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家心法》~ 二十五法方論 (3)

回本書目錄

二十五法方論 (3)

1. 土中之土,六君子湯

治脾胃氣虛,飲食不運,致成痰癖,不時咳嗽,或胃氣虛寒,動成嘔惡。凡虛瘧及諸病後、痢後,俱當以此方調之。

白話文:

治療脾胃氣虛,消化不良,導致痰液產生,不時咳嗽。或者脾胃虛寒,容易嘔吐噁心。凡是虛弱引起的瘧疾,以及各種疾病或痢疾之後,都應使用此方來調整。

白話文:

人參:有補氣生津的作用

白朮:有健脾除濕的作用

茯苓:有利水滲濕的作用

炙甘草:有補氣益胃的作用

陳皮:有理氣健脾的作用

半夏:有化痰止噁的作用

土中之土,是太過而敦阜也。物不可以終盛,皆行奪法以泄之。

2. 土中之金,四君子湯

治脾胃氣虛,飲食不進,泄痢虛飽,此方最良。

白話文:

人參、白朮、茯苓、炙甘草

土中之金,母力不能庇子,而子反侵損其母,非道也。津液暗受其耗,剝膚之憂難免。

3. 土中之水,理中湯

治虛寒胃痛,嘔吐不止,泄瀉完穀不化。此太陰、陽明兩經藥也。

人參,炙甘草乾薑(炮各二錢),白朮(炒四錢)

白話文:

  • 人參:二錢

  • 炙甘草:二錢

  • 乾薑(炮製):二錢

  • 白朮(炒製):四錢

右方加附子,名附子理中湯。治法同。

土中之水,權勢下移,橫逆之加,理所必有,苟奠定之法施之於早,而不俾下民昏墊,善矣!

4. 土中之木,建中湯

治肝虛不能生火,以致火不能生土。用芍藥之酸,甘草之甘,此甲己化土也。再加肉桂,補肝之子,益土之母,以培其生化之原。凡脾胃不和,飲食不進,其外見證兩脅寒痛,泄痢,小腹痛,此方主之。

白話文:

肝臟虛弱無法產生能量,導致能量無法滋養脾胃。使用酸味的芍藥和甘味的甘草,讓甲木和己土化合。再加入肉桂,滋養肝臟這個土的兒子,幫助脾胃這個土的母親,以修復它們產生能量的根本。凡是脾胃功能失調、飲食不佳、外在症狀有兩側肋骨疼痛、腹瀉、小腹痛的人,都可以用這個方子來治療。

白芍(酒炒三錢),甘草(炙一錢),肉桂(八分)

右方加黃耆,名黃耆建中湯

土中之木,是土虛而木來乘之,夫臨妻位,謂之縱。在五邪謂之賊;賊者害也。夫婦和諧,家道可成,若怒而相夷,室內其能安妥乎?

白話文:

在中醫中,土虛則木旺,就好比妻子(土)衰弱而丈夫(木)強勢,這種情況在夫妻相處中稱為「縱」。在五邪(風、寒、暑、濕、燥)中,賊邪代表的是侵害。

夫婦之間如果和睦相處,家庭才能興旺。如果夫妻關係緊張,甚至互相攻擊,那麼家庭怎麼可能安寧呢?

5. 土中之火,香連丸

治脾胃兩經濕火,傳變大腸,泄痢無度,裡急後重。

黃連(一兩),木香(四錢八分,不宜見火)。

土中之火,母臨子位,順象也。然過於炎蒸,未免熯其干矣。耗津竭液,將成頑土,設法以救之,其可緩乎?

6. 金中之金,瀉白散

凡屬肺熱咳嗽,當用此加減之。

桑皮蜜炙,地骨皮(各一兩),甘草(炙五分),嗽多,加桔梗百合。痰多,加貝母。口渴,加知母。有食,加枳實

白話文:

桑樹皮加入蜂蜜炙烤,地骨皮(各 30 克),甘草(炙烤過,15 克)

咳嗽頻繁,加入桔梗、百合。

痰多,加入貝母。

口渴,加入知母。

有積食,加入枳實。

此金自病,名曰正邪,當另有證候,云有食加枳實,此語更夾雜。

7. 金中之水,生脈散

治暑傷元氣,汗出過多,倦怠嗜臥,此方主之。如有虛熱口渴,不思飲食,輕則合四君,重則合補中益氣。

人參麥門冬(各一錢),五味子(七粒),右方如無人參,以枸杞代之。

白話文:

人參、麥門冬(各 6 克),五味子(7 粒),如果沒有人參,可以用枸杞子代替。

金中之水,是子來犯母,謂之逆,其證與方,不應如是,當另補正。

此方是金中生水也,不可云金中之水。又人參功力,亦非枸杞可代。

8. 金中之木,生金滋水飲

凡傷寒熱退後,有易補之陰,有難動之陽,皆當以此養之。其見證,或汗後煩躁未除,口渴,微熱,大便艱澀,小便短赤,即是。又有一種少陽陽明證,手足腫痛,此是火燥生風,風淫末疾,不必俟其汗後,亦用此方。兼針手足要穴(一本改兼針手足要穴六字,作加柴、芩與之五字)。無不效者。

白話文:

凡是患了傷寒,熱退以後,有容易滋補的陰症,也有難以調動的陽症,都應該用這個方子來治療。其鑑別證候,有的出汗後煩躁不安的症狀未消除,口渴,微熱,大便困難,小便短赤,就是這種情況。還有一種少陽陽明症,手足腫痛,這是火熱生風,風氣擾亂末梢造成的,不必等出汗後再用這個方子,同時針刺手足上的要穴(有版本將「兼針手足要穴」修改為「加柴、芩與之」)。沒有不奏效的。

人參,麥冬(各錢半),歸身(二錢),白芍,生地(各三錢),白朮(生用),丹皮(各一錢),甘草(三分),姜引。一方有桑皮。

白話文:

人參、麥冬(各半錢),當歸(二錢),白芍、生地(各三錢),生白朮、丹皮(各一錢),甘草(三分),用生薑引導藥性。另一方有桑皮。

金中之木,是木臨於金位也。木臨金,名曰橫,當別有證候。

9. 金中之火,黃耆湯

凡肺氣大虛,腠理不固,寒證至矣。或小腹隱痛,大便不實,小便頻數無度,終夜不寐,盜汗不止,命門虛衰,精滑夢遺,此方通治之。其自汗、盜汗,尤為緊要。

白話文:

當肺氣嚴重虛弱,身體皮膚腠理不緊實時,寒證就會出現。症狀可能包括:

  • 小腹隱隱作痛
  • 大便不成形
  • 小便頻繁且無節制
  • 整夜無法入睡
  • 持續盜汗
  • 命門虛弱衰竭
  • 滑精或遺精

以上處方能通治這些症狀。其中自汗和盜汗尤為重要。

黃耆(炙),當歸(各三錢),棗仁(炒),白朮(各二錢),遠志蜜(炙一錢),補骨脂(鹽水炒八分),薑、棗引。

白話文:

黃耆(烘烤),當歸(各 9 公克),棗仁(炒過),白朮(各 6 公克),遠志蜜(烘烤 3 公克),補骨脂(用鹽水炒過 2.4 公克),薑、棗作引子。

金中之火,是火來鑠金,名曰縱。此證之來,大是危惡!治之不及,恐有火炎昆岡,玉石俱焚之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