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履

《醫經溯洄集》~ 傷寒三陰病或寒或熱辨 (1)

回本書目錄

傷寒三陰病或寒或熱辨 (1)

1. 傷寒三陰病或寒或熱辨

嘗讀張仲景傷寒論。於太陰有曰。自利不渴者。屬太陰。以其臟有寒故也。當溫之。宜服四逆軰。於少陰有曰。少陰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惡寒者。當灸之。附子湯主之。少陰病。身體痛。手足寒。骨節痛。脈沉者。附子湯主之。少陰病下利。白通湯主之。少陰病下利。

白話文:

我曾經讀過張仲景的《傷寒論》。在太陰病篇中說:腹瀉卻不口渴的,屬於太陰病。這是因為太陰臟腑有寒氣的緣故。應當溫暖它,宜服四逆湯。在少陰病篇中說:少陰病,發病一兩天,口中調和,但背部怕冷的,應當灸之。附子湯為主藥。少陰病,全身疼痛,手足寒冷,骨節疼痛,脈搏沉細的,附子湯為主藥。少陰病腹瀉,白通湯為主藥。少陰病腹瀉,

脈微者。與白通湯。利不止。厥逆無脈。乾嘔煩者。白通加豬膽汁湯主之。少陰下利清穀。裡寒外熱。手足厥逆。脈微欲絕。身反不惡寒。其人面赤色。或腹痛。或乾嘔。或咽痛。或利止脈不出者。通脈四逆湯主之。少陰病脈沉者。急溫之。宜四逆湯。於厥陰有曰。手足厥寒。

白話文:

  1. 脈搏微弱的人,可以使用「白通湯」。如果腹瀉不止,出現厥逆(身體逆冷)而沒有脈搏,以及乾嘔煩悶的症狀,可以使用「白通加豬膽汁湯」來治療。

  2. 少陰病引起的腹瀉,排出清澈的穀物,內裡寒冷而外在發熱,手足厥逆,脈搏微弱欲絕,但身體卻不畏寒,臉色潮紅,可能伴有腹痛、乾嘔、咽痛等症狀,或者腹瀉停止但脈搏消失,可以使用「通脈四逆湯」來治療。

  3. 少陰病脈搏沉伏的人,需要緊急溫陽治療,可以使用「四逆湯」。在厥陰病的條文中有提到,手足厥寒的症狀,可以使用「四逆湯」來治療。

脈細欲絕者。當歸四逆湯主之。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湯主之。觀仲景此論。則傷寒三陰。必有寒證。而宜用溫熱之劑也。及讀劉守真之書。有曰。傷寒邪熱在表。腑病為陽。邪熱在裡。臟病為陰。俗妄謂有寒熱陰陽異證。誤人久矣。寒病有矣。非汗病之謂也。寒病止為雜病。

白話文:

如果脈搏細弱以至於快斷了,應該服用當歸四逆湯來治療。大汗淋漓。如果大便頻繁,同時感到四肢冰涼,則服用四逆湯來治療。觀察仲景的這個論述,那麼傷寒三陰,肯定有寒證。應該使用溫熱的藥劑來治療。等讀到劉守真的書,有這麼一句話:傷寒中邪熱在表,腑病為陽。邪熱在裡,臟病為陰。俗話裡錯誤地認為有寒熱陰陽的不同證狀,誤導世人已經很久了。寒病確實有,並不是指汗病。寒病只是雜病之一。

終莫能為汗病。且造化汗液之氣者。乃陽熱之氣。非陰寒之所能也。雖仲景有四逆湯證。是治表熱里和。誤以寒藥下之太早。表熱入里。下利不止。及或表熱裡寒自利。急以四逆溫里。利止里和。急解其表也。故仲景四逆湯證。復有承氣湯下之者。由是傷寒汗病。經直言熱病。

白話文:

沒有辦法治癒汗症。而且,產生汗液的氣是陽熱之氣,不是陰寒之氣所能產生的。雖然仲景有四逆湯證,是治療表熱裡和的,錯誤地用寒藥太早下利,表熱入裡,腹瀉不止。或者表熱裡寒自利,趕緊用四逆溫裏湯,止住腹瀉,裡和,趕緊解表。所以仲景的四逆湯證,又有承氣湯下利的,由此傷害了寒汗症。經文直接稱其為熱病。

而不言寒也。經言三陰證者。邪熱。在臟。在裡。以臟與里。為陰。當下熱者也。素問論傷寒熱病有二。篇名曰熱。竟無寒理。兼素問並靈樞諸篇。運氣造化之理推之。則為熱病。誠非寒也。觀守真此論。則傷寒無問在表在裡。與夫三陽三陰。皆一於為熱。而決無或寒者矣。

白話文:

不提「寒病」,因為經典說的三陰證,是指邪熱在臟腑的內部,因為臟腑是陰,所以這些症狀都是熱證。素問中討論傷寒熱病的文章名為「熱病」,整篇文章都沒有提到「寒」這個字;再加上素問和靈樞的的各種章節,都用運氣造化理論來推論,所以認為傷寒病肯定是熱病,不可能是寒病。按照守真的理論,傷寒無論是在表在裡,還是三陽三陰,都是一種熱病,絕對不存在寒病。

兩說不同。其是非之判。必有一居此者。由是彼此反復究詰其義。而久不能得。雖至神疲氣耗。不捨置者。自謂此是傷寒大綱領。此義不明。則千言萬語。皆未足以為後學式。況戕賊民生。何有窮極也哉。意謂成無己之注。必有所發明者。遂因而求之。然亦止是隨文而略釋之。

白話文:

這兩種說法是不一樣的。哪一個正確哪一個錯誤,必定有一個是正確的。因此他們互相爭辯,反覆探求其中的道理,可是長久以來都不能得到結論。即使是到了精神疲倦,體力耗盡的程度,也不肯放棄。他們自己認為,這是傷寒病的大綱領,這一點不明白,那麼千言萬語都不足以作為後學的榜樣。更何況這樣會危害百姓的生命,那會到什麼時候是個盡頭呢?我認為成無己的註解,必定會有所發明,於是我就因此而請教他。但是他也是隻是依據文字淺釋一番罷了。

竟不明言何由為熱。何由為寒之故。此非其不欲言也。蓋止知傷寒。皆是傳經。故疑於六經所傳。俱為熱證。而熱無變寒之理。遂不敢別白耳。以寒為本臟之寒歟。安得當熱邪傳裡入深之時。反獨見寒。而不見熱者。且所用溫熱藥。能不助傳經之熱邪乎。以寒為外邪之寒歟。

白話文:

作者並沒有明白地說明什麼原因會造成發熱,什麼原因會造成寒冷。這不是他不想說,而是因為他只知道傷寒都是經絡傳播,因此他懷疑六經所傳的證狀都是熱證,而熱症沒有變成寒症的道理,所以不敢明確區分。難道寒症是臟腑本來的寒症嗎?為什麼當熱邪傳入臟腑深處時,反而只表現出寒症,而不見熱症狀?況且所用溫熱藥物,難道不會助長經絡傳播的熱邪嗎?難道寒症是外來的邪氣引起的嗎?

則在三陽以成熱矣。豈有傳至三陰。而反為寒哉。成氏能潛心乎此。則必悟其所以然矣。自仲景作傷寒論以來。靡或遺之而弗宗。至於異同之論興。而漁者走淵。木者走山矣。宜乎後人不能決於似是而非之際。故或謂今世並無真傷寒病。又或以為今人所得之病。俱是內傷。又昧者。

白話文:

至於說《傷寒論》裡那些治溫熱病的藥物,都是針對傳到經絡的熱邪而使用的,因為三陰經屬於陰。還有一些特別荒謬的說法,說《傷寒論》裡的所有「寒」字,都應該是「熱」字。唉,歪風邪說流傳到這種地步了。於是我沉下心來,靜心思考,仔細揣摩。終於有一天,豁然開朗,似乎有所領悟,但也不敢肯定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確。我姑且把我的見解說出來,請有道德修養的人來指正。三陽病,太陽病的寒邪在…

至謂傷寒論中諸溫藥。悉為傳經熱邪而用者。以三陰經屬陰故也。又其太謬者。則曰。論中凡有寒字。皆當作熱字看。嗚呼。末流之弊。一至此乎。於是澄心靜慮以涵泳之。一旦劃然若有所悟者。然亦未敢必其當否也。姑陳之以從有道之正。夫三陽之病。其寒邪之在太陽也。

寒鬱其陽。陽不暢而成熱。陽雖人身之正,氣。既鬱則為邪矣。用麻黃髮表。以逐其寒。則腠理通。而鬱熱泄。故汗而愈。苟或不汗不解。其熱不得外泄。則必里入。故傳陽明。傳少陽。而或入腑也。若夫三陰之病。則或寒或熱者。何哉。蓋寒邪之傷人也。或有在太陽經鬱熱。

白話文:

寒邪阻塞了人體的陽氣,陽氣不通暢,就會化為熱邪。陽氣雖然是人體中正直的氣,但一旦鬱滯,就成為邪氣了。可以用麻黃來發散表氣,將寒邪排出,讓腠理通暢,鬱熱自然消散。所以發汗之後,病情就可以痊癒。如果沒有發汗,寒熱鬱滯於經脈,不能外散,就會傳入內臟,因此會傳變為陽明經或少陽經的病症,甚至進入腑臟。至於三陰經的病症,有時候是寒、有時候是熱,這是為什麼呢?那是因為寒邪侵犯人體時,有的在太陽經鬱熱。

然後以次而傳至陰經者。或有太陽不傳陽明少陽。而便傳三陰經者。或有寒邪不從陽經。而始直傷陰經者。或有雖從太陽。而始不及鬱熱。即入少陰。而獨見少陰證者。或有始自太陽。即入少陰。而太陽不能以無傷者。或有直傷即入。而寒便變熱。及始寒而終熱者。其鬱熱傳陰。

白話文:

繼續傳到陰經的病邪。有些太陽經的邪熱沒有傳到陽明經、少陽經,而直接傳到三陰經的。有些寒邪不是從陽經傳入,而是直接傷害陰經的。有些雖然從太陽經傳入,但是開始時不表現為鬱熱,而是直接進入少陰經,而單純出現少陰經的證狀。有些開始從太陽經傳入,但不是直接進入少陰經,而是太陽經的邪氣不能完全散發出去,而鬱積成熱,或開始為寒邪,最後變為熱邪。

與變便變熱。則為熱證。其直傷陰經。及從太陽即入少陰。則為寒證。其太陽不能無傷。則少陰脈證。而兼見太陽標病。其始為寒。而終變熱。則先見寒證。而後見熱證。此三陰之病。所以或寒或熱也。苟即三陰經篇諸條。展轉玩繹以求之。理斯出矣。夫其或傳經。或直傷。

白話文:

若病情發生變化而變得更熱,那則是熱證。此熱證直接傷及陰經,並從太陽經直接進入少陰經,那則是寒證。太陽經並非完全免於傷害,因此少陰脈會有病證,同時可見太陽經的標病。病情開始是寒證,最後轉變為熱證,起先會出現寒證,之後出現熱證。這就是三陰病所以有時為寒證,有時為熱證的原因。如果依照三陰經篇的條文,反復玩味思考來求證,道理就會顯現出來。至於某些病證或傳經,或直接傷害經絡。

或即入。或先寒後熱者。何也。邪氣暴卒。本無定情。而傳變不常故耳。故經曰。邪之中人也無有常。或中於陽。或中於陰。夫守真者。絕類離倫之士也。豈好為異說。以駭人哉。蓋由其以溫暑為傷寒。而仲景之方。每不與溫暑對。故略乎溫熱之劑。而例用寒涼。由其以傷寒一斷為熱而無寒。

白話文:

某些證型剛開始出現症狀就進入(指寒化);或者有些證型先是寒證,之後又轉成熱證。這是怎麼回事呢?邪氣變化突然,本來就沒有固定的表現;而且,邪氣傳變沒有固定的規律,所以《素問·至真要大論》說:「邪氣侵入人體,沒有固定的表現,有些人感受陽邪,有些人感受陰邪。」堅守真理的人,往往是遁世不羣的智者,哪裡會喜歡提出奇談怪論來驚世駭俗呢?只是因為他們把溫病誤認為傷寒,而仲景的方劑,往往不適用於溫病,所以他們就不用溫熱劑,而一概使用寒涼劑。這是因為他們把傷寒一概斷為熱證,而沒有寒證。

故謂仲景四逆湯。為寒藥誤下。表熱里和之證。及為表熱裡寒。自利之證。而立。又謂溫里止利。急解其表。又謂寒病止為雜病。嗟乎。仲景傷寒論。專為中而即病之傷寒作。不兼為不即病之溫暑作。故每有三陰之寒證。而溫熱之劑之所以用也。以病則寒以時。則寒其用之也固宜。

白話文:

所以稱仲景用四逆湯是寒藥誤下,對於表熱裡和的症狀,以及表熱裡寒,自發性腹瀉的症狀而建立。又說溫暖裡臟以停止腹瀉,緊急解除表證。又說寒病止於雜病。但是仲景的《傷寒論》,專門針對因中暑而立即發病的傷寒所寫,並不涉及不因中暑而發病的溫病和暑病。故每有涉及三陰寒證,是以當時正值寒冷季節使用溫熱的方劑。以症狀而言是寒證,以季節而言還是寒冷,使用溫熱的方劑是合理的。

後人不知此意。是以愈求愈遠。愈說愈鑿。若知此意。則猶庖丁解牛。動中肯綮矣。且如寒藥誤下。而成裡寒者。固不為不無矣。不因寒藥誤下。而自為裡寒者。其可謂之必無乎。殊不知陰經之每見寒證者。本由寒邪不由陽經。直傷於此。與夫雖由太陽。而始不及鬱熱。即入於此而致也。

白話文:

後人不知道這個道理,所以求治方法越研究越搞不清楚,議論紛紛,解釋起來也真是越來越離譜。如果知道這個道理,就像庖丁解牛一樣,出手就能切中要害了。比如說,本來是用來治療寒證的藥物,誤服之後反而造成了裡寒的情況,這種情況當然是有的。但是,並不是說服用了寒藥之後一定會造成裡寒,難道就沒有不服用寒藥而自己出現裡寒的嗎?人們往往不知道,陰經經常出現寒證,根源是寒邪沒有通過陽經,而是直接損傷了陰經。另外,寒邪即使通過太陽經而來,如果沒有鬱熱的症狀,也會直接進入陰經而導致裡寒。

雖或有因寒藥誤下而致者。蓋亦甚少。仲景所用諸溫熱之劑。何嘗每為寒藥誤下而立。況表裡寒之證。亦何嘗每有急解其表之文乎。夫裡寒外熱之證。乃是寒邪入客於內。迫陽於外。或是虛陽之氣。自作外熱之狀耳。非真熱邪所為也。觀仲景於裡寒外熱之證。但以溫藥治裡寒。

白話文:

雖然可能會因為誤服寒性藥物而導致裏寒外熱的證狀,但這種情況極其罕見。仲景所使用的溫熱劑,哪一次是因為誤服寒藥而開立的?況且表裡寒證,哪一次會見 到立即解表的條文?裏寒外熱的證狀,其實是寒邪侵襲內部,陽氣被逼迫到體外,或者虛陽之氣假象表現為外熱,並非真正的熱邪所致。觀察仲景對裏寒外熱證的治療,只用溫藥來治療裡寒。

而不治外熱。則知其所以為治之意矣。若果當急解其表。豈不於裡和之後。明言之乎。且三陰寒病。既是雜病。何故亦載於傷寒論。以惑後人乎。其厥陰病篇諸條之上。又何故每以傷寒二字冠之乎。夫內經所敘三陰病。一於為熱者。言其常也。仲景所敘三陰病。兼乎寒熱者。

白話文:

而不是治療外表的熱症。那麼就能知道他治療的用意了。例如必須立即祛除表症的話,難道不應該在調理好裡證之後,明確地說出來嗎?還有,三陰寒症既然是雜病,為什麼也要載入《傷寒論》中,以致迷惑後人呢?而《厥陰病篇》諸條文字的上面,為什麼每每冠以「傷寒」二字呢?《內經》中敘述的三陰病,都說成是熱病,那是說它們的常態。仲景所敘述的三陰病,卻兼有寒熱,那是說它們的變態。

言其變也。並行而不相悖耳。後人謂傷寒本無寒證。得非知常而不知變歟。然世之恪守局方。好用溫熱劑者。乃反能每全乾寒證無他。其守彼雖偏。治此則是。學者能知三陰。固有寒邪所為之證。則仲景創法之本意。可以瞭然於心目之間。而不為他說所奪矣。或曰。傷寒之病。

白話文:

傷寒病在不同的發展階段,病情會有所變化。正邪相爭,相互作用,並行不悖。後世一些人說傷寒一開始就沒有寒證,大概他們只知其常,不知其變。然而,當今頑固地遵循古方的人,喜歡用溫熱的藥物,也能把那些只有寒邪的病人治好,一點毛病也沒有。他們雖然固守一種療法,但在治寒邪病症時卻是正確的。學者們要知道,三陰經確實存在著寒邪引起的病證。這樣,仲景創立治療方法的本意,就可以在人們的心中一目瞭然。就不會被其他說法所迷惑了。有人說,傷寒這種病,

必從陽經鬱熱。而傳三陰今子謂直傷陰經。即入陰經。而為寒證。其何據乎。予曰。據夫仲景耳。仲景曰。病發熱惡寒者。發於陽也。無熱惡寒者。發於陰也。發於陽者。七日愈。發於陰者。六日愈。夫謂之無熱惡寒。則知其非陽經之鬱熱矣。謂之發於陰。則知其不從陽經傳至此矣。

白話文:

病症一定是從陽經鬱熱,而傳到三陰病症。現在你認爲是直接損傷陰經,就直接進入陰經,而成爲寒症。你的依據是什麼?我根據仲景的病例。仲景說,病症發熱惡寒的,是發於陽經。不發熱惡寒的,是發於陰經。發於陽經的,七天就會痊癒。發於陰經的,六天就會痊癒。說是不發熱惡寒,就知道不是陽經的鬱熱了。說是發於陰經,就知道不是從陽經傳播到這裏的了。

謂之六日愈。則知其不始太陽。而止自陰經發病之日。為始數之矣。仲景又曰。傷寒一二日。至四五日。而厥者。必發熱。傷寒病厥五日。熱亦五日。設六日當復厥。不厥者。自愈。傷寒厥四日。熱反三日。復厥五日。其病為進。夫得傷寒未為熱。即為厥者。豈亦由傳經入深之熱邪。

白話文:

因此導致了這樣的現狀。如今世人大多一開始生病時,症狀都表現為寒症,而沒有表現為熱症的。這是直接損傷了陰經,已經進入陰經的緣故。如果不能探究仲景的思想,只是固執地認為凡是損傷於寒,就會表現為熱病的說法進行治療。那麼,那些沒有因此而夭折的人,實在是太少了。

而致此乎。今世人多有始得病時。便見諸寒證。而並無或熱者。此則直傷陰經。即入陰經者也。苟不能究夫仲景之心。但執凡傷於寒。則為病熱之語以為治。其不夭人天年者。幾希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