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學敏

《本草綱目拾遺》~ 卷十 (7)

回本書目錄

卷十 (7)

1. 烏魚蛋

產登萊,乃烏賊腹中卵也。藥性考:以為即雄魚白。味鹹,開胃利水。

白話文:

蘊登萊,乃烏賊腹中之卵也。

藥性考說:認為蘊登萊即雄魚之白。味道鹹,可以開胃利水。

2. 青魚膽

梧潯雜佩:青魚膽出藤縣之禢(禢字不見字書,讀如萱,郡人亦有此姓)。洲。洲在江中,長可五六里許,其上居民甚多。水多石上青苔,此魚食之,其膽極涼,可入藥,他處即不堪用。魚大者百餘斤,漁人網得,必以聞官,割取其膽,乃鬻於市。

白話文:

梧潯雜佩:青魚的膽汁產自藤縣的禢洲。禢洲在江中,長約五六里,島上居民很多。水中有許多石頭,上面長滿青苔,青魚以青苔為食,所以它的膽汁極為涼爽,可以入藥,其他地方的青魚膽汁則不能用。青魚最大的可達一百多斤,漁民捕獲後,必須呈報官府,由官府割取魚膽,然後才能在市場上出售。

3. 白皮子

蟫史:䖳生南海,四五月初生如帶,至六月漸大如盤,形似白綠絮,而無耳目口鼻鱗骨。一段赤色破碎者,謂之䖳頭。其肉如水晶,以明礬醃之,吳人呼為水母。鮮久則漸薄如紙,俗呼為白皮紙。按:今所云白皮紙,乃海蜇外面之皮,非陳久之海蜇也,一名秋風子。

白話文:

海蜇史:海蜇生長在南海,四五月初生時很細,像絲帶,到了六月逐漸長大,像盤子一樣大,形狀似白色和綠色的棉絮,但沒有耳朵、眼睛、嘴巴、鼻子、鱗片和骨頭。一段赤色、破碎的,稱為「海蜇頭」。它的肉像水晶,用明礬醃製,吳地人稱之為「水母」。新鮮的海蜇久後逐漸變薄如紙,俗稱「白皮紙」。注:現在所說的「白皮紙」,是海蜇外面的皮,不是陳久的海蜇,還有一個名字是「秋風子」。

,朱排山柑園小識:海䖳上有白皮,潔白脆美,過於海䖳,謂之白皮子;,綱目載海䖳名水母,人以石灰礬水醃之,去其血水,色乃白,其形最厚者謂䖳頭,味更勝云,而不錄其外皮之用,且其言性暖可治河魚腹疾。而農田余話云:水母本陰海凝結之物,食而暖,其性未詳,東璧亦無發明。

白話文:

朱排山柑園小識:

海蜇上有白皮,潔白脆美,比海蜇好吃,叫做白皮子。

綱目記載海蜇的名稱是水母,人們用石灰礬水醃製它,去除其中的血水,顏色才變白。海蜇皮中最厚的部分叫做蜇頭,味道更加鮮美。但是,綱目沒有記載白皮子的用法,而且它說海蜇皮的性質溫熱,可以治療河魚腹疾。

《農田餘話》說:水母本來是陰海凝結之物,吃起來卻是溫熱的,它的性質還沒有詳細的瞭解,東璧也沒有說明。

敏曾居東甌數年,見土人販䖳為生者,詢之,據言其物確係海水所結。東南海俱咸,遇春夏天,雨在海中者,一滴雨水入海,輒有一小泡凝聚海面,初則大如豆,隨波逐蕩,受日烘染,漸長大成形如笠,上頭下腳,塊然隨潮而行。土人撈䖳者,每於海塗間插竹為小城,以稻草作網圍之,潮長,䖳隨潮而來,入竹城,為網所絡,不得去,然後取之。

白話文:

敏曾在東甌住了好幾年,見到當地的居民以販賣海哲皮為生,就向他們詢問。當地居民告訴他,這種東西確實是海水凝結而成的。東海和南海的海水都非常鹹。每當春天和夏天,雨水落在海中,就會有一滴雨水凝結在海面上。起初,它們像豆子那麼大,隨著波浪飄蕩。經太陽的照射,它們逐漸長大,形狀像斗笠,上面是頭,下面是腳,隨著潮水漂流。販賣海哲皮的人通常會在海邊插上竹子,用稻草做成網,把竹子圍起來。漲潮時,海哲皮隨著潮水漂來,進入竹城,被網子纏住,無法逃脫,然後人們就可以把它們撈起來。

以刃剺其中段,砉然而開,有似腸胃穢積者,落落交下,名蜇花,食之亦最美,再以礬灰醃而售之。按:海為陰水,天雨水屬陽,相入而感,便生此物。受太陽真氣,所以日漸長大而性暖也。

白話文:

把海蜇切成兩段,只聽“嚓”的一聲,裡面就裂開了,好像腸胃裡的穢物,一層一層的翻滾下來,這就是水母,也是最好吃的。然後再用明礬醃製後出售。根據:海洋屬陰水,天雨水屬陽,二者交感而受感應,因此而產生這種生物。接受太陽的精氣,所以日漸長大,性情也溫和。

味鹹澀,性溫,消痰行積,止帶祛風。

貼爛腿,救生苦海:用白皮子照瘡大小剪作膏貼,內摻銀硃。

白話文:

藥味鹹澀,性溫,能化痰散結,止帶祛風。

貼敷於破潰的腿部,可救治嚴重的潰瘍:使用白皮貼布剪裁成瘡口的大小,敷貼於患處,並加入銀硃。

無名腫毒,集聽方:用白皮子一片,白糖霜揉軟,中開一孔,貼上,重者潰,輕者散,又止痛。

白話文:

無名腫毒,集合了多種民間療法:

使用白楊樹皮一個薄片,和白糖霜拌勻,使它軟化,中間挖一個洞,貼在患處,腫毒嚴重的會潰爛,輕微的會消散,還可以止痛。

流火,文堂集驗:取海蜇皮薄者貼上,燥則易之。

頭風,貼兩太陽,能拔風濕外出。

膝髕風濕,以白皮子貼之。

白話文:

流火

用薄的海蜇皮敷在患處,乾燥了就換新的。

頭風

敷在兩側太陽穴,能驅散風濕。

膝髕風濕

用白皮子敷在膝蓋處。

消痞,王聖俞云:有二方:一用白皮子同荸薺燒酒浸服;一用白皮子荸薺同煮,止食荸薺,自消痞也。程克庵云:凡小兒一切積滯,用荸薺與海蜇同煮,去蜇食薺,則諸積自消。亦以積非寒不滯而成,海蜇能暖水臟,荸薺化堅,相因而用,其效故捷也;同壽錄載其方治痞:用大荸薺一百個,古錢二十個,海蜇一斤,皮硝四兩,燒酒三斤,共浸,七日後每早吃四錢,加至十個止,即愈。

白話文:

治療積食 王聖俞說:有兩個方法:一個是用白皮子與荸薺用燒酒浸泡後服用;另一個是用白皮子荸薺一起煮,只吃荸薺,積食自然就會消失。程克庵說:所有小兒的積食,用荸薺與海蜇一起煮,去除海蜇只吃荸薺,那麼積食自然就會消失。因為積食如果不是因為寒氣就不會凝滯,而海蜇能溫暖水臟,荸薺能消化堅固的東西,兩者一起使用,所以效果會很快;《同壽錄》中記載用其方法治療積食:用大荸薺一百個,古錢二十個,海蜇一斤,皮硝四兩,燒酒三斤,一起浸泡,七天後每天早上服用四錢,逐漸增加至十個,即可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