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二十八 (2)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二十八 (2)

1. 治虛勞痰飲諸方

夫勞傷之人。則脾胃氣虛弱。不能消化水漿。故為痰也。痰者是涎液。結聚在於胸膈。停積不散。故為痰飲也。

治虛勞。消痰飲。順氣思食。宜服枇杷葉散方。

枇杷葉(半兩拭去毛炙微黃),前胡(一兩去蘆頭),半夏(三分湯洗七遍去滑),人參(三分去蘆頭),大腹皮(半兩銼),桂心(半兩),白茯苓(一兩),白朮(一兩),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木香(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白話文:

枇杷葉(半兩,擦去絨毛,烤至微黃) 前胡(一兩,去除蘆頭) 半夏(三分,用水洗七次,去除滑液) 人參(三分,去除蘆頭) 大腹皮(半兩,切碎) 桂心(半兩) 白茯苓(一兩) 白朮(一兩) 陳橘皮(三分,用湯浸泡去除白瓤,再烘烤) 木香(半兩) 甘草(半兩,烤至微紅,切碎)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白話文:

將上方的藥材搗成粗粉。每次服用三錢(約9克)。用一杯半的水,加入半片生薑煎煮,直到剩餘三分之一的水量時,將藥渣濾掉。不拘時間,趁溫熱時服用。

治虛勞。胸中氣滿。痰飲澼結。時或嘔逆不食。宜服白朮散方。

白朮(一兩),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枳實(三分麩炒微黃),半夏(三分湯洗七遍去滑)桂心(一兩),白茯苓(一兩),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前胡(一兩去蘆頭),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白話文:

  • 白朮:1 兩
  • 陳皮:1 兩(用湯浸泡,去除白色果肉,烘乾)
  • 枳實:3 分(用麩皮炒至微黃)
  • 半夏:3 分(用湯洗 7 次,去除滑膩)
  • 桂心:1 兩
  • 白茯苓:1 兩
  • 附子:3 分(炮製裂開,去掉皮和臍)
  • 前胡:1 兩(去除根部)
  • 甘草:半兩(炙烤微紅,切碎)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虛勞痰飲。心腹煩滿。不欲飲食。宜服半夏散方。

半夏(三分湯洗七遍去滑),防風(半兩去蘆頭),大腹皮(三分銼),麥門冬(三分去心焙),枇杷葉(半兩拭去毛炙微黃),白茯苓(三分),白朮(三分),桔梗(三分去蘆頭),青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前胡(三分去蘆頭),人參(三分去蘆頭),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白話文:

  • 半夏(分成三份,用湯水洗七次去除黏液)
  • 防風(半兩,去除蘆頭)
  • 大腹皮(分成三份,銼碎)
  • 麥門冬(分成三份,去除中心,烘乾)
  • 枇杷葉(半兩,擦去葉毛,炙烤至微黃)
  • 白茯苓(三分)
  • 白朮(三分)
  • 桔梗(分成三份,去除蘆頭)
  • 青橘皮(分成三份,用湯水浸泡去除白色內瓤,烘乾)
  • 前胡(分成三份,去除蘆頭)
  • 人參(分成三份,去除蘆頭)
  • 厚朴(一兩,去除粗皮,塗抹生薑汁,炙烤至香氣四溢)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虛勞。心胸痰飲不散。少欲飲食。宜服前胡散方。

前胡(一兩半去蘆頭),旋覆花(半兩),桑根白皮(一兩銼),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枇杷葉(一兩拭去毛炙微黃),白朮(一兩)

白話文:

前胡(15 克,去除蘆頭) 旋覆花(7.5 克) 桑根白皮(15 克,切碎) 陳年桔皮(15 克,用熱水浸泡後去除瓤,烘烤至微黃) 枇杷葉(15 克,擦去絨毛,烤至微微發黃) 白朮(15 克)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虛勞痰飲。胸脅氣不利。宜服桔梗散方。

桔梗(一兩去蘆頭),柴胡(一兩去苗),赤芍藥(三分),赤茯苓(三分),旋覆花(半兩),五味子(三分),人參(一兩去蘆頭),鱉甲〔一兩塗醋(酥)炙微黃去裙襴〕,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白朮(三分),檳榔(三分),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白話文:

桔梗(50克,去除蘆葦頭) 柴胡(50克,去除嫩芽) 赤芍藥(15克) 赤茯苓(15克) 旋覆花(25克) 五味子(15克) 人參(50克,去除蘆葦頭) 鱉甲(50克,塗醋(或酥)烤至微黃,去除殼裙) 陳橘皮(50克,用熱水浸泡去除白色果瓤,烤乾) 白朮(15克) 檳榔(15克) 甘草(5克,烤至微紅,切碎)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忌莧菜

白話文:

將上方的藥材搗碎成粗粉。每次服用 3 錢,加入約半茶碗水,並放入半分生薑和 3 顆紅棗。煎煮至水量剩餘六分之三。過濾掉渣滓,不限時間,趁藥液微溫時服用。服用期間忌食莧菜。

治虛勞痰飲。嘔吐涎沫。宜服桂心散方。

桂心(一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皂莢(三寸去皮塗酥炙微黃焦去子),白朮(三分),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前胡(三分去蘆頭)

白話文:

  • 桂心:1 兩
  • 甘草:半兩,炙微赤,切碎
  • 皁莢:3 寸,去皮,塗上酥油,炙微黃焦,去籽
  • 白朮:3 分
  • 陳橘皮:1 兩,用湯浸泡,去白瓤,烘焙
  • 前胡:3 分,去蘆頭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虛勞。脾胃氣弱。痰飲不散。嘔逆不下食。宜服草豆蔻丸方。

草豆蔻(半兩去皮),桂心(半兩),丁香〔三(一)分〕,高良薑(半兩銼),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人參(半兩去蘆頭),白茯苓(三分),訶黎勒(三分煨用皮),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白豆蔻(半兩去皮),陳橘皮(二兩湯浸去白瓤焙)

白話文:

中醫古文:

草豆蔻(半兩去皮),桂心(半兩),丁香〔三(一)分〕,高良薑(半兩銼),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人參(半兩去蘆頭),白茯苓(三分),訶黎勒(三分煨用皮),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白豆蔻(半兩去皮),陳橘皮(二兩湯浸去白瓤焙)

  • 草豆蔻(10克去皮)
  • 桂心(10克)
  • 丁香(0.6克)
  • 高良薑(10克切碎)
  • 附子(10克炮裂去皮去心)
  • 半夏(10克用熱水洗七次去黏滑)
  • 人參(10克去蘆頭)
  • 白茯苓(6克)
  • 訶黎勒(6克煨用外皮)
  • 厚朴(20克去粗皮,塗上生薑汁烘烤至香熟)
  • 白豆蔻(10克去皮)
  • 陳橘皮(40克用熱水浸泡,去除白色果肉,烘烤)

上件藥。搗羅為末。酒煮麵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薑棗湯下二十丸。

白話文:

將上方的藥材搗成粉末。用酒煮好的麵糊和勻,製成像梧桐子般大小的丸劑。每次服藥前,用薑棗湯送服二十丸。

治虛勞。胸膈積痰飲。不思食。宜服旋覆花丸方。

旋覆花(半兩),細辛(三分),前胡(一兩去蘆頭),桂心(三分),赤茯苓(一兩),半夏(三分湯浸七遍去滑),枇杷葉(三分拭去毛炙令黃),枳實(三分麩炒微黃),訶黎勒皮(一兩)

白話文:

旋覆花(15 克),細辛(2.25 克),前胡(30 克,去除蘆頭),桂心(2.25 克),赤茯苓(30 克),半夏(2.25 克,用湯浸泡 7 次去除滑潤性),枇杷葉(2.25 克,擦去絨毛並炙烤至金黃色),枳實(2.25 克,用麩皮炒至微黃),訶黎勒皮(30 克)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生薑湯下二十丸。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搗碎成粉末,加入蜂蜜製成丸劑,丸子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藥前,用生薑湯送服二十顆丸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