰止咳,緩解咳嗽、氣喘等症狀。丁香能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瘡瘍腫毒等症狀。

總體來說

蛤蚧丸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止咳藥物,對長期積勞引起的咳嗽具有良好的療效。蛤蚧丸的主要成分包括文蛤、皁莢、款冬花、木香、杏仁、人尿、天麻、半夏、熟地黃、五味子、丁香等,具有止咳化痰、平喘、補肺等功效。蛤蚧丸的用法用量為口服,一次10克,一日2-3次。

傳統服藥法


蛤蛤1枚(酥炙),皂角(不蛀者,酥炙,去皮子)2錠,款冬花1兩,木香(不見火)1兩,杏仁(去皮尖,童便浸1晝夜,控乾,蜜炒)1兩,天麻1兩,半夏(湯泡7次)1兩,熟地(酒蒸,焙)1兩,五味子1兩,丁香半兩。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15-20丸,食後生薑湯送下。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由文蛤、皂莢、款冬花、木香、杏仁、人尿、天麻、半夏、熟地黃、五味子、丁香等十味中藥組成。文蛤、皂莢、款冬花、木香、杏仁、人尿、天麻、半夏、熟地黃、五味子、丁香均具有止咳化痰、平喘的功效。其中,文蛤、皂莢、款冬花、木香、杏仁、人尿、天麻、半夏、熟地黃、五味子、丁香均具有止咳化痰的功效。其中,文蛤、皂莢、款冬花、木香、杏仁、人尿、天麻、半夏、熟地黃、五味子、丁香均具有平喘的功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性,孕婦、小孩、體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咳血咳嗽氣喘肺結核慢性肝硬化百日咳低血壓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支氣管炎肺氣腫慢性腎衰竭肺癌營養不良血液和造血器官疾病再生障礙性及其他貧血骨質疏鬆症腹瀉身體消瘦夜間盜汗口乾口渴

相同名稱方劑


蛤蚧丸, 出處:《聖惠》卷七十。 組成:蛤蚧1對(塗酥,炙令黃),紫菀1兩(洗去苗土),款冬1兩,鱉甲1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襕),貝母1兩,皂莢子仁1兩(微炒),杏仁1兩半(湯浸,去皮尖雙仁,麸炒微黃)。 主治:婦人咳嗽不止,漸成勞氣。

蛤蚧丸, 出處:《三因》卷十。 組成:蛤蚧1對(去口足,溫水浸,去膜,刮了血脈,用好醋炙),訶子(煨,去核)半兩,阿膠(炒)半兩,熟地黃半兩,麥門冬(去心)半兩,細辛(去苗)半兩,甘草(炙)半兩。 主治:積勞,久咳失音。肺間邪氣,胸中積血作痛。

蛤蚧丸, 出處:《聖惠》卷二十七。 組成:蛤蚧1對(頭尾全者,塗酥,炙令黃),貝母1兩(煨微黃),紫菀1兩(去苗土),杏仁1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麸炒微黃),鱉甲2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襕),皂莢仁1兩(炒令焦黃),桑根白皮1兩(銼)。 主治:虛勞咳嗽,及肺壅上氣。

蛤蚧丸, 出處:《濟生》卷四。 組成:蛤蛤1枚(酥炙),皂角(不蛀者,酥炙,去皮子)2錠,款冬花1兩,木香(不見火)1兩,杏仁(去皮尖,童便浸1晝夜,控乾,蜜炒)1兩,天麻1兩,半夏(湯泡7次)1兩,熟地(酒蒸,焙)1兩,五味子1兩,丁香半兩。 主治:積勞咳嗽,日久不癒。

蛤蚧丸, 出處:《聖惠》卷四十六。 組成:蛤蚧1對(頭尾全者,塗酥,炙令微黃),漢防己半兩,貝母半兩(煨令微黃),甜葶藶半兩(隔紙炒令紫色),桑根白皮1兩(銼),蟬蛻半兩,豬苓半兩(去黑皮),赤芍藥半兩,陳橘皮3分(湯浸,去白瓤,焙),人參3分(去蘆頭),甘草1分(炙微赤,銼),五味子半兩。 主治:久肺氣咳嗽,涕唾稠粘,上氣喘急。

蛤蚧丸, 出處:《聖惠》卷三十一。 組成:蛤蚧1枚(塗酥,炙微黃),人參半兩(去蘆頭),白前1兩半,杏仁1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麸炒微黃),豬牙皂半兩(去黑皮,塗酥,炙微焦,去子),漢防己1兩半,紫菀1兩(洗去苗土),甘草3分(炙微赤,銼),羚羊角屑3分,檳榔2兩,貝母1兩(煨,微黃),甜葶藶2兩(隔紙炒令紫色),鬱李仁2兩(湯浸,去皮尖,微炒)。 主治:骨蒸勞,咳嗽,涎唾稠粘。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