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青主男科重編考釋》~ 虛勞門 (1)

回本書目錄

虛勞門 (1)

1. 勞症虛損辨

二症外相似,而治法實不同。虛損者,陰陽兩虛也。勞症者,陰虛陽亢也。故虛損可用溫補;若勞症則忌溫補而用清補也。

白話文:

這兩種病症外表相似,但治療方法卻截然不同。虛損是由陰陽兩虛所致。勞症則是陰虛陽亢所引起的。所以虛損可以用溫補的方法治療;如果得了勞症,則不能用溫補,而要用清補。

兩症辨法,不必憑脈,但看人著復衣,此著單衣者,為勞症。人著單衣,此著復衣者,為虛損。勞症,骨蒸而熱;虛損,榮衛虛而熱也。

白話文:

辨別兩種疾病的方法,不需要根據脈象,只需觀察患者所穿的衣物:

  • 穿一件衣服(單衣)的患者,得的是勞損症。
  • 穿兩件或更多衣服(復衣)的患者,得的是虛損症。

勞損症特點是骨頭發熱;虛損症特點是氣血虛弱而發熱。

2. 過勞

凡人過勞,脈必浮大不倫,〔按之無力〕,若不安閒作息,必有吐血之症。法當滋補,方用:

人參(三兩),白朮(五兩),茯苓(三兩),熟地(五兩),山萸(四兩),當歸(八兩),白芍(五兩),黃耆(五兩),麥冬(三兩),五味子(三兩),砂仁(五錢),陳皮(五錢),神麯(一兩),

白話文:

人蔘(180克),白朮(300克),茯苓(180克),熟地(300克),山萸肉(240克),當歸(480克),白芍(300克),黃芪(300克),麥冬(180克),五味子(180克),砂仁(30克),陳皮(30克),神曲(60克)

共為末,煉蜜為丸,每日早晚各服五錢。

〔此方乃補氣、補血、補精之妙品也。有斡旋之力,可以久服滋人,不致有偏勝之禍也。〕

3. 未成勞而將成勞

〔人有虛勞,未成勞瘵之症,〕而將成勞者,方用:

熟地(一兩),地骨皮(五錢),人參(五錢),麥冬(五錢),白朮(一錢),山藥(三錢),白芥子(三錢),五味子(三分)

白話文:

熟地黃:6 克 地骨皮:3 克 人參:3 克 麥冬:3 克 白朮:0.6 克 山藥:1.8 克 白芥子:1.8 克 五味子:0.2 克

水煎服。

凡人右寸脈大於左寸脈,即內傷之症。不論左右關尺脈如何,以此方投之效驗。

4. 勞病

勞病既成,最難治者,蓋必有勞蟲生之,以食人之氣血也。若徒補其氣血,而不入殺蟲之品,則飲食入胃,只蔭蟲而不生氣血也。若但只殺蟲而不補氣血,則五臟盡傷,又何有生理哉?惟於大補之中,加入殺蟲之藥,則元氣既全,真陽未散,蟲死而身安矣。方用:

白話文:

當勞動過度而導致身體疾病時,最難治的是體內一定會產生寄生蟲,靠吞噬人的氣血維生。如果只補氣血,而不加入殺蟲的藥物,那麼飲食進入胃裡,只會滋養寄生蟲而不會生出氣血。如果只殺蟲而不補氣血,那麼五臟就會受到損傷,又怎麼會有生機呢?所以,在強補的同時,加入殺蟲的藥物,這樣元氣就會充足,真陽不會消散,寄生蟲死去,身體就會康復了。藥方如下:

人參(三兩),熟地(八兩),何首烏(八兩),地慄粉(八兩),鱉甲(一斤),神麯(五兩),麥冬(五兩),桑葉(八兩),白薇(三兩),山藥(一斤)

白話文:

人蔘(150克),熟地(400克),何首烏(400克),地粟粉(400克),鱉甲(500克),神曲(250克),麥冬(250克),桑葉(400克),白薇(150克),山藥(500克)

為末,將山藥末打成糊,為丸,每日白滾水送下五錢,半年,蟲俱從大便中出矣。

5. 久虛緩補

久虛之人,氣息奄奄,無不曰宜急治矣。不知氣血大虛,驟加大補之劑,力量難任,必致胃口轉膨脹,不如緩緩清補之也。方用:

白話文:

對於虛弱已久的人,氣息微弱,大家都會說應該急著治療。然而,如果不知道氣血大虛,突然使用大補的藥物,身體難以承受,必定導致胃口脹滿。不如慢慢地滋補調理。藥方使用:

當歸(一錢),白芍(二錢),茯苓(一錢),白朮(五分),人參(三分),山藥(一錢),陳皮(三分),麥芽(三分),炮姜(三分),棗仁(五分),甘草(三分)

白話文:

當歸(3 克),白芍(6 克),茯苓(3 克),白朮(1.5 克),人參(0.9 克),山藥(3 克),陳皮(0.9 克),麥芽(0.9 克),炮薑(0.9 克),棗仁(1.5 克),甘草(0.9 克)

水煎服。

此方妙在以白芍為君,引參朮入肝為佐,小小使令,徐徐奏功,使脾氣漸實,胃口漸開,然後再用純補之劑,先宜緩補之也。

白話文:

這個方劑的妙處在於,以白芍茯苓作為君藥,引導人參和茯苓進入肝臟發揮輔助作用。運用緩和的手段,逐漸見效,讓脾氣逐漸充實,胃口逐漸好轉,然後再使用純補的藥物。一開始宜採用緩慢補益的方法。

6. 補氣

右手脈大,氣分之傷也。用補氣丸

人參(三兩),黃耆(三兩),茯苓(四兩),白朮(八兩),白芍(三兩),陳皮(一兩),炙草(八錢),麥冬(三兩),五味子(一兩),遠志(一兩),白芥子(一兩)

白話文:

人參(180克),黃耆(180克),茯苓(240克),白朮(480克),白芍(180克),陳皮(60克),炙草(48克),麥冬(180克),五味子(60克),遠志(60克),白芥子(60克)

蜜丸,早服五錢,白水下。

7. 補血

左手脈大,血分之勞也。方用補血丸

熟地(八兩),白芍(八兩),當歸(四兩),山萸(四兩),麥冬(三兩),五味子(一兩),砂仁(五錢),生棗仁(一兩),白芥子(一兩),肉桂(五錢)

白話文:

八兩熟地黃、八兩白芍、四兩當歸、四兩山茱萸、三兩麥冬、一兩五味子、五錢砂仁、一兩生棗仁、一兩白芥子、五錢肉桂

蜜丸,晚服一兩,白水下。

如血熱者,去肉桂加地骨皮五錢。

8. 血虛面色黃瘦

出汗盜汗,夜臥常醒,不能潤色以養筋是也。血虛自當補血,舍四物湯又何求耶?今不用四物湯,用:

白話文:

原文: 出汗盜汗,夜臥常醒,不能潤色以養筋是也。血虛自當補血,舍四物湯又何求耶?今不用四物湯,用:

出汗、盜汗,晚上睡覺常常醒來,不能滋潤肌膚和滋養筋骨。血虛就應該補血,除了四物湯還有什麼其他選擇嗎?現在不用四物湯,用:

熟地(一兩),麥冬(三錢),當歸(五錢),桑葉(十片),枸杞(三錢),茜草(一錢)

白話文:

熟地黃:一兩 麥冬:三錢 當歸:五錢 桑葉:十片 枸杞:三錢 茜草:一錢

水煎服。

此方妙在用桑葉補陰而生血,又妙在加茜草血得活而益生,況又濟之歸、地、麥、杞大劑以共生之,〔則血足而色潤筋舒也。〕

白話文:

這個方劑的巧妙之處在於:用桑葉滋補陰液,同時生血;更巧妙的是加入茜草,使血液得到滋潤而更加旺盛;再佐以當歸、熟地黃、麥冬、枸杞等大量補血益氣的藥物共同作用,(就可以讓氣血充足,面色紅潤,筋骨舒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