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四十二 (7)

回本書目錄

卷第四十二 (7)

1. 治短氣諸方

夫平人無寒熱。短氣不足以息者。蓋由體實。實則氣盛。盛則氣逆不通。故短氣也。又肺虛則氣不足。亦令短氣。則其人氣微。有如少氣。故呼吸不利。診其脈尺寸俱微。血氣不足。其人短氣。寸口脈沉。胸中短氣。脈前小後大。則胸滿短氣。脈洪大者。亦短氣也。

白話文:

一般人是不會有發冷發熱的狀況。出現喘不過氣的情況,有可能是體格強壯、氣血充沛的緣故,因為氣血過盛會往上逆行,導致氣流不暢,進而造成呼吸短促。

另外,肺氣虛弱也會導致氣息不足,同樣會引起呼吸短促。這種情況下,患者的氣息會很微弱,類似於氣虛的狀況,因此呼吸會不順暢。

從脈象上來看,寸關尺脈都比較微弱,表示氣血不足,會出現呼吸短促。寸口脈沉,說明胸中有氣短。脈象前面較小,後面較大,表示胸部鬱悶,導致呼吸短促。脈象洪大的人,也會出現呼吸短促。

治肺實。胸中短氣。上焦壅滯。不思飲食。宜服五味子散方。

五味子(一兩),木香(半兩),訶黎勒皮(一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前胡(一兩去蘆頭),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桂心(三分),半夏(三分湯洗七遍去滑)

白話文:

五味子(50 克) 木香(25 克) 訶黎勒皮(50 克) 甘草(25 克,烤至微紅,切碎) 前胡(50 克,去除根鬚) 陳橘皮(50 克,用熱水泡去白瓤,烘乾) 桂心(1.5 克) 半夏(1.5 克,用熱水洗七次去除黏液)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滓。溫服。日三四服。

白話文:

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每次服用五錢,加上一大杯水、半片生薑和三顆紅棗。煎煮至剩下一半。濾渣,趁溫熱服用。每日三至四次。

治氣虛。胸膈中寒熱。短氣不足。紫蘇散方。

紫蘇莖葉(二兩),五味子(一兩),甘草(三分炙微赤銼),前胡(一兩去蘆頭),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桂心(三分)

白話文:

紫蘇的莖和葉(120 克) 五味子(60 克) 甘草(三分,炙烤至微紅,切碎) 前胡(60 克,去除蘆頭) 陳年橘皮(三分,用熱水浸泡去除白色瓤,烘焙) 桂心(三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溫服。日三服。

治肺氣實。上焦煩熱。短氣胸滿。呼吸不利。宜服木通丸方。

木通〔二(一)兩銼〕,杏仁〔二(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紫蘇莖葉(一兩),柴胡(一兩去苗),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五味子(一兩)

白話文:

木通:兩錢(磨成碎末) 杏仁:兩錢(用熱水浸泡後去皮尖,取雙仁,用麩皮炒至微黃) 紫蘇莖葉:一錢 柴胡:一錢(去掉根須) 陳橘皮:一錢(用熱水浸泡後去除白色瓤,烘製) 五味子:一錢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肺熱。氣呼吸不利。麥門冬方。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半夏(三分湯洗七遍去滑),人參(一兩半去蘆頭),甘草(三分炙微赤銼),前胡(一兩去蘆頭),五味子(一兩)

白話文:

麥門冬(半兩,去掉中心部分) 半夏(三分,用熱水洗七次去除滑膩) 人參(半兩,去掉根須) 甘草(三分,烘烤至微微發紅,切碎) 前胡(一兩,去掉根須) 五味子(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肺虛寒。胸中痞塞。短氣不足。少思飲食。宜服白朮丸方。

白朮(二兩),人參(一兩去蘆頭),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桔梗(三分去蘆頭),杏仁(一兩半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細辛(三分),貝母(三分煨微黃),乾薑(半兩炮裂銼),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甘草(三分炙微赤銼),桂心(三分),訶黎勒皮〔二(一)兩〕

白話文:

  • 白朮:兩兩
  • 人參:一兩,去掉參蘆
  • 陳橘皮:一兩,用湯水浸泡後去除白色果瓤,焙乾
  • 桔梗:三分,去掉桔梗蘆
  • 杏仁:一兩半,用湯水浸泡後去除皮、尖端和麩皮,炒至微黃
  • 細辛:三分
  • 貝母:三分,煨製至微黃
  • 乾薑:半兩,炮製後裂開,切碎
  • 半夏:半兩,用湯水清洗七次,去除滑膩感
  • 甘草:三分,炙製至微紅,切碎
  • 桂心:三分
  • 哈里勒果皮:[二(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圓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薑棗湯下二十丸。

白話文:

將上列藥材搗成粉末。加入蜂蜜,搗製三五百次,至藥材成梧桐子大小的圓丸。不限時間,以薑棗湯送服二十顆。

治卒短氣方。

枸杞葉〔一(二)兩〕,生薑(一兩切)

上件藥。以水二大盞。煎至一大盞。去滓。不計時候。分溫二服。

又方。,紫蘇莖葉(二兩),青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細銼。以水二大盞。入棗七枚。煎至一大盞。去滓。不計時候。分溫三服。

治虛冷短氣方。

上以川椒三兩。去目及閉口者。以生絹袋盛。用無灰酒五升浸。經三日後。隨性飲之。

2. 治氣逆諸方

夫怒則氣逆。甚則嘔血。又有因食而氣逆上者。凡人有逆氣不得臥。而息無音聲者。有起居如故。而息有音聲者。有能行而喘者。有不能行而喘者。有不能臥。臥而喘者。皆有所起。其不得臥而息有音聲者。是陽明之逆。足三陽者下行。今逆而上行。故息有音聲。陽明者胃之脈也。

白話文:

當人發怒時,氣就會逆行。嚴重的話,可能會咳血。還有些人是因為進食而導致氣逆上升。

所有氣逆的人都無法平躺睡覺,且呼吸時沒有聲音;有些人即使活動自如,但呼吸時有聲音;有些人能走動,但會喘;有些人不能走動,但也會喘;有些人無法平躺,平躺就會喘。這些狀況都是有原因的。

那些無法平躺睡覺,但呼吸時有聲音的人,是陽明脈氣逆行。陽明脈屬於足三陽經,應該是向下運行。如果逆行往上,就會導致呼吸時有聲音。陽明脈是胃的經脈。

胃者六腑之海。其氣亦下行。陽明氣逆不順。故不得臥。夫胃氣不和。則臥不安。此之謂也。起居如故。而息有音聲者。此肺之絡逆。絡脈之氣。不得隨經上下。故留經而不行。此絡脈之疾也。人起居如故。而息有音聲不得臥。臥則喘者。是水氣之客於肺。夫水者循津液而流。

白話文:

胃是六腑中容納食物的,其氣也是向下運行的。陽明之氣如果逆行不順暢,就會導致無法入睡。如果胃氣不調和,就無法安穩入睡。這就是所說的「胃氣不和,臥不安」的情況。

如果起居飲食一切正常,但呼吸時有聲音,這是肺的絡脈出現問題。絡脈之氣無法隨著經脈上下運行,因此停留在經脈中無法通行。這是絡脈的疾病。

起居一切正常,但呼吸時有聲音,而且無法入睡,睡下就會喘息,這是水氣客於肺部所致。水氣沿著津液的路線運行。

腎者水藏。主津液。津液不順。故臥而喘也。診其脈太過。則令人逆氣背痛溫溫然。寸口脈伏。胸中有逆氣。關上脈細。其人逆氣。腹中痛滿也。

白話文:

腎臟儲藏著人體的水液,負責津液的運行。如果津液運行不暢,就會出現平躺時也會喘氣的現象。如果診斷時,發現脈象很緊實,會導致人出現逆氣、背部疼痛、發熱的症狀。如果寸口脈象沉伏,說明胸中有逆氣。如果關上脈象細弱,說明這個人有逆氣,腹中疼痛且脹滿。

治臟腑虛寒。逆氣上攻。胸膈痞塞。吐逆。腹脅脹滿。氣不得息。四肢逆不利。宜服訶黎勒皮散方。

訶黎勒皮(一兩),木香(半兩),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檳榔(半兩),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草豆蔻(三分去皮),白朮(半兩),當歸(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乾薑(半兩炮裂銼),枳實(三分麩炒微黃),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人參(三分去蘆頭),赤茯苓(三分),桂心(三分),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白話文:

訶黎勒皮(60 克) 木香(30 克) 陳橘皮(60 克,浸泡熱水後去除白色瓤,烘烤) 檳榔(30 克) 附子(30 克,炮至裂開,去除皮和臍) 草豆蔻(18 克,去皮) 白朮(30 克) 當歸(30 克) 甘草(30 克,炙烤至微紅,切碎) 乾薑(30 克,炮至裂開,切碎) 枳實(18 克,用麩皮炒至微黃) 半夏(30 克,浸泡熱水七次,去除黏液) 人參(18 克,去除根須) 赤茯苓(18 克) 桂心(18 克) 厚朴(60 克,去除粗糙表皮,塗抹生薑汁,炙烤至香熟)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稍熱服之。日三四服。

治氣實。胸中逆滿。痞塞不能食。呼吸短氣。宜服檳榔散方。

檳榔(一兩),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青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前胡(一兩去蘆頭),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細辛(半兩),赤茯苓(一兩),桂心(一兩),紫蘇莖葉(一兩),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白話文:

檳榔(50公克) 半夏(50公克,用熱水洗七次去除表面的黏液) 青橘皮(25公克,用熱水浸泡後去除白色部分,烘乾) 前胡(50公克,去除表面的蘆頭) 附子(25公克,用火炮裂,去除外皮和肚臍) 細辛(25公克) 赤茯苓(50公克) 桂心(50公克) 紫蘇莖葉(50公克) 川大黃(50公克,切碎,稍微炒過) 甘草(25公克,烘烤至微紅,切碎)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逆氣。心腹滿急。嘔吐不下食。腹脅疼痛。皆因臟腑久冷。或憂恚結聚所成疾。宜服枳實散方。

枳實(一兩麩炒微黃),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桂心(一兩),青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木香(三分),訶黎勒皮(一兩),當歸(三分),人參(三分去蘆頭),白朮(三分),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白話文:

枳實(一兩,用麩皮炒成微黃色) 半夏(一兩,用湯水清洗七次,去除滑膩感) 桂心(一兩) 青橘皮(三分,用湯水浸泡後去掉白色果瓤,然後烘烤) 木香(三分) 訶黎勒皮(一兩) 當歸(三分) 人參(三分,去掉根須) 白朮(三分) 甘草(半兩,烘烤成微紅色後搗碎)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氣上奔。胸中逆滿。喘息短氣。不得安臥。腹中冷氣。腸鳴相逐。宜服半夏散方。

半夏(二兩湯洗七遍去滑),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桂心(一兩),人參(一兩去蘆頭),白朮(一兩),當歸(一兩),厚朴(一兩半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枳實(半兩麩炒微黃)

白話文:

**半夏:**二兩,用湯水洗七次,去除滑膩。

吳茱萸: 半兩,用湯水浸泡七次,撈出烘乾,微炒至有香味。

桂心: 一兩。

人參: 一兩,去掉蘆頭。

白朮: 一兩。

當歸: 一兩。

厚朴: 一兩半,去除粗皮,塗抹上生薑汁,炙烤至香味濃鬱。

枳實: 半兩,用麩炒,炒至微微發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逆氣。胸中痞塞。呼吸短氣。腹內虛寒。食即嘔逆。羸瘦不足。宜服訶黎勒丸方。

訶黎勒皮(一兩),沉香(一兩),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桂心(一兩),五味子(一兩),白朮(一兩),草豆蔻(一兩去皮),人參(一兩去蘆頭),當歸(一兩),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乾薑(半兩炮裂銼),厚朴(一兩半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白話文:

訶黎勒果皮(50克),沉香(50克),附子(50克,炮裂後去皮肚臍),桂心(50克),五味子(50克),白朮(50克),草豆蔻(50克,去皮),人參(50克,去蘆頭),當歸(50克),枳殼(25克,麩皮炒至微黃,去瓤),乾薑(25克,炮裂後銼碎),厚朴(75克,去粗皮,塗抹生薑汁炙烤至香熟)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逆氣。胸中痞滿。不能喘息。臟腑虛寒。心腹堅痞。痰飲留滯。宿食不消。桔梗丸方。

桔梗(一兩去蘆頭),胡椒(三分),蓽茇(三分),青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川椒(半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川烏頭(半兩炮裂去皮臍),人參(三分去蘆頭),乾薑(半兩炮裂銼),桂心(三分),細辛(三分),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前胡(三分去蘆頭),甜葶藶(三分隔紙炒令紫色),白朮(三分),防葵(三分),檳榔(一兩),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甘草(半兩炙微赤銼),吳茱萸(三分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白話文:

桔梗(50克,去除根須) 胡椒 (15克) 蓽茇 (15克) 青橘皮 (25克,用熱水浸泡,去除白瓤,烘焙) 川椒 (25克,去除籽和閉口者,微炒去汗) 川烏頭 (25克,炮裂去除皮和臍) 人參 (15克,去除根須) 乾薑 (25克,炮裂切碎) 桂心 (15克) 細辛 (15克) 厚朴 (50克,去除粗皮,塗抹生薑汁,炙烤至香熟) 枳殼 (25克,用麩皮炒至微黃,去除瓤) 附子 (15克,炮裂去除皮和臍) 前胡 (15克,去除根須) 甜葶藶 (15克,隔紙炒至紫色) 白朮 (15克) 防葵 (15克) 檳榔 (50克) 川大黃 (50克,切碎,微炒) 甘草 (25克,炙烤至微紅,切碎) 吳茱萸 (15克,用熱水浸泡 7 次,烘焙乾燥,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溫酒下二十丸。日三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