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雍

《仲景傷寒補亡論》~ 卷十二 (4)

回本書目錄

卷十二 (4)

1. 病可火二條

仲景曰。下利。穀道中痛。當溫之。當以熬鹽末熨之。一方。炙枳實熨之。千金翼云。宜炙枳實。若熬鹽等如炒蠶沙之類皆可熨。龐氏言枳實末與鹽相兼用。益佳。或單用枳實末非。枳實須逐片炙用。即枳殼也。

白話文:

仲景說:腹瀉、大腸中有疼痛,應該溫暖腹部。可以用炒過的鹽末熨燙。另有一種方法是用炙過的枳實熨燙。千金翼方說:應該用炙過的枳實。像炒蠶沙那樣炒過的鹽等都可以熨燙。龐氏說枳實末和鹽一起使用效果更好。或者單獨使用枳實末是不對的。枳實必須一片一片地炙用,也就是枳殼。

龐氏曰。臍中冷結。不可便熨。冷氣攻心腹。必死。須先用藥溫之。久而可熨之。

又曰。臍下冷結。或關陽去者。大小便不通。服藥雖多。不見效。炒鹽熨臍下。須臾即通。若病人已服巴豆甘遂大黃輕粉之類過多者。略通則大利而損人。宜詳之。

白話文:

又有人說,如果臍下有寒冷的結塊,或者關陽穴的氣血離開了,就會導致大小便不通暢。即使服用很多藥物,也不會見效。這時如果將炒熱的鹽敷在臍下,很快就能通便。但是,如果病人已經服用了過多的巴豆、甘遂、大黃、輕粉等瀉藥,就會導致腹瀉不止,損傷身體。因此,在使用炒鹽熨臍下之前,要仔細辨別病人的情況。

2. 火邪三條

龐氏曰。傷寒。醫以火置臥床下。或周身用火迫劫汗。或熨。或誤灸。皆火邪也。仲景曰。傷寒脈浮。醫以火迫劫之。亡陽。必驚狂。或臥起不安者。宜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

白話文:

龐氏說:傷寒時,醫生用火放在病牀下面。或用火熱迫全身出汗。或熨燙。或誤用灸法。這些都是火邪。仲景說:傷寒脈浮,醫生用火迫劫之,就會失去陽氣,必定驚狂。或臥起不安的,應該用桂枝去掉芍藥,加上蜀漆、牡蠣、龍骨來救治逆證。

又曰。火逆下之。因燒針煩躁者。桂枝甘草湯主之。雍曰。可代救逆湯用之。

白話文:

另有一種說法,是火氣鬱積或反流到下焦所致。服用溫熱藥物後,會出現心煩躁動的症狀,可用桂枝甘草湯來治療。雍氏說,桂枝甘草湯可替代救逆湯使用。

龐氏曰。灸及燒針後。證似火劫者。並宜以火劫治之。煩躁驚及狂。用金匱風引湯尤良。柴胡龍骨牡蠣亦通用。

白話文:

龐氏說:灸和燒針之後,症狀類似火災的,都應該用火劫的方法治療。煩躁、驚恐和狂躁的,最好使用金匱風引湯。柴胡加龍骨牡蠣湯也可以通用。

千金方曰。其病形不可灸。因火為邪。散走血脈。傷脈尚可。傷臟則劇。井俞冗腫。黃汗自出。經絡外爛。肉腐為癰膿。此為火疸。醫所傷也。雍曰。千金翼有火疸一證。錯簡在狐惑後。又並微數之脈不可灸證合為一。又云。應用瀉心湯。其言舛謬不可續。微數之脈不可灸。

白話文:

《千金方》說:這種病的病竈不可灸。因為火是邪惡的。會散佈在經絡血脈中。傷及經脈尚可,傷及臟腑則嚴重。井穴和俞穴腫脹,自出黃汗。經絡外爛,肌肉腐爛成癰膿。這是火疸,是醫生所傷的。雍說:《千金翼》中有一種火疸的證候,錯簡在狐惑之後。又把微數脈不可灸的證候合併為一。還說:應當應用瀉心湯。他的話舛誤謬妄,不可採信。微數脈不可灸。

已見本門。獨留火疸一證。似屬火邪。故錄於此。外臺以瀉心湯治蝕於上部屬狐惑。亦系火疸微數脈於後。其誤久已。

白話文:

已經看過本門的醫書了。獨剩關於火疸這個證候。疑似是火邪。所以記載於此。外臺醫書用瀉心湯治療上部蝕瘡,認為是狐惑引起的,也與火疸相關,經常脈微數,很早就誤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