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元御

《傷寒懸解》~ 卷六 (2)

回本書目錄

卷六 (2)

1. 陽明來路一(陽明八)

問曰病有太陽陽明,有正陽陽明,有少陽陽明,何謂也?答曰太陽陽明者,脾約是也;正陽陽明者,胃家實是也;少陽陽明者,發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煩熱,大便難是也。

白話文:

問:中醫有太陽陽明、正陽陽明、少陽陽明之分,這是什麼意思?

答:太陽陽明指的是脾臟有問題;正陽陽明指的是胃部實熱;少陽陽明指的是發汗和利小便後,胃中燥熱煩悶,大便困難。

陽明之病,或自太陽傳來,或自少陽傳來,或由本經自入。自太陽來者,謂之太陽陽明。太陽陽明者,小便數而大便難,膀胱津涸,脾胃失潤,因而脾氣約結,糞粒堅小也。本經自入者,謂之正陽陽明。正陽陽明者,胃家陽實,不俟別經之傳,一有表邪外郁,腑熱自發也。自少陽來者,謂之少陽陽明。

白話文:

陽明經的疾病,可能來自太陽經的轉傳,也可能來自少陽經的轉傳,還可能有從陽明經本身直接發生的情況。

從太陽經轉傳過來的,稱為「太陽陽明」,症狀為小便頻數但大便困難,這是因為膀胱津液乾涸,脾胃失去滋潤,導致脾氣收縮,糞便堅硬且顆粒小。

從陽明經本身直接發生的,稱為「正陽陽明」,症狀為胃部陽氣旺盛,即使沒有其他經脈的轉傳,一遇到外邪入侵,身體內部就會產生熱邪。

從少陽經轉傳過來的,稱為「少陽陽明」。

少陽陽明者,發汗利水,膽液枯槁,因而胃中燥熱,大便艱難也。太陽陽明者,寒水之枯;少陽陽明者,相火之旺;正陽陽明者,燥金之盛也。

白話文:

患有少陽陽明證的人,多汗且尿液清長,膽汁枯竭,因此胃中燥熱,便祕。太陽陽明證是寒水枯竭,少陽陽明證是相火旺盛,正陽陽明證是燥金過盛。

2. 陽明來路二(陽明九)

問曰何緣得陽明病?答曰太陽病,若發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乾燥,因轉屬陽明,不更衣,內實,大便難者,是名陽明也。

白話文:

問:為什麼會得陽明病? 答:太陽病若發汗、瀉下、利小便,這些情況會導致體液耗損,胃中乾燥,於是轉變為陽明病。如果不更換衣服保暖,導致內熱鬱積,大便困難,這就是陽明病。

陽明病來自太陽者,多少陽者,少陽盛之人,太陽病感汗下利,水亡其津液,以致胃中乾燥,因而轉屬陽明,燥熱內實,大便堅硬,此名為陽明也。

白話文:

陽明病是由太陽病轉變來的。在太陽病階段,病情較輕微的人,少陽經氣血比較旺盛。如果太陽病患者過度發汗或腹瀉,導致津液損傷嚴重,胃中乾燥,就會轉變為陽明病。陽明病的特徵是內部燥熱,大便乾燥堅硬。

3. 陽明來路三(陽明十)

本太陽病初得時,發其汗,汗先出不徹,因轉屬陽明也。

太陽病汗出透徹,則表解而裡氣亦達。若汗出不徹,表邪未解,腑熱鬱生,因而轉屬陽明也。

4. 陽明來路四(陽明十一)

二陽並病:太陽初得病時發其汗,汗先出不徹,因轉屬陽明,續自微汗出,不惡寒。若太陽病證不罷者,不可下,下之為逆。如此可小發汗。設面色緣緣正赤者,陽氣拂鬱在表,當解之,薰之。若發汗不徹,不足言陽氣拂鬱不得越,當汗不汗,其人煩躁,不知痛處,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其人短氣,但坐,以汗出不徹故也。更發汗則愈。

白話文:

太陽病和陽明病同時發作:

  • 太陽病剛發作時,出汗不暢,轉為陽明病,繼續微微出汗,不惡寒。
  • 如果太陽病症狀未消,不可用瀉法,否則會逆轉病勢。
  • 這種情況可以小量發汗。如果面色紅赤,說明陽氣鬱積在體表,應當用薰灸法解鬱。
  • 如果發汗不暢,不能說陽氣鬱積無法宣洩,而是汗出不順暢,患者煩躁,不知疼痛部位,時而在腹中,時而在四肢,按壓也找不到疼痛點,呼吸短促,只能坐著,都是因為汗出不暢所致。
  • 繼續發汗治療可以讓病情好轉。

何以知汗出不徹,以脈澀故知也。

病傳陽明之腑,而太陽表證未罷,謂之二陽並病。以太陽初病發汗不徹,經熱內蒸,因而轉屬陽明,續自微汗出,而不惡寒,便是腑熱作矣。腑熱宜下。若太陽表證不罷者,不可下,下則表陽內陷,此之謂逆。如此可小發汗,以泄其表。設表邪外盛,面色緣緣正赤者,此陽氣拂鬱在表,不得出路,鬱蒸頭面之故。

白話文:

疾病傳染到陽明腑,而太陽經的表證還沒有消除,稱為「二陽並病」。因為太陽經初期發病時沒有徹底發汗,經絡的熱氣向內蒸騰,所以轉變為陽明腑的病症,繼續微微出汗,但不惡寒,這便是腑熱發作了。腑熱宜於瀉下。如果太陽經的表證還沒有消除,不能瀉下,瀉下則會導致表陽內陷,這種情況稱為「逆」。這樣可以稍微發汗,以疏泄其表症。假如表邪在外面盛行,面色泛紅發亮,這是陽氣鬱結在表層,沒有出路,鬱積蒸發到頭面部的緣故。

當內解外薰,令其透徹。不得小汗,以致邪留。若發汗不徹,陽氣拂鬱不得外越,其人胃氣內遏,必至煩躁,又覺疼痛,其痛不知其處,或在腹中,或在四肢,按之絕不可得,而且隧路壅阻,呼吸短氣。凡此諸證,皆坐以汗出不徹故也。更發其汗則愈。此何以知是汗出之不徹,以其脈澀故知之也。

白話文:

當身體內外都得到溫暖蒸騰後,讓汗液透徹而出。如果只是出了小汗,邪氣就會滯留。如果發汗不徹底,陽氣就會鬱積無法排出體外,導致胃氣內阻,必然會焦躁不安,而且疼痛難忍,這種疼痛沒有固定的部位,可能在腹中,也可能在四肢,按壓卻找不到具體的疼痛點。此外,經絡也會堵塞,導致呼吸短促。所有這些症狀都是因為汗液沒有徹底排出造成的。只要繼續發汗,症狀就能夠得到緩解。如何判斷汗出不徹底呢?可以通過脈搏的感覺來判斷,如果脈搏澀滯,就說明汗出不徹。

澀者,陽鬱而不滑利也。拂鬱,抑鬱之意。漢書鄒陽傳,太后拂鬱泣血。楚辭七諫,沉江心拂鬱而內傷。薰法:以盆盛滾水,入被熱薰,取汗最捷,宜於下部用之。

白話文:

澀:陽氣鬱結而不順暢。 拂鬱:解除鬱結的意思。漢朝《漢書·鄒陽傳》中記載「太后拂鬱泣血」。楚辭《七諫》中寫道「沉江心拂鬱而內傷」。 薰法:用盆盛滾水,讓受薰者蓋著被子接受熱薰,是最快的發汗方法,適宜用於下半身。

5. 陽明經病腑病汗下總綱一(陽明十二)

病人煩熱汗出则解,又如瘧狀,日晡時發熱者,屬陽明也。脈實者宜下之,脈浮虛者宜發汗。下之與大承氣湯,發汗宜桂枝。(方在太陽五)

白話文:

病人煩熱出汗就會好,又像瘧疾一樣,下午發燒的,屬於陽明經的熱症。脈象實的適合瀉下治療,脈象浮虛的適合發汗治療。瀉下用大承氣湯,發汗用桂枝湯。(方劑見太陽病第五)

太陽表證未解而生煩熱,汗出則煩熱解矣,乃汗後又如瘧狀,每日日晡時發熱者,此屬陽明也。(日晡申戍之交,陽明旺盛之時也。漢書天文志,正月旦決八風,旦至食為麥,食至昳為稷,昳至晡為黍,晡至下晡為菽,下晡至日入為麻。各以其時用云色占種所宜。按日晡在日昳之後,下晡在日入之前,正申酉戍燥金得令之時也。

白話文:

如果太陽病表證尚未解除,但出現發燒發熱,出汗後發燒發熱的症狀就會緩解,出汗後又像瘧疾一樣,每天下午發熱,這種情況屬於陽明證候。(下午是申時和戌時的交界,是陽明經最旺盛的時候。漢朝的《天文志》中記載,正月初一決定一年的八風,從早上到中午主掌小麥,從中午到下午主掌稷,從下午到傍晚主掌黍,從傍晚到日落主掌豆,從日落到夜晚主掌麻。各個時段以這些作物的顏色作為預測作物種植的依據。下午在中午後,傍晚在日落前,正是申時、酉時、戌時燥金當令的時候。)

)陽明有經證,有腑證。經證表熱外發,其脈浮虛。腑證裡熱內結,其脈實。脈實者宜下之以泄其裡熱,脈浮虛者宜發汗以泄其表熱。下之與大承氣湯大黃芒硝破結而泄熱,厚朴枳實降濁而消滿也。發汗宜桂枝湯,姜甘大棗補脾精而和中氣,桂枝芍藥通經絡而泄營郁也。

白話文:

陽明經有經證和腑證。經證表現為表熱外發,脈象浮虛。腑證表現為裡熱內結,脈象實。脈象實的,宜用下法,以瀉去裡熱;脈象浮虛的,宜用發汗法,以散去表熱。下法可用大承氣湯,大黃和芒硝能破結清熱,厚朴和枳實能降濁消滿。發汗法可用桂枝湯,甘草、大棗能補脾氣和中氣,桂枝和芍藥能通經絡,散營鬱。

6. 陽明經病(七章 腑病連經)

陽明自太陽傳來水入於腑,全是經病。經病宜汗。其未離太陽之經則用麻桂,其將入陽明之腑則加葛根。陽明一見吐利,雖未是裡實可下之證,然而經迫腑郁,已是胃熱將成之根,故用葛根雙解經腑之郁。此證得法,自無離經入腑之患矣。

白話文:

陽明病是由太陽病傳變而來的,水液積聚在胃中,這都是經絡的疾病。經絡的疾病應該發汗治療。如果疾病還沒有離開太陽經,就使用麻黃和桂枝;如果疾病將要進入陽明腑,就加上葛根。陽明病一旦出現嘔吐和腹瀉,雖然還不是可以下瀉的實證,但是經絡瘀阻、腑氣鬱結,這已經是胃熱即將形成的根源,因此使用葛根來同時解除經絡和腑氣的鬱結。如果按照這個方法治療,肯定不會有疾病離開經絡進入腑中的憂患。

7. 陽明經病桂枝證一(陽明十三)

陽明病,脈遲,汗出多,微惡寒者,表未解,也可發汗,宜桂枝(方在太陽五)。

脈遲,汗出惡寒,是太陽中風脈證,故宜桂枝;而多汗,已屬胃陽之盛,故曰陽明病也。

白話文:

脈搏跳動緩慢,出汗卻感覺寒冷,這是太陽中風的脈象,因此適合使用桂枝湯治療;但因為出汗過多,這已經屬於胃陽旺盛,所以說這是陽明病。

8. 麻黃證二(陽明十四)

陽明病,脈浮,無汗而喘者,發汗則愈,宜麻黃(方在太陽二十)。

脈浮,無汗而喘,是太陽傷寒脈證,故宜麻黃

太陽經病內傳陽明之腑,陽明之腑邪未實,太陽之經邪未罷,是宜用太陽表藥。即里有下證而表病未解,亦不可下,當先以麻桂表其風寒,然後議下也。

白話文:

陽明胃腑受病後,病氣向內傳至陽明腑中,但是陽明腑的邪氣還未充足,而太陽經的邪氣還未完全消退,此時應該使用太陽經的治療感冒藥物。即使有內臟下陷的症狀,但外表感冒的症狀還未解除,也不應該馬上進行瀉下治療,應先用麻黃和桂枝藥物來驅散表面的風寒,然後再考慮瀉下治療。

風脈浮緩,寒脈浮緊,遲者緩之變文也。風脈不言浮,寒脈不言緊,省文也。太陽傳陽明,緩緊之中必兼大象,以傷寒三日陽明脈大,前章已經提明,故此不及。

白話文:

浮而緩脈表示風邪,浮而緊脈表示寒邪。遲脈是由緩脈轉變而來。但古文為了簡潔,沒有特別提到「風脈」浮動,也沒有提到「寒脈」緊繃。

當太陽病傳變成陽明病時,緩脈和緊脈必定同時伴有大脈象,因為傷寒三日後,陽明脈就會變得強大。由於前一章已經提過這個現象,所以這裡沒有再特別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