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珍

《本草綱目》~ 草部第十五卷 (4)

回本書目錄

草部第十五卷 (4)

1. 千年艾

(《綱目》)

白話文:

《綱目》

簡化字

丹參根,味苦,微寒。歸心、肝、肺經。

破血、逐瘀、活血通經。

用於月經不調、痛經、閉經、血型腹痛、跌撲損傷、瘀血作痛、心胸煩熱、口舌生瘡、瘡瘍腫毒。

繁體中文

丹參根,味苦,微寒。歸心、肝、肺經。

破血、逐瘀、活血通經。

用於月經不調、痛經、閉經、血型腹痛、跌撲損傷、瘀血作痛、心胸煩熱、口舌生瘡、瘡瘍腫毒。

【集解】時珍曰:千年艾出武當太和山中。小莖高尺許。其根如蓬蒿。其葉長寸余,無尖丫,面青背白。秋開黃花,如野菊而小,結實如青珠丹顆之狀。三伏日採葉曝乾。葉不似艾,而作艾香,搓之即碎,不似艾葉成茸也。羽流以充方物。

白話文:

【集解】李時珍說:千年艾生長在武當山太和山中。小莖高約一尺左右。它的根像蓬蒿一樣。葉子長一寸多,沒有尖端分叉,正面青綠色,背面白色。秋天開黃花,像野菊花但較小,結的果實像青珠丹顆的樣子。在三伏天採摘葉子,曬乾後備用。葉子不像艾葉,但有艾葉的香味,搓碎後容易碎,不像艾葉葉子成茸狀。道士們用它來充當祭祀用品。

葉,

【氣味】辛、微苦,溫,無毒。

【主治】男子虛寒,婦人血氣諸痛,水煎服之(時珍)。

白話文:

【氣味】辛辣、微苦,性質溫和,無毒。

【主治】男子體虛寒,女子因血氣不足引起的各種疼痛,可用水煎服(李時珍)。

2. 茵陳蒿

(《本經》上品)

【釋名】藏器曰:此雖蒿類,經冬不死,更因舊苗而生,故名茵陳,後加蒿字耳。

時珍曰:按:張揖《廣雅》及《吳普本草》並作因塵,不知何義?

【集解】《別錄》曰:茵陳生太山及丘陵坡岸上,五月及立秋採,陰乾。

弘景曰:今處處有之,似蓬蒿而葉緊細。秋後莖枯,經冬不死,至春又生。

韓保升曰:葉似青蒿而背白。

大明曰:茵陳出和州及南山嶺上,一名石茵陳。

白話文:

釋名 藏器說:這種草藥雖然屬於蒿類,但冬季也不會枯死,而是依附於舊苗長出新的苗,所以取名為茵陳,後來才加上「蒿」字。

時珍說:根據張揖的《廣雅》和《吳普本草》,都寫作「因塵」,不知道是什麼意思。

集解 《別錄》說:茵陳生長在太山和丘陵的坡岸上,在五月和立秋時採摘,陰乾即可。

弘景說:現在各處都有茵陳,它像蓬蒿一樣,但葉子更細密緊密。到了秋天,莖部會枯萎,但冬季也不會枯死,到了春天又會重新長出來。

韓保升說:茵陳的葉子像青蒿,但背面是白色的。

大明說:茵陳產於和州和南山嶺上,又名石茵陳。

頌曰:近道皆有之,不及太山者佳。春初生苗,高三、五寸,似蓬蒿而葉緊細,無花實,五月、七月採莖葉陰乾,今謂之山茵陳。江寧府一種茵陳,葉大根粗,黃白色,至夏有花實。階州一種白蒿,亦似青蒿而背白,本土皆以為茵陳入藥。今南方醫人用山茵陳,乃有數種。

白話文:

頌詞中說:尋求中醫之道,要盡人事,禮敬遵循諸先賢之言,不要以為高如太山之巔就可以免於勉強。春天,茵陳苗開始生長,長到三、五寸高,看起來像蓬蒿,但葉子緊密細長,沒有花和果實。五月、七月採收莖葉後陰乾,就是現在所稱的山茵陳。在江寧府地區,有一種茵陳,葉子很大,根粗,呈黃白色,到了夏天就會開花結果。階州還有一種白蒿,也類似青蒿,但背面是白色的,當地人都認為它是茵陳,可以用來入藥。現在,南方的醫生們使用山茵陳,就有好幾種了。

或著其說云:山茵陳,汴京及北地用者,如艾蒿,葉細而背白,其氣亦如艾,味苦,干則色黑。江南所用者,莖葉都似家茵陳而大,高三、四尺,氣極芬香,味甘辛,俗又名龍腦薄荷。吳中所用,乃石香葇也,葉至細,色黃味辛,甚香烈,性溫。若誤作解脾藥服,大令人煩。

白話文:

又有人說,山茵陳,汴京城和北方的人用的是,像艾草一樣,葉子細而背面是白色的,它散發出的氣味也像艾草,味道苦,乾掉後顏色會變成黑色。江南地帶的人所用的是,莖葉都很像家裡的茵陳,但更大,高約三、四尺,氣味極為芬芳,味道甘辛,俗稱龍腦薄荷。吳中地區的人所用的是,石香葇,這種植物的葉子很細,顏色黃、味道辛辣,很香很烈,性溫和。如果誤用它來作為治療脾氣虛的藥物服用,會讓服用的人感到煩躁。

以本草論之,但有茵陳蒿,無山茵陳。注云:葉似蓬蒿而緊細。今汴京北地所用山茵陳是也。大體世方用山茵陳療腦痛,解傷寒發汗,行肢節滯氣,化痰利膈,治勞倦最要。詳本草正經,惟療黃疸、利小便,與世方都不應。今試取汴京所用山茵陳為解肌發汗藥,灼然少效;江南山茵陳療傷寒腦痛絕勝。

白話文:

從本草書來看,只有茵陳蒿,沒有山茵陳。注釋上說:葉子像蓬蒿但緊密細長。現在汴京以北地區所用的山茵陳就是這個。一般來說,世人多用山茵陳來治療腦痛、治療傷寒發汗、消除四肢關節的滯氣、化痰通利膈鬱,以及治療勞累倦怠最為需要。詳查本草正經,山茵陳只有治療黃疸、利尿的作用,與世人所用的方法完全不一樣。現在嘗試用汴京所用的山茵陳來作為解肌發汗藥,效果微弱;江南山茵陳治療傷寒腦痛的效果非常好。

比見諸醫議論,謂家茵陳亦能解肌下隔,去胸中煩。方家少用,但可研作飲服之。本草所無,自出俗方。茵陳蒿當別是一物,主療自異,不得為山茵陳也。此說亦未可據。但以功較之,則江南者為勝;以經言之,則非本草所出。醫方所用,更當考論爾。

白話文:

我常常看到一些醫生在討論茵陳是否能解肌下隔,去除胸中的煩悶。但是方家很少使用它,只可以研磨成粉末,然後用水沖服。在《本草》中沒有記載茵陳,但它卻出現在民間的方劑中。茵陳蒿應該是一種不同的藥物,它的主治功效也不一樣,所以不能把山茵陳當成茵陳蒿。這種說法也不一定正確。但是,如果比較它們的功效,那麼江南的茵陳要更好一些;如果根據經書上的記載,那麼茵陳並不是《本草》中所說的藥物。在醫方中使用茵陳,更應該考證和討論。

斅曰:凡使須用葉有八角者,陰乾,去根細銼,勿令犯火。

白話文:

凡是使用須用有八角的葉子時,要陰乾,去掉根部,細細地銼碎,不要讓它接觸火。

時珍曰:茵陳昔人多蒔為蔬,故入藥用山茵陳,所以別家茵陳也。《洪舜俞老圃賦》云:酣糟紫薑之掌,沐醯青陳之絲,是也。今淮揚人,二月二日猶採野茵陳苗,和粉面作茵陳餅食之。後人各據方士所傳,遂致淆亂。今山茵陳二月生苗,其莖如艾。其葉如淡色青蒿而背白,葉歧緊細而扁整。

白話文:

李時珍說:茵陳在古代常常被種植作為蔬菜,因此入藥用的茵陳是山茵陳,所以與其他品種的茵陳有所區別。《洪舜俞老圃賦》中說:「喝完酒,用浸泡著紫薑的洗手,用浸有醯(醋)的青茵陳洗手帕擦手」,說的正是這種茵陳。現在淮揚地區的人,在二月二日的時候還會採集野茵陳的幼苗,和麵粉一起做成茵陳餅來吃。後人根據各路方士的傳授,以至於出現了混亂。現在的山茵陳在二月時生出幼苗,它的莖像艾草一樣。葉子像淡青色的青蒿,葉背是白色的,葉片密集細長,平整。

九月開細花黃色,結實大如艾子,花實並與庵䕡花實相似,亦有無花實者。

莖葉,

【氣味】苦,平、微寒,無毒。普曰:神農、岐伯、雷公:苦,無毒;黃帝:辛,無毒。

權曰:苦、辛,有小毒。

大明曰:石茵陳:苦,涼,無毒。伏硇砂

張元素曰:苦、甘,陰中微陽。入足太陽經。

白話文:

花果

九月開細小的黃色花朵,結出的果實大如艾子,花的樣貌和果實的形狀都與艾草類似,也有不開花的種類。

莖葉

氣味:苦,性質平和、微寒,沒有毒性。普系本草記載:神農、岐伯、雷公:味苦,無毒;黃帝:味辛,無毒。

權氏說:味苦、辛,有小毒。

大明本草記載:石茵陳:味苦,性涼,無毒。可以解硇砂的毒性。

張元素說:味苦、甘,陰中帶有微陽。歸屬足太陽經。

【主治】風濕寒熱邪氣,熱結黃疸。久服輕身益氣耐老。面白悅長年。白兔食之仙(《本經》)。治通身發黃,小便不利,除頭熱,去伏瘕(《別錄》)。通關節,去滯熱,傷寒用之(藏器)。

白話文:

【主治】風濕寒熱的邪氣,以及熱結黃疸。長期服用能減輕體重,增強體力,延年益壽,使面色紅潤,增進長壽。兔子吃了它能成仙(《本經》)。治療全身發黃,小便不利,清除頭部熱邪,消除腹中伏瘕(《別錄》)。疏通關節,消除內臟積熱,治療傷寒用它(藏器)。

石茵陳:治天行時疾熱狂,頭痛頭旋,風眼疼,瘴瘧。女人癥瘕,並閃損乏絕(大明)。

【發明】弘景曰:《仙經》云:白蒿,白兔食之仙。而今茵陳乃云此,恐是誤耳。

白話文:

茵陳:治療流行時疫發熱神志不清、頭痛頭暈、眼睛因風邪而疼痛、瘴癘瘧疾等。此外,也用於治療女性癥瘕(婦科疾病)以及閃挫傷而氣絕(氣虛)。

發明:陶弘景評論道:《仙經》中記載:白蒿是白兔吃了能成仙的仙草。而現在將茵陳叫做白蒿,恐怕是誤傳了。

宗奭曰:張仲景治傷寒熱甚發黃,身面悉黃者,用之極效。一僧因傷寒後發汗不徹,有留熱,面身皆黃,多熱,期年不愈。醫作食黃治不對,而食不減。予與此藥,服五日病減三分之一,十日減三分之二,二十日病悉去。方用山茵陳、山梔子各三分,秦艽升麻各四錢,為散。

白話文:

宗奭說:張仲景治療傷寒症狀中發黃現象明顯,全身臉部都黃的病人,用此藥極為有效。有一個僧人因為傷寒後發汗不完全,仍有餘熱,臉部和身體都發黃,並有高熱,一年都不見好轉。醫生用作食黃來治療,但是效果不佳,而且飲食沒有減少。我給他這個藥方,服用五天後病情減輕了三分之一,十天後減輕了三分之二,二十天後病情完全消失。方劑是用山茵陳和山梔子各三分,秦艽和升麻各四錢,研成散劑。

每用三錢,水四合,煎二合,去滓,食後溫服,以知為度。此藥以山茵陳為本,故書之。

白話文:

使用三錢的藥材,加入四合(古代容量單位)的水,煎煮至二合(一合為半杯)後,去除渣滓,餐後溫服,服用後感到不適即可停止。此藥以山茵陳為主要藥材,因此記載於此。

王好古曰:張仲景茵陳梔子大黃湯,治濕熱也。梔子柏皮湯,治燥熱也。如苗澇則濕黃,苗旱則燥黃。濕則瀉之,燥則潤之可也。此二藥治陽黃也。韓只和、李思訓治陰黃,用茵陳附子湯。大抵以茵陳為君主,而佐以大黃附子,各隨其寒熱也。

白話文:

王好古說:張仲景的茵陳梔子大黃湯,用於治療濕熱症。梔子柏皮湯,用於治療燥熱症。就好比稻苗過度積水就會變成黃色,稻苗過度乾旱也會變成黃色。濕熱症就要瀉熱,燥熱症就要滋潤,這是可以的。這兩種藥物可以治療陽熱性的黃疸。韓只和和李思訓治療陰寒性的黃疸,使用茵陳附子湯。藥方中大多以茵陳為主藥,輔以大黃、附子,分別用於治療熱性黃疸和寒性黃疸。

【附方】舊二,新六。

白話文:

【附方】舊兩個,新六個。

茵陳羹:除大熱黃疸,傷寒頭痛,風熱瘴瘧,利小便。以茵陳細切,煮羹食之。生食亦宜。(《食醫心鏡》)遍身風癢生瘡疥:用茵陳煮濃汁洗之,立瘥。(《千金方》)

白話文:

茵陳羹:能夠清除大熱引起的黃疸,以及傷寒引起的頭痛,風熱引起的瘴瘧,利於小便。將茵陳切碎煮成湯羹服用。生吃茵陳也有好的效果。(《食醫心鏡》)

全身風癢生瘡疥:使用茵陳煮成濃汁來洗澡,立竿見影的痊癒。(《千金方》)

癧瘍風病:茵陳蒿兩握,水一斗五升,煮取七升。先以皂莢湯洗,次以此湯洗之,冷更作。隔日一洗,不然恐痛也。(崔行功《纂要》)

白話文:

癤瘍風病:茵陳蒿兩把,水六碗,煮沸後取三碗。先用皁莢湯清洗,接著用此湯洗之,冷了再使用。隔天洗一次,不然恐怕疼痛。(崔行功《纂要》)

風疾攣急:茵陳蒿一斤,秫米一石,曲三斤,和勻,如常法釀酒服之。(《聖濟總錄》)

白話文:

治療風疾攣急的藥方:茵陳蒿一斤,糯米一石,酒麴三斤,將三種配料均勻混合,按照釀酒的一般方法釀酒,服之即可。(出自《聖濟總錄》)

癇黃如金,好眠吐涎:茵陳蒿、白蘚皮等分,水二鍾,煎服,日二服。(《三十六黃方》)

遍身黃疸:茵陳蒿一把,同生姜一塊,搗爛,於胸前四肢,日日擦之。

白話文:

古代文字:

癇黃如金,好眠吐涎:茵陳蒿、白蘚皮等分,水二鍾,煎服,日二服。(《三十六黃方》)

遍身黃疸:茵陳蒿一把,同生姜一塊,搗爛,於胸前四肢,日日擦之。

**痙攣性黃疸,嗜睡吐涎:**茵陳蒿、白蘚皮各等分,加兩碗水煎服,每天兩次。(《三十六黃方》)

**全身黃疸:**取一把茵陳蒿和一塊生薑,搗碎,每天擦在胸前和四肢。

男子酒疸:用茵陳蒿四根,梔子七個,大田螺一個(連殼搗爛)。以百沸白酒一大盞,沖汁飲之,秘方也。

白話文:

患有酒疸的男性:使用四根茵陳蒿、七個梔子、一個大田螺(連殼搗碎)。再以一杯沸騰的白酒沖泡,混合汁液飲用,這是祕方。

眼熱赤腫:山茵陳、車前子等分。煎湯調(茶調散),服數服。(《直指方》)

白話文:

眼睛發紅腫痛:山茵陳、車前子各等份。煎成湯劑,調入茶中服用,連續服用數次即可。(摘自《直指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