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無己

《傷寒明理論》~ 卷中 (5)

回本書目錄

卷中 (5)

1. 動氣

傷寒動氣。何以明之。動氣者。為築築然動於腹中者是矣。臟氣不治。隨臟所主。發泄於臍之四旁。動跳築築然。謂之動氣。難經曰。肝內證臍左有動氣。按之牢若痛。心內證臍上有動氣。按之牢若痛。肺內證臍右有動氣。按之牢若痛。腎內證臍下有動氣。按之牢若痛。是臟氣不治。

白話文:

傷寒會引起內氣異常。怎麼知道呢?異常的內氣會在腹部脈動,這就是「動氣」。臟腑之氣運作失常,就會表現在臍旁相對應的部位,會有跳動感,這就是所謂的「動氣」。

《難經》說:

  • 肝臟有問題,臍左側會有動氣,按壓時會感到疼痛。
  • 心臟有問題,臍上方會有動氣,按壓時會感到疼痛。
  • 肺臟有問題,臍右側會有動氣,按壓時會感到疼痛。
  • 腎臟有問題,臍下方會有動氣,按壓時會感到疼痛。

這說明臟腑之氣失調,就會導致動氣。

腹中氣候發動也。動氣應藏。是皆真氣虛。雖有表裡攻發之證。即不可汗下。經曰。動氣左右。不可發汗。汗則頭眩。汗不止。筋惕肉瞤。是發汗而動肝氣者也。動氣在左不可下。下之則腹內拘急。食不下。動氣更劇。雖有身熱。臥則欲蜷。是下之而動肝氣者也。動氣在上。

白話文:

這是因為身體內部氣候發生了變化所致。氣候變化時應藏住氣,這是因為此時正氣虛弱。即使有表證或裡證發作,也不可發汗或攻下。經文說:「氣候變化時不要發汗,否則會頭暈。發汗不止,會導致肌肉顫動和痙攣,這是發汗後導致肝氣受傷。」氣候變化在左,不可攻下;否則會導致腹中拘急,進食困難,氣候變化加劇。即使有發熱,平躺時也會蜷縮。這是下法後導致肝氣受傷。氣候變化在上。

不可發汗。汗則氣上衝。正在心端。是發汗而動心氣者也。動氣在上不可下。下之則掌握熱煩。身上浮冷。熱汗自泄。欲得水自灌。是下之而動心氣者也。動氣在右。不可發汗。汗則衄而渴。心苦煩。飲即吐水。是發汗而動肺氣者也。動氣在右不可下。下之則津液內竭。咽燥鼻乾。

白話文:

不能發汗。發汗會導致氣往上衝,直達心臟。這是發汗導致心氣運作的結果。當氣在上,不能往下動。往下動就會導致手腳發熱煩躁,身體表面浮腫發冷,熱汗自動排出體外。患者會想要自己喝水。這是因往下動而導致心氣運作的結果。當氣在右邊,不能發汗。發汗會導致流鼻血和口渴,心臟苦悶煩躁,喝水後會嘔吐。這是因發汗而導致肺氣運作的結果。當氣在右邊,不能往下動。往下動會導致體內津液枯竭,咽喉乾燥,鼻子乾燥。

頭眩心悸。是下之而動肺氣者也。動氣在下。不可發汗。汗則無汗。心中大煩。骨節苦痛。目運惡寒。食則反吐。谷不得下。是發汗而動腎氣者也。動氣在下不可下。下之則腹脹滿。卒起頭眩。食則下清穀。心下痞。是下之而動腎氣者也。且脾內證。當臍有動氣。經特曰臍之四旁動氣。

白話文:

頭暈心悸。是因為瀉下導致肺氣上逆。動氣在下方,不可發汗。發汗則容易沒有汗。心中十分煩躁,骨節疼痛。眼睛轉動畏寒,吃東西則會嘔吐,食物無法進入腸胃。這是因為發汗導致腎氣上逆。動氣在下,不可瀉下。瀉下則會腹脹腹滿。突然起身頭暈,吃東西會排出清澈的穀物,心下痞悶。這是因為瀉下導致腎氣上逆。另外,脾臟內證,臍周會出現動氣。經文特別提到:「臍之四旁動氣。」

不可汗下。獨不言脾候。當臍有動氣者。以脾居中州。為胃以行津液。發汗吐下。獨先動脾。況脾家發動氣者。詎可動之也。所以特不言之也。傷寒所以看外證為當者。蓋不在脈之可見。必待問之可得者。發汗吐下。務要審諦。舉此動氣。類可知矣。

白話文:

不可以在傷寒期間服汗藥或瀉藥。唯獨沒有提到脾的證狀。當臍部有氣動的現象時。因為脾位於中間,為胃運送津液。發汗或瀉藥,首先會影響脾的運作。況且脾本身已經產生氣動了,怎麼還可以使用使氣動的藥物呢?所以特別沒有提到它。傷寒之所以要看外證作為診斷的依據,是因為脈象無法看出來,必須透過詢問才能瞭解。發汗或瀉藥,一定要仔細審查。舉這個氣動的例子,類似的道理都可以知道了。

2. 自利

傷寒自利。何以明之。自利者。有不經攻下。自然溏泄者。謂之自利也。傷寒自利多種。須知冷熱虛實。消息投湯。無致失瘥。雜病自利。多責為寒。傷寒下利。多由協熱。其與雜病有以異也。表邪傳裡。裡虛協熱則利。不應下而便攻之。內虛協熱遂利。是皆協熱。已又合病。

白話文:

腹瀉是傷寒的常見症狀。如何診斷?

自然腹瀉:沒有服用瀉藥,卻自然發生腹瀉,稱為自然腹瀉。

傷寒引起的腹瀉種類繁多。必須辨別寒熱虛實,據此開具藥方。避免誤診,耽誤治療。

雜病引起的腹瀉:多半是寒邪所致。傷寒引起的腹瀉:多半是協熱所致。這與雜病不同。

表邪傳入內裡,內裡虛弱,協熱擾動,就會腹瀉。不應腹瀉卻服用瀉藥,也會導致內虛協熱引發腹瀉。這都是協熱造成的。同時可能伴隨其他症狀。

皆作自利。太陽與陽明合病。必自下利。葛根湯主之。太陽與少陽合病。必自下利。黃芩湯主之。陽明與少陽合病。必自下利。大承氣湯主之。三者皆合病下利。一者發表。一者攻裡。一者和解。所以不同者。蓋六經以太陽陽明為表。少陽太陰為在半表半裡。少陰厥陰為在裡。

白話文:

這些方劑都是用來治療自身疾病的。

太陽病和陽明病同時發病,必定會腹瀉。葛根湯可以治療。

太陽病和少陽病同時發病,必定會腹瀉。黃芩湯可以治療。

陽明病和少陽病同時發病,必定會腹瀉。大承氣湯可以治療。

這三種合病都導致腹瀉。一種發散表邪,一種攻裡邪,一種和解表裡。之所以不同,是因為六經中太陽和陽明屬於表證,少陽和太陰屬於半表半裡證,少陰和厥陰屬於裡證。

太陽陽明合病。為在表者也。雖曰下利。必發散經中邪氣而後已。故與葛根湯以汗之。太陽與少陽合病。為在半表半裡者也。雖曰下利。必和解表裡之邪而後已。故與黃芩湯以散之。陽明少陰合病。為少陽邪氣入腑者也。雖曰下利。必逐去胃中之實而後已。故與承氣湯以下之。

白話文:

太陽(表證)與陽明(胃腸)合病。

這屬於表證,即使有腹瀉,也必須驅散經脈中的邪氣才能痊癒。因此使用葛根湯來發汗治療。

太陽(表證)與少陽(膽囊)合病。

這屬於半表半裡證,即使有腹瀉,也必須調理表裡兩方面的邪氣才能痊癒。因此使用黃芩湯來疏散邪氣。

陽明(胃腸)與少陰(腎臟)合病。

這屬於少陽邪氣進入腑臟,即使有腹瀉,也必須清除胃中的積實才能痊癒。因此使用承氣湯來瀉下。

是三者所以有異也。下利家何以明其寒熱耶。且自利不渴屬太陰。以其臟寒故也。下利慾飲水者。以有熱也。故大便溏小便自可者。此為有熱自利。小便色白者。少陰病形悉具。此為有寒。惡寒脈微。自利清穀。此為有寒。發熱後重。泄色黃赤。此為有熱。皆可理其寒熱也。

白話文:

以上三者之所以有所不同,是根據什麼區分出寒熱呢?

拉肚子卻不口渴,這是屬於太陰病證。這是因為臟寒所致。

拉肚子想喝水,這是因為有熱。

所以,大便稀薄、小便通暢的,這是因為有熱而自利。

小便色白,少陰病的症狀都齊全了。這是因為有寒。

怕冷、脈搏微弱、自利清穀,這是因為有寒。

發熱、下腹沉重、大便黃赤,這是因為有熱。

都可以根據這些症狀來分析出寒熱。

凡腹中痛。轉氣下趨少腹者。此欲自利也。自利家身涼脈小為順。身熱脈大為逆。少陰病脈緊下利。脈暴微。手足反溫。脈緊反去者。此為欲解。下利脈大者為未止。脈微弱數者。為欲自止。雖發熱不死。是知下利脈大為逆。而脈小為順也。自利宜若可溫。理中白通諸四逆輩。

白話文:

凡是腹部疼痛,轉化氣機下行到小腹的,這是要腹瀉的徵兆。腹瀉時身體發涼,脈搏微弱為順暢;身體發熱,脈搏強勁為不通暢。少陰病脈搏緊促,伴有腹瀉,脈象忽快忽慢,手腳冰涼。脈搏緊促但逐漸減弱的,表示腹瀉將要好轉。腹瀉時脈搏強勁的,說明腹瀉尚未止住。脈搏微弱而數的,表示腹瀉會自行停止。即使發熱,也不會因腹瀉而死亡。由此可知,腹瀉時脈搏強勁為不通暢,脈搏微弱為順暢。對於腹瀉,宜用溫熱的藥物調治,如理中丸、白通四逆湯等。

皆溫臟止利之劑。又有腸胃有積結。與下焦客邪。皆溫劑不能止之。必也或攻泄之。或分利之而後已。經曰。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宜赤石脂禹餘糧湯。復不止。當利其小便。是濕在下焦。滲泄而聚利者也。少陰病自利清水。色純青。心下必痛。口乾燥。與下利三部皆平。

白話文:

這些藥方都能溫暖內臟,止瀉。但如果腸胃中有積塊或下腹有外邪入侵,單靠溫補藥無法止瀉。必須使用瀉下藥或利尿藥才能痊癒。經書上說:「理中湯」是用來調理中焦的,但這種腹瀉是在下焦。應使用「赤石脂禹餘糧湯」。如果還不能止瀉,則應利小便。這是因為濕氣聚積在下焦,滲漏小便而導致腹瀉。少陰病出現腹瀉,瀉出的清水呈深青色,心窩必定疼痛,口乾舌燥。而且三焦都出現下陷的狀況。

按之心下硬。或脈沉而滑。或不欲食而譫語。或瘥後至年月日復發。此數者。皆腸胃有積結。而須攻泄者也。內經有曰。大熱內結。注泄不止。熱宜寒療。結伏須除。以寒下之。結散利止。大寒凝內。久利泄溏。愈而復發。綿歷歲年。以熱下之。寒去利止。謂之通因通用。下利雖有表證。

白話文:

按壓心臟下方覺得硬。或脈搏沉細而滑。或不想吃東西,卻胡言亂語。或在病情好轉後,過了很長時間後又復發。這些症狀都是腸胃有積聚結塊,需要攻下泄出的。內經中說:「大熱在體內結塊,熱氣鬱結會導致腹瀉不止。熱氣應當用寒涼的藥物治療,沉伏的結塊必須除去。用寒涼的藥物瀉下,結塊散開,腹瀉就會停止。大寒凝結在體內,久瀉就會導致便溏。病情好轉後又會復發,反反覆覆,持續很多年。用溫熱的藥物瀉下,寒氣就會散去,腹瀉也會停止。這就是根據原因對症下藥。」腹瀉雖然有不同的表證,但都是按此原則治療的。

又不可發汗。以下利為邪氣內攻。走津液而胃虛也。故經曰。下利不可攻其表。汗出必脹滿者是矣。大抵下利脫氣至急。五奪之中。此為甚者。其或邪盛正虛。邪壅正氣下脫。多下利而死。何以言之。經曰。下利日十餘行。脈反實者死。發熱下利至甚。厥不止者死。直視譫語下利者死。

白話文:

此外,不可發汗。因為發汗會使邪氣內攻。邪氣會耗損津液,導致胃氣虛弱。因此,《內經》說:「腹瀉時不可發汗,否則會脹滿。」發汗後必定脹滿的就是這樣的情況。一般來說,腹瀉會迅速導致氣脫。在五種虛脫中,這是最嚴重的。或者由於邪氣強盛、正氣虛弱,邪氣阻滯正氣下脫,就會導致頻繁腹瀉而死亡。為什麼這樣說呢?《內經》說:「腹瀉十餘次,脈搏反而有力的,會死亡。」發熱腹瀉嚴重,寒氣不停止的人會死亡。直視不認人,說胡話且腹瀉的會死亡。

下利手足厥冷無脈者。灸之不溫。脈不還死。少陰病自利。復煩躁不得臥寐者死。此數者。皆邪壅正氣下脫而死者也。金匱要略曰。六腑氣絕於外者。手足寒。五臟氣絕於內者。利下不禁。嗚呼。疾成而後藥。雖神醫不可為已。氣既脫矣。孰能治之。

白話文:

腹瀉,手腳冰冷,摸不到脈搏。用艾灸法治療也不會溫熱。脈搏不恢復就死定了。陽氣不足的疾病導致自發性腹瀉。再次出現煩躁不安,不能入睡的症狀,將會死亡。這些症狀都說明邪氣阻滯,正氣下陷而造成的死亡。金匱要略中記載:六腑之氣已經絕於體外,會導致手腳冰冷;五臟之氣已經絕於體內,會導致腹瀉不止。唉!病情來得很快,然後才開始用藥。即使是神醫也無力迴天。正氣已經崩潰了,誰又能救治呢?

3. 筋惕肉瞤

傷寒筋惕肉瞤。何以明之。傷寒頭痛身疼。惡寒發熱者。必然之證也。其於筋惕肉瞤。非常有之者。必待發汗過汗多汗。則有之矣。內經曰。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發汗過多。津液枯少。陽氣太虛。筋肉失所養。故惕惕然而跳。瞤瞤然而動也。太陽病脈微弱。汗出惡風者。

白話文:

傷寒會引起肌肉跳動和抽搐。為什麼這麼說?傷寒會頭痛、身體疼痛、怕冷發熱,這是必然的症狀。至於肌肉跳動和抽搐,並非人人都有。一定要等到出汗過多或大汗淋漓後,才會出現這些症狀。《黃帝內經》說,陽氣充足時,可以滋養精神,柔順時可以滋養筋脈。出汗過多,體液就會枯竭,陽氣也會虛弱,筋肉得不到滋養,就會跳動和抽搐。還有,太陽病脈搏微弱,且會出汗怕風的。

不可服大青龍湯服之則厥逆。筋惕肉瞤。此為逆也。太陽病發汗。汗出不解。其人仍發熱。頭眩身瞤動。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湯主之。動氣在左。不可發汗。發汗則頭眩汗不止。筋惕肉瞤。即是觀之。筋惕肉瞤。由發汗多亡陽。陽虛可見矣。茲雖逆也。止於發汗亡陽而表虛。

白話文:

不要服用大青龍湯,否則會出現厥逆、四肢抽搐、肌肉僵硬和頭暈的症狀,這屬於逆證。

太陽病患者發汗不完全,仍然高熱、頭暈、身體發抖、想要捶地的症狀,可以用真武湯治療。

如果病邪在左側,不能發汗。發汗反而會加重頭暈、出汗不止、四肢抽搐、肌肉僵硬。這是因為過度發汗會導致陽氣不足,從而出現陽虛的症狀。

儘管出現了逆證,但主要原因只是發汗過度導致陽氣不足和表虛。

治以溫經益陽則可矣。或因吐下發汗。表裡俱虛。而有此狀者。又非若但發汗後所可同也。經曰。傷寒吐下後。發汗虛煩。脈甚微。七八日。心下痞硬。脅下痛。氣上衝咽喉。眩冒。筋脈動惕者。久而成痿。此為逆之甚者也。太陽病發汗。復下之後。表裡俱虛。復加燒針。因胸煩。

白話文:

治療方法是溫補經陽氣即可。有些人因為嘔吐、腹瀉或發汗過度,導致表裡俱虛,出現上述症狀。這種情況與單純發汗後的情況不同。

《傷寒論》記載:傷寒病後嘔吐、腹瀉,然後發汗,導致表裡虛弱,脈搏很微弱,持續七八天。患者出現心下痞硬、脅下疼痛、氣往上衝咽喉、頭暈目眩、筋脈跳動抽搐的症狀。這種情況持續時間長了,會導致肢體萎縮。這是逆證中的嚴重類型。

太陽病發汗後,又服用下瀉藥後,表裡俱虛,再加上灸針,導致胸中煩熱。

面色青黃。膚瞤者難治。茲為逆之甚者也。發汗吐下。庸可忽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