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方劑名稱:鉤藤飲
本文目錄
主治功效
感冒,兼肝風內動者。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鉤藤飲, 出處:《醫級》卷七。 組成:鉤藤、天麻、柴胡、當歸、茯神、甘草、桑寄生。 主治:時感風寒、風溫等證。
鉤藤飲,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六八。 組成:鉤藤半兩,升麻半兩,甘草(炙)半兩,人參半兩。 主治:小兒壯熱不安。
鉤藤飲, 出處:《嵩崖尊生》卷六。 組成:鉤藤1錢,陳皮1錢,半夏1錢,麥冬1錢,茯苓1錢,石膏1錢,人參1錢,菊花1錢,防風1錢,甘草5分。 主治:頭目不清。
鉤藤飲, 出處:《不知醫必要》卷三。 組成:黨參(去蘆)1錢,防風1錢,蟬退(去頭足)4隻,鉤藤1錢5分,荊芥6分,竹葉10片,陳皮4分,甘草2分。 主治:感冒,兼肝風內動者。
鉤藤飲, 出處:《萬氏家抄方》卷五。 組成:全蠍(炙)8分,蟬蛻8分,僵蠶(炒)8分,明天麻8分,犀角8分,膽星8分,青黛8分,辰砂8分。 主治:小兒天釣,壯熱驚怖,眼目反張,手足抽掣。
鉤藤飲, 出處:《直指小兒》卷二。 組成:鉤藤半兩,白茯苓半兩,大黃(濕紙裹煨)2錢半,防風2錢半,朱砂2錢半,蟬殼2錢半,羌活2錢半,獨活2錢半,青皮2錢半,甘草(炙)2錢半。 主治:小兒天釣。
鉤藤飲,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六九。 組成:鉤藤3分,蚱蟬(去頭足翅,炙)2枚,犀角屑(微炒)半兩,麥門冬(去心,焙)半兩,升麻半兩,石膏(搗碎)3分,柴胡(去苗)半兩,甘草(微炙)1分。 主治:小兒驚熱,睡眠不穩。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