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燾

《外臺秘要》~ 卷第十 (10)

回本書目錄

卷第十 (10)

1. 咳嗽上氣方七首

《病源》咳嗽上氣者,肺氣有餘也。肺感於寒,微則成咳嗽。肺主氣,氣有餘則喘咳上氣,此為邪搏於氣,氣擁滯不得宣發,是為有餘,故咳嗽而上氣也,其狀喘咳上氣,多涕唾,面目浮腫,則氣逆也。(出第十四卷中)

白話文:

《病源》中說,咳嗽氣喘往上衝,是肺氣過剩造成的。肺受到寒邪侵襲,輕微的會引起咳嗽。肺主氣,氣過剩就會喘咳氣往上衝。這是邪氣與氣相搏,氣受阻滯不能宣洩的緣故,屬於氣過剩的表現,所以才會咳嗽氣往上衝。其症狀為喘咳氣往上衝、多痰唾、面部浮腫,這是氣逆的表現。(出自第十四卷中)

《深師》療上氣咳嗽。蘇子煎方。

蘇子(二升),生薑(汁二升),白蜜(二升),生地黃(汁二升),杏仁(二升)

白話文:

蘇子(900 克),生薑(榨汁 900 毫升),白蜂蜜(900 毫升),生地黃(榨汁 900 毫升),杏仁(900 克)

上五味,搗蘇子,以地黃、薑汁澆之,絹絞取汁,更搗,以汁澆,復絞,如此六七過,令味盡,去滓,熬杏人令黃黑,搗令如脂,又以向汁澆之,絹絞取汁,往來六七過,令味盡,去滓,納蜜,和置銅器中,於重湯中煎之,令如飴,煎成。一服方寸匕,日三夜一。忌蕪荑。(《千金》同)

白話文:

將以上五種藥材搗碎,加入蘇子,並用地黃和薑汁澆拌。用絹布包裹藥材絞出汁液,再搗碎,用汁液澆拌,反覆絞汁六七次,直到藥材的味道完全釋放出來。去除藥渣,熬煮杏仁膏至變為黃黑色,搗碎成膏狀,再用上述絞出的汁液澆拌,用絹布絞出汁液,反覆六七次,直到藥材的味道完全釋放出來。去除藥渣,加入蜂蜜,混合均勻,放入銅器中,置於開水中煎煮,直到溶液變為飴糖狀,煎煮完成即可。每日三次服用,一次方寸匕。服用期間忌食蕪荑花序。

又療咳嗽上氣。射干煎方。

射干(八兩),紫菀(半兩),膠飴(五兩),細辛(半兩),乾薑(五兩末),生竹瀝(一升),芫花根(半兩),桑根白皮款冬花(各八兩),附子(半兩炮),甘草(半兩炙),白蜜(一升半)。

白話文:

射干(320克),紫菀(20克),膠飴(200克),細辛(20克),乾薑(200克,研成細末),生竹瀝(400毫升),芫花根(20克),桑根白皮(320克),款冬花(320克),附子(20克,炮製後使用),甘草(20克,炙用),白蜜(600毫升)。

上十二味,先切射干,合蜜、竹瀝汁煎五六沸,絞去滓,㕮咀諸藥,以水一升四合,漬一宿煎之,七上七下,去滓,乃合飴、薑末煎,令如餔。服酸棗一丸許,日三夜一。不知,稍增之。忌海藻菘菜豬肉、冷水、生菜。(千金同)

白話文:

先切射干,放入蜜和竹瀝汁中煮五、六次,濾去渣滓,把其他藥材嚼碎,加一升四合的水,浸泡一夜後煮沸,七次上浮七次下沉後,去掉渣滓,加入飴和薑末煎煮,直到像粥一樣濃稠。

每天服用一丸酸棗,早晚各一次。如果效果不佳,可以適量增加用量。

忌食海藻、菘菜、豬肉、冷水和生菜。

又療咳上氣,中寒冷,鼻中不利。杏仁煎方。

杏仁(五兩),五味子(三合),甘草(四兩炙),麻黃(一斤去節),款冬花(三合),紫菀,乾薑(各三兩),桂心(四兩)

白話文:

杏仁(250 克) 五味子(15 克) 炙甘草(200 克) 麻黃(500 克,去節) 款冬花(15 克) 紫菀(150 克) 乾薑(150 克) 桂心(200 克)

上八味,切,以水一斗,煮麻黃減二升,掠去沫,乃納諸藥,煮取四升,絞去滓,又納膠飴半斤,白蜜一斤,合納汁中,攪令相得,湯中煎如飴成。先食服如半棗,日三。不知,稍加之。忌海藻、菘菜、生蔥。(《千金》同,出第十八卷中)

白話文:

這八味藥,切碎,用一斗水煮沸,麻黃煮到剩下二升時,撇去浮沫,再放入其他藥材,繼續煮到剩四升,過濾掉渣滓,再加入半斤膠飴、一斤蜂蜜,全部放入藥液中攪拌均勻,煮到像飴糖的稠度。服用法是飯前服用,每次如半個棗子大小,一天三次。如果效果不明顯,可適當增加藥量。在服用期間,忌諱食用海藻、菘菜、生蔥。

崔氏療上氣暴咳方。

紫蘇(莖葉二升),大豆(一升)

上二味,以水四升,煮大豆,次下紫蘇,煮取一升五合,分為三服,晝二夜一。忌醋、鮓、咸、酸、油膩等。(出第六卷中)

白話文:

以上兩種藥材,加入四升水熬煮大豆,接著放入紫蘇,熬煮至剩一升五合,分成三份服用,白天兩次,晚上一次。忌食醋、醃漬食物、鹹味、酸味、油膩等。(出自第 六卷中)

《必效》主上氣腹脹,心胸滿,並咳不能食方。(段明府云極效)

枇杷葉(一握去毛,炙),檳榔三七顆),生薑(二分),高良薑(二兩),蜜(二合),酥(二合)

白話文:

枇杷葉(一把,去掉毛,烘烤),檳榔(3-7顆),生薑(二分),高良薑(二兩),蜂蜜(二合),酥油(二合)

上六味,切,以水二大升,煮取一大升,湯成後,納酥、蜜,更煮三五沸,分溫三服,每服如人行八九里久,甚重者三兩劑,任意食之。(出第一卷中)

白話文:

將六味中藥材切好,用兩升水煮沸,煮到剩下一升湯汁。湯汁煮好後,加入酥和蜜,再煮沸三到五次。趁溫熱時分三次服用,每次服用後要像人走八九里路那麼久休息一下。病情較重的人服用三到兩劑,可以隨意食用。

《救急》療上氣咳,肺氣胸痛方。

杏仁(三大升),白蜜(一大升),牛酥(二大升)

上三味,杏仁搗碎於瓷盆中,研取汁五升,淨磨銅鐺,勿令脂膩,先傾三升汁於鐺中,刻木記其深淺,又傾二升汁,以緩火煎,減至於所記處,即納白蜜及酥,還至木記處,藥乃成,貯不津瓷器中。每日三度,以暖酒服一大匙,不能飲酒,和粥服亦得。服一七日唾色變白,二七日唾稀,三七日咳斷。

白話文:

上面三種藥材:

  1. 將杏仁搗碎,放入瓷製容器中,研磨成汁,取五升杏仁汁。
  2. 找一個乾淨的磨光銅製容器,不能有油脂髒汙。
  3. 先倒入三升杏仁汁,用木條在容器壁上標記住汁液的高度。
  4. 再倒入兩升杏仁汁,用小火熬煮。
  5. 當汁液煮沸至標記高度時,加入白蜂蜜和酥油。
  6. 再繼續熬煮,直到汁液再次煮沸至標記高度。
  7. 藥物就製成了,儲存在不透氣的瓷製容器中。

每天食用三次,每次取一大匙加入溫酒中服用。如果不能喝酒,也可以加入稀飯中服用。

服藥七天後,唾液顏色會變白;十四天後,唾液會變稀;二十一天後,咳嗽就會停止。

此方非但療咳,兼補虛損,去風冷,兼悅肌膚白如瓠,婦人服之更佳。(《延年秘錄》同,出第六卷中)

《古今錄驗》療上氣,兼咳。蘇子湯方。

蘇子(一升),五味子(五合),麻黃(去節),細辛,紫菀,黃芩,甘草(炙各二兩),人參桂心,當歸(各一兩),半夏(三兩洗),生薑(五兩)

白話文:

蘇子(1 升) 五味子(0.5 升) 麻黃(去節) 細辛 紫菀 黃芩 甘草(炙製,各 2 兩) 人參,桂心 當歸(各 1 兩) 半夏(3 兩,洗淨) 生薑(5 兩)

上十二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二服。上氣病亦特單煮蘇子,及生蘇葉,冬天煮乾枝莖葉亦佳。忌海藻、菘菜、羊肉、餳、生蔥、生菜。(出第十九卷中)

白話文:

上述十二味藥材,切碎後,加入九升水煮沸,熬至三升,分兩次服用。若有上氣的症狀,也可單獨用蘇子或新鮮蘇葉煮水來喝,冬天也可以用蘇葉的乾枝莖葉煮水來治療。服用期間應忌食海藻、大白菜、羊肉、糯米飯、生蔥、生菜等食物。(出自第十九卷中)

2. 咳逆上氣嘔吐方四首

《病源》五臟皆稟氣於肺,肺感微寒則成咳嗽也。寒搏於氣,氣聚還肺,而邪有動息,邪動則氣奔逆上,氣上則五臟傷動,動於胃氣者,則胃氣逆而嘔吐也,此是肺咳,連滯氣動於胃而嘔吐者也。又有季夏脾王之時,而脾氣虛不能王,有寒氣傷之而咳嗽者,謂之脾咳,其狀咳則右脅下痛,陰陰引膊背,甚則不可動,動則咳發。脾與胃合,脾咳不已,則胃受之。

白話文:

《病源》中提到,五臟都從肺中調養元氣。如果肺部受到輕微寒氣侵襲,就會引起咳嗽。寒氣阻滯了元氣,導致元氣逆流回到肺部。邪氣有時活動,有時停息。當邪氣活動時,元氣就會向上逆行。元氣上行就會傷及五臟。如果元氣影響到了胃氣,就會導致胃氣上逆,引起嘔吐。這是肺咳引發的嘔吐。還有一種情況,在夏季脾氣旺盛的時期,如果脾氣虛弱,無法統治身體,就會被寒氣侵襲而引起咳嗽。這就是脾咳。脾咳的症狀是咳嗽時右脅下疼痛,隱隱扯痛脊背,嚴重時不能動彈,一動就咳嗽。脾臟與胃臟相連,脾咳久治不愈,就會影響到胃臟。

其狀咳嗽而嘔,嘔甚則長蟲出是也。凡諸咳嗽甚則嘔吐,各隨證候知其腑臟也。(出第十四卷中)

《深師》療咳嗽上氣,喉咽中腥臭,虛氣攪心,頭痛眼疼,耳中嘈嘈,風邪毒注天行,食不生肌,胸中隔塞,嘔逆多唾,噁心,心下堅滿,飲多食少,療疰並淋。通氣丸方。

白話文:

《深師》治療咳嗽氣喘,喉嚨和咽喉有腥臭味,虛火上沖,導致心煩氣躁,頭痛眼痛,耳中嗡嗡作響,風邪毒氣侵襲,導致食慾不振,營養不良,胸悶不舒,噁心嘔吐,唾液增多,心下堅硬飽滿,喝水多但吃飯少,還能治療疰氣和淋病。通氣丸方劑如下:

膠飴(五斤),蜀椒(二升汗),烏頭(七分炮),桂心(六分),大附子(五枚炮),乾薑人參(各四分),杏仁(一升),天門冬(十分),蜈蚣(五節去頭,炙)

白話文:

膠水(五斤) 花椒(二升,微炒) 烏頭(七分,用火烤製) 桂枝(六分) 炮附子(五枚,用火烤製) 乾薑 人參(各四分) 杏仁(一升) 天門冬(十分) 蜈蚣(五節,去除頭部,炙烤)

上十味,末之,搗杏仁作膏,稍稍納藥末搗千過,烊膠飴,乃納藥中,攪令調和。合如半棗一枚,日六七,夜二三服,令胸中溫為度。若夢與鬼神交通及飲食者,全用蜈蚣。食不消者,加杏仁五合;有虛氣,少腹急,腰痛,加天門冬、杜仲;有風,加烏頭二枚、附子一枚,立夏後勿加也;有留飲,加葶藶子一兩熬,末之。忌豬肉、冷水、生蔥、鯉魚等物。

白話文:

以上十種藥材研磨成粉末,用杏仁搗成膏狀。再加入藥粉,搗一千次。融化膠飴,加入藥中攪拌均勻。將藥丸捏成半個棗子大小,白天服用六七丸,晚上服用二三丸,直到胸中溫暖為止。如果夢中與鬼神溝通或飲食,則全部使用蜈蚣。食物不易消化者,增加杏仁五錢。有虛氣、小腹急痛、腰痛者,增加天門冬和杜仲。有風者,增加烏頭兩枚、附子一枚(立夏後不要添加)。有積水者,增加葶藶子一兩,煎熬後研磨成粉末。忌食豬肉、冷水、生蔥和鯉魚等食物。

(《千金》同)

又療上氣咳逆,口乾,手足寒,心煩滿,積聚下利,嘔逆,若墜瘀血,上氣,胸脅脹滿,少氣腸鳴,飽食傷中裡急,婦人乳飲滯下有邪濕,陰不足,大小便不利,肢節皆痛。硝石丸方。

白話文:

此外,還能治療上氣咳嗽嘔逆,口乾,手腳冰冷,心煩氣鬱,腸道積聚導致腹瀉,嘔吐,感覺好像吐出瘀血,上氣,胸脅脹滿,氣短腹鳴,飽食後損傷中焦導致腹中絞痛,婦女乳汁鬱結下流、體內有濕邪,陰血不足,大小便不通,肢體關節疼痛。

[藥方] 硝石丸

硝石(一升),乾薑,前胡大黃(各一斤),杏仁(一升)

白話文:

硝石(1 升),乾薑、前胡、大黃(各 1 公斤),杏仁(1 升)

上五味,搗篩,蜜和。飲服如梧子三丸,日再。五日後心腹諸疾,隨大小便去,月經絕則通,下長蟲數十,亦利血及冷熱,赤白汁,癥瘕毒悉主之,藥利以意消息。

白話文:

把五種藥材搗碎、過篩,加入蜂蜜混合。每天兩次,每次服用梧桐子大小的三丸。服用五天後,心腹各種疾病會隨著大小便排出,月經不通的會通暢,可以驅除數十條寄生蟲,對血熱血冷、赤白帶下、癥瘕毒瘤等都有療效。用藥量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調整。

又療上氣,煩悶嘔逆不得飲食。厚朴湯方。

厚朴(一兩炙),人參(一兩),半夏(四兩洗),生薑(八兩),茯苓甘草(炙),橘皮,桂心(各二兩),枳實(二兩炙)

白話文:

厚朴(一兩,烤過) 人參(一兩) 半夏(四兩,洗淨) 生薑(八兩) 茯苓 甘草(烤過) 橘皮 桂心(各兩兩) 枳實(兩兩,烤過)

上九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忌海藻菘菜羊肉、餳、生蔥、醋物。(並出第十八卷中)

白話文:

將上方的九味藥材切好,放入八升水中煮沸,直到水量剩三升,分成三份服用。服用期間禁止食用海藻、大白菜、羊肉、糯米、生蔥和醋製品。(出自第十八卷)

《必效》療上氣咳嗽,嘔逆不下食,氣上方。

橘皮,紫菀(各三兩),人參,茯苓,柴胡,杏仁(去尖、皮)

白話文:

橘皮、紫苑(各 15 克),人參、茯苓、柴胡、杏仁(去尖去皮)

上六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為三服。患冷,加生薑二兩;患熱,加麥門冬三兩去心;不能食,加白朮二兩、厚朴二兩炙。忌醋物、桃、李、雀肉等。(出第一卷中)

白話文:

將六味藥材切好,使用六升水煮取二升藥液,分成三份服用。

如果有怕冷的症狀, 加入二兩生薑。

如果有發熱的症狀, 加入三兩去核的麥門冬。

如果不能進食, 加入二兩白朮和二兩炙烤過的厚朴。

服用藥物期間應忌口,避免食用醋類、桃子、李子、雀肉等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