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燾

《外臺秘要》~ 卷第四 (2)

回本書目錄

卷第四 (2)

1. 闢溫不相染方二首

《病源》此病皆因歲時不和,溫涼失節,人感乖候之氣而生病,則病氣轉相染易,乃至滅門,延及外人,故須預服藥,及為法術以防之。(出第十卷中)

《千金》斷溫疫,主溫病轉相染著,乃至滅門,延及外人,無收視者。赤小豆丸方。

赤小豆(二兩),鬼臼(二兩),鬼箭(二兩),丹砂(二兩研),雄黃(二兩研),

上五味,末之,以蜜和如小豆大。服一丸,可與病人同床傳衣也。(出第九卷中)

《延年》主闢溫疫疾惡氣,令不相染易。豉湯方。

豆豉(一升),伏龍肝(三兩研),小兒小便(三升)

上三味,用小便煎,取一升五合,去滓。平旦服之,令人不著瘴疫。天行有瘴之處,宜朝朝服。(出第十卷中)

2. 溫病噦方四首

《病源》伏熱在胃,令人胸滿,胸滿則氣逆,氣逆則噦,若大下後,胃中虛冷,亦令致噦也。(並出第十卷中)

《小品》茅根湯,療溫病有熱,飲水暴冷噦者方。

茅根,葛根(各切半升)

上二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稍溫飲之,啘止則停。

又療溫病熱未除,重被暴寒,寒毒入胃,熱蘊結不散變啘者方。

單煮梓皮,稍稍飲之,佳。溫病積飲冷,冷結胃中,熱入腎中,變壯熱大啘者,服梓皮,溫啘得止也。夫腎中有熱者,病瘥後,足心皮喜剝脫去,頭髮禿落,是其證也。

茅根橘皮湯,療春夏天行、傷寒、溫病、干胃冷變啘方。

白茅根(切一升),橘皮(三兩),桂心(二兩),葛根(二兩)

上四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溫服三合,數連服之盡,復合,啘止乃停耳。微有熱,減桂一兩。(文仲、《古今錄驗》同,出第六卷中)

《古今錄驗》療溫病有熱,飲水暴冷啘。枇杷葉飲子方。

枇杷葉(拭去毛),茅根(各半升)

上二味,切,以水四升,煮取二升稍稍飲之,啘止則停。(出第三卷中)

3. 溫病渴方二首

《病源》熱氣入腎臟,腎臟惡燥,熱氣盛則腎燥,腎燥則渴引飲也。(出第十卷中)

《深師》療溫毒病及吐下後有餘熱,渴。芍藥湯神方。

芍藥(五分),黃連(四分),甘草(二分炙),黃芩(二兩),桂心(二兩),栝蔞(二分)

上六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三服,一日令盡。(出第十四卷中)

《古今錄驗》知母解肌湯,療溫熱病頭痛,骨肉煩疼,口燥心悶者;或是夏月天行毒,外寒內熱者;或已下之,餘熱未盡者;或熱病自得痢,有虛熱煩渴者方。

麻黃(二兩去節),知母(三兩),葛根(三兩),石膏(三兩),甘草(二兩炙),

上五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為三服。若已下及自得下,虛熱未歇者,除麻黃,加知母、葛根;病熱未除,因夢泄者,可除麻黃,加白薇人參各二兩,則止。(《小品》同,出第二卷中)

4. 溫病發斑方七首

《病源》夫人冬月觸冒寒毒者,至春始發病,病初在表,或已發汗吐下,而表證未罷,毒氣不散,故發斑瘡。又冬月天時溫暖,人感乖候之氣,未即發病,至春又被積寒所折,毒氣不得泄,至夏遇熱,其春寒解,冬溫毒始發出於肌膚,斑爛隱疹如錦文也。(出第十卷中)

《肘後》療溫毒發斑,大疫難救。黑膏方。

生地黃(半斤),好豉(一升)

上二味,以豬膏二斤合露之,煎五六沸,令三分減一,絞去滓,末雄黃麝香如大豆者,內中攪和。盡服之,毒便從皮中出則愈。忌蕪荑。(出第二卷中)

《小品》葛根橘皮湯,療冬溫未即病,至春被積寒所折,不得發,至夏得熱,其春寒解,冬溫毒始發出,肌中斑爛隱疹如錦文,壯熱而咳,心悶,嘔,但吐清汁,宜服此湯則靜方。(大效)

葛根(二兩),橘皮(二兩),杏仁(二兩去尖、皮),麻黃(二兩去節),知母(二兩),黃芩(二兩),甘草(二兩炙),

上七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嘔悶吐當先定,便且消息。(《古今錄驗》同,出第六卷中)

《刪繁》療肺腑藏熱,暴氣斑點。香豉湯方。

香豉(一升綿裹),蔥須(切四兩),石膏(八兩),梔子仁(三兩),生薑(八兩),大青(二兩),升麻(三兩),芒硝(三兩)

上八味,切,以水六升,煮七味,取二升五合,去滓,然後下芒硝,分三服。(出第十卷中)

《備急》療溫毒發斑,赤斑者五死一生,黑斑者十死一生,大疫難救。黑奴丸方。

上七味,搗末,用蜜和如彈子大。新汲水五合,研一丸服之。若渴但與水,須臾當寒,寒訖便汗則解,日移五丈不覺,更服一丸。此療六日胸中常大熱,口噤,名壞病,醫所不療,服此丸多瘥。(《胡洽》、《小品》同,一名水解丸。又一方加小麥、黑勃一兩,名為麥奴丸,《範汪方》同)

《古今錄驗》黃連橘皮湯,療冬溫未即病,至春被積寒所折,不得發,至夏得熱,其春寒解,冬溫毒始發出肌中,斑爛隱疹如錦文而咳,心悶嘔吐清汁,眼赤口瘡,下部亦生瘡,已自得下痢,宜服此方。

黃連(四兩去毛),橘皮(二兩),杏仁(二兩去尖、皮),枳實(一兩炙),麻黃(二兩去節),葛根(二兩),厚朴(一兩炙),甘草(一兩炙)

上八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三服令盡,且消息,下當先止。

漏蘆橘皮湯,療冬溫未即病,至春被積寒所折,不得發,至夏熱,其春寒解,冬溫毒始發出肌中,斑爛隱疹如錦文而咳,心悶嘔吐清汁,眼赤口瘡,下部亦生瘡方。

漏蘆,橘皮,甘遂,麻黃(去節),杏仁(去皮、尖),黃芩(各二兩)

上六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四服,得下為佳。下後餘外證未除,更服葛根橘皮湯,方在前《小品方》。(一方有知母、枳實、白薇、升麻、大黃、甘草,為十二味,出第三卷中)

又發斑瘡方

黃連(切三兩去毛)

上一味,以水二升,煮取八合,頓服之。忌豬肉、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