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學海

《脈簡補義》~ 卷上 (6)

回本書目錄

卷上 (6)

1. 芤革牢

《脈訣》曰:兩頭有,中間無。戴同甫駁之曰:如是則寸脈下不至關為陽絕,尺脈上不至關為陰絕,死脈非芤脈也。此乃有意攻擊之詞耳。芤脈浮大而軟,舉指三關俱有,微按之則指下無,而但動於每指之兩邊矣,此《脈經》之義也。重按之則三指指下全無,而但動於食指名指之兩頭矣。

白話文:

《脈訣》說:寸關尺三部脈象,兩頭有脈,中間沒有脈。戴同甫反駁說:如果是這樣,寸脈向下不到關部就是陽絕,尺脈向上不到關部就是陰絕,那麼死脈就不叫芤脈了。這根本就是故意攻擊。芤脈浮大而軟,用手指按三關脈位都能感覺到,稍微按壓則指下沒有脈搏,只有兩側有,這是《脈經》的說法。重按的狀態下,三指都沒有脈搏,只有食指和中指兩側有脈搏。

此《脈訣》之義也。即寸尺本位,且無脈矣,豈但不至關耶。陰絕陽絕者,脈自不至關也,芤脈中間無者,按之使無也,豈可溷耶。王子享曰:如浮而大,按之於指面之下中斷。語最明顯。史載之又謂:芤脈如按環子內面,兩頭有,中間曲而缺,非謂絕也。此蓋脈形寬大,指面不能盡壓脈上,故但指內缺而不動,指尖之外猶曲而見動也。

白話文:

這是《脈訣》的含義。如果寸脈尺脈都沒有,豈不是根本沒到關脈?陰氣或陽氣斷絕,脈絡自然不會到達關脈;浮脈中間沒有,壓下去也還是沒有,難道可以混淆嗎。王子享說:浮脈而大,壓在手指下面中斷。這種說法很明確。史載也說:浮脈好像按在圓環內側,兩端有脈,中間彎曲而中斷,並不是說完全沒有脈。這可能是脈象寬大,手指不能完全壓在脈上,所以只能感覺到脈內中斷不動,而手指外側部分仍然彎曲有脈動。

凡脈皆有微有甚,稍按之不及,中候而斷者,芤之甚者也,為陰虛失精,亡血盜汗。按至中候而斷者,仲景所謂芤而有胃氣也。稟賦弱者,此為平脈,大病新瘥尤宜之,蓋此即濡弱之脈也。

白話文:

各種脈象都有不同的強弱程度。如果輕按脈搏時感覺不到,到了合適的力度纔出現,而且按壓後很快消失的脈象,就是「濡脈」。造成濡脈的原因可能是陰虛精液不足,或失血盜汗。如果按壓到適當的力度才會消失的脈象,就是仲景所說的「濡脈而有胃氣」。身體虛弱的人,這種脈象就是平脈,對於大病初癒的人來說尤其常見,因為這實際上就是「濡弱之脈」。

凡失精亡血,脈必芤,固矣。但芤而內外上下勻淨如一,來往不大者,可峻用溫潤,以補其精血。若雖芤,而中有一細勁線,或寸關尺有一部獨大而鼓指,或來去大小不勻,此即虛中夾實,宜察其在氣在血,為寒為熱,設法疏之、散之、攻之、驅之,攻補兼施。須量邪正虛實之淺深,以定其緩急輕重也。

白話文:

凡是精血流失的人,脈象一定會浮軟無力,這是肯定的。但如果脈象浮軟卻內外上下皆均勻一致,來去變化不大,可以用溫和滋潤的藥物來補益精血。如果脈象浮軟,但中間有一條細而有力的脈線,或寸、關、尺三部脈位中有一部特別強大而鼓動手指,或來去大小不均,這便是虛中挾實,應觀察虛實的性質是氣虛還是血虛,是寒還是熱,想辦法疏通、散開、攻破或驅散它,攻補兩方面並用。必須根據邪正虛實的程度,來確定治療時的緩急輕重。

芤脈浮而薄,但指下不見弦勁,不過血虛而氣稍弱。若浮大弦急,則為革脈。仲景謂為虛寒相搏,蓋陰寒之氣僭居陽位,不但陰虛而陽更微,又以扶陽消陰,撥開陰翳為急,補血且從輕矣。

白話文:

脈象浮起來而且微弱,觸摸之下卻沒有弦勁的感覺,這只是氣血虛弱的表現。如果脈象浮大而弦促,那就屬於革脈。仲景認為這是寒虛相爭的結果,也就是陰寒之氣侵佔了陽位,不僅陰虛,而且陽氣也更衰微。因此,治療的重點是溫陽驅寒,驅散陰邪,而補血反而可以放緩。

堅實者,脈體之實,血分之象宜在沉分;空虛者,脈體之虛,氣分之象宜在浮分。革脈,則實反在上,空反在下,其空固血虛也,其實非血實,亦非氣實,乃陰寒凝結自成形體,阻塞清道。非有形,亦非無形。如滿天陰霾,雨澤不降,治之仍在氣分。設法力透重陰,使陰氣下降而內守,旋即益陽以收功。

白話文:

  • **堅實的脈象:**表示身體實熱,血氣旺盛,脈象會沉著。
  • **空虛的脈象:**表示身體虛寒,氣血不足,脈象會浮淺。
  • **革脈:**本應虛的反在實位,本應實的反在虛位。這種空虛其實是血虛,而實也不是血實或氣實,而是陰寒凝結形成的塊狀物,阻礙了氣血運行。
  • **這種脈象介於有形和無形之間:**就像陰雲密佈,卻下不了雨。治療時仍要著重於調氣血。如果能突破重重的陰寒,讓陰氣下降、陽氣上升,就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至於牢脈,極沉而遲,挺長堅實,不見起伏來去,此陰冷固結之象,肝腎二經氣冷血寒,宜以猛熱急驅沉痼,然有氣分血分之辨。在血分者,為癥瘕積聚,有形之痞塊,飲食寒冷之停滯,與夫久受寒濕,侵入筋骨者也;在氣分者,即肝腎冷氣,為疝痛,少腹引腰控睪也。其輕者,為胸腹氣結,呼吸不暢也。

白話文:

至於牢脈,極其深沉而緩慢,筆直而堅實,沒有起伏跳動,這表明陰冷凝結,肝腎兩經氣血冰冷。需要用強勁的熱性藥物來快速驅除深層的病竈,但必須區分氣分和血分。在血分中的,是指癥結積聚,有形的腫塊,飲食生冷引起的停滯,以及久受寒濕侵犯筋骨的。在氣分中的,即肝腎寒氣,會引起疝痛,小腹拉扯腰部和睪丸。輕微的,會導致胸腹氣結,呼吸不暢。

徐東皋謂:牢脈按之不移,即《脈訣》所謂辨息難也。瀕湖斥之,亦粗心而未之思矣。《素問·示從容》曰:浮而弦者,腎不足也。即革脈亡血失精之義也。又曰:沉而石者,腎氣內著也。仲景腎著湯,治腰重冷病如帶五千錢者,即尺脈牢而長,少腹引腰痛之義也。寒濕內結,不得陽氣以升發之。

白話文:

徐東皋說:「牢脈按壓不動,就是《脈訣》中所說的難以辨別氣息。」瀕湖先生反駁他的說法,也是考慮不周全。

《素問·示從容》中說:「脈象浮而弦緊,表示腎氣不足。」這是革脈失去精血的意思。又說:「脈象沉而堅硬,表示腎氣深藏於體內。」仲景的腎著湯,治療腰部沉重、冷痛、好像綁了五千個銅錢一樣的疾病,就是尺脈牢固而綿長,小腹牽引腰痛的意思。這是寒濕在體內凝結,陽氣無法升發導致的。

革浮堅,牢沉實,在外感寒熱極盛之時得之。革即格陽,牢即關陰。蓋尺寸陰陽也,浮沉亦陰陽也,溢於寸與溢於浮無異也,覆於尺與覆於沉無異也。其來勢洶湧而形體滑大者,或汗或下猶可施治。若來勢怠緩無神,徒見形體堅搏勁急,此死陰之氣,非尋常虛寒可比,峻用溫補,猶恐未能挽回也。大抵脈中,革與散之浮,牢與微之沉,皆虛實之極致,陰陽之偏絕,雖有神丹,百難救一。

白話文:

脈象堅實沉穩,在寒或熱極盛的時候出現。革指的是陽氣阻塞,牢指的是陰氣閉塞。尺寸代表陰陽,浮沉也代表陰陽,脈搏跳動到寸部和浮脈一樣,覆蓋尺部和沉脈一樣。來勢迅猛、脈形龐大的,即使汗出或泄瀉,仍可治療。如果來勢遲緩,脈象堅硬無力,只見脈形緊張有力,這是死陰之氣,不比尋常的虛寒,即使用峻烈的溫補藥,恐怕也難以挽回。總之,脈象中,革浮就像散浮脈一樣,牢沉就像微沉脈一樣,都是虛實的極致,陰陽的偏絕,縱有仙丹,也很難救治。

2. 長短

長有來往之長,有形體之長。形體之長,弦緩相兼之謂也,稍勁即為弦矣。緩者,胃陽暢達也。緩而長者,中氣充足,水火停勻,升降流通,五臟百脈,一無凝滯虧欠,故形體圓滿,上下動靜首尾如一。《內經》長則氣治,即此義也。然有肝陽有餘,橫滿胸膈,兩脅虛脹,頭熱目昏,神識不清,其脈弦而體不甚勁者,以其無寒也。是其形體全與長無異,惟來盛去衰,浮多沉少,且輕撫於皮毛之間,必隱然挺亙不移也。

白話文:

「長」有兩種意義:一是來往不斷的長,一是身體健壯的長。身體的長,指的是弦脈和緩脈交替出現的狀態,如果稍微有力,就是弦脈了。緩脈表示胃氣通暢。緩而長的脈象,代表中氣充足,水火平衡,升降功能正常,五臟百脈沒有任何阻滯或虧損,所以形體圓滿,上下活動自如,首尾呼應。內經中說:「長則氣治」,就是這個意思。

但是,有些人雖然脈象是弦脈,卻可能有肝陽過盛,橫隔胸膈,兩側肋骨虛脹,頭部發熱,眼睛昏花,神思不清,他們的體格也不算很強壯。這是因為他們沒有寒氣的緣故。他們的形體雖然看起來和「長」的狀態差不多,但實際上還是有差異的,主要是來脈旺盛而回脈衰弱,浮脈多而沉脈少,而且輕輕觸摸他們的皮毛,會隱約感到有東西橫亙在裡面,紋絲不動。

此似長非長者一也。又有形體通長,而其勢怠緩,應指無力,全無精神,此為肝脾並至虛寒之敗象也,張景岳所謂緊而無力者,此似長非長者又一也。又脈體素弱者,肝邪發時,如頭痛、胸痛、疝痛、宿食停滯等證,往往不甚勁急,如所謂長而緩者,病在下是也。又風濕淫溢多見洪長,亦不勁急,皆病脈也。

白話文:

有一種脈象看似較長,但實際上並非真的長。另一種情況是脈體通暢而長,但勢頭怠慢遲緩,應指無力,毫無精神。這是肝脾兩虛寒所致的衰敗表現。張景嶽所說的「緊而無力」之脈,也類似於這種看似長而並非長脈。

另外,脈體原本虛弱者,當肝邪發作時,例如頭痛、胸痛、疝痛、宿食停滯等症狀,通常不會特別急促有力,這類「長而緩」的脈象,表示病位在下部。

另外,風濕淫溢的情況下,經常出現洪長而並非勁急的脈象,這些都是病脈。

此又似長非長者,其類可推也。故形體之長,指下易見而主病甚多,難云全吉。惟來往之長,來高去深,動勢從容寬綽者,最為吉象,即有兼脈,病亦輕淺。總之,無病之長,其浮中沉一律勻柔,余雖形體通長,而或浮或沉,必有一部按之挺然指下,無甚來去起伏之勢也。

白話文:

這種人看起來好像很長壽,但其實不一定。從身體特徵來看,手指長的人容易出現各種疾病,難以說是好運氣。只有手相中來往線路很長,來得高去得深,動作從容寬鬆的人,纔有最好的運勢。即使有其他脈象,病情也會比較輕微。總而言之,身體健康的人,手指的浮、中、沉三部線路均勻柔軟。其他人的手指即使很長,但或浮或沉,一定有某一部位按壓時顯得堅挺,沒有明顯的來去起伏之勢。

長有來往之長,則短亦有來往之短也。息之深深,達之亹亹,此所謂來往之長也。其短者,陽虛陰盛則噓力微,脈沉而掣掣於肌肉之下;陰虛陽盛則吸力微,脈浮而躍躍於皮膚之上,只分動止而無甚來去之勢也。亦有止縈縈於中候,而上不及浮,下不及沉者,此先天稟賦不足,或氣鬱而中樞升降不暢也。

白話文:

如果經常練習深呼吸,自然就會有深長的氣息。深沉的吸氣,綿綿不斷的呼氣,這就是所謂的來往之長。來往之短是指:陽氣虛弱,陰氣旺盛,就會導致呼氣力量微弱,脈象沉滯在肌肉之下;陰氣虛弱,陽氣旺盛,就會導致吸氣力量微弱,脈象浮現於皮膚之上,只分動靜沒有來回之勢。也有的人氣息停留於中間位置,上不到浮脈,下不到沉脈,這是先天稟賦不足,或者氣鬱導致升降失暢所致。

至於形體長短,已詳見第四卷本條及本卷結脈、動脈條內矣,茲更以《內經》、《脈經》證之。

「脈要精微論」曰:長則氣治,短則氣病。注曰:長者來往長,短者來往短。

「平人氣象論」曰:寸口之脈,中手短者,曰頭痛;中手長者,日足脛痛。此即所謂推而上之,上而不下,腰足清也;推而下之,下而不上,頭項痛也。《脈經》亦曰:短而急者,病在上;長而緩者,病在下。

白話文:

《平人氣象論》中寫道:寸口脈(位於手寸關部位),如果脈象較短,表示頭痛;如果脈象較長,表示小腿疼痛。這是因為脈象往上推時,若只有上行而沒有下行,表示腰部和腿部氣血通暢;脈象往下推時,若只有下行而沒有上行,表示頭部和頸部疼痛。《脈經》中也記載:脈象短促急促,表示病在上半身;脈象綿長緩慢,表示病在下半身。

「至真要大論」曰:陽明之至短而澀,太陽之至大而長。注曰:來往不遠是謂短也,來往遠是謂長也。

《靈樞·終始》曰:平人者,不病也,脈口人迎應四時也,上下相應而俱往來也,六經之脈不結動也。少氣者,脈口人迎俱小,而不稱尺寸也。俱往俱來,不結不動,所謂長則氣治也。不稱尺寸,謂不稱尺寸之常脈,即短則氣病也。(脈口似指尺以下,尺部在內,氣初出也,人迎似指寸以上,寸部在前,人與迎也。

白話文:

《靈樞經·終始》中說:健康的人,就是不會生病的人,他們的脈搏和人迎穴的脈動與四季相應,脈搏上下相通,往來和順,六經的脈絡通暢,沒有結動。

氣虛的人,脈搏和人迎的脈動都很微小,而且與寸脈和尺脈的標準不符。脈搏往來流暢,沒有結動,這說明氣機順暢。不符合寸脈和尺脈的標準,就是說脈搏短小,這表示氣虛不足。

舊說似俱未允。已上《內經》。觀此經義,長短蓋皆以形體言之也,注乃多以來往釋之,可見隋唐之間,醫之於脈,猶以體察來往為務,至滑伯仁轉以上、下、去、來、至、止六字為創穫,蓋自宋以後,其義微矣。)

白話文:

過去的說法似乎都不正確。這些說法出自《內經》。從這部經典的意義來看,長短都是用於描述脈象的形態,而注釋卻大多用「往來」來解釋。可見隋唐時期,醫家對脈象的研究仍然以觀察其往來為主要目的。直到滑伯仁提出了「上、下、去、來、至、止」六個字的理論,纔有了突破。自宋朝以後,這個理論的意義逐漸變弱。

脈緊而長過寸口者,注病。(屍注,即勞瘵也,血脈干竭,肝風上鼓。)

脈緊上寸口者,中風。風頭痛亦如之。

脈弦上寸口者,宿食。降者,頭痛。(緊而浮盛,宿食化熱也。降者,浮盛稍減也。)

脈來過寸入魚際者,遺尿。(風邪煽肺,氣不下交,亦有肝心陽虛,脈細長而駛者。)

脈出魚際,逆氣喘息。(婦人血風,虛熱搏之,脈亦如此,頭痛顱脹,暈眩嘔吐。)

短而數,心痛心煩。(水邪凌心,其勢甚危。)

短疾而滑,酒病。(胃脈受傷,毒氣內蘊而血亂也,吐血即死。)

浮短者,其人肺傷,諸氣微少,不過一年,死,法當嗽也。

頭痛目痛,脈反短澀者,死。(此陰脫也,凡耳暴聾,目暴無所見,並同此例。)

腹痛,脈反浮大而長者,死。(下血下利,日久沉困,忌此脈證。新痛因風,不拘此例。)

四肢厥逆,脈反浮大而短者,死。(與汗多,重發汗亡陽譫語,脈短者死,同義。)

尺脈牢而長,苦兩脛重,少腹引腰痛,婦人腹滿,陰中急。(此寒疝也。寒濕深痼於肝腎之血脈,更有少腹兩旁大筋粗硬牽痛,下引睪丸及兩股者。)

白話文:

脈搏有力且細長,雙小腿沉重,下腹部連接到腰部疼痛,女性腹部脹滿,下體疼痛。(這是寒疝,寒氣濕氣深藏在肝腎的經絡中,還有下腹兩側的大筋粗硬緊繃疼痛,向上牽引睪丸和雙大腿。)

脈沉重而直前絕者,病血在腸間。(沉而不揚,弦細上駛,是血瘀積與熱搏也。)脈沉重,前不至寸口,徘徊絕者,病在肌肉,遁屍。(短澀,伏寒在血。)脈累累中止,不至寸口,軟者,結熱伏留在小腸膜中。脈累累如貫珠,不前至,有風寒伏留在大腸。(已上《脈經》。)

白話文:

脈搏強勁而直,突然中斷:是瘀血在腸道中。(如果脈搏沉而不浮,細而緊且向上運行:是瘀血積聚和有熱。)脈搏強勁,但不到寸口,反覆中斷:是肌肉有病,帶有膿液。(如果脈搏短而澀:是寒氣藏在血中。)脈搏粗糙的中斷,不到寸口,且軟:是熱邪潛伏在小腸的膜中。脈搏如串珠般粗糙,不到寸口,有風寒潛伏在大腸中。(以上出自《脈經》。)

統觀經義,皆形體之長短也。長即弦緊之類,短即結動滑澀之類。揍其義約有數端:風邪鼓於上,長必見於寸口,兼寒則緊,兼熱則洪;濕邪注於下,長必見於尺中,兼寒則牢,兼熱則緩;陽損於上,頭小本大,胸滿短氣;陰損於下,頭大本小,頭痛目眩;風熱錮於表,發為瘡疹,脈必三部長而兼洪;濕熱蘊於裡,發為腫痿,脈必三部長而兼緩;痰飲瘀血,格於中焦,發為喘逆,為結痛,脈必三部累累厥厥,斷續不勻。

白話文:

從中醫經書的理論來看,脈象的長短變化主要是反映的身體形態的變化。脈搏長的話表示筋肌緊張,脈搏短的話表示關節結動不靈活。總結起來,有以下幾種常見的脈象變化:

  • 風邪侵犯上半身時,脈搏長且見於寸口位置。如果同時伴有寒邪,脈搏會緊實;如果同時伴有熱邪,脈搏會洪大。
  • 濕邪停滯在下半身時,脈搏長且見於尺中位置。如果同時伴有寒邪,脈搏會堅硬;如果同時伴有熱邪,脈搏會緩和。
  • 身體上部的陽氣受損時,頭小而脈象沉重,胸部發悶氣短。
  • 身體下部的陰氣受損時,頭大而脈象浮淺,頭痛目眩。
  • 風熱邪氣閉阻於身體表面時,會形成瘡疹,脈搏必定三部都長且洪大。
  • 濕熱邪氣蘊藏於身體內部時,會形成腫脹或痿弱,脈搏必定三部都長且緩和。
  • 痰飲或瘀血阻滯在中焦(胃、脾、肝),會引起氣喘和疼痛,脈搏必定三部都有結滯不順或斷續不勻的現象。

及其敗也,或溢或覆,或如引索,或如循長竿,或如循薏苡,或如麻子動搖,是皆長短之主病,且其病不皆輕淺也。蓋長短之形體有二:有三部內見者,有三部外見者。三部外見者,即上魚為溢,入尺為覆,是過於本位為長,不及本位為短之說也;三部內見者,即俱往俱來,不結不動,(三部齊起齊落,首尾如一。)是短則氣病,長則氣治之說也。

白話文:

當脈象改變成衰弱時,會出現以下徵狀:脈氣過盛且外溢,或脈氣過弱且覆帶不清,或脈象像繩索一樣綿長而緊,或像竹竿一樣細而長,或像薏苡仁一樣不規則地跳動,或像芝麻一樣細小且顫動。這些都表示脈絡的長短異常,且其病症並不一定輕微。

脈絡長短異常的徵象有兩種:一種是出現在三部脈(寸、關、尺)中的,另一種是出現在三部脈以外的。出現在三部脈以外的徵象,指的是脈氣過盛而外溢,稱為「溢」;脈氣過弱而覆帶不清,稱為「覆」。這表示脈氣超過了正常的位置,說明脈氣過長;脈氣達不到正常的位置,說明脈氣過短。

出現在三部脈中的徵象,指的是脈氣同時往來,不結不滯(三部脈同時出現,首尾一致)。這表示脈氣過短,屬於氣虛的表現;脈氣過長,則屬於氣盛的表現。

後人每以過於本位、不及本位為詞,而其義則又取氣治氣病之義。夫過於本位,豈氣治耶?無怪窒而難通,而長短皆不診關之說,鑿而愈難也。至於來往之長短,經無明文,只見王注。竊嘗考之,經凡言大小者,多指來去之盛衰,而言長短者,皆指形體之伸縮也。故王氏之說,於理雖精,而以之注經則猶未合。

白話文:

後世的人常常用「過於本位」和「不及本位」來批評,但他們對這兩個詞的理解,卻是從氣治氣病的原理來引申的。試問,過於本位,難道是氣治氣病嗎?怪不得會氣滯不通,而長短皆不必診關的說法,也就因此顯得更加牽強附會。至於脈象長短的判斷,經書中並沒有明確記載,只有王叔和在註解中提到。我曾仔細考查,經書中凡是提到大小的,大多是指脈象的盛衰,而提到長短的,都指脈象的形狀伸縮。因此,王叔和的說法,雖然在理論上精妙,但用來註解經書卻並不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