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宗奭

《本草衍義》~ 卷十二 (2)

回本書目錄

卷十二 (2)

1. 馬勃

此唐韓退之所謂「牛溲馬勃俱收並蓄」者也。有大如斗者,小亦如升杓。去膜,以蜜揉拌,少以水調,呷,治喉閉咽痛。

白話文:

這是唐朝韓愈所謂的「牛溲馬勃俱收並蓄」的藥品。有的大如鬥,小的也有升杓那麼大。去掉薄膜,用蜂蜜攪拌揉合,加少量的水調和,服用,可以治療喉嚨閉塞和咽喉疼痛。

2. 虯莓

今田野道旁處處有之,附地生。葉如覆盆子,但光潔而小,微有縐紋。花黃,比蒺藜花差大,春末夏初,結紅子如荔枝色。余如經。

白話文:

這種植物在田野旁的道路上隨處可見,它生長在地上,靠地蔓延。葉子像覆盆子的葉子,但是更光滑更小巧,上面有輕微的皺紋。花朵是黃色的,比蒺藜花的尺寸稍大,在春末夏初,這種植物就會結出紅色的果實,外觀類似荔枝。我曾品嚐過。

3. 苧根

如蕁麻。花如白楊而長,成穗生,每一朵,凡數十穗,青白色。

白話文:

如蕁麻。花如白楊葉而細長,成穗狀生長,每一朵都有幾十穗,青白色。

4. 菰根

蒲類。四時取根搗,絞汁用。河朔邊人只以此苗飼馬,曰菰蔣,及作薦。花如葦,結青子,細若青麻黃,長几寸。彼人收之,合粟為粥,食之甚濟飢,此杜甫所謂「願作冷秋菰」者是也。為其皆生水中及岸際,多食亦令人利。

白話文:

蒲類植物。一年四季都可以採收它的根,搗碎後絞出汁液來使用。河朔邊境的人只用這種植物的幼苗來餵馬,並稱它為「菰蔣」,也能用來做席子。它的花朵像蘆葦,結出的果實在成熟後呈現青色,細小得像金黃色的青麻,長度幾寸。當地人收割這種植物,和粟米一起煮成粥,食用後能很好地解決飢餓問題,這大概就是杜甫詩句中所說的「願作冷秋菰」的意思吧。由於這種植物都生長在水中或岸邊,食用過多容易讓人腹瀉。

5. 蕕草

《爾雅》曰:蕕(音猶)蔓子。《左傳》亦曰:「一薰一蕕,十年尚蕕臭」者,是此草。

白話文:

《爾雅》上說:蕕(讀音:猶),又叫蔓子。《左傳》上也說:「一薰一蕕,十年尚蕕臭」,說的正是這種草。

6. 牽牛子

諸家之說紛紛不一,陶隱居尤甚。言花狀如扁豆,殊不相當。花朵如鼓子花,但碧色,日出開,日西合。今注又謂其中子類喬麥,亦非也。蓋直如木猴梨子,但黑色,可微炒,搗取其中粉一兩,別以麩炒去皮尖者,桃仁末半兩,以熟蜜和丸如梧桐子,溫水服三二十丸,治大腸風秘壅熱。苦澀,不可久服,亦行脾腎氣故也。

白話文:

各家的說法不同,其中陶隱居的說法尤甚。他說花狀如扁豆,這十分不恰當。花朵像是鼓子花,但花朵是藍色,日出時開花,日落時合起來。現在的註解又說其中果實類似蕎麥,這也不對。果實其實很像木猴梨子,但是是黑色的,可以稍微炒一下,搗碎取其當中的粉末一兩,再把炒去皮尖的麩皮和半兩的桃仁末,用熟蜜和丸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用溫水服下三二十丸,可以治療大腸風祕壅熱。但苦澀,不能長期服用,它也能益氣補脾腎。

7. 蓖麻子

蓖麻子作朵生,從下旋旋開花而上,從下結子,宛如牛身之蜱。取子炒熟,去皮,爛嚼,臨睡服三二枚,漸加至十數枚。治瘰癧,必效。

白話文:

蓖麻子長成朵,從下面旋轉開花往上,從下面結子,像牛身上的蜱蟲。取蓖麻子炒熟,去皮,嚼碎,睡覺時服用二三粒,漸漸增加到十幾粒。治療瘰癧,一定有效。

8. 葎草

葎草,葛勒蔓也。治傷寒汗後虛熱,銼,研,取生汁,飲一合,愈。

白話文:

葎草:葛藤的藤蔓。用於治療傷寒後虛熱,將葎草銼碎研磨,取鮮汁一湯匙喝下,就能痊癒。

9. 獨行根

苗蔓生,子則馬兜零也。根扁,其嗅稍似葛根。細搗,水調,敷疔腫。後有馬兜零條。

白話文:

苗蔓生長,它的果實就是馬兜鈴。根部扁平,它的氣味很像葛根。將馬兜鈴搗碎,用清水調和,可以敷貼在疔瘡腫毒上。後面有馬兜鈴的枝條。

10. 芭蕉

三年以上,即有花自心中出,一莖只一花,全如蓮花。葉亦相似,但其色微黃綠,從下脫葉。花心但向上生,常如蓮樣,然未嘗見其花心,剖而視之亦無蕊,悉是葉,但花頭常下垂。每一朵,自中夏開,直至中秋後方盡。凡三葉,開則三葉脫落。北地惜其種,人故少用。縷其苗為布。取汁,婦人塗發令黑。余說如經。

白話文:

超過三年後,就會有花從植株中心長出來,每一株只長一朵花,整朵花就像蓮花。花葉也類似蓮花,但顏色略帶黃綠,最底下的葉子會脫落。花心只朝上生長,總是像蓮花一樣,但從來沒看過花心,將它剖開來觀察也沒有花蕊,全部都是花葉,只是花頭總是向下垂。每一朵花從夏至前後開放,直到中秋後才會凋謝。總共有三片葉子,當花朵綻放時,三片葉子就會脫落。北地很珍愛它的種子,所以人們很少使用它。用它的嫩苗編織成布。提取它的汁液,婦女用來塗抹頭髮以使其變黑。我的說法就像經典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