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昌翰

《竹林女科證治》~ 卷二 (9)

回本書目錄

卷二 (9)

1. 胎熱不安

胎熱之證,必多煩熱。或渴,或燥,或上下不清,或漏血、溺赤,或六脈滑數。而胎有不安者,宜涼胎飲保陰煎

白話文:

胎熱的症狀,必定伴有煩躁發熱。有的口渴,有的乾涸,有的上下不乾淨,有的漏血、小便發紅,有的脈搏滑數。如果胎位不安,應該服用涼胎飲、保陰煎。

涼胎飲

生地黃白芍(各二錢),黃芩當歸(各一二錢),甘草(七分),枳殼(麩炒),石斛(各一錢),茯苓(一錢五分)

白話文:

生地黃、白芍(各 12 公克),黃芩、當歸(各 6 公克),甘草(4.2 公克),枳殼(經過麩炒)(6 公克),石斛(6 公克),茯苓(9 公克)

水煎,食遠溫服。

如熱甚加黃柏一錢。

保陰煎

生地黃,熟地,白芍藥(各二錢),淮山藥(薑製),川續斷,黃芩,黃柏(各一錢五分),甘草(一錢)

白話文:

  • 生地黃:2錢

  • 熟地黃:2錢

  • 白芍藥:2錢

  • 淮山藥(薑製):1錢5分

  • 川續斷:1錢5分

  • 黃芩:1錢5分

  • 黃柏:1錢5分

  • 甘草:1錢

水煎,食遠溫服。

如小水多熱,或怒火動血加梔子(炒焦)一錢。夜熱身熱加地骨皮一錢五分,肺熱多汗加麥冬、酸棗仁各一錢。血熱甚者加黃連一錢。血虛血滯、筋骨腫痛加當歸一二錢。氣滯而痛,去熟地黃,加陳皮香附各一錢。血脫血滑,日久不止,加地榆一錢或烏梅一個。肢節筋骨腫痛,加秦艽、丹皮各一錢。

白話文:

  • 如果小便量多且伴隨熱感,或者因憤怒導致血熱,可添加一錢炒焦梔子。

  • 如果夜間和身體發熱,可添加一錢五分的地骨皮。

  • 如果肺熱伴隨多汗,可添加一錢的麥冬和一錢的酸棗仁。

  • 如果血熱嚴重,可添加一錢的黃連。

  • 如果血虛血滯、筋骨腫痛,可添加一到兩錢的當歸。

  • 如果氣滯而疼痛,則去掉熟地黃,添加一錢的陳皮和一錢的香附。

  • 如果血虛不能固攝,導致血脫血滑,日久不止,可添加一錢的地榆或一個烏梅。

  • 如果四肢關節筋骨腫痛,可添加一錢的秦艽和一錢的丹皮。

2. 胎虛不安

胎氣有虛而不安者,最費調停,要皆以胎元飲為主。若心脾氣虛者,宜逍遙飲歸脾湯。若肝腎血虛者,宜左歸飲固陰煎。若脾腎氣虛而兼帶濁者,宜秘元煎菟絲煎。若氣血俱虛者,宜八珍湯十全大補湯

白話文:

胎兒發育不良、不安穩,是最難調理的,都應該以胎元飲為主。如果心脾氣虛的,應該服用逍遙飲、歸脾湯。如果肝腎血虛的,應該服用左歸飲、固陰煎。如果脾腎氣虛,兼有痰濕的,應該服用祕元煎、菟絲煎。如果氣血都虛的,應該服用八珍湯、十全大補湯。

胎元飲

人參當歸杜仲(鹽水炒斷絲),白芍(炒,各二錢),熟地(二三錢),白朮(蜜炙,一錢五分),炙甘草(一錢),陳皮(七分,無滯不用)

白話文:

人參、當歸、杜仲(用鹽水炒斷絲)、白芍(炒,各二錢)、熟地(二至三錢)、白朮(用蜜炙,一錢五分)、炙甘草(一錢)、陳皮(七分,無痰不使用)

水煎服。

如下元不固而多遺濁者,加淮山藥補骨脂各一錢。氣虛倍白朮加黃耆(蜜炙一錢、胸膈不快者耆、術俱勿用)。虛而兼寒,多嘔加炮姜一錢。虛而兼熱,去杜仲加黃芩一錢五分,或加生地黃二錢。陰虛小腹痛,加枸杞二錢。多怒氣逆加香附(制)一錢,或加砂仁(炒)一錢。

白話文:

  • 如果下元虛弱而有很多遺濁的症狀,可以加入淮山藥和補骨脂,各一錢。

  • 如果氣虛,可以加倍白朮的用量,並加入一錢的蜜炙黃耆。如果胸膈不快,則不使用黃耆和白朮。

  • 如果虛弱兼有寒冷的症狀,可以加入一錢的炮姜。

  • 如果虛弱兼有熱的症狀,可以去掉杜仲,加入一錢五分的黃芩,或加入二錢的生地黃。

  • 如果陰虛小腹疼痛,可以加入二錢的枸杞。

  • 如果經常生氣導致氣逆,可以加入一錢的制香附,或加入一錢的炒砂仁。

觸傷動血加川續斷阿膠(炒珠)各一錢。嘔吐不止加半夏(制、炒黃)一錢,生薑三五片。

白話文:

  • 觸傷動血:瘀血和出血。

  • 川續斷:一種補血活血的草藥。

  • 阿膠(炒珠):驢皮熬製而成的膏狀物,具有補血止血的作用。

  • 嘔吐不止:持續的嘔吐。

  • 半夏(制、炒黃):一種止嘔化痰的草藥。

  • 生薑三五片:三到五片生薑片。

因此,這段中醫古文的意思是:

  • 如果患者出現觸傷動血的情況,可以加入川續斷和炒珠阿膠,各一錢。

  • 如果患者出現嘔吐不止的情況,可以加入炒黃半夏一錢,以及三到五片生薑。

當歸(一二錢),白芍(一錢五分),熟地黃(三五錢),酸棗仁(炒,二錢),茯苓(一錢五分),遠志肉(三五分),陳皮(八分),炙甘草(一錢)

白話文:

當歸(6-12克),白芍(4.5克),熟地黃(17.5克),酸棗仁(炒,12克),茯苓(4.5克),遠志肉(2.1克),陳皮(2.4克),炙甘草(6克)

水煎,溫服。

如氣虛加人參一二錢,氣滯加香附(制)一錢。

歸脾湯

人參,黃耆(蜜炙),白朮(蜜炙),茯苓,酸棗仁(炒,各二錢),遠志肉,當歸(各一錢),木香(不見火),炙甘草(各五分),圓眼肉(七枚)

白話文:

  1. 人參:具有補氣益血、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的功效。

  2. 黃耆(蜜炙):具有補氣益血、強壯筋骨、利尿消腫的功效。

  3. 白朮(蜜炙):具有健脾益氣、燥濕消暑、止瀉的功效。

  4. 茯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益氣補腎的功效。

  5. 酸棗仁(炒,各二錢):具有養心安神、寧志的功效。

  6. 遠志肉:具有補益心腎、安神益智的功效。

  7. 當歸(各一錢):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的功效。

  8. 木香(不見火):具有行氣止痛、溫中散寒、消食導滯的功效。

  9. 炙甘草(各五分):具有補氣益血、清熱解毒、緩急止痛的功效。

  10. 圓眼肉(七枚):具有補益心腎、明目益智的功效。

水煎,食遠服。

左歸飲

熟地黃(二三錢),淮山藥,枸杞(各二錢),炙甘草(一錢),茯苓(一錢五分),山萸肉(一錢,畏酸者少用)

白話文:

熟地黃(廿三克),淮山藥,枸杞(各廿三克),炙甘草(十一克),茯苓(十七克),山萸肉(十一克,怕酸的人要少用)

水煎,食遠服。

如肺熱而煩加麥冬(去心)二錢。血滯加丹皮二錢。心熱而燥加玄參二錢。脾熱易飢加白芍二錢。腎熱骨蒸多汗加地骨皮二錢。血熱妄動加生地黃二錢。陰虛不寧加女貞子二錢。血虛而燥加當歸二錢。

白話文:

  1. 如果肺熱而煩躁,可以加入麥冬(去心)二錢。

  2. 如果有血滯,可以加入丹皮二錢。

  3. 如果心熱而燥,可以加入玄參二錢。

  4. 如果脾熱容易飢餓,可以加入白芍二錢。

  5. 如果腎熱骨蒸多汗,可以加入地骨皮二錢。

  6. 如果血熱妄動,可以加入生地黃二錢。

  7. 如果陰虛不寧,可以加入女貞子二錢。

  8. 如果血虛而燥,可以加入當歸二錢。

固陰煎

人參(一二錢),熟地黃(三五錢),淮山藥(薑製,二錢),山萸肉(一錢五分),遠志肉(炒,七分),炙甘草(一錢),五味子(十四粒),菟絲子(炒香,二錢)

白話文:

人參(12克)、熟地黃(35克)、淮山藥(經過生薑炮製,12克)、山茱萸肉(9克)、遠志肉(炒過,4.2克)、炙甘草(6克)、五味子(14顆)、菟絲子(炒香,12克)

水煎,食遠服。

如陰虛微熱加續斷二錢。腹痛溏泄加補骨脂一錢。肝腎血虛,小腹疼痛加當歸二三錢。脾虛多濕,或兼嘔惡加白朮一二錢。元氣不固加升麻(炒)一錢。心虛不眠多汗加酸棗仁(炒)二錢。

白話文:

  1. 如果屬於陰虛微熱的症狀,可加入二錢續斷。

  2. 如果有腹痛、腹瀉的症狀,可加入一錢補骨脂。

  3. 如果是肝腎血虛,小腹疼痛,可以加入二至三錢當歸。

  4. 脾虛多濕,或兼有嘔吐、惡心的症狀,可加入一至二錢白朮。

  5. 元氣不固,可以加入一錢炒升麻。

  6. 如果是心虛、失眠、多汗的症狀,可加入二錢炒酸棗仁。

秘元煎

遠志肉(炒,八分),淮山藥(薑製,二錢),芡實(炒,一錢),酸棗仁(炒、杵,二錢),白朮(蜜炙),茯苓(各一錢五分),炙甘草(一錢),人參(一二錢),北五味(十四粒,畏酸者去之)

白話文:

遠志肉(炒至八分熟),淮山藥(用生薑炮製,二錢),芡實(炒熟,一錢),酸棗仁(炒熟、搗碎,二錢),白朮(用蜂蜜炙制),茯苓(各一錢五分),炙甘草(一錢),人參(一錢二分),北五味(十四粒,怕酸的人不要放)

水煎,食遠服。

氣虛加黃耆(蜜炙)一錢,有熱加苦參一錢。

菟絲煎

人參,淮山藥,當歸,菟絲子(制炒),酸棗仁(炒),茯苓,炙甘草,遠志肉(制,四分)

上加白朮(蜜炙)一錢,水煎,調鹿角霜研末一錢服。

八珍湯

人參,白朮(蜜炙),茯苓,炙甘草,熟地黃,當歸,川芎,白芍(各等分),姜(三片),棗(二枚)

白話文:

人參、白朮(用蜂蜜烤過的)、茯苓、炙烤過的甘草、熟地黃、當歸、川芎、白芍(各等份),生薑(三片),棗子(兩枚)

水煎服。

十全大補湯

人參,白朮(蜜炙),茯苓,黃耆(蜜炙),當歸,熟地黃,白芍,川芎(各一錢),肉桂,炙甘草(各五分),姜(三片),棗(二枚)

白話文:

人參,白朮(用蜜汁炙過),茯苓,黃耆(用蜜汁炙過),當歸,熟地黃,白芍,川芎(各一錢),肉桂,炙甘草(各五分),姜(三片),棗(二枚)

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