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儀洛

《本草從新》~ 卷一 草部 (6)

回本書目錄

卷一 草部 (6)

1. 升麻

輕宣、升陽、解毒。

甘辛微苦。足陽明、太陰引經藥。(脾胃、參耆上行、須此引之。)亦入手陽明、太陰。(大腸、肺。)表散風邪。(引蔥白、散手陽明風邪、同葛根、能發陽明之汗、引石膏、主陽明頭痛齒痛。)升散火鬱。能升陽氣於至陰之下。引甘溫之藥上行。以補衛氣之散。而實其表。

白話文:

甘、辛,略微苦。屬於足陽明經和太陰經。

  • (用於脾胃虛弱,補氣升陽時,需要這種藥引氣血向上。)
  • 也能引氣血進入足陽明經和太陰經。(即大腸經和肺經。)

能驅散表面的風邪。(與蔥白一起用,可以驅散手陽明經的風邪;與葛根一起用,可以發散陽明經的汗液;與石膏一起用,可以治療陽明經的頭痛和牙痛。)

能升散鬱火。能把陽氣提升到陰氣之下。

能引甘溫補氣的藥物向上運動。用來補益衛氣的流散,使身體表面得到充實。

柴胡引少陽清氣上行、升麻引陽明清氣上行、故補中湯用為佐使。)治時氣毒癘頭痛。(陽明頭痛、痛連齒頰。)寒熱肺痿。吐膿。下痢後重。(後重者、氣滯也、氣滯於中、必上行而後能下降、有病大小便秘滯、用通利藥而罔效、重用升麻而反通、丹溪曰:氣升則水自降。)久泄。

白話文:

柴胡能引導少陽的清氣向上升,升麻能引導陽明的清氣向上升,所以補中湯使用它們作為輔助藥物。用於治療時氣毒癘引起的頭痛。(陽明經頭痛,疼痛連帶著牙齒和臉頰。)寒熱交替發作的肺癆。吐膿。腹瀉後肛門重墜(肛門重墜是因為氣滯,氣滯在體內,一定先上升然後才能下降,有的人患有大便祕結,用通便藥卻沒有效果,重用升麻反而通便,丹溪說:氣上升了,水自然就會下降。)久瀉。

(經曰:清氣在下、則生飧泄。)脫肛。崩中帶下。(能緩帶脈之縮急。)痘瘡。(升葛湯、初發熱時可用、痘出後、或下陷泄瀉者、可少用、否則見點之後、必不可用、為其解散也。)斑疹。

白話文:

(經文記載:清氣在下面,就會導致吃不下、拉肚子。)肛門脫出。流產、陰道出血。(能夠緩解帶脈的收縮和急迫。)痘瘡。(升葛湯在發熱初期可以使用,痘瘡發出來後,或腹瀉下陷的人可以少用,否則痘瘡出現後,絕對不能用,因為它會分散痘瘡。)斑疹。

(成朵如錦紋者、為斑、隱隱見紅點者、為疹、蓋胃熱失下、衝入少陽、則助相火而成斑、衝入少陰、則助君火而成疹、又有內傷陰證見斑疹者、微紅而稀少、此胃氣極虛、逼其無根之火、遊行於外、當補益氣血、使中有主則氣不外遊、血不外散、忌用升散之品。)風熱瘡癰。

白話文:

密集成片、像錦織般紋路的是「斑」。隱約可見紅色小點的是「疹」。原因是胃熱沒有下行,上沖到少陽經絡,就會助長相火,形成斑。上沖到少陰經絡,就會助長君火,形成疹。

也有內傷陰虛的人會出現斑疹,這種斑疹微紅而稀少,是因為胃氣極度虛弱,逼得原本無根之火遊走於體外。應當補益氣血,讓氣血有歸屬,就不會外逸而生瘡。忌用升散之藥。

風熱瘡癰

解百藥毒。吐蠱毒。殺精鬼。(性陽氣升、味甘故也。)陰虛火升者忌用。(下元虛者、用此升之、則下元愈虛、朱肱活人書言、瘀血入里、吐衄血者、犀角地黃湯乃陽明聖藥、如無犀角、代以升麻、二藥性味相遠、何以云代、蓋以升麻能引諸藥、同入陽明也、朱二允曰:升麻性升、犀角性降、用犀角止血、乃借其下降之氣、清心肝之火、使血下行歸經耳、儻誤用升麻、血隨氣升、不愈湧出不止乎、古方未可盡泥也。)里白外黑。

白話文:

升麻可以解百藥毒、吐出蠱毒、殺死精怪。(因為升麻性陽、味甘,能提升陽氣。)陰虛火旺的人不適合使用。(但是對於元氣虛弱的人,使用升麻會讓元氣更虛弱。朱肱在《活人書》中提到,瘀血入裏,導致吐血、衄血的人,犀角地黃湯是陽明經的良藥。如果沒有犀角,可以用升麻代替。這兩種藥的性質和味道很不同,為什麼可以相互替代呢?因為升麻可以引導其他藥物,一起進入陽明經。朱二允說:升麻性質上升,犀角性質下降。用犀角止血,是因為藉助它下降的氣,清涼心肝之火,讓血液向下流回經脈。如果誤用升麻,血液會隨著氣上升,不僅不能止血,反而會讓血湧出來不止。所以古代的方子不能完全照搬。)升麻的內皮是白色,外皮是黑色。

緊實者良。名鬼臉升麻。去須蘆用。(或有參耆補劑、須用升柴、而又恐其太升發者、並用蜜水炒之、別有一種綠升麻、繆仲醇廣筆記、用治痢有效、肘後方、卒腫毒起、升麻磨醋、頻塗之。)

白話文:

緊實的升麻品質好,稱為「鬼臉升麻」。去掉須根後即可使用。(如果添加了補藥參耆,須配合升柴使用。但又擔心藥性太過上行發散的人,可以用蜂蜜水炒過。還有一種綠升麻,根據繆仲醇《廣筆記》記載,用於治療痢疾有效。根據《肘後方》記載,如果突然長出腫毒,可以用升麻磨成粉末,並拌入醋,反覆塗抹。)

2. 細辛

宣、散風寒、溫行水氣、潤腎燥。

辛溫。散風寒。故諸風痹痛。咳嗽上氣。頭痛脊強者宜之。(顓治少陰之頭痛。)辛散浮熱。故口瘡喉痹。(少陰火。)鼻淵齒䘌者宜之。(蟲蝕膿爛。)水停心下則腎燥。細辛之辛。能行水氣以潤之。(腎燥者、心亦躁、火屈於水、故躁也、經曰: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

白話文:

辛溫的藥材,可以驅散風寒。因此,用於治療各種風寒痹痛、咳嗽氣逆、頭痛背僵等症狀。(尤其擅長治療少陰經風寒引起的頭痛。)

辛味能散熱。因此,可治療口舌生瘡、咽喉腫痛。(少陰經火熱所致。)

鼻涕膿液流出、牙齒腫痛者,也適宜使用。(蟲蛀膿爛所致。)

水氣停留在心下,會導致腎臟燥熱。細辛的辛味,可以運行水氣,使腎臟得到濡潤。(腎臟燥熱時,心也會燥熱,因為火氣被水氣壓制,所以會導致燥熱。經書說:腎臟喜濕不喜燥,應及時服用辛味藥材來濡潤。)

)雖手少陰引經。(心、)乃足少陰本藥。(腎、)能通精氣。利九竅。故驚癇耳聾鼻齆。(鼻塞不聞香臭、風寒濕熱入於腦、故氣不宣通、寒宜表、濕熱宜清、有瘜肉者、為末吹鼻。)風眼淚下倒睫。大便燥結者宜之。溫經發汗。(能發少陰之汗、仲景治少陰證、反發熱者、麻黃附子細辛湯、乃治邪在少陰之表劑。

白話文:

雖然手少陰經連接到心,但它主要是足少陰經的藥物(腎),能通調精氣,暢通九竅。因此,本藥物適用於驚風、癇疾、耳聾、鼻塞(不聞香臭是因為風寒濕熱入腦,氣血不通所致,寒症宜發汗,濕熱宜清熱,有息肉者可將藥末吹入鼻中)。風眼流淚、倒睫毛。大便乾結者也適合使用。本藥物能溫經發汗(能發出少陰經的汗,仲景治療少陰證,熱症反發者,用麻黃附子細辛湯,是用於治療邪氣在少陰經表面的藥方)。

)行血下乳。散結破痰。味厚性烈。不可多用。北產者細而香。(華陰出者最佳。)南產者。稍大而不香。名土辛。又名馬辛。(以其葉似馬蹄也。)揀去雙葉者用。惡黃耆山茱萸。畏硝石、滑石。反藜蘆。危亦村得效方、暗風卒倒、不省人事者、細辛吹入鼻中。)

白話文:

細辛是一味行血、下乳的中藥。它能散結、化痰。味道濃烈,性子猛烈,用量不可過多。北方產的細辛細而香。(華陰產的細辛品質最好。)南方產的細辛稍大且不香,稱爲土辛,也叫馬辛。(因爲它的葉子形狀像馬蹄。)使用時要揀去雙葉的。細辛忌諱與黃芪、山茱萸同用。畏懼硝石、滑石。與藜蘆相剋。

遇到危急情況下得效的藥方:發生中風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時,將細辛吹入鼻中。

3. 遠志

宣、散郁、通心腎。

苦泄熱。溫行氣。辛散郁。主手少陰。(心、)能通腎氣。上達於心。強志益智。聰耳明目。利九竅。治迷惑善忘。驚悸不寐。(諸證皆因心腎不交所致。)皮膚中熱。腎積奔豚。一切癰疽。敷服皆效。(繆希雍本草經疏曰:癰疽皆從七情憂鬱惱怒而得、遠志辛能散郁。)並善豁痰。

白話文:

苦味能瀉熱。溫性可疏通氣血。辛味能散解鬱悶。主要用於治療手少陰經絡(心經)。能疏通腎氣,上達於心。強壯意志,增益智慧。聰耳明目,暢通九竅。治療迷惑忘事,驚悸失眠。(這些症狀都因心腎不交所致。)皮膚內部有熱,腎臟積液導致奔豚症,各種癰疽。外敷或內服都有效。(繆希雍《本草經疏》說:癰疽都是由七情憂鬱惱怒而引起,遠志辛味能散解鬱悶。)並能很好地化解痰液。

遠志交通心腎。並無補性。虛而挾滯者。同養血補氣藥用。資其宣導。臻於太和。不可多用獨用。純虛無滯者忌。山西白皮者佳。(山東黑皮者、次之。)去心。甘草水浸一宿用。畏珍珠藜蘆。得茯苓龍骨良。葉(名小草)益精補陰氣。治虛損夢泄。(可於統柴胡內揀出用之。

白話文:

遠志有連接心腎的功效。但它本身沒有補益作用。對於虛弱且有瘀滯情況的人,可以與養血補氣類藥物一起使用。這樣可以發揮遠志疏通宣泄的作用,使身體達到平衡的太和狀態。但遠志不能大量單獨使用。如果是純虛無滯的情況,則不宜使用遠志。山西產的白皮遠志最好。(山東產的黑皮遠志次之。)使用前要去除心核,並用甘草水浸泡一夜。遠志忌諱與珍珠、藜蘆同用。與茯苓、龍骨同用效果好。遠志葉(也叫小草)能益精補陰氣。可以治療虛損夢遺。(遠志葉可以在統柴胡中挑選出來使用。)

4. 金毛狗脊

平補肝腎、除風寒濕。

苦堅腎。甘益血。(滋肝、)溫養氣。治失溺不節。(益腎、)腳弱腰痛。寒濕周痹。(經曰:內不在臟腑、而外未發於皮、獨居分肉之間、真氣不能周、故曰周痹。)除風虛。強機關。利俯仰。(滋腎益肝、則骨健而筋強。)有黃毛如狗形。故名。去毛切。酒拌蒸。萆薢為使。熬膏良。

白話文:

甘草:滋養腎臟,增強骨骼強度。 枸杞:滋補血液,滋養肝臟,溫暖氣息。可用於治療遺精、腳步無力、腰痛等症狀。 蛇牀子:可以治療寒濕導致的手腳麻木(中醫認為這種麻木並非出現在臟腑,也不出現在皮肉表面,而是單獨存在於肌肉之間,由於真氣無法全身運行,因而稱為「周痹」)。 牛膝:去除風濕虛寒,增強筋骨。利於俯仰動作(由於滋養了腎臟和肝臟,所以骨骼แข็ง朗,筋骨有力)。 黃芪:外觀呈現黃色絨毛,形似狗的形狀,因此得名。使用時去除絨毛,與酒一起蒸煮,並使用萆薢(一種藥材)作為輔助藥材。熬成膏狀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