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璐

《張氏醫通》~ 卷十一 (7)

回本書目錄

卷十一 (7)

1. 天釣內釣

天釣者發時頭目仰視。驚悸壯熱。兩目反張。淚出不流。手足搐掣。不時悲哭。如鬼祟所附。甚者爪甲皆青。蓋由乳母厚味積毒在胃。致兒心肺生熱。熱痰鬱滯為患。加以外挾風邪而發。法當解利其邪。鉤藤飲。面色皎白。氣虛喘促者。四君子湯加蠍尾。內釣者。腹痛多喘。

唇黑囊腫。傴僂反張。眼尾赤色。若內臟抽掣。作痛狂叫。或泄瀉縮腳。內證一作。則外證亦然。極難調理。內證。烏蠍六君子丸。外證。鉤藤飲。進乳食者可治。若因乳母醇酒厚味。積毒在胃。加味清胃散。若因乳母鬱怒。積熱在肝。加味逍遙散。稍加漏蘆。母子俱服。

2. 盤腸氣痛

小兒盤腸氣者。痛則曲腰乾啼。額上有汗。皆由肝經風邪所搏也。肝腎居下。故痛則曲腰。乾啼者。風燥其液。故無淚也。額上有汗者。風水助心火也。口閉足冷者。脾氣不榮也。下利清糞者。肝木乘脾也。丁香楝實丸。曲腰乾啼者。鹽湯送下。額上有汗者。蔥豉湯下。口閉足冷者。

人參湯下。若面赤唇焦。小便不通。小腹脹痛者。小腸熱也。加味通心散。若痛不止。煎蔥湯淋揉其腹。就以熱蔥熨臍腹間。良久尿出痛止。若因乳母飲食停滯者。保和丸。怒動肝火者。加味逍遙散。子母俱服。

3. 傷風

小兒傷風。鼻塞發熱。或痰壅發搐。多因乳母鼻吹囟門。但服惺惺散。或用蔥頭七莖。生薑一片。細切擂爛。攤紙上置掌中合。待溫貼於囟門。其邪即解。乃去其蔥。卻用絹緞寸余。塗以麵糊。仍貼囟門。永無傷風之患。其餘用藥發散。與大人不異。但脾胃怯弱。所以多手足寒冷之證。故治法以照顧脾胃為主。

4. 諸經發熱潮熱

小兒之熱。有五臟之不同。虛實之各異。實則面赤氣粗。口燥唇腫。作渴飲冷。大小便難。或掀衣露體。煩啼暴叫。伸體而臥。睡不露睛。手足指熱。宜用汗下。虛則面色青白。恍惚神緩。口中虛冷。噓氣軟弱。喜熱惡寒。泄瀉多尿。或乍涼乍溫。怫鬱驚惕。上熱下泄。夜則虛汗。

屈體而臥。睡而露睛。手足指冷。宜用調補。壯熱者。肢體大熱。熱不已則發驚癇。若身熱而口中氣熱。乃風寒外感也。輕則惺惺散。重則羌活之類。發熱而搐搦上竄。拗哭昏睡者。驚熱也。實則瀉青丸抱龍丸。虛則鉤藤散。肝火內熱者。龍膽瀉肝湯。陰盛格陽而熱者。理中湯

發熱而不欲飲水者。胃氣虛熱也。白朮散。發熱而飲水作渴喜冷飲食者。胃氣實熱也。瀉黃散。小兒諸熱。其因外證而作者。當從外證治之。或乳母七情厚味。飲食停積。遺熱於兒。或兒嗜食甘肥。衣裳過暖。或頻浴熱湯。積熱於內為患者。當詳其因而治之。潮熱者。時間發熱即退。

來日依時而至。有風寒疳積食癖之分。表裡陰陽虛實之異。如汗出身熱。呵欠面赤。風熱也。傷寒時疫。陰陽相勝。外感熱也。肌瘦口乾。骨蒸盜汗。疳熱也。大小便秘澀。汗下不解。積熱也。腹背先熱。夜發旦止。食熱也。涎嗽飲水。乳食不消。癖積也。又有煩熱者。氣粗喘促。

心煩不安。頰赤口瘡。兼發癇證。瘡疹熱者。耳鼻尖冷。心熱者。巳午間發。至夜則涼。虛熱者。困倦少力。大凡壯熱飲水。大便秘結。屬實熱。瀉黃散黃耆犀角。熱渴飲湯。大便如常。屬陰虛。六味丸。若見驚搐等證。肝經血虛生風也。四物加天麻、鉤藤鉤。頰赤口乾。

小便赤色。大便焦黃。表裡俱實熱也。清涼飲。如大便已利。或熱未止。表邪未解也。惺惺散微汗之。陽氣下溜於陰中而發熱者。補中益氣。若食乳嬰兒。當兼治其母。小兒潮熱。或壯熱不退。多是變蒸及五臟相勝。不必用藥。又多食積鬱熱。由中發外。見於肌表。只理其中。

清陽明之熱而表熱自除。不可認作外感。用解表攻裡等藥重傷其內。又潮熱不退。恐是出痘。亦當審察。勿便下藥。大抵發熱飲水者。熱在內。不飲水者。熱在外。宜詳辨之。

5. 傷寒夾驚夾食

錢仲陽云。小兒正傷寒者。謂感冒寒邪。壯熱頭痛。鼻塞流涕。畏寒拘急是也。夾驚者。因驚而又感寒邪。或因傷寒。熱極生風。是熱乘於心。心神易動。故發搐也。羌活散解之。不可便用抱龍丸。以有硃砂能鎮固其邪也。夾食者。或先傷風寒後復停滯飲食。或先停滯飲食而後傷風寒。

以致發熱氣粗。噯氣壯熱。頭疼腹脹作痛。大便酸臭。先用解散。次與消導。不解者。大柴胡湯。周歲以前。傷寒熱輕者。惺惺散。周歲以後。須解表微汗。若五六日不除。邪入經絡。傳變多端。不可枚舉。大略參以六經例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