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怡

《金匱翼》~ 卷三 (6)

回本書目錄

卷三 (6)

1. 熱勞

熱勞者,因虛生熱,因熱而轉虛也。其證心神煩躁,面赤唇焦,身熱氣短,或口舌生瘡是也。《明醫雜著》云:人之一身,陽常有餘,陰常不足,況節欲者少,過欲者多,精血既虧,相火必旺,火旺則陰愈消,而勞瘵咳嗽,咯血吐血等證見矣。故宜常補其陰,使陰與陽齊,則水能制火,而水升火降,斯無病矣。

白話文:

熱勞是指因為身體虛弱而生熱,又因為身體虛熱而轉變為虛弱的疾病。症狀是心神煩躁,面紅脣焦,身體發熱,氣息短促,或口舌生瘡。《明醫雜著》說:人體的陽氣通常有餘,陰氣通常不足,況且節制慾望的人少,過度放縱慾望的人多,精血既虧損,相火必然旺盛,相火旺盛則陰氣更加消退,從而導致勞瘵咳嗽、咯血吐血等症狀出現。因此,應該經常補益陰氣,使陰氣與陽氣平衡,這樣才能使水來制約火,水升火降,就能夠沒有疾病了。

白話文:

補陰丸方

成份:

  • 龜板
  • 地黃
  • 山茱萸
  • 旱蓮草
  • 丹皮
  • 白芍藥
  • 枸杞子
  • 熟地黃
  • 山藥
  • 車前草
  • 杜仲

製法:

將所有材料研磨成細粉,加水製成丸劑。

功效:

滋陰補腎,養血安神。

主治:

腎陰虛證,症狀包括:

  • 腰膝痠軟
  • 耳鳴耳聾
  • 失眠多夢
  • 潮熱盜汗
  • 口乾咽燥

黃柏(去皮,酒炒褐色),知母(去皮毛,酒炒),龜板(酥炙透,各三兩),杞子,鎖陽(酥炙乾),白芍(酒炒),天冬(去心,各二兩),熟地(酒蒸,五兩),五味(一兩),乾薑(炒紫色,三錢,冬用五錢)

白話文:

黃柏(去皮,用酒炒至褐色),知母(去皮、毛,用酒炒),龜板(用火烤至酥脆,每種各三兩),杞子,鎖陽(用火烤至酥脆,曬乾),白芍(用酒炒),天冬(去心,每種各二兩),熟地(用酒蒸,五兩),五味子(一兩),乾薑(炒至紫色,三錢,冬季用五錢)。

上為末,入煉蜜及豬脊髓三條,和勻杵丸桐子大,每服八九十丸,空心淡鹽湯送下。寒月可用溫酒下。丹溪原方,有陳皮、牛膝、當歸虎骨、無杞子、天冬、五味、乾薑,用酒煮羊肉為丸。

白話文:

將上列藥材磨成粉末,加入蜂蜜和三條豬脊髓,均勻攪拌並製成像桐子般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八九十粒,空腹時以淡鹽湯送服。在寒冷的月份可以使用溫酒送服。根據丹溪原方的記載,應加入陳皮、牛膝、當歸、虎骨、枸杞子、天冬、五味子、乾薑等藥材,並用酒燉羊肉後製成丸子。

瓊玉膏,治虛勞乾咳。

白話文:

瓊玉膏

**功效:**治療虛勞乾咳。

生地黃(四斤),茯苓(十二兩),人參(六兩),白蜜(一斤)

白話文:

  • 生地黃:四斤(約 2.4 公斤)

  • 茯苓:十二兩(約 480 公克)

  • 人參:六兩(約 240 公克)

  • 白蜜:一斤(約 600 公克)

上先將生地黃熬汁去滓,入蜜煉稠,再將參苓細末和入瓷罐封,水煮半日,白湯化服。臞仙加琥珀沉香各五錢。

白話文:

首先將生地黃熬製成汁,去掉渣滓,加入蜂蜜熬煮至濃稠,再將參苓研磨成細末,和入瓷罐封閉,用清水煮半日,白開水送服。臞仙加上琥珀、沉香各五錢。

按:虛勞之人,氣血多有郁聚之處,故雖形衰氣少,而脅下迫塞,不得左右臥者,虛中有實也。臞仙於滋補之中,寓通行之意,如張僧繇畫龍,一經點睛,通體皆靈,而用之者,往往獲效,是豈徒參、地、苓、蜜之力哉。

白話文:

註解:虛勞:中醫指身體虛弱,氣血不足。鬱聚:聚集。迫塞:阻塞。臞仙:指明代醫家張景嶽。滋補:補充營養。通行:疏通。張僧繇:南北朝時期的畫家。參、地、苓、蜜:參、地黃、茯苓、蜂蜜等中藥材。

虛勞的人,氣血常常有鬱結聚集的地方,所以雖然身體衰弱,氣血不足,但是肋骨下的部位卻感到堵塞,不能向左右兩側臥躺,這就是虛中有實。張景嶽在滋補的同時,也注重疏通氣血,就像張僧繇畫龍,一經點睛,整條龍便靈活起來,而使用這種方法的人,往往能夠收到效果,這難道只是人參、地黃、茯苓、蜂蜜等藥材的作用嗎?

白話文:

大造丸

【成份】 人參、白朮、茯苓、甘草、黨參、山藥、當歸、川芎、芍藥、防風、桂枝、肉桂、乾薑、炙甘草。

【功用主治】 益氣補中,溫經通脈。主治脾胃虛弱,氣血不足,四肢乏力,面色蒼白,食慾不振,大便溏瀉,小便頻數,手足不溫。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6克,一日兩次。

【注意事項】 孕婦忌服。

紫河車(一具,米泔水洗淨,少加酒蒸極爛,以山藥末搗和焙乾),敗龜板(酥炙,一兩)天冬,麥冬(各一兩二錢),熟地(二兩半),夏加五味(七錢)

白話文:

紫河車(一具,用米泔水洗淨,少加酒蒸得極爛,再用山藥粉末搗和焙乾),敗龜板(酥炙,一兩),天冬,麥冬(各一兩二錢),熟地(二兩半),夏天加五味(五錢)

上除熟地另杵外,共為末,用酒煮米糊,同熟地搗膏丸桐子大,或蜜丸亦可,每服八九十丸,空心臨臥鹽湯下,冬月酒下。婦人去龜板,加當歸二兩。

白話文:

把熟地黃另外搗碎成粉末,其餘的藥材一起研磨成細末。用酒煮稠粥,和熟地黃搗成藥丸,一個藥丸像桐子那麼大。也可以用蜂蜜製成蜜丸。每次服八九十丸,空腹睡覺前用鹽湯送服,冬季用酒送服。如果是女性服用,去龜板,加當歸二兩。

大補天丸,治勞婦虛損勞傷,形體羸瘦,腰痛疼痛,遺精帶濁。

紫河車(初胎者一具,米泔浸淨,入小砂罐內,加水一碗,煮沸候冷取起放竹籃中,四圍用紙糊蜜烘乾為末),知母(乳炒),龜板(酥炙,各三兩),黃柏(蜜炙,三兩),熟地(五兩,搗),肉蓯蓉,牛膝,麥冬,山藥(炒),虎脛骨(酥炙),黃耆(蜜炙),茯神(各一兩半)杜仲何首烏,人參白芍(各一兩),枸杞(二兩),生地(酒洗),天冬,當歸,北五味(各一兩),冬加乾薑(半兩炒焦。)

白話文:

紫河車:第一胎母豬的胎衣,用米泔水浸洗乾淨,放入小砂罐中,加一碗水,煮沸後冷卻,取出放入竹籃中,四周用紙糊住,用蜜烘乾後研成粉末。

知母:用乳汁炒製。

龜板:用酥油炙烤至酥香。

黃柏:用蜜炙烤至酥香。

熟地:五兩,搗碎。

肉蓯蓉、牛膝、麥冬、山藥(炒)、虎脛骨(酥炙)、黃耆(蜜炙)、茯神:各一兩半。

杜仲、何首烏、人參、白芍:各一兩。

枸杞:二兩。

生地:用酒清洗。

天冬、當歸、北五味:各一兩。

冬天加乾薑:半兩,炒焦。

上為細末,用豬脊髓三條蒸熟,加煉蜜和搗為丸,桐子大,每服八十丸,空心淡鹽湯下,冬月酒下。

治骨蒸便溏口渴,方

白話文:

治骨蒸、便溏、口渴

方劑:

取豬脊髓三條,蒸熟後,加入煉蜜搗成丸子,大小如桐子。

用法:

每次服用八十丸,於空腹時用淡鹽湯送服。在冬季可改用酒送服。

青蒿烏梅秦艽甘草小麥,水煎服。

白話文:

青蒿、烏梅、秦艽、甘草、小麥,一起水煎服用。

草還丹,治陰虛骨蒸。

青蒿(一斗五升),童便(三斗)

白話文:

草還丹

用於治療陰虛骨蒸。

成分:

  • 青蒿(一斗五升)
  • 童便(三鬥)

文武火煎,約童便減至二斗,去青蒿,再煎至一升,入豬膽七個,再熬數沸,用甘草末,收和為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

白話文:

用大火和小火煎煮,把童便煎煮到剩下二斗,去掉青蒿,再煎煮到剩下1升。加入七個豬膽,再煮沸幾次,加入甘草末,揉合為丸,每個丸子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50丸。

又方

白話文:

原中醫古代文字:

又方

譯文:

其他方劑

地骨皮(三錢),紅棗(七枚),煎湯代茶,日一劑。治骨蒸神效。若治童勞,加燕窩(一錢。鶴年。)

白話文:

鮮地骨皮(三錢重),紅棗(七顆),用它們煎湯代替茶喝,一天一劑。治療骨蒸有神效。如果想要治療兒童勞損,可以另外加入燕窩(一錢重。鶴年。)

黃耆鱉甲煎,治虛勞客熱,肌肉消瘦,四肢倦怠,五心煩熱,口燥咽乾,頰赤心忪,日晡潮熱,夜有盜汗,胸脅不利,減食多濁,咳唾稠黏,時有膿血。

白話文:

【黃耆鱉甲煎】,用於治療虛勞引起的發熱,肌肉消瘦,四肢疲倦,五心煩熱,口乾咽乾,臉頰發紅,心神不寧,下午到傍晚潮熱,晚上有盜汗,胸脅部位不舒,食慾減退,大便清稀,咳嗽、咳痰粘稠,有時伴有膿血。

黃耆,知母,桑白皮,炙甘草,赤芍藥,紫菀(各五錢半),地骨皮,秦艽,白茯苓,生地,柴胡(各六錢六分),肉桂,人參,苦桔梗(各三錢三分),鱉甲(酥炙),天冬(各一兩),半夏(五錢)

白話文:

  • 黃耆:5.5錢

  • 知母:5.5錢

  • 桑白皮:5.5錢

  • 炙甘草:5.5錢

  • 赤芍藥:5.5錢

  • 紫菀:5.5錢

  • 地骨皮:6.6錢

  • 秦艽:6.6錢

  • 白茯苓:6.6錢

  • 生地:6.6錢

  • 柴胡:6.6錢

  • 肉桂:3.3錢

  • 人參:3.3錢

  • 苦桔梗:3.3錢

  • 鱉甲(酥炙):1兩

  • 天冬:1兩

  • 半夏:5錢

上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食後溫服。一名人參黃耆散

白話文:

上面提到的是粗略且常見的藥方,每次服用三錢的藥材,加入一杯水,煎煮至七分滿,去除藥渣,飯後溫熱服用。別名為人參黃耆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