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錫純

《醫學衷中參西錄》~ 一、醫方 (6)

回本書目錄

一、醫方 (6)

1. 10.來復湯

治寒溫外感諸證,大病瘥後不能自復,寒熱往來,虛汗淋漓;或但熱不寒,汗出而熱解,須臾又熱又汗,目睛上竄,勢危欲脫;或喘逆,或怔忡,或氣虛不足以息,諸證若見一端,即宜急服。

白話文:

治療因風寒、風熱等外感致病,大病初癒後身體虛弱,時而發熱時而發冷,虛汗淋漓;或者只發熱不發冷,出汗後熱退,但過一會兒又發熱出汗,雙眼上翻,情況危急,好像要脫水;或者喘息逆亂,或者心神不寧,或者氣虛到無法呼吸,上述症狀只要出現一種,就需要緊急服藥。

萸肉(去淨核,二兩),生龍骨(搗細,一兩),生牡蠣(搗細,一兩),生杭芍(六錢),野臺參(四錢),甘草(二錢,蜜炙)

白話文:

  • 枸杞子(去籽,2 兩)
  • 生龍骨(研磨成細粉,1 兩)
  • 生牡蠣(研磨成細粉,1 兩)
  • 生杭芍(6 錢)
  • 野山參(4 錢)
  • 甘草(2 錢,用蜂蜜炙烤過)

萸肉救脫之功,較參、朮、耆更勝。蓋萸肉之性,不獨補肝也,凡人身之陰陽氣血將散者,皆能斂之。故救脫之藥,當以萸肉為第一。而《神農本草經》載於中品,不與參、朮、耆並列者,竊憶古書竹簡韋編,易於錯簡,此或錯簡之誤歟!

白話文:

枸杞子的救治脫症的功效,比人參、白朮、黃耆還要好。這是因為枸杞子的特性,不只是補肝而已,凡是人體中陰陽氣血將要散失的,都能收斂回來。因此,用於救治脫症的藥物,應該將枸杞子列為首選。而《神農本草經》卻把枸杞子歸入中品,沒有與人參、白朮、黃耆並列,我私下猜想,古代書籍的竹簡和麻紙經本容易產生錯誤,這可能是編寫錯誤的緣故吧!

凡人元氣之脫,皆脫在肝。故人虛極者,其肝風必先動,肝風動,即元氣欲脫之兆也。又肝與膽臟腑相依,膽為少陽,有病主寒熱往來;肝為厥陰,虛極亦為寒熱往來,為有寒熱,故多出汗。萸肉既能斂汗,又善補肝,是以肝虛極而元氣將脫者服之最效。愚初試出此藥之能力,以為一己之創見,及詳觀《神農本草經》山茱萸原主寒熱,其所主之寒熱,即肝經虛極之寒熱往來也。特從前涉獵觀之,忽不加察,且益嘆《神農本草經》之精當,實非後世本草所能及也。

白話文:

所有人的元氣脫離身體,都是從肝臟開始。因此,人體虛弱到極點時,肝風必然首先發生異常。肝風異常,就是元氣將要脫離的徵兆。此外,肝臟和膽臟的功能互相依賴。膽臟屬於少陽,生病後會出現寒熱交替的情況。肝臟屬於厥陰,虛弱到極點時也會出現寒熱交替。由於有寒熱,所以經常出汗。枸杞子既能收斂汗液,又能滋補肝臟。因此,肝臟虛弱到極點,元氣將要脫離時服用枸杞子最有效。我最初試驗出這種藥物的功效,以為是自己獨創的發現。後來我仔細閱讀《神農本草經》,發現山茱萸本就記載著治療寒熱的功效,這裡所提到的寒熱就是肝經虛弱到極點所造成的寒熱交替。只是先前的粗略閱讀時沒有注意,現在才更加佩服《神農本草經》的精準,實在不是後世的本草著作所能比擬的。

又《神農本草經》謂山茱萸能逐寒濕痹,是以本方可用以治心腹疼痛。曲直湯用以治肢體疼痛,以其味酸能斂。補絡補管湯,用之以治咳血吐血。再合以此方重用之,最善救脫斂汗。則山茱萸功用之妙,真令人不可思議矣。

白話文:

還有《神農本草經》說山茱萸能驅除寒濕痺痛,因此這個方子可用來治療心腹疼痛。曲直湯是用來治療四肢疼痛,因為它的味道酸澀能收斂補強。補絡補管湯是用來治療咳嗽吐血。再和這個方子重用,最能救脫斂汗。可見山茱萸的作用神奇,真令人難以置信啊。

一人,年二十餘,於孟冬得傷寒證,調治十餘日,表裡皆解。忽遍身發熱,頓飯頃,汗出淋漓,熱頓解,須臾又熱又汗。若是兩晝夜,勢近垂危,倉猝迎愚診治。及至,見汗出渾身如洗,目上竄不露黑睛,左脈微細模糊,按之即無,此肝膽虛極,而元氣欲脫也,蓋肝膽虛者,其病象為寒熱往來,此證之忽熱忽汗,亦即寒熱往來之意。急用淨萸肉二兩煎服,熱與汗均愈其半,遂為擬此方,服兩劑而病若失。

白話文:

有一個 20 多歲的人,在初冬患上傷寒,治療了十幾天,表裡症狀都已解除。突然,他全身發熱,不到一頓飯的時間,大汗淋漓,熱度頓解,但沒過多久又開始發熱出汗。這樣反復兩晝夜,情況危急,他倉促地請我去診治。

我到後,發現他渾身大汗淋漓,眼睛上翻,黑眼珠都看不見,左脈細微模糊,按壓即無,這表明他的肝膽極度虛弱,元氣將要耗盡。肝膽虛弱的人,症狀表現為寒熱交替,他現在忽冷忽熱出汗,也屬於寒熱交替的一種表現。

我緊急使用淨萸肉 2 兩煎服,他的熱度和出汗症狀都減輕了一半。於是我擬定了以下藥方,他服了兩劑後,病情就消失了。

趙叟,年六十三歲,於仲冬得傷寒證,痰喘甚劇。其脈浮而弱,不任循按,問其平素,言有勞病,冬日恆發喘嗽。再三籌思,強治以小青龍湯麻黃,加杏仁、生石膏,為其脈弱,俾預購補藥數種備用。服藥後喘稍愈,再診其脈微弱益甚,遂急用淨萸肉一兩,生龍骨、生牡蠣各六錢,野臺參四錢,生杭芍三錢為方,皆所素購也。煎湯甫成,此時病人呼吸俱微,自覺氣息不續,急將藥飲下,氣息遂能接續。

白話文:

趙姓老先生,六十三歲,在仲冬(十一月)得了傷寒,痰喘很嚴重。他的脈象浮而弱,受不了按壓。詢問他的平素情況,他說有舊疾,冬天經常喘咳。我反覆思考,勉強用小青龍湯去掉麻黃,加上杏仁、生石膏,因為他的脈象弱,我讓他備齊幾種補藥。服藥後,喘息稍微好轉。再診他的脈象,微弱得更加嚴重,我便趕緊用淨萸肉一兩、生龍骨、生牡蠣各六錢、野臺參四錢、生杭芍三錢組成方劑,這些藥都是他之前已經備齊的。藥煎好後,這時病人呼吸都很微弱,他自己感覺氣息不連續,趕緊把藥喝下去,氣息就得以連接上了。

李××,年五旬,偶相值,求為診脈,言前月有病服藥已愈,近覺身體清爽,未知脈象何如?診之,其脈尺部無根,寸部搖搖有將脫之勢,因其自謂病愈,若遽悚以危語,彼必不信,姑以脈象平和答之。遂秘謂其侄曰:「令叔之脈甚危險,當服補斂之藥,以防元氣之暴脫。」其侄向彼述之,果不相信後二日,忽遣人迎愚,言其驟然眩暈不起,求為診治。

白話文:

李先生,50歲,偶遇我,請我診脈。他說上個月生病,服藥後已經痊癒,最近身體感到清爽,不知道脈象如何?我診察他的脈象,尺部脈搏沒有力道,寸部脈搏很弱而且搖搖欲脫。因為他說自己病已經痊癒,如果我直接告訴他危險,他一定不會相信。所以我假裝脈象平和回答他。然後私下對他的侄子說:「你伯父的脈象非常危險,應該服用補腎斂氣的藥物,以防止元氣突然脫離。」他的侄子把我的話告訴他,他果然不相信。過了兩天,他突然派人來請我,說他突然眩暈起不來,請我診治。

既至,見其周身顫動,頭上汗出,言語錯亂,自言心怔忡不能支持,其脈上盛下虛之象較前益甚,急投以淨萸肉兩半,生龍骨、生牡蠣、野臺參、生赭石各五錢,一劑即愈。繼將萸肉改用一兩,加生山藥八錢,連服數劑,脈亦復常。按:此方赭石之分量,宜稍重於臺參。

白話文:

我抵達後,看到他全身發抖,頭上冒汗,說話錯亂,自言心悸難以支撐。我為他把脈,發現上盛下虛的現象比之前更加嚴重。我緊急地給他服用了一副湯藥:萸肉兩半、生龍骨、生牡蠣、野臺參、生赭石各五錢。一劑藥下去,他的病情就顯著好轉。然後我將萸肉改用一兩,加上生山藥八錢,連續服用了幾劑藥,他的脈象也恢復了正常。備注:這個方子中,赭石的用量應該稍重於臺參。

附錄:

湖北天門縣崔××來函:

張港朱××之兒媳,產後角弓反張,汗出如珠,六脈散亂無根,有將脫之象,迎為診治。急用淨萸肉二兩,俾煎湯服之,一劑即愈。

白話文:

張姓港朱氏的媳婦,產後出現角弓反張(肌肉僵直)、汗出如豆的情況,脈搏雜亂無章,有生命危險的跡象。我接到邀請前去診療,緊急使用了兩錢淨萸肉煎湯給她服用,服下一劑後症狀就痊癒了。

2. 11.鎮攝湯

治胸膈滿悶,其脈大而弦,按之似有力,非真有力,此脾胃真氣外泄,衝脈逆氣上干之證,慎勿作實證治之。若用開通之藥,凶危立見。服此湯數劑後脈見柔和,即病有轉機,多服自愈。

白話文:

治療胸悶鬱悶的症狀,脈象寬大而緊繃,按壓下去看似有力,但其實不是真的有力,這是脾胃真氣外泄,衝脈逆行上衝造成的症狀,不可將其當作實熱證狀治療。如果服用通暢氣血的藥物,會立即出現危險。服用此湯劑數劑後,脈象會變回柔和,這表示病情好轉,繼續服用即可自行痊癒。

野臺參(五錢),生赭石(軋細,五錢),生芡實(五錢),生山藥(五錢),萸肉(去淨核,五錢),清半夏(二錢),茯苓(二錢)

白話文:

野黨參(30克),生赭石(研磨成細粉,30克),生芡實(30克),生山藥(30克),狗脊肉(去除核,30克),清半夏(12克),茯苓(12克)

服藥數劑後,滿悶見輕,去芡實加白朮二錢。

脈之真有力者,皆有洪滑之象。洪者如波濤疊湧,勢作起伏;滑者指下滑潤,累累如貫珠。此脈象弦直,既無起伏之勢,又無貫珠之形,雖大而有力,實非真有力之象。

白話文:

真正有力度的脈象,都呈現出洪盛而順滑的特徵。洪盛猶如波濤起伏,綿延不絕;順滑猶如珠子串聯,顆顆相連,在指下滑動自如。而弦直的脈象,既沒有波濤起伏的勢頭,也沒有貫珠相連的形態。儘管脈搏大而有力,但實際上並非真正的有力。

和緩者脾胃之正脈,弦長者肝膽之正脈。然脾胃屬土,其脈象原宜包括金、木、水、火諸臟腑,故六部之脈皆有和緩,乃為正象。今其脈弦而有力,乃肝木橫恣,侵侮脾土之象,故知其脾胃虛也。

白話文:

柔和的脈象是脾胃正常脈象,細長有力的脈象是肝膽正常脈象。但脾胃屬土,其脈象應包括金、木、水、火各臟腑,因此六部的脈象都有柔和者,纔是正常現象。現在摸到的脈象細長有力,意味著肝木過盛,侵犯了脾土,所以知道脾胃虛弱。

衝脈上隸陽明,故沖氣與胃氣原相貫通。今因胃氣虛而不降,沖氣即易於上干。此時脾胃氣化不固,既有外越之勢,沖氣復上干而排擠之,而其勢愈外越,故其脈又兼大也。

白話文:

衝脈向上與陽明脈相連接,因此衝脈之氣與胃氣原本是相通的。現在因為胃氣虛弱而無法下降,衝脈之氣就容易向上衝。此時脾胃氣化功能不穩定,有外散的趨勢,衝脈之氣又向上衝並將其推擠出來,這樣就導致外散的氣勢更加明顯,所以脈搏也會又大又快。

一媼,年過六旬,胸腹滿悶,時覺有氣自下上衝,飲食不能下行。其子為書賈,且知醫。曾因賣書至愚書校,述其母病證,且言脈象大而弦硬。為擬此湯,服一劑滿悶即減,又服數劑全愈。

白話文:

有一位老太太,年齡超過六十歲,胸口和腹部感到堵塞,時常感覺有氣從肚子裡向上衝,飲食也無法正常下行。她的兒子是一個賣書的,也懂得一些醫術。他曾經因為賣書去了一家書鋪,在那裡講述了他母親的病症,還提到了她脈搏大而緊硬。書鋪的掌櫃為他配了一劑湯藥,服了一劑之後堵塞感就減輕了,再服用幾劑之後就完全康復了。

一人,年近五旬,心中常常滿悶,嘔吐痰水。時覺有氣起自下焦,上衝胃口。其脈弦硬而長,右部尤甚,此沖氣上衝,並迫胃氣上逆也。問其大便,言甚乾燥。遂將方中赭石改作一兩,又加知母、生牡蠣各五錢,厚朴蘇子各錢半,連服六劑全愈。

白話文:

一名接近50歲的人,經常感到胸悶,嘔吐痰液。有時感到一股氣從腹部上升,衝向胃部。他的脈絡又硬又長,右側尤其嚴重。這是氣血上衝,迫使胃氣逆行的表現。詢問他的排便情況,他說非常乾燥。於是他把處方中的赭石改為一兩,並加入知母和生牡蠣各五錢,厚朴和蘇子各半錢,連服六劑後完全康復。

附錄:

直隸鹽山李××來函:

天津王媼,得病月餘,困頓已極,求治於弟。診其脈,六部皆弦硬有力,更粗大異常,詢其病,則胸膈滿悶,食已即吐,月餘以來,未得一飯不吐,且每日大便兩三次,所便少許有如雞矢,自云心中之難受,莫可言喻,不如即早與世長辭,脫此苦惱。

白話文:

天津的王老太太,生病一個多月了,已極度虛弱,向我求治。我診她的脈象,六部脈皆弦硬有力,而且異常粗大。問她的病情,她說胸腹之間滿悶,吃東西就吐,一個月來沒有一頓飯不吐的,而且每天大便兩三次,每次的大便量很少,像雞糞一樣。她自己說心裏難受得沒法說,不如早點離開人世,脫離這種痛苦。

細思胸膈滿悶,頗似實證者;,然而脈象弦硬粗大,無一點柔和之象,遂憶鎮攝湯下注云,治胸膈滿悶,其脈大而弦,按之有力,此脾胃真氣外泄,衝脈逆氣上干之證,慎勿以實證治之云云。即抄鎮攝湯原方予之。服一劑,吐即見減,大便次數亦見減,脈遂有柔和之象。四五劑,即諸病全愈。

白話文:

仔細思考胸隔飽脹,很像實證;然而脈象弦硬粗大,沒有絲毫柔弱的跡象,於是想起《鎮攝湯下注》中說:治療胸隔飽脹,脈象大而弦,按壓有力,這是脾胃真氣外泄,衝脈逆氣上沖的證狀,切勿當作實證治療。於是抄寫鎮攝湯的原方給他服用。服下一劑,嘔吐立減,大便次數也減少,脈象變柔。服用四五劑,所有症狀全部痊癒。

以後遇此等脈象,即按此湯加減治之,無不效如桴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