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世榮

《活幼口議》~ 卷之二十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十 (1)

1. 瘡疹症候方議

凡兒所患瘡疹、水豆、麻子、蚊丁、火疱等諸家之說或有異同,大抵此症出乎五臟:肺曰水疱、肝曰膿疱、心曰血疱、脾曰黃疱、腎曰黑子。小兒不問長幼,所出黑子陷者最為惡候。或因風吹,或由觸毒,皮下隱隱出而不透,名黑陷子,死者多矣。良由服藥有誤,冷冰其內毒不發出,為害甚重。

白話文:

所有兒童患的瘡疹、水痘、麻疹、蚊蟲叮咬、水泡等,各家的說法雖然有些不同,但總的來說,這些疾病都是由五臟造成的。肺臟引起水泡、肝臟引起膿泡、心臟引起血泡、脾臟引起黃泡、腎臟引起黑子。兒童無論年齡大小,發黑子且陷下去的,是最不好的預兆。有的可能是因為被風吹了,有的可能是接觸了有毒的東西,皮膚底下隱隱透出來,但沒有完全透出來,稱之為黑陷子,死亡的人很多。這是因為服藥時出了問題,把體內的毒寒邪氣壓住了,不讓它發出來,所以危害特別嚴重。

凡瘡疹之疾症有多端,其欲發出之時,或有作熱者、不作熱者、有驚、有掣、有狂燥、有叫哭、有煩躁、有自汗、有譫語、有呵欠、有遁悶、有神昏、有嘔吐者,乃緣所發於五臟虛實之不同耳。或謂耳鼻腳梢中指冷為之驗者,屢究之或中或否。今得至要妙訣:凡兒作熱有如傷寒候,疑惑之間不敢直謂者,但耳後有紅脈赤縷,定是瘡疹症候,更無可疑。

白話文:

凡是瘡疹類的疾病,其症狀有多種,在即將發作時,有些人會發熱,有些人則不發熱;有些人會驚恐,有些人會抽搐,有些人狂躁,有些人哭叫,有些人煩躁不安,有些人自發性出汗,有些人胡言亂語,有些人打哈欠,有些人悶悶不樂,有些人神智昏迷,有些人嘔吐,這些都是由於五臟的虛實不同而引起的。有人說,如果耳朵、鼻子、腳梢、中指感到冰冷,就是瘡疹的徵兆。但是,經過反覆的驗證,有時候會驗證成功,但也有時候無法驗證成功。現在,我得到一個非常重要的祕訣:對於發熱的兒童,如果不能確定是否為傷寒,但耳後有紅色脈絡或紅色的細紋,那麼就可以確定是瘡疹,無需懷疑。

若發驚不可下驚藥,有熱不可退熱,有汗不可止汗,或吐不可理吐,但順其表溫其中,自然而發出。或有首尾不可下,或曰首尾皆可下,眾疑謂之非說。愚曰二家所說皆善也。且兒氣脈充實宜微下之,恐作煩躁。若也氣虛直不可下,恐瀉易脫。如欲利下,即用消毒飲子七寶洗心散四順清涼飲一二服,以通為度。

白話文:

如果出現驚嚇症狀,不可服用退燒藥;有發燒症狀,不可退燒;有出汗症狀,不可止汗;或有嘔吐症狀,不可止吐。只要讓孩子的外表溫暖、身體內部涼爽,自然而然就能發出。或者有些症狀只能治療一部分,有些症狀可以全部治療,眾人疑惑地認為這兩種說法都不對。愚人認為,兩種說法都很好。而且,孩子的氣脈充盈,宜輕微治療以避免煩躁。如果氣虛,就絕對不能治療,以免瀉氣脫虛。如果想要利下,可以使用消毒飲子、七寶洗心散或四順清涼飲一兩次,以順通為度。

切不可用真珠丸及有巴粉之類,並宜禁之。如有熱煩躁與順大連翹飲紫草茸,功效但減黃芩。今人才見瘡疹已出未出,便與升麻葛根湯,其性頗寒,只宜少少與服,其或不當者,蓋用大過反壞其表。凡服葛根湯宜加白芍藥、糯米人參紫草茸、川當歸,功效甚良。

白話文:

不要使用真珠丸和含有巴豆粉的藥物,並且應該禁止使用。如果有發熱煩躁,可以服用順大連翹飲,並加入紫草茸,效果與黃芩類似。現在的人一看到疹子將要出來,就服用升麻葛根湯,它的性質比較寒涼,只適合少量服用,如果使用不當,可能會加重病情,反而傷害表皮。服用葛根湯時,應該加入白芍藥、糯米、人參、紫草茸和川當歸,效果非常好。

2. 議癥瘕痞癖

癥(音真又音呈)傷食得之,痛刺脅肋,心胸煩悶,飲食不下,吐逆噁心,久不醫治,漸成癥結,又曰食結。

瘕(音瑕又音加)傷血得之,胸膈鬱悶,痛引少腹,時或攻築上搶,心胸雖不阻食,肌肉不生,久而不治,漸成瘕結,又曰血結。

白話文:

瘕病是由於血脈受損引起的,表現為胸膈鬱悶、疼痛牽引至小腹部,有時疼痛會突然發作並向上衝擊,雖然心胸不影響飲食,但肌肉不生長。如果長期不治療,就會逐漸形成瘕結,又稱血結。

痞(音甫又音匕又音婢)傷氣得之,心腹膨脹,肚大脅滿,痛刺往來注𤚎左肋,面黃肌瘦,倦怠無力,久而不治,漸在痞塊,又曰氣塊。

白話文:

痞病是因氣傷而引發的,主要症狀包括心腹脹滿、腹部飽滿、肋骨下脹滿、疼痛刺痛往來不定、左肋疼痛、面黃肌瘦、疲倦無力等。如果痞病長期不治,可能會逐漸形成痞塊,也被稱為氣塊。

癖(音僻)傷積得之,其症如腸澼之疾,便利無度,滑不成糞,似痢非痢,似蟲非蟲,腹肚干痛,上築心胸滿悶,久而不治,頑結不散,復結成塊,有類痞狀。

白話文:

癖傷積:得此症是因飲食積滯所致。

症狀:

  1. 像腸澼的疾病,大便頻率很高,大便不成形。

  2. 類似痢疾,但又不是痢疾;類似有蟲,但又不是蟲。

  3. 腹部和肚子疼痛,疼痛會往上延伸到心臟、胸部,令人感到悶脹。

若長時間沒有得到治療,頑固的積塊無法散去,會再次結成塊狀,類似痞證的症狀。

以上四症皆作寒熱,有如瘧候一般,悉由傷及五臟,惟痞癖左脅肋塊,其氣結聚,男女皆在左脅,曰症,大同小異。凡治寒熱,先以梨漿飲進一二服,退其寒熱,其寒熱已消去,三五日後,方可與服磨痞丸,即日日頻頻與服。癥瘕之疾,只與三稜丸,下去積毒以通為度。

白話文:

以上四種症狀都會出現寒熱的現象,就像瘧疾一樣,都是由於傷及五臟造成的。只有痞癖是在左脅肋骨下的塊狀物,氣結聚在一起,男女都長在左脅,這就是症,症狀大同小異。凡是治療寒熱,先用梨漿飲服用一兩次,去除寒熱,寒熱消除後,三五天後,纔可以服用磨痞丸,每天頻繁服用。癥瘕的疾病,只用三稜丸,下去積毒以通暢為度。

3. 人參蘿蔔飲

治小兒痞癖,因食砒藥丸子作渴、煩躁、頭面浮腫、腹肚緊脹、喘促、坐臥不得,肌體羸瘦、困乏、寒熱尚在,宜服人參蘿蔔飲

白話文:

治療小兒痞癖,因吃砒霜藥丸而引起口渴、煩躁、頭面浮腫、腹肚緊脹、呼吸短促、坐臥不安,身體羸瘦、睏乏、寒熱交替,應服用人參蘿蔔飲方。

白朮 苦梗 甘草(炙) 人參 麥門冬子(去心)

白話文:

白朮: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的功效,用於脾虛食少、腹瀉泄瀉、水腫等症。

苦梗:具有清熱燥濕、除煩止渴的功效,用於暑熱煩渴、小便不利、水腫等症。

甘草(炙):具有補益脾氣、調和諸藥的功效,用於脾胃虛弱、脘腹脹滿、咳嗽氣喘等症。

人參:具有補氣益元、生津止渴的功效,用於氣虛乏力、食少便溏、肺虛咳嗽等症。

麥門冬子(去心):具有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的功效,用於肺燥咳嗽、口乾咽痛、心煩失眠等症。

上等分為末,每服一大錢匕,取生蘿蔔汁半盞,煎至半,候冷與服

4. 豆蔻草果飲子

治小兒痞氣未解,重複取利,致之虛乏,腹肚㽲痛,不思飲食,麵目虛浮,強食嘔吐,宜服此方豆蔻草果飲子良方

白話文:

治療小兒消化不良引起的腹痛,反覆服用藥物,導致身體虛弱,腹痛加劇,不想吃東西,臉色蒼白,勉強吃東西就會嘔吐,可以用豆蔻草果飲來治療。

肉豆蔻(一個煨) 草果 檳榔(各個) 綿黃耆(槌蜜炙) 白茯苓 白芍藥 白朮 甘草陳皮(各錢) 半夏曲(一錢)

白話文:

肉豆蔻(一個烤過) 草果 檳榔(各一個) 綿黃耆(敲碎後用蜂蜜烤過) 白茯苓 白芍藥 白朮 甘草 陳皮(各一錢) 半夏曲(一錢)

上㕮咀,每服二錢匕,生薑三小片,烏梅半個,棗子一個,用藤紙包裹,蘸濕煨令香熟,去紙,用水小小盞煎至半,去滓,通口空心食前,兩滓並煎,兼與小沉香煎丸服之功效

白話文:

在上頜骨上部、顴骨下的地方,每次服用二錢小匙的劑量,再加上生薑三小片、烏梅半個、棗子一個,用藤紙包起來,蘸濕後煨到藥物散發出香味,去掉紙張,用一小碗水煎到藥液變為一半,去掉渣滓,空腹服用,兩個渣滓混合煎服,並且再加小沉香研磨成丸服食,可以起到更好的療效。

5. 眼患症候方議

凡小兒患眼皆由熱毒得之,方藥甚眾,惟有斑瘡眼,患此疾最為惡候。若有是疾,皆由兒病不謹口腹,或斑瘡方愈,便與食毒散熱,熱毒入肝腎之間,便作腫痛,羞明怕日,眵淚難開。毒者謂其炙爆醃藏,油麵白卵黃,牛母豬米醋鮭鯗鮓醬雞羊鵝鴨蝦蟹魚鱉腥膻鱔鰻飛禽包氣之屬,悉為斯咎。及至熱退痛止,睛中白翳已生,或一隻兩晴,隨其輕重,得之宜速與療。

白話文:

所有的兒童患上眼睛疾病,都是由於熱毒引起的,治療方法有很多種,但斑瘡眼是最嚴重的。若患有這種疾病,都是因為小孩飲食不節制,或者在斑瘡病剛好的時候,就吃了散熱的毒物,導致熱毒侵入肝腎之間,便會引起腫痛,怕光、流淚,眼睛難以睜開。毒物指的是那些炙熱、爆炒、醃製、儲藏不好的食物,以及油膩、麵食、蛋黃、牛奶、豬肉、醋、鮭魚、鯗魚、醬菜、雞肉、羊肉、鵝肉、鴨肉、蝦、蟹、魚鱉、腥味食物、鱔魚、鰻魚、禽類、帶有包氣的食物等,都是導致這種疾病的罪魁禍首。等到熱度退去,疼痛停止,眼睛裡已經生出白色的翳膜,可能是單眼或雙眼,視其輕重程度,應該及時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