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美

《古今名醫彙粹》~ 卷五 (7)

回本書目錄

卷五 (7)

1. 汗證

張景岳曰:汗出一症,有自汗,有盜汗。自汗屬陽虛,治宜實表補陽;盜汗屬陰虛,陰虛陽必湊之,故陽蒸陰分,治宜清火補陰。然自汗中亦有陰虛,盜汗中亦多陽虛。如遇煩勞火熱之類,最多自汗,故飲食之火起於胃,酒色之火起於腎,能令人自汗,此非陽盛陰衰而何?且人之寤寐,總由衛氣之出入,衛氣者,陽氣也,人寐時衛入於陰,非陽虛於表而何?欲辨陰陽,當察其有火無火。火盛而汗出者,以火爍陰,陰虛也;無火汗出者,表氣不固,陽虛也。

白話文:

張景嶽說:流汗的症狀有自汗、盜汗。自汗屬於陽氣虛弱,治療應加強固表補陽;盜汗屬於陰氣虛弱,陰虛則陽氣一定會上浮,導致陽氣蒸發陰液,治療應清火補陰。不過,自汗中也有陰虛的情況,盜汗中也多有陽虛的情形。如果遇到煩躁勞累、火熱等情況,大多會自汗,這是因為飲食之火源於胃,酒色之火源於腎,都能導致自汗,這難道不是陽盛陰衰嗎?而且人的睡眠與清醒,都由衛氣的出入所決定,衛氣就是陽氣,人在睡眠時衛氣入陰,這難道不是表虛陽衰嗎?要辨別陰陽,應觀察是否有火。火盛而流汗,是因為火灼傷了陰液,這是陰虛;沒有火而流汗,是因為表氣不固,這是陽虛。

知斯二者,無餘義矣。

一、汗由血液,本乎陰也。然汗發於陰而出於陽,此其根本,則由陽中之營氣;而其啟閉,則由陰中之衛氣。故凡欲疏汗而不知營衛之盛衰,欲禁汗而不知陰陽之橐龠,吾知其必敗矣。

白話文:

汗是由血液而生,本身屬於陰性。然而,汗液從陰中產生,卻從陽中排出。其根源在於陽中運行於脈管內的氣血(營氣);而汗液的開合則由陰中保護人體表面的氣血(衛氣)來控制。因此,凡是想讓病患出汗而不知道營衛氣血的強弱盛衰,或者想禁止病患出汗而不知道陰陽氣血的開合調節,我認為這樣做必然會失敗。

一、汗有陰陽。人但知熱能致汗,而不知寒亦能致汗。所謂寒者,非曰外寒,以陽氣內虛,則寒生於中,而陰中無陽,陰無所主,故汗隨氣泄。凡大驚恐懼,皆令汗出,是皆陽氣頓消,真元失守之兆。如病後、產後、大吐大泄失血後,必多汗出,豈非氣去而然乎?經曰:陰勝則自寒汗出,身常清,數慄而寒,寒則厥,厥則腹滿,死。仲景曰:極寒反汗出,身必冷如冰。

白話文:

一、汗液有陰陽之分。人們只知道炎熱會出汗,卻不知道寒也能發汗。所謂的「寒」,並不是外來的寒氣,而是因為人體陽氣虛弱,導致體內產生寒氣,而陰中沒有陽氣鎮守,所以汗液會隨著寒氣散發出來。

凡是受到驚嚇或恐懼,都會發汗,是因為陽氣突然消失,真氣失去控制所致。就像生病後、產後、大吐大瀉或失血後,都會出很多汗,這不正是因為陽氣元氣流失所致嗎?

《內經》上說:「陰氣過盛,就會自發出汗,全身發冷,常常發抖,寒氣加劇後會導致陽氣衰竭,腹脹,進而死亡。」

《傷寒論》上記載:「極度的寒冷反而會發汗,身體一定會冷得像冰一樣。」

是皆陰汗之謂。治此當察氣虛之微甚,微虛者略扶正氣,汗自收;甚虛者,非速救元氣不可,即薑、桂、附之屬,必所當用。

白話文:

以上皆為陰虛盜汗。治療時應注意氣虛的程度,氣虛較輕微的略微扶助正氣,盜汗自會收斂;氣虛嚴重的,必須迅速搶救元氣,必須使用薑、桂、附子等類藥物。

又濕氣乘脾,亦能作汗。症見身重困倦,脈見緩大,聲音如從甕中出者,多屬濕症。但濕熱甚者,去火而濕自清。寒濕勝者,助火而濕自退;健脾土之氣,則濕去而汗自收。丹溪曰:心之所藏,在內者為血,發外者為汗。汗為心液,故自汗之症,未有不由心腎俱虛而得者。故陰虛陽必湊,發熱而自汗;陽虛陰必乘,發厥而自汗。皆陰陽偏勝所致也。

白話文:

如果濕氣侵襲脾臟,也會導致盜汗。症狀表現為身體沉重、疲倦,脈象呈現緩慢而粗大的特徵,聲音就像從陶罐裡發出一樣,多屬於濕症。但是,濕熱嚴重的情況下,祛除火氣後濕氣自然就會消退。寒濕過盛的情況下,幫助火氣升發後濕氣自然就會減退。強健脾臟的氣血,濕氣就會消散,盜汗也會停止。丹溪子說:心中所藏的,在內部的是血,發散到外部的是汗。汗是心臟的分泌液,所以自汗症,都是因為心腎兩虛所導致的。因此,陰虛的話,陽氣必然就會湊上去,就會發熱自汗;陽虛的話,陰氣必然就會乘虛而入,就會發冷自汗。這些情況都是陰陽偏盛所造成的。

李士材曰:汗為心之液,而腎主五液,故汗症未有不由心腎虛而得者。心陽虛,不能衛外而為固,則外傷而自汗;腎陰虛,不能內營而退藏,則內傷而盜汗。及夫肺虛、脾虛,皆令汗出。

白話文:

李士材說:汗液是心的精液,而腎臟掌管全身的五液,所以患有汗症的人,都是因為心腎虛弱所致。心陽虛弱,不能夠保護肌膚而堅固,就會被外邪入侵而自汗;腎陰虛弱,不能夠保藏精氣和收斂汗液,就會被內熱盜汗。另外,肺虛、脾虛也會導致出汗。

治法:肺虛者,固其皮毛,黃耆六一湯玉屏風散;脾虛者,壯其中氣,補中益氣湯四君子湯;心虛者,益其血脈,當歸六黃湯;肝虛者,禁其疏泄,白芍、棗仁、烏梅;腎虛者,助其封藏,五味、山萸、龍骨牡蠣遠志、五倍、首烏。五臟之內,更有宜溫、宜清、宜潤、宜燥,無膠一定之法,以應無窮,可耳。

白話文:

治療方法:

  • **肺氣虛:**鞏固表皮,可以使用黃耆六一湯或玉屏風散。
  • **脾氣虛:**補益中氣,可以用補中益氣湯或四君子湯。
  • **心氣虛:**益氣養血,可以用當歸六黃湯。
  • **肝氣虛:**抑制宣洩,可以用白芍、棗仁、烏梅。
  • **腎氣虛:**幫助腎臟封藏精氣,可以用五味、山萸、龍骨、牡蠣、遠志、五倍、首烏。

不同的臟腑虛弱情況,還有宜溫補、宜清熱、宜滋潤、宜燥烈的區別,沒有固定的治療方法。應根據具體情況,靈活運用,以適應不同的狀況。

張三錫曰:陽衰則衛虛,所虛之衛,行陰當瞑目之時,則更無氣以固其表,故腠理開、津液泄而為汗。迨寐則目張,其行陰之氣,復散於表,則汗止矣。夫如是者,謂之盜汗,即《內經》之寢汗也。然自汗、盜汗,雖分陰虛、陽虛,細而察之,悉屬於衛。且衛氣者,實由穀氣之所化,肺臟之所布,天真之陽必得是而後充大,無是則衰微。

白話文:

張三錫說:陽氣虛弱,抵抗力就會虛弱。虛弱的抵抗力在夜晚應該閉目睡眠時,就沒有氣血固守身體表面,所以毛孔張開,津液外泄形成汗液。等到睡著後眼睛張開,運行於夜晚的氣血又散發到身體表面,汗液就會停止。像這樣的狀態,稱為盜汗,也就是《內經》中所說的寢汗。然而,自汗、盜汗雖然分別屬於陰虛、陽虛,但仔細探究,都與抵抗力有關。而且,抵抗力是從食物中的精華轉化而來,是由肺臟散佈的。先天之陽必須依靠抵抗力才能充足,沒有抵抗力,先天之陽就會衰微。

故《素問》曰:陽氣者,如蒼天之氣,順之則陽氣固。又曰:陽因而上,衛外者也。又曰:陽者衛外而為固也。又曰:衛氣者,所以肥腠理,溫分肉,而司開闔者也。學者不可不知。

白話文:

因此,《素問》說:陽氣就像蒼穹中的氣,順著它,陽氣就會安定。又說:陽氣依循自然而上行,守護在身體外層。又說:陽氣守護在身體外層,讓身體堅固。又說:衛氣可以讓皮膚和肌肉豐潤,溫暖肌肉和皮肉,並管理著身體的開合。學習中醫的人不能不知道這些道理。

2. 不能食證

李士材曰:不能食,東垣云胃中元氣盛,則能食而不傷,過時而不肌。脾胃俱旺,能食而肥。脾胃俱虛,不能食而瘦。羅謙甫云:脾胃弱而食少,不可克伐,補之自然能食。許學士云,不能食者,不可全作脾治。

白話文:

李士材說:不能進食,東垣認為,這是因為胃中的原始能量旺盛,所以能吃而不傷胃,時間長了也不會消瘦。脾胃都強健,能吃還能長胖。脾胃都虛弱,不能吃就會消瘦。羅謙甫說:脾胃虛弱導致食慾不振,不能強制進補,自然調理即可恢復食慾。許學士說,不能進食,不能完全用調理脾胃的方式來治療。

腎氣虛弱,不能消化飲食,譬之釜中水穀,不有火力,其何能熟?嚴用和云:房勞過度,真陽衰弱,不能上蒸脾土,中州不運,以致飲食不進,或脹滿痞塞,或滯痛不消,須知補腎。腎氣若壯,丹田火盛,上蒸脾土,脾土溫和,中焦自治,膈開能食矣。

白話文:

腎氣虛弱,無法消化食物,就像鍋子裡的米飯沒有火,如何能煮熟?嚴用和說:房事過度,真陽虛弱,無法溫暖脾臟,導致脾臟無法運作,造成食不下嚥,或脹氣腹悶,或腹痛不消。這時必須補腎。腎氣強健,丹田之火旺盛,可以溫暖脾臟,脾臟溫和,中焦功能正常,隔膜就能開通,食慾就能恢復。

愚按:脾胃者,具坤順之德,而有乾健之運。故坤德所漸,補土以培其卑監;乾健稍弛,益火以助其轉運。故東垣、謙甫以補土立言,學士、用和以壯火垂訓,蓋有見於土強則出納自如,火強則轉輸不怠。火者土之母也,虛則補其母,治病之常經。每見世俗一遇不通食者,便投香、砂、積、樸、曲、卜、楂、芽,甚而黃連、山梔,以為開胃良方,而夭枉者多矣。不知此皆實則瀉子之法,因脾胃間有積滯有實火,元氣未衰,邪氣方張者設也。

白話文:

我認為:脾胃具有順應萬物之德,卻也有奮發向上之運。因此,順應萬物之德,補充水土以培補其卑微之氣;奮發向上之運略微鬆懈時,增益火氣以助其運輸運轉。所以,東垣和謙甫主張補土來治療,學士和用和主張壯火以調氣,這是因為他們看到土氣強壯則能自然通暢,火氣強壯則能運輸不息。火是土之母,虛弱時就補其母,這是治病的常規。我常常看到世俗之人一遇到飲食不通暢,就服用丁香、砂仁、半夏、茯苓、陳皮、神曲、山楂、川芽,甚至黃連、山梔,認為這是開胃的良方,卻導致夭折和枉死的案例很多。不知道這些藥物都是實證瀉子之法,只能用在脾胃間有積滯、有實火,元氣未衰、邪氣正盛的情況下。

虛而伐之,則愈虛。虛而寒之,遏真火生化之源,有不敗其氣而絕其谷乎?且誤以參、術為滯悶之品。畏之如砒毒,獨不聞經云虛者補之,又云塞因塞用乎?又不聞東垣云:脾胃之氣,實則枳實、黃連瀉之,虛則白朮陳皮補之。故不能食者,皆屬脾虛。補之不效,當補其母,八味地黃丸二神丸

白話文:

如果耗損身體而過度治療,會使虛弱更加嚴重。虛弱而過度寒補,會遏制陽氣的生發之源,能不耗損脾胃的氣血而斷絕它的滋養嗎?而且有些人誤認為人參、白術等藥材是會阻滯體內的藥物,害怕它們就像砒霜一樣有毒,難道沒有聽過經文說:「虛弱的就要補它」,又說:「堵塞的原因也是堵塞的用藥」嗎?東垣也說過:「脾胃之氣,強壯的就要用枳實、黃連來瀉,虛弱的就要用白朮、陳皮來補。」所以不能進食的,都是因為脾虛。如果補脾胃沒有效果,要補它的根本,可以用八味地黃丸或二神丸。

挾痰宜化,六君子湯;挾郁宜開,育氣湯;仇木宜安,異功散木香沉香;子金宜顧,肺氣虛則盜土母之氣以自救,而脾益虛,甘、桔、參、苓之屬。夫脾為五臟之母,土為萬物之根,安穀則昌,絕谷則亡,慎毋少忽。

白話文:

有痰應該化痰,可以使用六君子湯。有氣鬱應該疏肝,可以使用育氣湯。脾陽不足應該調補,可以使用異功散加上木香和沉香。肺氣虛弱時會盜取脾母之氣,導致脾氣更虛,這時可以使用甘草、桔梗、人參、茯苓等補品。

脾是五臟之母,土是萬物之根。食物充足則身體健康,食物不足則身體衰弱。一定要注意調理脾胃,不可輕忽。

趙養葵曰:余於脾胃,分別陰陽水火而調之。如不思飲食,此屬陽明胃土受病,須補少陰心火,歸脾湯補心火以生胃土也;能食不化,此屬太陰脾土,須補少陽相火,八味丸補相火以生脾土也。理中湯乾薑,所以制土中之水也;建中湯用芍藥,所以制土中之木也。黃耆湯所以益土之子,使不食母之氣也。

白話文:

趙養葵說:我在治療脾胃時,常區分陰陽水火來調節。

  • 如果沒有食慾,這是屬於陽明胃土受損,需要補少陰心火,歸脾湯就是用來補心火來生胃土的。
  • 如果能吃但不能消化,這是屬於太陰脾土受損,需要補少陽相火,八味丸就是用來補相火來生脾土的。
  • 理中湯中使用乾薑,是用來控制脾胃中過多的水氣。
  • 建中湯中使用芍藥,是用來控制脾胃中過多的木氣(肝氣)。
  • 黃耆湯是用來滋補脾胃的元氣,讓脾胃不受肺氣的影響。

六味丸所以壯水之主也,八味丸所以益火之源也。土無定位,寄旺於四季,無專能,代天以成化,故以四臟兼用。總之,以補為主,不用克伐。脾氣下陷,補中益氣。肝火乘脾,加左金丸,鬱怒傷脾,歸脾湯。脾虛不能攝痰,六君子湯。脾腎兩虛,四君、四神。陰火乘脾,六味丸。

白話文:

六味丸主要用於增強腎水的機能,而八味丸則用於補益腎火的來源。脾臟沒有固定的位置,而是依附於四季的變化,沒有專門的功能,而是協助其他臟腑完成生理功能,因此可以兼用於四臟(心、肝、脾、腎)。

總體來說,中醫治療主要以補益為主,不用過於剋制。如果脾氣下降,可以用補中益氣丸來補益脾氣。如果肝火過旺,影響脾臟,可以加用左金丸。如果鬱悶憤怒損傷脾臟,可以服用歸脾湯。如果脾臟虛弱,不能控制痰濕,可以使用六君子湯。如果脾腎兩虛,可以使用四君子湯或四神丸。如果陰火過旺,影響脾臟,可以使用六味丸。

命門火衰,不生脾土,八味丸。先天之氣足,而後天之氣不足者,補中氣為主;後天之氣足,而先天之氣不足者,補元氣為主。

白話文:

命門之火虛弱,不能生化脾胃。

如果先天之氣充足,而後天之氣不足,則需要以補中氣為主。

如果後天之氣充足,而先天之氣不足,則需要以補元氣為主。

張三錫曰:《內經》曰,有所勞倦,形氣衰少,穀氣不勝,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氣熱,熱氣熏胸中,故內熱。大凡勞倦過度,則陽和之氣亢極而化為火矣。況水穀之味,少食是陽愈亢而陰愈衰。此陰字,指身中之陰,與水穀之氣耳。然有所勞倦者,過勞傷氣也。形氣衰少者,壯火食氣也。

白話文:

張三錫說:《內經》中記載,當遭受過度勞累時,身體氣血會虛弱衰竭,無法消化和吸收食物,導致上消化道不暢,下消化道不通,胃氣過熱,熱氣上升到胸腔,形成內熱。一般來說,過度勞累會導致陽氣亢盛,轉化為火氣。加上飲食過少,會使陽氣更加亢盛,陰氣更加虛弱。這裡的「陰」是指人體內的陰氣,以及食物中的陰氣。勞累過度的人會損傷氣血。身體氣血虛弱,火氣就會旺盛,消耗陰氣。

穀氣不勝者,食少不能勝邪火也。上焦能行者,清陽不升也。下脘不通者,濁陰不降也。夫胃受水穀,生化氣血,故清陽升而濁陰降,以傳化出入,滋養一身。今胃不納食而穀氣少,則清無升濁無降矣。故上焦不行,下脘不通,非謂全不行不通,但較之平時不行不通耳。上不行下下通,則鬱矣。

白話文:

如果穀氣不足,就會導致食慾不振,無法抵抗邪火。上焦運作不暢是因為清陽無法上升。下脘不通是因為濁陰無法下降。胃部接受水和穀物,產生氣血,所以清陽上升,濁陰下降,使氣血運行順暢,滋養全身。如果胃部無法接受食物,導致穀氣不足,就會導致清陽無法上升,濁陰無法下降。所以上焦運作不暢,下脘不通,並不是完全不通,只是比平時運作得差而已。上不通下通,就會導致氣血鬱積。

鬱則少火皆成壯火,而胃居上焦、下脘兩者之間,若虛火上炎,故熏胸中而為內熱。此勞倦內傷生熱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