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湯本求真

《皇漢醫學》~ 別論 (128)

回本書目錄

別論 (128)

1. 紫蘇葉及子之醫治效用

《本草綱目》曰

蘇莖葉

【氣味】辛溫無毒。

【主治】下氣,除寒中,其子尤良。(《別錄》)

除寒熱,治一切冷氣。(孟詵)

補中,治心腹脹滿,止霍亂轉筋,開胃下食,止腳氣,通大小腸。(日華)

通心經,益脾胃,煮飲尤勝,與橘皮相宜。(蘇頌)

解肌發表,散風寒,行氣,寬中,消痰,利肺,和血,溫中,止痛,定喘,安胎,解魚蟹毒,治蛇犬傷。(時珍)

以葉生食,作羹,解一切魚肉毒。(甄權)

蘇子

【氣味】辛溫無毒。

【主治】下氣,除寒,溫中。(《別錄》)

治上氣咳逆,冷氣,及腰腳中濕氣,風結氣。(甄權)

調中,益五臟,止霍亂、嘔吐、反胃,補虛勞,肥健人,利大小便,破瘕結,消五膈,消痰止嗽,潤心肺。(日華)

治肺氣喘急。(宗奭)

治風,順氣,利膈,寬腸,解魚蟹毒。(時珍)

《勿誤藥室方函口訣》香蘇散條曰:「此方於氣劑中有揮發之功,故凡男女氣滯,胸中、心下痞塞,默默不欲飲食,懶於動作,脅下痞硬,用大小柴胡等反激者,或鳩尾甚痛,晝夜悶亂,用建中、瀉心類無寸效者,與之奏意外之功。有一婦人患心腹痛,盡諸醫手,不能愈。一老醫用此方,三帖霍然。

昔之醫師,以此方療兵卒,亦揮發氣鬱故也(求真按:『用香蘇散之病證,可與半夏厚朴湯』),但不可拘泥於《局方》之主治。又蘇葉能解食積,故由食魚毒而腹痛,或喘息,若用多量紫蘇即有效。」

由此等說觀之,則本藥可謂有亢奮性發汗,鎮咳,健胃,利尿藥,兼有鎮靜,鎮痛,解毒(魚毒)作用。

2. 半夏乾薑散之注釋

乾嘔,吐逆,吐涎沫,半夏乾薑散主之。(《金匱要略》)

【註】

由余之經驗,本方於實際上不甚緊要。特有此創方者,恐仲景欲示此方包含小青龍湯乾薑半夏人參丸半夏瀉心湯等之方意。

半夏乾薑散

半夏、乾薑各等分。

上為細末,混合之。以醋二勺,和水一合二勺。煮藥末4克。取勺頓服之。

3. 乾薑半夏人參丸之注釋

妊娠,嘔吐不止,乾薑半夏人參丸主之。(《金匱要略》)

【註】

本條雖述惡阻之證治,然此嘔吐不止者,非唯不止之意,是曾用諸鎮嘔劑,猶嘔吐不止也。因本方中有生薑、半夏,故其鎮嘔作用與小半夏湯等,但與彼異者,此二藥之外,因尚有乾薑。不僅有半夏乾薑散之能力,更含人參,有似於理中丸之作用,故此方之主證,與其他鎮嘔劑異。

有不熱、不渴、不悸、心下痞硬、噁心嘔吐之陰虛狀者,即用小半夏湯小半夏加茯苓湯亦無效也。以是可知仲景之意深且長矣。

乾薑半夏人參丸方

乾薑、人參各4克,半夏8克。

上為細末,以生薑汁及米糊為丸。一回服用4克但用上三味,加生薑,以水三合,煎一合。去滓,一日三回分服,亦可。

東洞翁本方定義曰:「治嘔吐不止,心下痞硬者。」

《方機》本方主治曰:「心下痞硬,乾嘔不止者。」

求真按:「以方中有人參,云心下痞硬,可信。」

《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妊娠惡阻殊甚,不能服湯藥者,宜用此方,徐徐收效。大便不通者,間服大簇丸、黃鐘丸等。若兼蛔者,宜鷓鴣菜丸。」

《勿誤藥室方函口訣》本方條曰:「此方本治惡阻之丸方,但今以丸料,用於諸嘔吐不止,胃氣虛者,有捷效。」

《橘窗書影》曰:「一婦人年二十許,產後胃中不和,時吐飲食,羸瘦已極。遂發大嘔吐,藥食不入,脈微細,四肢微冷,口乾燥,欲冷水。醫束手,無如何。余診之,作乾薑半夏人參丸料,煎而待冷,時時使飲一合許。又以冷水送下烏梅丸,藥始下咽,嘔吐止。經二三日,啜稀粥,胃氣漸復。用前方月餘,愈而肥胖。」

一婦人年四十餘,嘗有吐水之癖。經炎暑,其病益甚,飲食不能進,身體骨立,心中疼熱,好飲冷水。西醫五六輩療之,更無效。余與半夏乾薑人參丸料,兼用烏梅丸,嘔吐頓止,心中疼熱,日漸減少,飲食得以漸進。其夫謝曰:「余五十年來,誤信西醫,不知中醫之治,有如是之速效者,真不堪慚愧矣。」

《溫知堂雜著》曰:「乾薑人參半夏丸,用於嘔吐,須以本條所謂『不止』為目的,是用他藥無效,惡阻久不止,胃中帶虛寒者,故自始即與此方無效者也。余以三味等分(人參用官種)為煎藥之一帖量,以水一合三勺,煮取六勺,約分十回之極少量,頻服之。此方之病候,飲食即吐出,諸藥不能受者,此方若適,服一二帖後必見效。

若服二三帖,尚不見微效者,可知此方不適矣。且不限於惡阻,亦可運用於諸病。余與暴瀉病之嘔吐不止者,即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