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貽績

《醫學指要》~ 卷一 (4)

回本書目錄

卷一 (4)

1. 藏府總論

《內經》曰:藏府之在胸脅腹裡之內也,各有次舍,異名而同處,一域之中,其氣各異。所謂藏者,心、肝、脾、肺、腎、包絡是也,六者為陰,陰氣主內,故沉以候藏。府者,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是也,六者為陽,陽氣主外,故浮以候府。

白話文:

《黃帝內經》記載:人體的臟腑(藏府)位於胸腔、腹部和腰腹內,它們各自分隔在不同的區域,名稱不同,但都位於同一區域內,同一區域內各臟腑的氣息特性又有不同。所說的「藏」,指的是心、肝、脾、肺、腎和小腸,這六個臟為陰,陰氣主導身體內部,因此沉靜地觀察它們的狀態可以瞭解臟的健康狀況。所說的「府」,指的是膽、胃、大腸、小腸、膀胱和三焦,這六個府為陽,陽氣主導身體外部,因此浮露地觀察它們的狀態可以瞭解府的健康狀況。

十二經脈者,外絡形身,內連藏府,而肺胃為藏府之總系者也。肺管剛空,藏之系也。喉主天氣,故膽附於肝,是以凡十一藏皆取決於膽也。胃管柔空,府之系也。咽主地氣,故脾連於胃,是以脾為孤藏以灌四旁者也。

白話文:

十二條經脈在體表運行,並與內臟相連。其中,肺和胃是內臟系統的總樞紐。

肺主空虛剛強,為所有臟器的總系。喉嚨主管天氣,膽附屬於肝,所以所有十一個臟器都受膽的調節。

胃主充實柔和,為所有腑器的總系。咽喉主管地氣,脾臟連接胃,所以脾臟是孤獨的藏器,用以滋養四周。

夫咽喉為藏府之門戶,主開闔而司出納者,肺胃也。肺者大氣之主也,繫於脊之第三椎,居於胸中,象太虛之清,與手足陽明同氣,其屬金,其色白,其惡寒,開竅於鼻,司呼吸。吸則入,呼則出。呼之氣短,吸之氣長,病在呼,呼出心與肺,上焦也。呼之氣長吸之氣短,病在吸,吸入腎與肝,下焦也。

白話文:

咽喉是人體的重要門戶,它負責開啟和閉合,負責食物和空氣的出入,主要由肺和胃控制。肺是主管大氣的器官,連接於脊椎第三節,位於胸腔內部,象徵著太虛之清氣,與手少陽三焦同氣,屬金,顏色為白色,畏寒,在鼻孔開竅,掌管呼吸。吸氣時,氣息進入體內,呼氣時,氣息排出體外。如果呼氣短促,吸氣較長,說明病在呼氣,與心肺有關,屬於上焦。如果呼氣較長,吸氣短促,說明病在吸氣,與腎肝有關,屬於下焦。

呼吸氣均短,是脾胃之氣阻塞中焦,陰陽不得升降也。經曰:諸氣膹郁,皆屬於肺。肺氣盛則脈大,脈大則不能偃臥。臥而喘者,是腎藏之水氣上客於肺也。風邪客肺而二便病者,是肺氣不能調和於下也。調氣之法,必別陰陽。陰氣少而陽氣盛則熱而煩滿,陽氣少而陰氣多則身寒如從水中出。

白話文:

呼吸氣都短促,是脾胃之氣堵塞在中焦,陰陽不能升降所致。經書上說:各種氣體鬱結,都屬於肺。肺氣旺盛則脈搏強,脈搏強則不能平躺。平躺就喘,是腎臟的水氣上逆侵入肺所致。風寒侵入肺,而排泄出現問題,是肺氣不能調和於下所致。調和氣息的方法,必須辨別陰陽。陰氣少而陽氣盛,就會發熱煩躁,陽氣少而陰氣多,就會身體寒冷,好像剛從水裡出來一樣。

氣盛身寒,得之傷寒;氣虛身熱,得之傷暑。

夫百病生於氣也,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寒則氣收,熱則氣泄,驚則氣亂,勞則氣耗,思則氣結。九氣不同,生病各異,怒則氣逆,甚則嘔血及飧泄,故氣上矣。喜則氣和志達,營衛通利,故氣緩矣。悲則心系急,肺布葉舉而上焦不通,營衛不散,熱氣在中,故氣消矣。

白話文:

所有疾病都是由氣造成的。生氣時,氣就往上衝,歡喜時,氣就緩和,悲傷時,氣就衰竭,恐懼時,氣就往下沉,寒冷時,氣就收縮,炎熱時,氣就消散,驚嚇時,氣就會紊亂,勞累時,氣就會耗損,思考時,氣就會鬱結。九種不同的氣導致的疾病各有不同。生氣時,氣就會逆行,嚴重時還會嘔血或腹瀉,因為氣已經上衝了。歡喜時,氣就會調和,意志通暢,氣血運行順暢,所以氣就會緩和。悲傷時,心氣急促,肺氣上浮,導致上焦不通,氣血不散,熱氣鬱結在體內,所以氣就會衰竭。

恐則精卻,卻則上焦閉,閉則氣還,還則下焦脹,故氣不行矣。寒則腠理閉,氣不行,故氣收矣。熱則腠理開,營衛通,汗大泄,故氣泄矣。驚則心無所倚,神無所歸,慮無所定,故氣亂矣。勞則喘且汗出,外內皆越,故氣耗矣。思則心有所存,神有所歸,正氣留而不行,故氣結矣。

白話文:

恐懼時,精氣會流失。

精氣流失,上焦就會閉塞。

上焦閉塞,氣血就會逆流。

氣血逆流,下焦就會脹滿。

所以,氣血就會運行不暢。

寒冷時,皮膚毛孔會閉塞,氣血運行不暢。

所以,氣血就會收縮。

炎熱時,皮膚毛孔會打開,營衛之氣運行通暢,汗液大量排出。

所以,氣血就會虛耗。

受到驚嚇時,心神無依無靠,思慮不定。

所以,氣血就會混亂。

勞累時,會喘氣出汗,內外都透支了。

所以,氣血就會耗竭。

思考時,心神有所寄託,正氣停滯不運。

所以,氣血就會鬱結。

肺者,氣之本,魄之處也。而營氣者,宗氣(即大氣也)積於胸中,出於喉嚨,以貫心脈(心主包絡),而行呼吸。一呼一吸為一息,晝夜一萬三千五百息為一周,此氣之行於脈中,循脈度環轉者也。衛氣者,大氣積於胸中,出於肺,循喉嚨而行呼吸。呼出而周身之毛竅皆闔,吸入而周身之毛竅皆開,此氣之行於脈外而司開闔者也。

白話文:

肺是氣的根源,也是魄居住的地方。營氣是由宗氣(也就是大氣)聚集在胸腔,經過喉嚨,貫通心脈(心主管著包絡),然後進行呼吸。一次呼氣一次吸氣為一次呼吸,晝夜一共呼吸一萬三千五百次為一週,這指的是氣在脈絡中運行,沿著脈絡循環往復。衛氣則是大氣積聚在胸腔,從肺部出來,經過喉嚨進行呼吸。呼氣的時候全身的毛孔都關閉,吸氣的時候全身的毛孔都打開,這是氣在脈絡外運行,負責開闔毛孔的功能。

三焦少陽之氣,通會於周身之腠理。膀胱太陽之氣,總六經而統營衛,與肺同主皮毛者也。太陽也,少陽也,營氣也,衛氣也,宗氣大氣也,皆胃中後天水穀之氣,本乎腎中先天之一氣者也。然而肺為腎母,腎納肺氣,故曰:肺者,大氣之主也。

白話文:

三焦與少陽的氣,運行於全身的肌膚之間。膀胱與太陽的氣,統領六經,統御營氣和衛氣,和肺一樣主管皮膚與毛髮。太陽、少陽、營氣、衛氣、宗氣、大氣,這些氣都是後天來源於胃中飲食所化的氣,而本源於腎中先天的元氣。然而肺是腎的母親,腎收納肺氣,所以說:肺,是宗氣的主人。

心者五藏六府之主也。繫於脊之第五椎,居於肺下,如日麗天。其屬火,其色赤,其惡熱,開竅於耳舌,是以心和則舌知味,夜臥聞聲而心知也。夜臥之時,五官皆不用事,惟耳能聽。目為心使不可遠,而耳則能與外物相接於不見,蓋善生心源,惡生氣海,善惡之念皆生於所感。感於善則心靜,感於惡則心動。

白話文:

心臟是五臟六腑的主人。它位於脊椎第五節,在肺的下方,就像太陽一樣明亮。它屬於火元素,顏色為紅色,討厭熱,在耳朵和舌頭上有開竅。因此,當心靈平和時,舌頭就能辨別味道,即使在夜裡睡覺時,也能聽到聲音。在夜間,所有的感官都停止活動,只有耳朵還能聽到。眼睛是心靈的使者,不能遠離,但耳朵卻能與看不到的外界事物相連。善念會滋生心源,惡念會產生氣海,善惡的念頭都來自外界刺激。受到善念的刺激,心靈就會平靜,而受到惡唸的刺激,心靈就會動盪。

動則為火,火淫於上則肺金受傷;火淫於下,則肝木失藏。惟動靜以敬,則心源自清,氣海自定。外事不能擾,邪欲不能作,言行不亂而肺金以全,寵辱不驚而肝木以寧。肝得所藏而魂自安,肺得其職而魄自寧。魂魄安寧,則喜怒明,治節理,驚悸怔忡之病皆無矣。夫心高居清宮,本不受邪,所病者皆由於喜怒哀樂之不和也。

白話文:

現代

如果過於運動會產生火氣,火氣在上面過盛就會損害肺金;火氣在下面過盛就會使肝木失去藏養功能。只有舉止安詳,才能使心神清淨安定,氣海平穩。不受外界事物幹擾,邪惡慾望不會產生,言行舉止不混亂,肺金就不會受損;寵辱不驚,肝木就會安寧。肝臟得到安藏,魂魄就會安定;肺臟得到調養,魄就會安寧。魂魄安定,喜怒就會明朗,情緒就會有節制,驚悸怔忡的疾病也就沒有了。心的位置高居於清淨的宮殿,本來不會受到病邪侵擾,所謂的心病都是由於喜怒哀樂失調所致。

然心為神明之主,心正則五藏六府皆正,心不正則五藏六府皆危。故曰:心者,五藏六府之主也。

心主包絡者,心藏之宰輔也。包繞綿絡其心,故名包絡。其系下連肝膽脾腎三焦,上連心肺,居於膻中。經曰:膻中者,心主之宮城也。夫膻中為氣之海,清淨之府也。濁氣上干,則胸膈為塵埃之鄉,此心所以不和。風火上炎,則胸膈正燎原之地,此心所以不寧。分理三焦所以和心也,安靖肝膽所以寧心也。

白話文:

心包負責保護心臟,就像是君王旁的輔佐大臣。它包裹著心臟,所以稱為心包。它的組織連接著肝、膽、脾、腎和三焦,往上連接著心和肺,位於胸骨後方。經典中說:胸骨後方是心包的大本營。胸骨後方是氣的海洋和清淨的地方。濁氣上浮,就會讓胸膈充滿污垢,這會讓心神不寧。風邪和火氣上衝,就會讓胸膈像燃燒的原野,這也會讓心神不寧。調節三焦,就能夠讓心神和諧;安撫肝膽,就能夠讓心神安靜。

外邪干犯,止及包絡,不能犯心,蓋膻中為君主之外藩,包絡為君主之內藩,內外夾輔君主,故曰心包絡者,心藏之宰輔也。包絡之下有膈膜,與脊脅周迴相著,遮蔽濁氣,所謂膻中也。膻中之下又有膈膜,前齊鳩尾,後齊脊之十一椎,左右隨脅之長短。自鳩尾斜著於脊,是為肝膽之居也。

白話文:

外來的病邪侵犯,只會影響包絡,不會侵犯心臟。這是因為膻中是心臟的外圍防線,包絡是心臟的內圍防線,外內兩層夾著保護心臟。因此,心包絡是心臟的輔助大臣。

包絡的下方有膈膜,環繞著脊椎和肋骨,隔離了濁氣。這部分區域就是膻中。膻中的下方還有一層膈膜,前面與胸骨的鳩尾相齊,後面與脊柱的第十一塊椎骨相齊,左右隨肋骨的長短而伸展。從鳩尾斜著插入脊椎,就是肝膽所在的位置。

夫時行瘟疫之邪,其氣乃從口鼻入於膜原,故多發於少陽陽明,久而流入於太陽,此吳又可所以有達原、三消、承氣諸方也。

白話文:

當流行疫病的時候,它的病邪會從口鼻侵入肌膜之間,所以容易發病在少陽陽明經,時間久了就會流入太陽經。這也是為什麼吳又可會提出「達原」、「三消」、「承氣」等方劑。

肝者風木之藏也,繫於脊之第九椎,居於脅中。其系從膻中之左透膈而下,其屬木,其色蒼,其惡風,開竅於目,與膽同主春升生髮之氣,令應東方,位居震巽,有風雷之象。經曰:風氣通於肝,雷氣通於心。風動木萌,雷起火發,陽和布化,生物之道宜然。一旦火炎風狂,則為心肺之災。

白話文:

肝臟是風木屬性器官,連接著脊椎的第九節椎骨,位於胸腔兩側。肝臟系統從胸腔左邊穿過橫膈膜而下,五行屬木,顏色蒼青,怕風。肝臟對應眼睛,和膽囊一起主掌春季升發生長之氣,對應東方,位於「震」和「巽」卦,有風雷之象。經文說:「風氣與肝臟相通,雷氣與心臟相通。」風動植物萌芽,雷起火發,陽氣和順化育萬物,這是自然之道。但是,如果肝火過旺,風氣過盛,就會危害心肺。

於是神明昏亂,輸調失職,營衛錯行,經絡失次,非平抑狂邪,升散風熱難於調和矣。經曰: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五氣入鼻,藏於心肺。肺為風府,呼吸之門,溫散肺氣,所以升發於上也。五味入口,藏於腸胃,胃為谷海,根基之地,疏通胃氣所以降瀉於下也。六經惟肝為難治,其本陰,其標熱,其體木,其用火。

白話文:

因此,人體內的神明(精神)變得混亂,氣血運行失調,經絡錯亂,如果不能平息狂躁邪氣,升散風熱,就難以調理身體。經典中說:天以五氣(風、寒、暑、濕、燥)養人,地以五味(酸、甘、苦、辛、鹹)養人。五氣通過鼻腔進入人體,儲藏在心肺中。肺是風氣的來源,是呼吸的門戶,溫散肺氣可以讓氣上升到上面。五味通過嘴巴進入人體,儲藏在腸胃中。胃是食物的海洋,是人體的根基,疏通胃氣可以讓氣下降到下面。六經中,只有肝臟最難治療,它的本質是陰,它的症狀是熱,它的屬性是木,它的作用是火。

木盛則生風,火旺則水虧,或收或散,或逆或從,隨所利而行之,調其中氣,使之和平,是治肝之法也。若培養之法,下滋腎陰,上補心血,雨潤風和則木得其養矣。經曰:在志為怒。善怒之性不可救藥,是在君子克治之功也。夫木者,溫則發生,寒則摧萎,溫和發散則條暢,軟萎鬱抑則捲曲。

白話文:

肝屬木,其特性:

  • 木性旺盛則生風
  • 火勢過旺則水液不足

肝病治療方法:

  • 順應肝氣的特性,或是收斂,或是疏散,或是逆行,或是順行。
  • 調整肝氣,使其平和。

養肝方法:

  • 補腎陰,滋養肝腎之水
  • 補心血,溫暖肝臟之陽
  • 使肝臟得到充足的滋養,如雨潤風和

經文記載:

  • 肝氣過旺表現為易怒。

控制怒氣的辦法:

  • 善怒的本性難以根治,但君子可以通過剋制和調節來改善。

肝臟的特性:

  • 溫暖時生長發育
  • 寒冷時枯萎衰敗
  • 溫和發散時枝葉條暢
  • 萎縮鬱悶時枝葉捲曲

故曰:肝者風木之藏也。

膽者,附於肝,與三焦同氣者也。四時之氣,少陽主春,其氣半出地外,半在地中。人身之氣亦如之,軀殼之裡,藏府之外兩界之隙地,所謂半表半裡,乃少陽所主之部位也。人之一身,風寒在下,燥熱在上,濕氣在中,火遊行其間,六氣和平,百骸皆理,惟亢害淫勝,然後為病。

白話文:

膽屬於肝,與三焦的氣相通。一年四季的氣運行,春天由少陽之氣主導,其氣一半散發在地表,一半蘊藏在地中。人體的氣運行也類似,在身體軀幹和內臟之間的空隙,也就是所謂的「半表半裏」,正是少陽所主轄的部位。人體內部,風寒在下面,燥熱在上面,濕氣在中間,火在其中流動。當六氣協調平衡,身體各個部位都能正常運作;只有當過剩或不足的氣盛行,才會導致疾病。

膽主甲木,為五運六氣之首,膽氣升則五藏六府之氣漸升;膽氣不升,木氣散入土中而胃陽受困,則飧泄腸澼不一而起矣。前賢言:三陽經惟少陽為難治,何也?太陽行身之後屬寒水,陽明行身之前屬燥金,少陽行身之側屬相火,與三焦手足同氣,後先同行與厥陰為表裡,近後則寒,近前則熱,上犯包絡則心煩而悸,下歸厥陰則痛引胸脅,從陰化寒,從陽化熱,故其為病,陰陽錯雜,寒熱混淆,其脈往來無定,盛衰無常。

白話文:

膽經五行屬木,是五運六氣之首。膽氣上升,則五臟六腑之氣也逐漸上升;膽氣不上升,木氣就會散入土中,導致胃氣受困,於是腹瀉腹痛等症狀就會接連出現。

古人說:「三陽經中唯獨少陽經難治。」這是為什麼呢?太陽經行經人體後部屬寒水,陽明經行經人體前部屬燥金,而少陽經行經人體兩側屬相火,與三焦、手足三陽經同氣。少陽經前後同時行經,與厥陰經形成表裡關係。接近後方則屬寒,接近前方則屬熱。向上侵犯包絡就會心煩心悸,向下歸於厥陰就會胸脅疼痛。從陰化寒,從陽化熱,所以少陽經發病時,陰陽錯雜,寒熱混淆,脈象往來不定,盛衰無常。

治少陽者,當圖機於陰陽疑似之辨,及仲景少陽制方之旨加減之法所云: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氣因和,盡之矣。夫肺與肝,主十二經脈之終始,膽與三焦,主十二辰之終始。晦朔之理,陰之初盡即陽之初生,所以厥陰病熱是少陽使然也。故曰:膽者,附於肝,與三焦同氣者也。

白話文:

治療少陽症,關鍵在於辨別陰陽疑似的現象,並根據仲景少陽條治法的加減原則來用藥。當上焦暢通,津液下行,胃氣調和,就可以痊癒了。肺和肝主導十二經脈的終始,膽和三焦主導十二時辰的終始。如同晦朔的道理,陰氣盡頭就是陽氣萌發之處,所以厥陰病(陰證)發熱是由少陽(陽證)引起的。因此說:膽依附於肝,與三焦氣血相通。

兩腎者,蟄藏水火者也,繫於脊之十四椎,居於背脊之兩旁。其系自膻中,循脊直下,當胃兩旁與臍平。其屬水,水中之陽氣為火,其色赤,其惡燥,上竅於耳舌,下竅於二陰。夫藏司水火,竅開上下,惟腎為然。水虧則火炎於上,火虧則水淫於下,滋陰以降火,所以補心肝也,補陽以行水,所以補脾胃也。火盛則水耗,水盛則火熄,瀉火以救水所以補膀胱也,瀉水以救火所以補三焦也。

白話文:

腎臟是藏匿水火的地方,位於脊椎第 14 節,在脊椎兩側。它們的連繫管道從膻中穴開始,沿著脊椎向下直達,與胃的兩側平齊,與肚臍同高。腎屬水,水中的陽氣稱為火,火為紅色,火怕乾燥。腎臟有上通於耳舌、下通於生殖器的管道。只有腎臟具有藏匿水火,管道通達上下體的特性。

水不足,火就會在上面過旺;火不足,水就會在下面氾濫。滋陰降火可以滋補心肝,補陽行水可以滋補脾胃。火旺就會耗水,水旺就會熄火。瀉火救水可以滋補膀胱,瀉水救火可以滋補三焦。

經曰:少陽屬腎(少陽三焦也),腎上連肺,故將兩藏。蓋腎為水藏,主司出納,肺氣下降於腎,腎納肺氣,蒸動水之真陽而為火,出溫三焦,而三焦承領槖鑰,分布於上、中、下,隨行變化,此三焦所以為相火,而兩腎實相火之原也(兩腎中間名命門,是督脈穴名)。兩腎之火藏於水,如坎卦一陽陷二陰之中,如火之蓄於爐,如蟲之藏於蟄。

白話文:

經典記載:少陽與腎有關(少陽指三焦),腎臟與肺相連,所以包含這兩個臟器。腎臟是水的儲藏之所,負責出納水的功能。肺氣下降進入腎臟,腎臟吸收肺氣,激發水中的真陽之氣轉化為火,溫暖三焦。三焦負責承接和分配這種真陽之火,分佈到身體的上、中、下三部分,隨著身體的變化而改變。因此,三焦被稱為相火,而兩腎實際上是相火的源頭(兩腎中間叫做命門,是督脈上的穴位)。兩腎中的火藏在水裡,就像坎卦中一陽陷在二陰中,就像火藏在爐中,就像蟲藏在洞中。

故曰:兩腎者,蟄藏水火者也。

胃者,五藏六府之海也。胃與肺同途異在。心肺居胸中,心主居膻中,肝膽居脅中,胃歷胸脅而居腹中。胃之上口名曰上脘,下即賁(音焚)門。胃之下口名曰下脘,下即幽門。胃之中曰中脘。三焦之氣皆出於胃,不亦重乎。經曰:有所勞倦,形氣衰少,穀氣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則胃氣熱。

白話文:

胃是五臟六腑的中心。胃和肺連接,但位置不同。心肺位於胸腔內,心主在膻中,肝膽在肋部,胃經過胸腔和肋部,位於腹腔內。胃的上部稱為上脘,下方是賁門。胃的下部稱為下脘,下方是幽門。胃的中央部分稱為中脘。三焦的氣都來自於胃,可見胃的重要性。醫書上說:如果過度勞累,身體虛弱,食物不能充分消化,上焦氣機不順,下脘不通暢,就會導致胃氣上逆。

熱氣薰胸中,故內熱。肺處上焦,主氣以下布者也。土虛不能生金則肺薄,而濁氣不能達於下脘,地氣不升,天氣不降,清氣陷下,濁氣逆上,故內熱。此言氣虛之勞也。經曰:足陽明之脈病,畏人與火,聞木音則惕然而驚,病甚則棄衣而走,登高而呼,逾垣上屋,妄言罵詈,不避親疏,或至不食數口,或肉食倍常,此胃熱內郁,可下而已也。不得臥而息有音者,是陽明之逆也。

白話文:

胸腹中有熱氣燻灼,所以感覺內熱。肺臟位於上焦,負責將氣向下去佈散。如果脾胃虛弱,無法生肝肺,就會導致肺氣虛弱,濁氣無法到達腹部,地氣不能升發,天氣不能下降,清氣下陷,濁氣上逆,所以會出現內熱。這主要是氣虛勞損引起的。

《黃帝內經》中記載:足陽明胃經有病的人,會害怕接觸人或火,聽到敲擊木頭的聲音就會驚醒,病情嚴重時會脫掉衣服跑出屋外,爬到高處大聲呼喊,翻越圍牆上屋頂,胡言亂語、謾罵,不分親疏,有的甚至好幾天都不吃飯,有的則食慾大增。這是由於胃中熱氣內鬱,只要瀉下這些熱氣就能痊癒。

如果無法躺下來休息而且會有聲音,這是陽明經氣逆亂的表現。

胃不和則臥不安,和胃可已也。經曰:九竅者,五藏主之。五藏皆得胃氣,乃能通利。頭痛耳鳴,九竅不利,腸胃之所生也。凡竅於上者,猶天之有日月星辰也,遲留伏逆則為病。竅於下者,猶地之有江河湖海也,氾濫壅塞則為病。胃氣一傷,則上下諸病以生。按《素》、《靈》凡論各經,必兼胃府貴重之也。

白話文:

胃部不調和,就會導致無法安眠,調和胃氣就能改善。經典中記載:九個竅穴是由五臟主導的。五臟都得到胃氣滋養,才能通暢無礙。頭痛耳鳴,九竅不通,都是腸胃疾病引起的。頭部的竅穴相當於天上的日月星辰,運行遲滯不順就會導致疾病。腹部的竅穴相當於地上的江河湖海,氾濫堵塞就會導致疾病。胃氣一受損,就會產生上上下下的各種疾病。在《素問》和《靈樞》中,凡是論述各經絡的篇章,都一定會兼顧胃部的重要性。

五藏六府,惟胃易於受邪,故胃病居多。經曰:安穀則昌,絕谷則亡,飲食自倍,腸胃乃傷。人身賴以生者莫貴於谷。胃居中州,官司倉廩。胃氣一敗,百藥難施,而藏府皆無所稟。故曰:胃者,五藏六府之海也。

白話文:

人體的五臟六腑中,胃最容易受到病邪的侵襲,所以胃病也最多。古籍上說:吃飯安穩則身體健康,不吃東西則身體衰亡,進食過多,腸胃就會受傷。人體的生存離不開糧食。胃位於人體的中央,就像糧倉的官吏。胃氣一敗壞,各種藥物都難以奏效,五臟六腑也無法得到滋養。所以說:胃是五臟六腑的糧倉啊。

脾者為胃行其津液者也。脾與胃以膜相連,同居腹中,繫於脊之十一椎。其系從膻中之右透膈而下,其屬土,其色黃,其惡濕,其喜文采音樂。聞聲則動,動則磨胃,飲食乃化,運行水穀之精氣,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經曰:脾為之使,此之謂也。脾者,土也。火乃土之母,火虧不進食者法當補火,如鼎釜之下無火終不熟也。

白話文:

脾臟的作用是幫助胃消化食物中的水分。脾臟和胃在體內相互靠近,中間有一層膜相連,它們都位於腹腔,並且緊接著脊椎的第十一節椎骨。脾臟的筋絡從膻中穴的右側穿過膈肌一直往下延伸,脾臟五行屬土,顏色為黃色,它不喜潮濕,喜愛色彩鮮豔、音樂優美的事物。聽到聲音就會動,動了就會磨動胃,這樣食物才能消化吸收,把食物中的精華部分運送到肺部,調節水道,再輸送到膀胱。經書上說:「脾是胃的使者」,指的就是這個意思。脾臟五行屬土,火是土的母親,如果火氣不足,人就會不想吃東西,治療的方法是補火,就像鼎釜下面沒有火,食物永遠煮不熟一樣。

經曰:諸濕腫滿,皆屬於脾。濕之為病,有出於天氣者,雨露是也,有出於地氣者,泥水是也,有出於飲食者,酒漿生冷是也,有出於人事者,汗衣臥地澡浴不幹是也。所因雖異,悉由脾氣之虛。清之利之所以治濕熱也,燥之溫之所以治寒濕也,升之散之所以治濕氣之流注也。

白話文:

古籍上說:各種濕性腫脹,全部是屬於脾的問題。溼氣致病,有些來自於天氣,像是雨露;有些來自於地氣,像是泥水;有些來自於飲食,像是酒和生冷食物;有些來自於生活習慣,像是汗濕的衣服不晾乾就穿、睡在地板上、洗澡後沒有擦乾等。雖然成因不同,但都是因為脾氣虛弱所導致。使用清涼的方法可以治療濕熱,使用溫熱乾燥的方法可以治療寒濕,使用升發、疏散的方法可以治療濕邪的流動。

夫脾與胃為表裡,其病不同。蓋賊風虛邪六府受之,飲食不節,居處不時,五藏受之。陽邪入六府則身熱不時臥,上為喘呼。陰邪入五藏則膜(音嗔,脹也)滿閉塞,下為飧泄,久為腸澼。傷於風者,上先受之,上行極而下陽病也。傷於濕者,下先受之,下行極而上陰病也。

白話文:

脾胃是表裡關係,但患病原因不同。

風寒邪氣侵入六腑(指肝、膽、脾、肺、腎、小腸),會導致身上發熱、臥牀不起,還有喘促或發出呼呼聲。

濕熱邪氣侵入五臟(指心、肝、脾、肺、腎),會導致腹脹閉塞,腹瀉不止,長時間下去會形成腸胃疾病。

風邪侵犯,先從上部進入,發展到極致就會形成陽性疾病。

濕邪侵犯,先從下部進入,發展到極致就會形成陰性疾病。

脾病不能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稟水穀氣,則筋骨肌肉皆無氣以生,四肢不用也。故曰:脾者為胃行其津液者也。

白話文:

脾臟出了問題,不能幫助胃部運送津液,身體四肢也無法得到水穀的營養氣息,因此筋骨肌肉就沒有氣血滋養,導致四肢無法活動。所以說:脾臟是幫助胃部運行津液的。

小腸者,心氣下降之道路也,後附於脊之左,前附於臍上,回運環十六曲,居於小腹。胃之下口乃小腸之上口,於此受盛糟粕而傳入大腸也。東垣曰:手陽明大腸、手太陽小腸皆屬足陽明胃。大腸主津,小腸主液,大腸、小腸受胃之陽氣,乃能行津液於上焦,溉灌皮毛,充實腠理。

白話文:

小腸是心氣下行的通道,位於脊椎左側,臍部前方,迴轉盤繞有十六個彎曲,位置在下腹部。胃的出口是小腸的入口,從這裡接收消化後的食物殘渣並傳輸到大腸。東垣說:手陽明大腸經和手太陽小腸經都歸屬於足陽明胃經。大腸主司津液,小腸主司水液。大腸和小腸接受胃的陽氣,才能在身體上部運行津液,滋潤皮膚和毛髮,充實肌膚的細小縫隙。

若飲食不節,胃氣不充,大腸、小腸無所稟氣,故津液涸竭而病生焉。小腸液竭,則耳聾目黃、頰腫、頸頷肩臑肘臂諸痛作矣。調理胃府,所以治小腸也。經曰:心為牝藏,小腸為之使,故病心疝者少腹當有形也。小腸為丙火,心為丁火,心熱瀉小腸,釜底抽薪之義也。故曰:小腸者,心氣下降之道路也。

白話文:

如果飲食不節制,胃氣不足,大腸和小腸就無法得到充足的氣,因此津液乾涸,進而產生疾病。小腸津液耗盡,就會出現耳聾、眼睛變黃、臉頰腫脹、頸部、下巴、肩膀、胸部、肘部和手臂疼痛等症狀。調理胃部,就可以治療小腸疾病。經書上說:心是滋陰的臟器,小腸是它派出的使者,所以心絞痛的患者小腹通常會有症狀。小腸屬丙火,心屬丁火,心火旺盛會損傷小腸,就像抽掉鍋底的柴火一樣。因此,小腸是心氣下行的通路。

大腸者,肺氣下降之道路也。大腸亦名迴腸。小腸後附脊左,大腸前當臍左。小腸回運環十六曲,大腸回運環反十六曲。小腸之下口乃大腸之上口,名曰闌門。於此泌別清濁,水液滲入膀胱,滓穢流入大腸。大腸末名廣腸,附脊,直受大腸,其盡處為肛門,又名魄門,滓穢之所由出也。

白話文:

大腸是肺氣往下流動的通道。大腸也稱為迴腸。小腸附著在脊椎的左側,大腸在前緣,位於肚臍的左側。小腸迴轉十六個圈,大腸迴轉十六個圈,方向相反。小腸的出口是大腸的入口,稱為闌門。在此處將清濁物質分開,水液滲入膀胱,廢物流入大腸。大腸的末端稱為廣腸,附著在脊椎上,直接連接大腸,它的盡頭是肛門,又稱為魄門,是廢物排出體外的出口。

夫飲食之物,有入必有出。肺傷於上,胃病於中,腸枯於下,出入之樞機不行,則齒痛、頸腫、目黃、口乾、鼽衄、喉痹、耳鳴諸證作矣。調理肺胃,亦所以治大腸也。人身上下七門,唇為飛門,齒為戶門,會厭為吸門,胃為賁門,太倉下口為幽門,大、小腸會為闌門,下極為魄門。《難經》謂之七衝門。

白話文:

人吃進去的食物,一定要排出體外。肺部受到上焦的傷害,胃病發生在中焦,腸子乾澀在於下焦,食物出入的樞紐不能正常運作,就會出現牙痛、脖子腫大、眼睛發黃、口乾、鼻子出血、喉嚨痛、耳朵鳴響等症狀。調理肺和胃,同時也能治療大腸的疾病。人體上下有七個關門,嘴脣是飛門,牙齒是戶門,會厭是吸門,胃是賁門,大倉的下口是幽門,大、小腸相接的地方是闌門,最下端是魄門。《難經》把這些稱為七衝門。

其氣皆從下而衝上。天地之氣能升然後能降,清陽不升則濁氣不降。經所謂地氣上為云,天氣下為雨。故曰:大腸者,肺氣下降之道路也。

白話文:

這些氣都是從下往上衝的。天地之氣能升才能降,清陽之氣不升,濁氣就無法降下。經書中說,地上的氣上升為雲,天上的氣下降為雨。所以說,大腸是肺氣下降的通道。

三焦者一氣之流行者也,與足少陽均司相火。經曰:少陽屬腎,三焦也。蓋三焦屬於兩腎之中,命門穴之下,脊骨之三椎,故名三焦。椎亦名焦也。其位正與膀胱相對,其氣生於腎陰,從下而上通會於周身之腠理。腠者三焦通會元真之處,為氣血所注;理者是皮膚藏府之紋理也。

白話文:

三焦是人體氣血運行的通道,與足少陽經共同掌管「相火」。經書上記載:「足少陽經屬腎,三焦也。」也就是說,三焦位於兩腎之間,命門穴的下方,脊椎的三個椎骨上,因此稱為「三焦」。椎骨也稱作「焦」。

三焦的位置正好與膀胱相對,其氣源於腎陰,從下往上通達全身的皮膚腠理。腠理是三焦通會元真(人體精氣)的地方,也是氣血聚集之處;理是指皮膚和臟腑的紋理。

其氣歸於有形之部署,乃分而為三,上焦出胃上口,主宣五穀味,熏膚,充身,澤毛,若霧露之溉,故曰上焦如霧。中焦亦並胃中,出上焦之後,主蒸精液,化其精微,上注於肺,本心神化赤而為血(經曰:以奉生身,莫貴於此),故曰中焦如漚。下焦在胃下口,別走於迴腸,注於膀胱而滲入焉,主濟泌別汁以行決瀆,故曰下焦如瀆。

白話文:

當人體氣血回到具體的臟器時,便分為三部分:

  1. 上焦:從胃的上口開始,負責傳化五穀的營養,滋潤皮膚,充實身體,滋養毛髮,就像霧露滋潤萬物一樣。因此,上焦被稱為「如霧」。

  2. 中焦:與胃相連,在上焦之後,負責蒸化精液,將其精微部分輸送到肺部,並在心神的化育下變成紅色的血液(經書記載:滋養身體,沒有比這更重要的了)。因此,中焦被稱為「如漚」。

  3. 下焦:位於胃的下口,分別流入迴腸,注入膀胱並滲入其中,負責排除多餘液體,保持體內水液循環通暢。因此,下焦被稱為「如瀆」。

經曰:諸腹脹大,皆屬於熱;諸病胕腫,皆屬於火,傳而為水。蓋少陽相火為遊部,上佐天施,下佐地生,通行於諸經。腎者,胃之關也,關門不利,則聚水而從其類,故腎經受邪,則下焦之火氣鬱矣。火鬱之久必發,於是相火氾濫其水,水從火溢,上積於肺,而為喘呼不得臥;散於陰絡而為胕腫;隨五藏之虛者,入而聚之而為五藏之脹。故曰:上焦不治,水溢高原,中焦不治,水停中脘,下焦不治,水蓄膀胱。

白話文:

《黃帝內經》說:各種腹部脹大,都是因為熱氣作祟;各種身體腫脹,都是因為火氣太盛,久而久之會轉化為水氣。

少陽相火就像一個遊走的分部,上面幫助天部運作,下面幫助地部生長,運行於全身各個經絡。腎臟是胃的關卡,如果關卡閉塞,水液就會聚集到同一類,所以腎經受邪氣侵襲,下焦的火氣就會鬱積。

火氣鬱積時間長了,一定會爆發,這時相火就會淹沒水氣,水氣從火中溢出,向上積聚在肺部,導致呼吸困難,無法躺下睡覺;散佈到身體陰部脈絡中,形成身體腫脹;隨著五臟的虛弱部位,進入其中聚集,形成五臟的脹大。

所以說:上焦不調理,水液就會溢滿上部;中焦不調理,水液就會停留在中腹部;下焦不調理,水液就會積蓄在膀胱中。

《平脈篇》曰:三焦不歸其部,上焦不歸者,噫而醋吞(噫氣吞酸);中焦不歸者,不能消穀引食;下焦不歸者則遺泄。上焦司降,心肺主之;下焦司升,肝腎主之;中焦司升降,脾胃主之。上焦也,中焦也,下焦也,一氣也,出於腎,由於胃,後先殊途,上中下同歸。故曰:三焦者,一氣之流行者也。

白話文:

《平脈篇》中記載:三焦功能異常會出現不同的症狀。上焦功能失常會出現呃逆和吞酸(胸悶心煩,反胃欲吐酸液);中焦功能失常會導致消化功能受損,無法消化食物;下焦功能失常則會出現遺尿或泄瀉。上焦的氣機向下降,由心肺臟腑主管;下焦的氣機向上升,由肝腎臟腑主管;中焦的氣機升降兼具,由脾胃臟腑主管。上焦、中焦、下焦是一氣相通的,源於腎臟,通過胃輸送,雖然分為上中下三部,但最終匯聚於腎臟。因此,三焦是氣機運行的通路。

膀胱者,上應肺金,下應三焦,外應腠理毫毛者也。居於小腹之下,與小腸脂膜相連,外主膚表,內主小便,有下口而無上口,其滲入之竅與周身之毛竅同開閉。三焦熱盛則竅塞,當瀉熱以補水。經曰:無陰則陽無以化。膀胱虛則便數,當補陽以生陰。經曰:無陽則陰無以生。

白話文:

膀胱在上面與肺金相呼應,在下面與三焦相呼應,在外與皮膚表層和汗毛相呼應。膀胱位於小腹的下部,與小腸的脂肪膜相連。它在外面主要控制皮膚表層,在裡面主要控制小便。膀胱有出口而沒有入口,它的滲入小孔會與全身的毛孔同時開閉。三焦火熱旺盛就會導致小孔阻塞,這時應該瀉火來滋陰。經書上說:沒有陰氣,陽氣就無法轉化。膀胱虛弱就會小便次數增多,這時應該補陽來生陰。經書上說:沒有陽氣,陰氣就無法產生。

開發肺竅,清瀉肺熱皆所以治膀胱也。治上者清其源也,治下者決其流也。肺氣不治則三焦之氣不行,不得決瀆而出,膀胱之氣無由而化,譬如滴水之器,上竅閉則下竅自塞,上竅開則下竅自通。其滲入之義,從此可想。故曰:膀胱者,上應肺金,下應三焦,外應腠理毫毛者也。

白話文:

要治療膀胱,必須先擴張肺部氣孔,清除肺部熱氣。治療上部是為了清除根源,治療下部是為了疏通水流。肺氣不順暢,三焦之氣就不會流通,水液就會無法排出,膀胱之氣也無法化解。就像一滴水的容器,上方的孔道堵塞,下方的孔道也會自動阻塞;上方的孔道打開,下方的孔道也會自然疏通。從中可以推想膀胱滲水的原理。因此說:膀胱與上部的肺金相應,與下部的三焦相應,與外表的腠理和毛髮相應。

經曰:肺合大腸,大腸者皮其應。心合小腸,小腸者脈其應。肝合膽,膽者筋其應。脾合胃,胃者肉其應。腎合三焦膀胱,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應。此五藏內合於六府,六府外應於形身,陰內而陽外也。夫五藏之部位象乎天地,心部於前,象朱雀;肺部於右,象白虎;肝部於左,象青龍;腎部於後,象螣蛇;脾居中央,象在太虛之中,大氣舉之也。

白話文:

古書記載:肺與大腸相合,大腸反映在皮膚上。心與小腸相合,小腸反映在脈絡上。肝與膽相合,膽反映在筋腱上。脾與胃相合,胃反映在肌肉上。腎與三焦膀胱相合,三焦膀胱反映在毛孔和細毛上。這五臟與六腑內外相合,陰氣在內而陽氣在外。五臟的部位象徵天地:心位於前面,象徵朱雀;肺位於右側,象徵白虎;肝位於左側,象徵青龍;腎位於後面,象徵螣蛇;脾位於中央,象徵在太虛之中,由大氣舉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