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亭

《濟生集》~ 卷三 (2)

回本書目錄

卷三 (2)

1. 論治赤白各帶症

婦人患帶者最多,皆榮衛滯氣所成。總之不外乎脾虛而兼濕熱,使濁氣滲入膀胱,流而帶下。輕則來而不來,無用施治。重則來而無度,使人腰膝痠痛,精神短少,不能不治。分而論之,赤者屬熱,虛而兼火。白者屬濕,虛而兼痰。赤白兼下,脾虛有濕。治法總以補脾為主,又兼升提。

白話文:

婦女患「帶下」的最多,都是由於人體內的氣血運行不暢所造成的。總的來說,不外乎是脾臟虛弱,又兼有濕熱,使得濁氣滲入膀胱,進而引發帶下的症狀。輕微的帶下,時有時無,不必特別治療。嚴重的帶下,則會持續不斷,讓人感到腰膝痠痛、精神不振,就必須治療。把帶下症狀分別來說,赤色的帶下屬於熱性,是脾虛合併火熱造成的。白色的帶下屬於濕性,是脾虛合併痰濕造成的。赤白兩種帶下同時出現,則屬於脾虛合併濕熱。治療的方法總體上是以補脾為主,同時兼顧升提氣血。

然大抵瘦人多火,患赤帶。肥人多痰,患白帶。赤白兼下者,用五味異功散加扁豆、苡仁、山藥澤瀉等,無不愈者。倘挾五色,則加入本臟藥,一二味亦可。若有熱加黃柏,蓮心,又有帶久不止者,以補為主,宜服補中益氣丸

白話文:

一般來說,瘦的人容易上火,患赤色帶下。而肥胖的人容易生痰,患白色帶下。赤帶和白帶兼而有之的人,可以使用五味異功散,再添加扁豆、苡仁、山藥、澤瀉等中藥,一定可以治癒。如果有五種顏色的帶下病,就要添加與臟腑相關的藥物,一兩味即可。如果還有熱症,就要加黃柏和蓮心。如果有帶下病很久一直沒好的人,則以補益為主要治療方法,可以服用補中益氣丸。

五味異功散

治赤帶白帶不時

人參(三錢),白朮茯苓(各二錢),陳皮(一錢),炙甘草(五分)

白話文:

人參(15克),白朮、茯苓(各10克),陳皮(5克),炙甘草(2.5克)

煎服。青色屬肝,異功散加柴胡、山梔;黃色屬脾、加石斛荷葉、陳米;赤色屬心,加丹參當歸;白色屬肺,加苡仁、豬苓。黑色屬腎,加杜仲續斷

白話文:

煎服。青色屬於肝,異功散加柴胡、山梔子;黃色屬於脾,加石斛、荷葉、陳年米;赤色屬於心,加丹參、當歸;白色屬於肺,加苡仁、豬苓。黑色屬於腎,加杜仲、續斷。

2. 回生歌

大凡女子,稟性偏執,欲求長生,先戒性急,若動怒氣,或因憂鬱,憂鬱氣滯,怒傷肝血,血衰氣盛,定無生育,先為經閉,變成癆瘵。求其無病,經水調正,月應乎天,水應乎地,一月一來,如潮汛期,倘有不準,先後當訊,參前因熱,落後屬寒,熱當清涼,寒宜助溫,血熱血虛,或清或補。一朝有娠,先保其胎,能遵胎教,方無後災。

白話文:

凡是女子,性情偏執,想要長生不老,首先要戒掉性急的毛病。如果容易動怒,或者因為憂鬱,憂鬱的氣就會滯留,怒氣會傷害肝血,血衰弱氣旺盛,肯定無法生育,先閉經,然後變成癆瘵。想要沒有疾病,經水就要調正,月經應合著天,水應合著地,每月一次來潮,像漲潮一樣準時。如果經期不準,就要先找出原因,參照之前的熱證和寒證,熱證就要清涼,寒證就要溫補,血熱血虛,就要清補兼施。一旦懷孕,就要先保住胎兒,能夠遵守胎教,才能避免後患。

不知保守,悔何及也。月足坐草,忍痛極妙,瓜熟自落,臨盆忌早,生若稍慢,時候未到。無知婦女,昏愚嫗老,非時催逼,以致橫倒,做成難產,禍系自遭。若即橫倒,勿再驚擾,鎮靜養神,藥助能好。驚則血逆,更不得了。即若胎死,腹中橫倒,寬心進食,尚可救療,三四五日,仍有藥消,穢臭無礙,胎能化水,水齣兒小,氣壯門開,脫然而下。並不傷內,屍氣崩心,此言錯哉。

白話文:

這是一段關於傳統生產觀點的解釋,用現代的語言表達了對於生產過程的自然觀察和對待方式,以及當遇到問題時應該怎樣冷靜處理的建議。

為此一語,枉死多也,切戒穩婆,用蠻取撈、天良喪盡,甚至動刀,撈取損臟,痛楚難當。每見蠻取,死難計數,泉下含冤,慘乎否乎,新產之後,醫法有餘,先去惡露,後當補虛。補虛太早,穢不能除,倘若氣脫,乃屬大虛。即進溫補,回生起死,惜命之家,守此歌謠,可教女孩,熟讀是句,先使婦女,聽於平素,免致臨時,匆忙貽懊,轉相傳告,保全無數,撰此俚言,不無小補。

白話文:

因為這句話,枉死的人太多了,我要特別告誡穩婆,不要用蠻力取孩子的胎盤,這會喪盡天良,甚至用刀,損傷臟器,痛苦難忍。我經常看到人們用力取胎盤,死於非命的人不計其數,他們在九泉之下含冤,慘不慘呢?產婦生產後,醫生應該先去惡露,然後再補虛。如果補虛太早,污穢之物不能清除,如果氣脫了,那就屬於大虛了。這時即使進補溫補的東西,也不可能起死回生了。愛惜生命的人,聽仔細了,教你的女孩熟讀這首歌謠,讓婦女們在平時就聽到,免得臨時手忙腳亂,造成遺憾。互相傳告,可以挽救無數人的性命,寫下這些俚語,也是有益的。

資生丸

治懷孕二三個月,氣阻脾胃不和,飲食嘔吐,胎氣不固等症。

人參白朮(各三兩),橘紅(蒸),楂肉(蒸),神麯(各二兩),茯苓(入人乳蒸),山藥白扁豆,湘蓮肉,芡實薏苡仁(各一兩五錢均炒黃),麥芽(炒研磨取淨面一兩),藿香葉(不見火),炙甘草桔梗(蒸各五錢),澤瀉(炒),白蔻仁(勿見火各三錢五分),川連(如法炒七次三錢)

白話文:

人參、白朮(各 180 克)。橘紅(蒸熟)、山楂肉(蒸熟)、神曲(各 120 克)。茯苓(用人乳蒸熟)、山藥、白扁豆、湘蓮肉、芡實、薏苡仁(各 90 克,炒至金黃)。麥芽(炒熟、研磨,取淨面 60 克)。藿香葉(不經火炒)、炙甘草、桔梗(蒸熟,各 30 克)。澤瀉(炒熟)、白蔻仁(不經火炒,各 21 克)。川連(依法炒七次,18 克)。

共十七味,如法修事細末,煉蜜搗丸,每丸重二錢,每食後細嚼一丸,開水下,嚴寒時淡薑湯下,服至病愈為度。

白話文:

總共有十七種藥材,依照方法製備成分後,加入蜂蜜搓成藥丸,每顆藥丸重二錢,每次飯後細嚼一丸,用溫開水送服,在嚴寒的天氣時可用淡薑湯送服,直到病情好轉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