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曉五

《凌臨靈方》~ 白㾦

回本書目錄

白㾦

1. 白㾦

伏暑蒸化白㾦未得宣達,(照前方)或可加:

羚角片,綠豆衣,車前草,象貝,通草

白話文:

羚羊角切片、綠豆莢的外殼、車前草、象貝殼、通草

頭痛甚者中薄荷數分;

無汗加橘紅淡豆豉

脘悶加川樸、廣皮白。

沈老潮(三十二歲大胖子,七月十六日)暑濕熱邪擾於陽明,體稟多濕多痰,痰熱阻鬱氣機,升降不宣,神煩脘悶,骨絡煩疼,頭眩支倦,紅疹已透,未得宣達,脈弦數,右寸關兼浮滑,治宜清解。

白話文:

沈先生,32歲,肥胖,7月16日。暑氣、濕氣、熱邪侵襲人體陽明經,體質濕痰偏多,痰熱阻滯氣機運行,升降失調,出現煩躁、胸悶、四肢痠痛、頭暈乏力等症狀。紅色疹子已經顯露,但尚未充分發散。脈搏弦而數,右手寸關部位同時兼有浮滑,宜採用清熱解毒的方法治療。

局方紫雪丹,連翹,鮮扁斛,真川連,車前草,牛黃清心丸牛蒡,丹皮,益元散蘆根,羚角片,佩蘭葉,純鉤,鮮石菖蒲根(一錢五分,搗汁和沖),鮮竹瀝

白話文:

處方: 紫雪丹,連翹,鮮扁斛,真川連,車前草,牛黃清心丸,牛蒡,丹皮,益元散,蘆根,羚角片,佩蘭葉,純鉤,鮮石菖蒲根(搗碎後取汁,與沖劑混合),鮮竹瀝

按:痧疹已透,尚未宣達,如無刺平塌者,俗為疹子透勿出,若冒風即隱,屬內陷者危,俗為疹子回肚是也。

又按:痧疹有刺者佳,無刺勿起者,危。

又十七日再診原方一帖。

又十八十九日去紫雪丹加川鬱金

又二十日紅疹已得透解,肺胃痰熱未清,肝胃氣滯不和,時有潮熱,脘悶支倦,神疲嗜臥,口苦溺赤,脈小弦數,胎黃膩,治宜清肅上中,佐以平肝。

白話文:

又過了二十天,紅疹已經完全消退,但肺部和胃部的痰熱尚未清除,肝臟和胃部氣機鬱滯不協調,時常發熱潮紅、胸中鬱悶、四肢疲倦無力、精神疲乏嗜睡、口苦尿赤,脈象細小、弦緊、跳動次數多,舌苔黃膩。治療宜清肅肺部和中焦,並輔以平肝。

元參,佩蘭葉,杏仁,黑梔,車前草,連翹,鮮斛,真川貝,銀花露,牛蒡,丹皮,全瓜姜,益元散

白話文:

元參、佩蘭葉、杏仁、黑梔子、車前草、連翹、新鮮石斛、真川貝、銀花露、牛蒡、丹皮、全瓜姜、益元散

又二十二日,陽明遺濕未清,心脾尚有餘熱,肝胃不和,口乾嘔酸,頭眩支倦,便解下矢堅黑,小溲短赤而澀且痛,脈弦小數,胎光紅,治宜清解為法。

白話文:

二十二天後,陽明經的濕氣尚未完全清除,心脾還有餘熱,肝胃不調和,感到口乾噁心、頭暈四肢無力,大便乾燥呈黑色,小便量少顏色深紅,排尿時感到刺痛,脈象細小,舌苔呈紅色,治療宜用清熱解毒的方法。

元參,青蒿,生穀芽,宋半夏象貝同拌,車前草一兩煎湯代水,連翹,鮮斛,新會皮,佩葉葉,童木通,益元散真西珀三分同燈心研同拌,丹皮,薑汁,焦梔

白話文:

元參、青蒿、生穀芽、宋半夏與象貝殼粉一起攪拌。車前草一兩煎湯代替水服用。連翹、鮮斛(曬乾的牡蠣)、新會陳皮、佩蘭葉、童木通,將這些藥材與益元散和真西珀(琥珀),共三分研磨成粉,然後再與燈心草粉一起攪拌。最後加入丹皮、薑汁和焦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