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曉五

《凌臨靈方》~ 胃寒痛

回本書目錄

胃寒痛

1. 胃寒痛

牛(左,年廿六,上興橋),寒濕氣滯,肝胃不和,胃脘當心而痛,痛甚欲嘔,脈右弦緩,治擬泄木和中。

生米仁,宣木爪,東白芍桂枝三分,拌炒),赤苓,縮砂仁或用陽春砂仁,廣藿香左金丸三分,拌),新會皮,延胡索小青皮,制香附,法半夏瓦楞子,焦麥芽

白話文:

生糙米、木鱉果殼、白芍藥(加入三分之一劑量桂枝,一起炒)、赤茯苓、縮砂仁或陽春砂仁、廣藿香(加入三分之一劑量左金丸,一起炒)、新會陳皮、延胡索、小青皮、製香附子、半夏(用油煎至酥脆)、瓦楞子果仁、焦麥芽

乾薑、吳萸、刺猥皮,九香蟲肉桂沉香之類,隨意用之,常服香砂養胃丸大佳。

白話文:

像是乾薑、吳茱萸、荊芥穗、九香蟲、肉桂、沉香等這些藥材,可以隨意使用。另外,長期服用香砂養胃丸的效果也很好。

南皋橋七家田沈商堯,年五十餘,胃寒痛不止,脈弦遲舌白胖,清烏鎮沈馨齋治之,用歸耆建中湯一劑即止,方附後。

白話文:

在南皋橋七家田村,有一個名叫沈商堯的人,年齡五十多歲,患有胃寒疼痛,一直無法止痛。沈商堯的脈搏弦細而緩慢,舌頭又白又胖。清烏鎮的沈馨齋醫生為他治療,開了一劑歸耆建中湯,一劑藥下去,疼痛就止住了。藥方如下:

桂枝(一錢),煨姜(三片),全當歸(二錢),東白芍(三錢),紅棗(三枚),大棉耆(一錢五分),炙甘草(七分),飴糖(三錢),胡蘆巴(一錢)

白話文:

藥材與用量:

  • 桂枝:1 錢
  • 煨乾薑:3 片
  • 全當歸:2 錢
  • 東白芍:3 錢
  • 大棗:3 枚
  • 大棉耆:1 錢 5 分
  • 炙甘草:7 分
  • 飴糖:3 錢
  • 胡蘆巴:1 錢

朱(北街,年三十,六月專請),飢飽失常,勞倦內傷,厥陰肝氣橫逆,擾動胃中留伏痰飲,痰氣交阻,肝胃氣失通調,胃脘當心而痛,痛甚欲嘔,兩脅支滿,甚且厥逆,拘攣不仁,屢經更醫,擬進辛溫香燥之品,肝胃血液益受其耗,而脘痛脅脹不除,病經旬余,食不沾唇,形肉羸瘦,嘗讀《內經》有云: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治肝之體宜酸宜甘,治肝之用宜酸宜苦,酸甘能斂肝陰。

白話文:

姓朱的(住在北街,三十歲,六月專門拜訪醫生),一日三餐不規律,過度勞累,導致肝氣上逆,擾動胃中,積聚痰飲,痰氣交阻,肝胃不通調,胃脘部疼痛難忍,疼痛劇烈時想要嘔吐,兩脅脹滿,甚至暈厥,手腳抽筋麻痺,看過很多醫生,建議服用辛溫香燥藥物,導致肝胃氣血更加耗損,而胃脘部疼痛、兩脅脹痛仍未消退,病情持續十多天,滴水未進,身體消瘦。我讀過《內經》,其中提到:肝臟喜酸惡急,用甘味藥物可以緩解。治療肝臟的原則宜用酸味和甘味,治療肝臟的作用宜用酸味和苦味,酸甘能收斂肝陰。

肝與胃臟腑相對,一勝則一負,肝善升而胃少降,所以見證如是也。今診脈象虛數近弦,右關弦滑而浮,舌胎黃糙邊紅。擬宗經旨主治,附方請明眼酌奪。

白話文:

肝臟和胃臟腑位置相對,一方旺盛,另一方就會虛弱。肝臟負責向上升發,胃臟負責向下降納,因此症狀表現會如上所述。

現在診斷脈象:虛浮而頻數,接近弦脈;右手關脈弦而滑,且浮在表面;舌苔黃糙,邊緣發紅。

建議根據中醫經典理論進行治療,附方如下。請明眼人仔細斟酌,酌情調整。

參鬚玫瑰花三朵同燉沖),東白芍,新會皮,吉梅炭,筧麥冬,左金丸,宋制夏,綠梅蕊,清炙甘草,宣木瓜,朱茯神,陳冬米

白話文:

臺參鬚(與三朵玫瑰花一起燉煮並沖泡)

東白芍

新會陳皮

吉梅炭

筧麥冬

左金丸

宋制夏枯草

綠梅蕊

清炙甘草

宣木瓜

朱茯神

陳冬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