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醫案》~ 卷一 (2)

回本書目錄

卷一 (2)

1. 暑溫

論宋可齋之嫂胎前感溫病案:令嫂懷孕感邪,據述病狀,當是風輕濕重之溫,今既化熱而舌苔焦黃,胸脘痞悶,其陽明尚少壅滯,從三焦施者,當從中上著手,甘平宣肺,少兼微辛微苦,以疏降氣腑。如燥渴引飲而便實者,用芩梔杏橘,甚或稍加黃連竹茹;如舌膩便溏咳或兼嘔,則用竹茹佩蘭,甚或稍加枳殼蘇子,精審詳察,必期能化邪而不致傷胎,斯為盡善。苟有疑似,寧輕劑緩化,慎勿孟浪。

白話文:

關於宋可齋嫂嫂的產前溫病病例的討論:

你嫂嫂在懷孕期間感染了疾病,根據你所描述的症狀,應該是風邪較輕、濕邪較重的溫病。現在已經化熱,舌苔焦黃,胸脅腹脹,她的陽明經絡還沒有嚴重的鬱滯,從三焦入手治療,應該從上中焦著手,用甘平性的藥物宣散肺氣,稍微加入一點辛涼性的藥物,疏通降泄氣腑。

如果是口乾舌燥、想喝水,大便不通暢的,就使用黃芩、梔子、杏仁、橘皮,甚至可以稍加黃連、竹茹;如果是舌苔膩、大便溏瀉、咳嗽,或者兼有嘔吐的,就使用竹茹、佩蘭,甚至可以稍加枳殼、蘇子。仔細分辨症狀,明確辨證,務必做到祛除病邪而不損胎兒,這樣纔算周到。如果有不確定的情況,寧可使用輕劑調理,緩慢化解,切不可冒進。

凡春夏之交,大都溫必兼濕,而春溫之氣又每因營虛之體乘間竊發,故措手尤須慎重耳。至於宣肺存津以及涼血安營等法,諒能詳悉,故不復贅,只論疏中一法備採。

白話文:

在春夏交替之際,通常會出現溫暖潮濕的情況。春天的溫暖之氣,還容易乘虛而入虛弱的身體發作病症。因此,在治療時必須特別謹慎。關於宣肺潤津以及清熱安營等方法,相信大家都已經瞭解得十分詳細,在此就不再贅述。只針對疏通中焦的方法,詳細介紹一下。

潞仲朱媼,煩勞傷陽,肺衛疏豁,冬溫風燥之邪實於肺衛,初起即見微寒而盛熱,咳嗽錯語,迄今旬日,燥熱氣急,呼吸有音,痰濃而少嗽,甚不爽,頭痛雖罷,耳嗚顴紅,唇燥舌乾,苔白有裂,咳引胸脅隱痛,脈寸關俱滑數而促,此冬溫容肺之重症也。八旬高年,素有腸痔,津液久虛,今肺脾喘咳,邪無出路,最易劫津涸液,痰膠氣喘益甚,頭汗最防驟脫,慎勿因小有鬱怒滯氣拋荒主病。蓋雖小有食滯,今已大便一次,腹右有塊,不過腸滯未盡,肺與大腸表裡也。

白話文:

潞仲朱氏的老太太,由於過度勞累損傷了陽氣,導致肺部防衛機能薄弱。而在寒冷乾燥的冬季,邪氣侵犯肺部,導致初期出現微寒發熱的症狀,伴有咳嗽和胡言亂語。直到現在十天過去了,燥熱感和氣短加重,呼吸時有聲音,痰液濃稠但咳嗽較少,感覺非常不舒服。雖然頭痛已經消失,但耳朵仍然有嗡鳴聲,顴骨發紅,嘴脣乾燥,舌苔發白且有裂紋。咳嗽時胸脅隱隱作痛,脈象寸關部位都浮滑、數而快。這是一種冬季溫病侵犯肺部的嚴重疾病。

老太太今年八十多歲,一直都有痔瘡,體液長期不足。現在肺脾虛弱,咳喘不止,邪氣無法排出,很容易導致津液耗盡,痰液粘稠,氣喘加重。頭部出汗的情況最需要小心,不要因為一些鬱怒和氣滯的小問題而忽視了主要的疾病。雖然有些食物滯留在體內,但現在已經大便一次了,腹部右側還有硬塊,說明腸道阻塞的情況還沒有完全消除。肺和大腸是表裡關係。

潤肺即可通腸,故此時以滋氣化痰,急救肺以存津液為要著。西洋參(一錢五分) 橘紅(一錢五分) 鮮生地(四錢) 川貝母(二錢) 米仁(三錢) 杏仁(二錢) 地骨皮(一錢五分) 桑白皮(二錢) 冬瓜子(三錢) 炙草(四分) 茅草根(五錢) 枇杷葉(三片)

白話文:

調養肺部健康可以間接促進腸道通暢,因此此時以滋養肺氣、化痰止咳、急救肺部以保存體液為主要目的。

西洋參(1.5 錢) 橘紅(1.5 錢) 鮮生地(4 錢) 川貝母(2 錢) 米仁(3 錢) 杏仁(2 錢) 地骨皮(1.5 錢) 桑白皮(2 錢) 冬瓜子(3 錢) 炙甘草(0.4 錢) 茅草根(5 錢) 枇杷葉(3 片)

光按:唇燥舌乾苔白有裂,此葉氏所謂氣熱爍津,用藥恰好。唯鮮生地當易鮮石斛,茅根易蘆根,更妙。

白話文:

李光按語:脣部乾燥、舌頭乾燥、舌苔發白而且有裂痕,這就是葉天士所說的「氣熱導致津液消耗」。用藥很精準。不過,生生地黃應該換成鮮石斛,茅根應該換成蘆根,會更好。

王涇江陳投清營宣氣存津透邪方藥,脈象僅得濡緩,弦虛不致模糊難以尋。按濡緩為風為胃,神虛則陽為濕遏,弦為濕釀痰濁。凡春夏之交感症,風為春之餘氣,濕為夏之王氣,故現症每每如此。其昏昏如醉,蒸熱舌黃而灰,溺赤便閉,㿀疹隱隱現於肌腠,欲達不達,都屬濕溫二氣薰蒸郁遏,似煙似霧,清明之氣皆為矇蔽。所謂肺氣窒痹,不能宣化,則周身之氣皆痹而化解不易耳。

白話文:

王涇江的陳投清營宣氣存津透邪方劑,脈象上只有濡緩,弦虛不明顯以致難以察覺。

濡緩代表風邪入侵胃,神虛則陽氣被濕氣所遏制,弦脈代表濕氣凝聚成痰濁。凡是在春夏交替時出現的疾病,風邪是春天殘留的氣候,濕氣是夏天的主氣,因此常常會出現這樣的症狀。

患者昏沉如醉,蒸熱感口腔黃而灰,小便赤黃便祕,皮疹隱隱浮現於皮膚,想要發出來卻又發不出來,都是濕熱之氣燻蒸鬱積所致,就像煙霧一樣,清氣全部被遮蔽。所謂肺氣窒息不通,無法宣化,那麼全身的氣都凝滯不通,不易化解。

今雖未有大效,所幸安靜不致躁擾,舌連齒板,稍有潤澤之意,若得一意拯治,七八日工夫,或有挽回之望。

犀角(八分) 鮮生地(三錢) 連喬(一錢五分) 小川連(三分) 天竺黃(一錢) 石菖蒲(三分炒) 山梔(一錢五分) 丹皮(一錢五分) 陳膽星(三分) 橘紅(一錢五分) 蘆根(八寸) 竹葉(十五片) 至賓丹(一粒) 燈心湯熔化下,先服。

白話文:

犀牛角(八分) 新鮮生地黃(三錢) 連翹(一錢五分) 小連翹(三分) 姜黃(一錢) 炒石菖蒲(三分) 山梔子(一錢五分) 丹皮(一錢五分) 陳膽星(三分) 橘紅(一錢五分) 蘆根(八寸) 竹葉(十五片) 至寶丹(一粒) 在燈心湯中溶化後服用。

光按:舌灰而黃,溺赤便閉,可參用增液承氣大劑投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