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仲甫

《女科百問》~ 卷上 (19)

回本書目錄

卷上 (19)

1. 第三十七問病有一臂痛有兩臂俱痛

答曰。臂痛有數證。有因寒而得之者。或因伏痰者。有形寒飲冷傷肺者。有汗出傷阻者。夫肝主諸筋。肝經虛弱。風寒入傷。與氣血相搏。筋寒則急。上連兩臂俱痛。宜服醒風湯理氣湯主之。若或左或右。痛不能舉臂者。此繇伏痰在內。中脘停滯。脾氣不能流行。止與氣搏。

白話文:

回答說。手臂疼痛有多種證候。一種是由於風寒引起的。或者是由於伏痰引起的。有的因形體虛弱受寒飲冷傷了肺。有的因出汗受阻引起的。肝主導諸筋。肝經虛弱。風寒侵襲而受傷。與氣血相搏擊。筋脈受寒則收縮緊繃。上連兩臂均疼痛。應當服用醒風湯、理氣湯為主。如果有時左臂痛,有時右臂痛。疼痛時不能舉起手臂。這是由於體內有伏痰。中脘停滯。脾氣不能運行。只與氣相搏擊。

流伏於左則左痛。在右則右痛。若右臂痛深連於骨。如斧槌。其氣自嗌已下至臍。左右氣不相通徹。其痛發時。氣上奔急。令人悶絕。肌肉日消。漿粥不下。心中煩悶。此繇形寒飲冷。肺被寒結留滯於右邊。若無故一臂無力。痛不能舉。襲襲似汗。偏阻一邊。肌肉時復掣痛。

白話文:

如果寒氣流聚在左邊,那左側就會疼痛。如果寒氣流聚在右邊,那右側就會疼痛。如果右臂疼痛,而且疼痛深及骨頭,像是被斧頭或槌子打到一樣,那麼這股寒氣是從喉嚨以下一直到肚臍。左右兩邊的氣不通暢,疼痛發作的時候,氣往上衝,讓人昏迷不醒,肌肉日益消瘦,連稀飯都喝不下去,心中煩悶。這是因為身體虛寒,飲用了寒涼的食物,肺部受到寒氣侵襲,寒氣積聚在右邊。如果無緣無故一隻手臂無力,疼痛得無法舉起,並且有一種像出汗一樣的感覺,只侷限在身體的一側,肌肉時不時抽搐疼痛,這也是寒氣流聚造成的。

或有不仁。手不能近頭。久成偏枯。宜服百風湯主之。百風湯。治四肢垂曳。骨節疼痛。(又名省風湯

白話文:

如果得了不仁之症,手不能靠近頭部,長久下來就會偏枯,可用百風湯來治療。

百風湯可以治療四肢無力垂曳,骨節疼痛的症狀。(又名省風湯)

獨活(三錢),芎藭,防風當歸,桂心(各二兩),茯苓附子細辛天麻(一兩),乾蠍(炒),甘草(一兩)

白話文:

獨活(三錢)、芎藭、防風、當歸、桂心(各二兩)、茯苓、附子、細辛、天麻(一兩)、乾蠍(炒)、甘草(一兩)

上為㕮咀。每服三錢。水一盞半。姜五片。煎七分。去滓。食前稍熱服。茯苓丸。治伏痰臂痛。

白話文:

上為㕮咀。每服三錢。用水一盞半,薑五片,煎到七分。去渣,在飯前稍微加熱服下。茯苓丸。治療伏痰引起的臂痛。

茯苓(一兩),半夏(二兩),枳殼(去穰麩炒半兩),風化朴硝(一分),

白話文:

茯苓(60公克),半夏(120公克),枳殼(去皮和麩炒過,30公克),風化過的朴硝(6公克)

上為細末。薑汁煮糊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薑湯下。

理氣湯。治痰飲臂痛。

半夏(湯洗二兩),桔梗(一兩),官桂(二兩),人參(一兩),橘皮(洗干二兩),甘草(半兩)

白話文:

半夏(二兩,先以水洗淨並煮沸)

桔梗(一兩)

桂皮(二兩)

人參(一兩)

橘皮(二兩,先將外皮洗淨並曬乾)

甘草(半兩)

上為粗末。每服五錢。水二盞。姜五片。煎一盞。去滓食前服。

2. 第三十八問婦人渴病與三消之病同異

答曰。夫渴之為病一也。推其受病之源。所得各異。指迷方論消渴之病。自來有二。多緣嗜欲太甚。自為虛寒。服五石湯丸。猛烈燥藥。積之在臟。遂至精血枯涸。又久飲酒者。酒性酷熱。熏蒸於臟肺。是致津液耗竭。渴乃生焉。婦人之渴。多因損血。血虛則熱。熱則能消飲。所以多渴。故與男子之病有異也。

白話文:

他說:嘴巴乾燥的症狀雖然都是口渴,但引起口渴的原因卻不盡相同。指迷方的理論認為,造成糖尿病的病因可分為兩種,大多是過度放縱情慾,而導致身體虛寒,服用五石湯丸及其他猛烈的溫燥藥物,藥物累積在體內,以致於精血枯竭,也常常是因為長期飲用烈酒,烈酒的熱性會灼熱臟腑,因此造成津液耗竭,導致口渴的症狀。婦女口渴,大多是因為損失過多血液,血虛則生熱,熱則會消耗體液,因此容易口渴,所以婦女口渴的病因與男子的不同。

柏子仁湯。滋養營衛。調心順氣。亦治上焦虛熱。煩燥口苦。四肢倦怠。津液內燥。服之效。

白話文:

柏子仁湯:具有滋養營氣和衛氣,調和心神,順暢氣機的作用。也用於治療上焦虛熱,煩燥口苦,四肢倦怠,津液內燥等症狀。服用後即可見效。

新蘿參,黃耆茯神,栝蔞根,天門冬(去心),麥門冬(去心),甘草(各一兩),北五味(半兩炒),柏子仁(半兩),熟地(二兩)

白話文:

新鮮的蘿蔔參、黃耆、茯神、栝蔞根、天門冬(去心)、麥門冬(去心)、甘草(各一兩)、北五味(半兩炒)、柏子仁(半兩)、熟地(二兩)。

上為粗末。每服五錢。水一盞半。姜三片。棗三枚。煎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

辰砂聚寶丹。治心肺積蘊虛熱。口苦舌乾面赤。大便滲泄。肌肉瘦瘁。四肢少力。精神恍惚。又治消渴。消中。消腎。三焦留熱。

白話文:

辰砂聚寶丹。治療心肺積蘊虛熱。口苦舌乾臉色發紅。大便滲泄。肌肉消瘦。四肢無力。精神恍惚。又治療消渴。消內臟。消腎。三焦留熱。

鐵粉(三錢半),牡蠣(三錢半),辰砂(半兩),栝蔞根(半兩),黃連(二錢半),金銀箔(各五十片為衣),知母(三錢半),新蘿參(半兩),白扁豆(湯浸去皮取末半兩)

白話文:

鐵粉(三錢半):具有清熱涼血、化瘀止血的功效,常用於治療吐血、衄血、血尿、便血等症。

牡蠣(三錢半):具有滋陰潛陽、軟堅散結的功效,常用於治療陰虛潮熱、骨蒸盜汗、瘰癧痰核等症。

辰砂(半兩):具有鎮靜安神、清心除煩的功效,常用於治療驚悸失眠、煩躁不安、癲狂癇證等症。

栝蔞根(半兩):具有清熱化痰、利咽止咳的功效,常用於治療痰熱咳嗽、咽喉腫痛、口乾舌燥等症。

黃連(二錢半):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常用於治療暑濕泄瀉、濕熱黃疸、痢疾等症。

金銀箔(各五十片為衣):具有清熱涼血、解毒消腫的功效,常用於治療瘡瘍腫痛、咽喉腫痛等症。

知母(三錢半):具有清熱滋陰、潤肺止咳的功效,常用於治療陰虛發熱、咳嗽喘息、口乾舌燥等症。

新蘿參(半兩):具有清熱化痰、潤肺止咳的功效,常用於治療痰熱咳嗽、咽喉腫痛、口乾舌燥等症。

白扁豆(湯浸去皮取末半兩):具有健脾和胃、補氣益中的功效,常用於治療脾胃虛弱、食少便溏、氣短乏力等症。

上件栝蔞根末等五味。同前藥末。用生栝蔞根去皮。取汁一盞。白沙蜜一小盞。同銀器中煉七八沸。候冷。和藥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煎麥門冬湯放冷送下。食後。一日之間三服。

白話文:

把上等的栝樓根末等五種藥材,和前面所開的藥材的末粉混合在一起。用生栝樓根去皮,榨汁一茶杯,再加上一小茶杯的白沙蜜,一起放入銀器中熬煮七八次,等到冷卻後,和藥材混合成丸,大小如梧桐子般。每次服用三十粒。用煎過的麥門冬湯放涼後送服,飯後服用。一天服用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