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二十六 (10)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二十六 (10)

1. 治精極諸方

夫精極者。通主五臟六腑之病候也。若五臟六腑衰。則形體皆極。眼視無明。齒焦而發落。身體重。耳聾。行不正。邪氣逆於六腑。淫虛厥於五臟。故曰精極也。所以形不足溫之以氣。精不足補之以味。善治精者。先治肌膚筋脈。次治六腑五臟。若陽邪害五臟。陰邪損六腑。

白話文:

精氣衰竭極端的人,會影響五臟六腑的健康。如果五臟六腑衰弱,則身體各方面都會極度衰竭。眼睛失去光澤,牙齒焦黃且掉落,身體沉重,耳朵失聰,走路不穩。邪氣逆行於六腑,陰虛寒氣侵襲五臟。所以說精氣衰竭極端。因此,要改善形體不足,用氣來溫養;補不足精,用食物來滋養。擅長治療精氣衰竭的人,會先調理肌肉、皮膚和經脈,再調節六腑和五臟。如果陽氣邪氣損害五臟,陰邪虛寒之氣損傷六腑。

陽實則從陰引陽。陰虛則從陽引陰。陽病者高。高主實。實則熱。眼視不明。齒焦脫落。腹中滿。滿則歷節痛。痛則宜瀉於內。若陰病主下。下則虛。虛則寒。體重則腎虛。耳聾行不正。邪氣入肉行於臟則咳。咳則多涕唾。面腫。扁鵲曰五陰氣俱絕不可治。絕則目系轉。轉則目精奪。

白話文:

陽氣過盛,需要用陰來調和陽氣。陰氣不足,需要用陽來調和陰氣。陽氣旺盛的人容易出現上熱下寒的症狀。上半身發熱,表現為實證,發熱會導致眼睛看不清,牙齒鬆動脫落。腹部脹滿,脹滿會引起全身關節疼痛。這種情況適合從體內瀉熱。如果是陰氣不足引起的病,會出現下半身虛寒的症狀。虛寒會導致體重增加,腎氣不足。耳朵失聰,走路不穩。邪氣入侵身體,運行到臟腑就會引起咳嗽。咳嗽會導致痰液增多。臉部浮腫。扁鵲說,五陰之氣全絕的病無法治療。五陰之氣全絕,眼睛就會亂轉,眼中的精氣就會耗盡。

為志先死。遠止得一日半死。醫所不及矣。

治精極。五臟六腑俱傷。虛熱遍身。及骨髓煩疼。宜服天門冬散方。

天門冬(一兩去心),羚羊角屑(一兩),人參(一兩去蘆頭),黃耆(一兩銼),枸杞子(一兩),酸棗仁(一兩微炒),芎藭(一兩),車前子(一兩),當歸(一兩),桂心(一兩),澤瀉(一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白話文:

天門冬(一兩,去掉中心) 羚羊角屑(一兩) 人參(一兩,去掉根鬚) 黃耆(一兩,切成小段) 枸杞子(一兩) 酸棗仁(一兩,稍稍炒一下) 芎藭(一兩) 車前子(一兩) 當歸(一兩) 桂心(一兩) 澤瀉(一兩) 甘草(半兩,烤至微紅,切成小段)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入竹瀝半合。蜜一茶匙。同煎三兩沸。不計時候溫服。忌鯉魚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搗碎篩成粉末。每次服用四錢(約12克)。用一杯水煎煮至剩六分之三。過濾後,加入半茶匙竹瀝和一茶匙蜂蜜。繼續煎煮至沸騰三次,不計時長,溫熱服用。服用後忌食鯉魚。

治精極。實熱勇悍。多驚壯熱。茯神散方。

茯神(二兩),柴胡(二兩去苗),黃耆(二兩銼),遠志(一兩去心),天門冬〔一(二)兩去心〕人參(一兩去蘆頭),澤瀉(二兩),生乾地黃(二兩),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白話文:

茯苓(120 克),柴胡(120 克,去除根部),黃芪(120 克,切碎),遠志(60 克,去除芯),天門冬(60 或 120 克,去除芯),人參(60 克,去除根須),澤瀉(120 克),生地黃(120 克),甘草(60 克,炙烤至微紅,切碎)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淡竹葉二七片。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白話文:

上述藥品研磨過篩成散劑。每次服用三錢。用一中盞水,放入二至七片淡竹葉。煎熬至六分水量。過濾渣滓。不限時間溫服即可。

治精極。五臟六腑虛羸。骨節煩疼。精常漏泄。宜服此益氣養神。駐顏色。調血脈。久服令人肥健。地黃煎丸方。

生地黃(五斤揀擇好者搗絞取汁),無灰酒(一斗與上一味於銀鍋中以慢火熬成膏入後藥末),巴戟(一兩),肉蓯蓉(二兩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令乾),鹿茸(二兩去毛塗酥炙令微黃),桑螵蛸(一兩微炒),五味子(一兩),蛇床子(一兩),石斛(一兩去根銼),附子(二兩炮裂去皮臍),補骨脂(二兩微炒),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黃耆(一兩銼),牛膝(一兩去苗),菟絲子(一兩酒浸一宿曝乾別搗羅為末),石龍芮(一兩),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沉香(一兩),鹿角膠(一兩搗碎炒令黃燥)

白話文:

生地黃(五斤,精選後搗碎取汁) 無灰酒(一斗,與生地黃汁放入銀鍋中,用文火熬成膏,再加入後續藥材粉末) 巴戟(一兩) 肉蓯蓉(二兩,用酒浸泡一夜,颳去皺皮,炙烤至乾燥) 鹿茸(二兩,去掉毛髮,塗上酥油炙烤至微黃) 桑螵蛸(一兩,稍微炒一下) 五味子(一兩) 蛇牀子(一兩) 石斛(一兩,去掉根部,切碎) 附子(二兩,炮裂後去掉皮和肚臍) 補骨脂(二兩,稍微炒一下) 枳殼(一兩,用麩子炒至微黃,去掉果肉) 黃耆(一兩,切碎) 牛膝(一兩,去掉根芽) 菟絲子(一兩,用酒浸泡一夜,曬乾後搗碎過篩成粉末) 石龍芮(一兩) 陳橘皮(一兩,用熱水浸泡去除白色果肉,烘烤) 沉香(一兩) 鹿角膠(一兩,搗碎後炒至金黃乾燥)

上件藥。搗羅為末。用地黃煎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白話文:

上述藥材搗成粉末。用生地黃汁液調和。搗三五百次。丸成梧桐子大小。每次服用。空腹時和晚飯前。用溫酒送服三十丸。

治精極。髓虛。腦中痛。膽腑寒。羌活補髓丸方。

羌活(二兩),芎藭(二兩),當歸(二兩),桂心(一兩),人參(三兩去蘆頭),酥(二合),棗肉(七兩爛研),大麻仁(一合研如膏),羊髓(二合),牛髓(二合)

白話文:

羌活(80 克),川芎(80 克),當歸(80 克),桂心(40 克),人參(120 克,去除根鬚),酥油(80 毫升),紅棗肉(280 克,研爛),大麻仁(40 毫升,研成膏狀),羊骨髓(80 毫升),牛骨髓(80 毫升)

上件藥。前五味先搗羅為末。入酥以下五味和勻。於銀鍋內。以重湯煮之。候硬軟得所。放冷。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白話文:

以上藥方:先將前五味藥搗碎成粉。然後加入酥油與後五味藥攪拌均勻。放入銀鍋中,加入熱湯煮。等藥丸軟硬適中時,放涼。將藥丸製成梧桐子大小。每次空腹和晚餐前,用溫酒送服三十丸。

治精極。及百病。虛瘠羸瘦。牛髓煎丸方。

牛髓(一斤),羊髓(一斤),白蜜(一斤),酥(一斤),棗肉(一斤以上五味同於銀鍋內熬令成膏入後藥末)茯神(一兩),芎藭(一兩),天門冬(一兩去心焙),桂心(一兩),當歸(一兩),牛膝(一兩去苗),人參(一兩去蘆頭),肉蓯蓉(二兩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令乾),防風(一兩去蘆頭),五味子(一兩),鹿角膠(一兩搗碎炒令黃燥),熟乾地黃(一兩),菟絲子(一兩酒浸三宿曝乾別搗為末)

白話文:

牛骨髓一斤、羊骨髓一斤、白蜂蜜一斤、酥油一斤、去核紅棗一斤以上五味食材,一同放入銀鍋中熬煮成膏,加入以下藥材:

  • 茯苓 一兩
  • 川芎 一兩
  • 天門冬 一兩(去心,焙乾)
  • 桂枝 一兩
  • 當歸 一兩
  • 牛膝 一兩(去根)
  • 人參 一兩(去鬚)
  • 肉蓯蓉 二兩(浸酒一夜,颳去皺皮,烤乾)
  • 防風 一兩(去鬚)
  • 五味子 一兩
  • 鹿角膠 一兩(搗碎,炒至微黃乾燥)
  • 熟地黃 一兩
  • 菟絲子 一兩(浸酒三天,曬乾,搗碎)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前牛髓煎中。更熬令稠可丸。即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忌鯉魚。

白話文:

按照上面說的藥方,將藥搗成粉末,加入前面熬好的牛髓湯中,繼續熬煮至濃稠成膏。把膏藥搓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天空腹和晚餐前,用溫酒送服 30 丸。忌食鯉魚。

治精極。上焦熱。下焦冷。補十二經脈。添髓養血。四時宜服。鹿茸丸方。

鹿茸(四兩去毛塗酥炙令黃),硃砂(二兩細研水飛過),野雞脛骨(二兩),天門冬(二兩去心焙),菟絲子(二兩酒浸一宿曝乾別搗為末),車前子〔一(二)兩〕,雀腦(三十枚酥煎令黃),熟乾地黃(三兩),肉蓯蓉(三兩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令乾)

白話文:

鹿茸(四兩,去除毛髮,塗上酥油炙烤至金黃色) 硃砂(二兩,細研磨,水飛提純) 野雞小腿骨(二兩) 天門冬(二兩,去除中心部分,焙製) 菟絲子(二兩,用酒浸泡一夜,晾乾,再搗碎成粉末) 車前子(一兩或二兩) 雀腦(三十枚,用酥油煎至金黃色) 熟製乾地黃(三兩) 肉蓯蓉(三兩,用酒浸泡一夜,颳去皺皮,炙烤至乾)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與羊脛髓。拌和令勻。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服三十丸。忌鯉魚生血。

白話文:

準備好上述藥材。研磨成粉末。加入蜂蜜和羊脛骨髓。攪拌均勻,搗碎約三百到二百次。丸成如梧桐子大小。每天空腹和晚餐前,用溫酒服用三十丸。忌食鯉魚,以免生血。

治精極。填骨髓地黃煎方。

生地黃〔一(十)斤搗絞取汁〕,牛酥(一斤),白蜜(二斤)

上件藥。先以慢火煎地黃汁減半。內牛酥更煎。良久。次下蜜。攪令勻。候稀稠得所。於瓷器中盛。每日空心。午時及晚食前。以溫酒調下半匙。

白話文:

上面的藥。先用小火煎煮地黃汁,煎到水量減少一半。再放入牛酥繼續煎煮。過一會兒,再加入蜂蜜。邊攪拌邊煮,直到濃稠度適中。最後裝入瓷器中。每天空腹時、中午和晚飯前,用溫酒送服半匙。

治精極。骨髓虛竭。補益麋茸煎方。

麋茸(五兩去毛塗酥炙令微黃)

上搗羅為末。以清酒二升。於銀鍋中慢火煎成膏。盛於瓷器中。每服。空腹及晚食前。以溫酒調下半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