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貽績

《醫學指要》~ 卷一 (5)

回本書目錄

卷一 (5)

1. 營衛要論

《內經》曰:營氣之道,內谷為寶。谷入於胃,乃傳之肺,流溢於中,散布於外。精專者,行於經隧,常榮無已,終而復始,是謂天地之紀,故氣從太陰出,注手陽明,上行注足陽明,下行至跗上,注大指間與太陰合;上行抵髀,從髀注心中,循手少陰出腋下臂,注小指合手太陽上行,乘腋出䪼內,注目內眥,上巔下項,合足太陽;循脊下尻,下行注小指之端,循足心注足少陰;上行注腎,從腎注心,外散於胸中,循心注脈,出腋下臂,出兩筋之間,入掌中出中指之端,還注小指次指之端,合手少陽;上行至膻中,散於三焦,從三焦注膽,出脅,注足少陽,下行至跗上;復從跗注大指間合足厥陰,上行至肝,從肝上注肺,上循喉嚨入頏顙之竅,究於畜門。

白話文:

《黃帝內經》提到:營氣的運行,以食物為根本。食物進入胃部後,傳送到肺部,在身體內外流動循環。精氣充盈的人,營氣在經絡中運行,生生不息,周而復始。這就是天地之規律,所以營氣從肺部(太陰經)出發,流注到手陽明經,向上流注足陽明經,向下流注到腳背的上方,流注到大拇指之間與太陰經相合;向上流注到大腿根部,從大腿根部流注到心臟,沿著手少陰經流出腋下、手臂,流注到小拇指與手太陽經相合,向上流注到腋窩內側,經由眼睛內角、頭頂,向下流注到頭頸部,與足太陽經相合;沿著脊椎向下流注到臀部,向下流注到小拇指尖,沿著腳底流注到足少陰經;向上流注到腎臟,從腎臟流注到心臟,在胸腔內散發,沿著心臟流注到脈管,流出腋下和手臂,從兩筋之間流出,進入手掌並流出中指尖,再流注到小指和無名指尖,與手少陽經相合;向上流注到胸骨,在三焦經散發,從三焦經流注到膽囊,流出脅部,流注到足少陽經,向下流注到腳背的上方;再從腳背流注到大拇指之間與足厥陰經相合,向上流注到肝臟,從肝臟向上流注到肺部,向上沿著喉嚨流入鼻腔和口腔,最後到達食管。

其支別者,上額循巔下項中,循脊入骶,是督脈也,絡陰器,上過毛中,入臍中;上循腹裡入缺盆,下注肺中,復出太陰,此營氣之所行也,逆順之常也。《內經》曰:歲有十二月,日有十二辰,子午為經,卯酉為緯。天周二十八宿,而一面七星,四七二十八星,房昴為緯,虛張為經,是故房至畢為陽,昴至心為陰,陽主晝,陰主夜。故衛氣之行,一日一夜五十周於身。

白話文:

其分支的督脈,從上額沿著頭頂到後頸中,再沿著脊柱進入骶骨。它與陰器相連,向上經過小腹中,進入臍中;向上沿著腹內進入缺盆穴,向下輸注到肺中,再從太陰穴出來,這是營氣運行的路徑,也是逆行和順行的常規。《內經》說:一年有十二個月,每天有十二個時辰,子午時分為經脈,卯酉時分為緯脈。天上有二十八星宿,每面有七顆星,四七等於二十八顆星,房宿昴宿為緯脈,虛宿張宿為經脈。所以,從房宿到畢宿為陽,從昴宿到心宿為陰,陽管理白天,陰管理夜晚。因此,衛氣運行,一天一夜五十次循環於全身。

晝日行於陽二十五周,夜行於陰二十五周,周於五藏,是故平旦陰盡陽氣出於目,目張則氣上行於頭,循項下足太陽,循背下至小指之端;其散者別於目銳眥,下手太陽,下至手小指之間外側;其散者別於目銳眥,下足少陽,注小指、次指之間,以上循手少陽之分,側下至小指之間;別者以上至耳前,合於頷脈,注足陽明,以下行至跗,上入五指之間;其散者從耳下下手陽明入大指之間,入掌中;其至於足也,入足心出內踝,下行陰分復合於目,故為一周。

白話文:

白天在陽氣通道運行二十五週,夜晚在陰氣通道運行二十五週,遍佈五臟。因此,清晨陰氣耗盡,陽氣從眼睛而出。眼睛睜開時,氣向上運行到頭部,沿著後頸部到足陽明經,沿著背部向下到小指尖。其分出的支脈從眼睛銳利的內眼角分出,沿著手陽明經向下,到手中指和小指之間的外側。其分出的支脈從眼睛銳利的內眼角分出,沿著足少陽經向下,流注到小指和中指之間,再向上沿著手少陽經的分支,從側面向下到小指之間。另有支脈從上面到耳前,與下巴的脈絡交會,注入足陽明經,向下運行到腳背,再向上進五個腳趾之間。其分出的支脈從耳下沿著手陽明經進入大拇指和小指之間,進入手掌。其到腳部時,進入腳心,從內腳踝穿出,向下運行陰經的分支,最後回到眼睛,這樣就完成了一個循環。

其始入於陰,常從足少陰注於腎,腎注於心,心注於肺,肺注於肝,肝注於脾,脾復注於腎為一周。

衛氣之留於腹中,蓄積不行,菀蘊不得,常所使人胸膈胃中滿,喘呼逆息。其氣積於胸中者,瀉大迎、天突、喉中。積於胸中者,瀉三里與氣街。上下皆滿者,上下取之,與季肋之下一寸,重者雞足取之。雞足者,以足緩伸緩縮如雞足之踐地,蓋以疏陽明之經脈,以通衛氣之所出也。

白話文:

衛氣滯留在腹中,無法運行,積聚不散,導致胸悶、胃滿、喘息困難。

  • **氣積於胸中:**瀉大迎穴、天突穴和喉中穴。

  • **氣積於腹中:**瀉三里穴和氣街穴。

  • **上下皆滿:**上下取穴,同時刺激季肋下一寸處。

  • **氣滯嚴重:**取雞足穴。雞足穴就像雞腳緩慢伸縮一樣,目的是疏通陽明經脈,讓衛氣得以宣發。

《內經》曰:五藏者,所以藏精神魂魄者也,六府者所以受水穀而化行物者也,其氣內營於五藏而外絡於支節。其浮氣之不循經者為衛氣,其精氣之行於經者為營氣。故曰清者為營,濁者為衛,營在脈中,衛在脈外,營周不休,五十而復大會,陰陽相貫如環無端。衛氣行於陰二十五度,行於陽二十五度,分為晝夜,故氣至陽而起,至陰而止。

白話文:

《黃帝內經》中說:五臟是儲藏精神、魂魄的地方,六腑是儲藏食物、消化吸收並且將其轉化成能量的地方。這些能量在體內運作於五臟,並且連接於四肢百骸。那些不循經絡而流動的氣體叫做衛氣,而那些循經絡而流動的精氣叫做營氣。因此,清氣為營氣,濁氣為衛氣。營氣在脈中運行,衛氣在脈外運行。營氣運行不息,每隔五十天會在大會穴處匯集,陰陽相互貫通,形成一個循環。衛氣在陰經(手足太陰、厥陰、少陰經)運行的時間為十二個半小時,在陽經(手足陽明、少陽、太陽經)運行的時間也為十二個半小時,分為晝夜。因此,氣運行到陽經開始活動,運行到陰經時結束活動。

故曰:日中而陽隆為重陽,夜半而陰隆為重陰。故太陰主內,太陽主外,各行二十五度,分為晝夜。夜半為陰隆,夜半後而為陰衰,平旦陰盡而陽氣受矣。日中而陽隆,日西而陽衰,日入陽盡而陰受氣矣,夜半而大會。平旦陰盡而陽受氣,如是無已,與天地同紀。夫衛,陽氣也,營,陰氣也,營衛二氣皆胃中之穀氣所生也。

白話文:

因此說:正午時陽氣盛大,是為重陽;子夜時陰氣盛大,是為重陰。所以太陰主宰身體內部,太陽主宰身體外部,各運行二十五度,分為晝夜。子夜時陰氣盛大,子夜之後陰氣開始衰退,清晨陰氣完全消盡,陽氣開始接收。正午時陽氣盛大,下午陽氣衰退,日落時陽氣完全消盡,陰氣開始接收,子夜時陰氣達到頂點。清晨陰氣完全消盡,陽氣開始接收,如此循環不已,與天地同生同滅。衛氣是陽氣,營氣是陰氣,營衛二氣都是胃中食物所產生的。

陽氣長,其色鮮,其顏光,其聲商,毛髮長;陰氣盛,骨髓生,血脈滿,肌肉緊。二氣得其和平,皆由脾胃盈餘之所致也。

白話文:

陽氣旺盛,面色紅潤,神情有光澤,聲音洪亮,毛髮生長;陰氣旺盛,骨髓生成,氣血充盈,肌肉緊實。這兩種氣平衡調和,都是因為脾胃運化良好,營養充足的緣故。

膀胱太陽之氣總六經而統攝營衛,為營衛之外藩,主一身之表。表氣強壯,衛固營守,邪氣無由而入也。風,陽邪也,寒,陰邪也。邪之中人,各從其類,中風則衛受之,傷寒則營受之。營衛者,乃風寒始入之兩途也。仲景曰:陽浮而陰弱,營衛之脈也,用桂枝湯者,解肌固表、調和營衛也,此營衛之一節也。

白話文:

膀胱經的太陽之氣統領著六條經脈,統治著營氣和衛氣,是營氣和衛氣的外藩,主管全身的表面。表氣強壯,衛氣堅固,營氣守衛,邪氣就沒有機會入侵。風是陽性邪氣,寒是陰性邪氣。邪氣侵犯人體,會各自選擇自己的種類,中風則衛氣受到侵害,傷寒則營氣受到侵害。營氣和衛氣是風寒初入人體的兩條途徑。仲景說:陽氣浮,陰氣弱,這是營氣和衛氣的脈象,使用桂枝湯,可以解除肌肉拘攣、固守表氣、調和營氣和衛氣,這是營氣和衛氣其中一個作用。

若《平脈篇》曰:衛氣盛名曰高(高者長盛也,脈隨指有力上來,衛氣盛也),營氣盛名曰章(章者,分明也,脈隨指有力下去,營氣盛也),章高相搏名曰綱(綱者營衛俱有餘撬繫有㼐攪之意也),衛氣弱名曰惵(音垤,惵者恍惚也,脈隨指無力上來,衛氣弱也),營氣弱名曰卑(卑者縮下也,脈隨指無力下去,營氣弱也)。惵卑相搏名曰損(損者營衛俱不足,有消縮之意也)。

白話文:

《平脈篇》中提到:

  • 衛氣強盛稱為「高」(「高」指持續旺盛,脈搏有力向上,說明衛氣強盛)。
  • 營氣強盛稱為「章」(「章」指鮮明,脈搏有力向下,說明營氣強盛)。
  • 「章高」交錯搏動稱為「綱」(「綱」指營氣和衛氣都過剩,相互纏繞)。
  • 衛氣虛弱稱為「惵」(「惵」指恍惚,脈搏虛弱向上,說明衛氣虛弱)。
  • 營氣虛弱稱為「卑」(「卑」指低落,脈搏虛弱向下,說明營氣虛弱)。
  • 「惵卑」交錯搏動稱為「損」(「損」指營氣和衛氣都不足,有萎縮之意)。

衛氣和名曰緩,營氣和名曰遲,遲緩相搏,名曰強(遲以候胃,緩以候脾,遲緩相搏言合一也)。緩則陽氣長,遲則陰氣盛,陰陽相抱,營衛俱行,剛柔相得,名曰強也(陽氣長者胃氣有餘也,陰氣盛者脾氣充足也,陰陽相抱言和洽也,營衛俱行言周流也,剛柔相得言二氣和平也,此皆由脾胃盈餘之所致也。如此則其人之強健可知也,故曰強也)。

白話文:

保護身體的氣血運行平緩舒緩,名為「緩」;濡養身體的氣血運行緩慢沉穩,名為「遲」。「緩」和「遲」協調運作,稱為「強壯」(「遲」與胃相關,「緩」與脾相關,「遲緩協調運作」表示兩者協調一致)。「緩」則陽氣充足,「遲」則陰氣旺盛,陰陽相互調和,營血氣血共同運作,剛柔相濟,稱為「強壯」(陽氣充足表示胃氣旺盛,陰氣旺盛表示脾氣充足,陰陽調和表示氣血運行順暢,營血氣血共同運作表示氣血循環良好,剛柔相濟表示兩種氣血性質平和,這些都是由脾胃氣血充盈導致的。如果氣血運行符合這些特徵,則此人必定強健,故稱其為「強壯」。

陽脈浮而無力,濡脈也。陰脈沉而無力,弱脈也。其脈弱者,營氣微也,營微則血虛,證則發熱筋急,其脈濡者,衛氣衰也,衛衰則氣虛,證則惡寒汗出,此以浮、沉、濡、弱為候營衛不足之診法也。夫營即血中之精粹者也,衛即氣中之慓悍者也,以其定位之體而言則曰氣血,以其流行之用而言則曰營衛。營衛不明,何以診人之脈、治人之病也?

白話文:

浮而無力的陽脈叫作「濡脈」。沉而無力的陰脈叫作「弱脈」。脈搏虛弱是因為營氣不足,營氣不足就會血虛,症狀表現為發燒、筋脈緊繃。脈搏濡軟是因為衛氣衰弱,衛氣衰弱就會氣虛,症狀表現為怕冷、出汗。這些都是根據脈搏的浮、沉、濡、弱,來判斷營衛不足的診斷方法。營就是血液中的精華,衛就是氣體中的捍衛者,從它們所在的位置來看,稱為「氣血」,從它們的作用來看,稱為「營衛」。如果對營衛的認識不清,怎麼能診斷病人的脈象,治療病人的疾病呢?

2. 三焦要論

《內經》曰:營行脈中,衛行脈外。三焦必仰賴營衛之氣,乃能行於腠理。故言三焦必兼營衛,而其脈亦與營衛同辨。六脈浮沉俱緊則邪中上下二焦。霧露之邪中於上焦則脈浮緊,其證發熱頭痛,項強,頸攣,腰痛,脛酸。寒邪中於下焦則脈沉緊,其證陰氣為慓,足脛逆冷,便溺妄出,三焦相混,內外不通。

白話文:

《黃帝內經》說:營氣在脈中運行,衛氣在脈外運行。三焦必須依靠營衛之氣,才能在肌膚腠理中運行。因此,討論三焦時必須同時兼顧營衛,而三焦的脈象也與營衛的脈象相同。

六脈浮沉都緊張,表示邪氣侵犯上下二焦。霧露之邪侵入上焦,脈象會浮緊張,出現發熱、頭痛、脖子僵硬、頸部抽筋、腰痛、小腿痠痛的症狀。寒邪侵入下焦,脈象會沉緊張,出現陰氣混亂、足脛逆冷、大小便失禁、三焦功能混亂、內外不通暢的症狀。

上焦不治,口爛蝕齦;中焦不治,血凝自下,狀如豚肝;下焦不闔,裡急墜痛,圊便數窘,命將難全也。六脈弱而遲則中焦病矣。弱則陽微,遲則脾中寒,其證心內飢,飢而虛滿不能食。中焦者,脾胃主之。胃主納穀,脾主化谷,陽微中寒,脾胃俱病,故心內雖飢,飢而虛滿不能食也。

白話文:

如果上焦(胸部以上)不調理,會導致口舌生瘡、牙齦腐爛。

如果中焦(胃部)不調理,會導致血凝塊從下方排出,形狀像豬肝。

如果下焦(腹部以下)不調理,會導致小便頻繁、急迫感、墜痛,性命難保。

六脈微弱且緩慢,表示中焦有病症。微弱表示陽氣不足,緩慢表示脾胃寒氣鬱結。病症表現為心裏飢餓,但虛胖而吃不下東西。

中焦是由脾胃管理的。胃負責接受食物,脾負責消化食物。陽氣不足,脾胃出現寒氣鬱結,因此即使心裏飢餓,也會因為虛胖而吃不下東西。

六脈弱而緩,緩以候胃。緩為胃氣有餘之象,其證噫而吞酸,食卒不下,氣填於膈上,胃強脾弱,故能食不能消化。胃有宿食則鬱而生熱,故吞酸而噫,食卒不下則熱氣脹悶於膈上也。

白話文:

六種脈象如果都很弱而緩慢,重點觀察胃的狀況。緩慢脈象表示胃氣旺盛,症狀會有打嗝和反酸,食物吞嚥困難,氣體阻塞在橫膈膜上。胃強脾弱,所以可以進食但無法消化。胃裡有未消化的食物會滯留產生熱氣,所以會反酸和打嗝,食物無法順利吞嚥則熱氣會在橫膈膜上脹悶。

六脈微而緩則三焦絕經,其證名曰血崩。微則衛氣疏,緩則胃氣實。衛疏則表空虛,胃實則營氣盛。營愈盛而衛愈疏,血愈多而氣愈少,氣不能制血,血不能歸經,故血妄行而崩也。

白話文:

如果六脈的脈象微弱而緩慢,表示三焦經氣絕,這種情況稱為「血崩」。

  • 「微」指的是衛氣不足。衛氣負責保護身體外層,一旦不足,就會導致外層虛弱。
  • 「緩」指的是胃氣過盛。胃氣負責消化和吸收,過盛會導致營養過剩。

衛氣不足導致身體外層虛弱,而胃氣過盛則導致營氣(營養物質)過剩。營養物質過剩,而保護身體外層的衛氣不足,就會導致「血崩」。原因是氣不足以控制血液,血液無法回歸經絡,因此才會異常流出。

六脈微而澀則三焦無所仰賴,不得歸其部。微則衛氣不行,澀則營氣不逮,營衛不能相將而行則三焦無所仰賴,其證身體痹不仁。衛不足則惡寒數欠,營不足則身煩疼痛,口難言語。濁氣不降則噫氣而吞酸,上焦不歸也;升降失職則不能消穀引食,中焦不歸也;清氣不升則不能約束而遺弱,下焦不歸也。衛氣衰,面色黃,營氣衰,面色青,三焦不足之色也。

白話文:

六脈微弱而澀滯,表示三焦失去了依仗,無法歸屬到相應的臟腑部位。微弱說明衛氣無法運行,澀滯說明營氣不足。營衛氣血無法互相配合運行,三焦就失去了依靠。這種情況下,患者會出現身體麻木不仁的症狀。

衛氣不足會怕冷、頻繁打哈欠;營氣不足會身體煩躁疼痛、說話困難。濁氣不下降會出現打嗝和吞酸;上焦失調會導致消化不良;中焦失調會導致腹瀉或便祕;清氣不升會導致小便失禁。

衛氣衰弱,面色會發黃;營氣衰弱,面色會發青。這些都是三焦氣血不足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