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相璈

《驗方新編》~ 卷二十四 (36)

回本書目錄

卷二十四 (36)

1. 陰陽散

治瘡屬半陰半陽。紫荊皮五兩(炒),獨活(去節炒)三兩,赤芍藥(炒)二兩,白芷石菖蒲各一兩,上為末,蔥、酒調搽。此方一名沖和膏,治一切瘡腫,不甚焮熱,積日不消,用之效。

白話文:

治療瘡腫屬於陰陽兼半的性質。紫荊皮五兩(炒過),獨活(去節後炒過)三兩,赤芍藥(炒過)二兩,白芷、石菖蒲各一兩,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蔥、酒調和塗抹在患處。這張方劑又名「沖和膏」,治療各種瘡腫,不十分燥熱,積日不消,使用後效果顯著。

2. 安神散

凡惡瘡攻心,心神不定者,用地骨皮研末,滾蜜水調服即安。

3. 透骨丹

此潰膿藥,外科不可缺。蟾酥硼砂、輕粉、巴豆各五錢,蝸牛二個,麝香一分,先將巴豆研如泥,入蝸牛、麝香再研,入各藥研極細,以小瓷瓶收貯,每用少許,以乳汁化開,先用針輕輕撥破毒頭,挑藥米粒許納於瘡口,外用清涼膏貼之。

白話文:

這種治癒膿瘍的藥品,在外科是必不可少的。蟾酥、硼砂、輕粉、巴豆各五錢,蝸牛兩個,麝香一分,先把巴豆研磨成泥,加入蝸牛和麝香再研磨,加入其他藥物研磨至極細,用小瓷瓶收好。每次用藥時,取少量藥品,用乳汁調和。先用針輕輕地挑破毒瘡的膿頭,挑取藥品如米粒大小,放入瘡口,再用清涼膏貼敷在外。

4. 癰疽無頭者

蠶繭燒灰酒服,一枚出一頭,二枚出二頭。

面生癰疽,其斑痕不易即退,宜用鮮橄欖切斷,蘸麝香少許,頻頻擦之,一二日即可無痕,此良法也。不然,面上留疤,其何以使人見之哉?

白話文:

臉上長了癤子、毒瘡,留下的斑痕不容易消退,可以使用新鮮的橄欖切開,沾取少許麝香,經常擦拭,一兩天內即可消除痕跡,這是個好方法。否則,臉上留疤,怎麼能讓人看到呢?

凡瘡已愈,復起紅泡不結痂,用陳醋、肉油擦之,立愈。

多年惡瘡,百方不痊,或焮痛不已者,並搗爛馬齒莧敷上,三兩遍痊。

5. 癰疽發背未成者

用活蟾蜍系瘡上,半日蟾必昏憒,置水中救其命,再易一個,三易則毒散矣。勢重者剖蟾蜍合瘡上,不久,必臭不可聞,如此三易,其腫自愈。

白話文:

將活蟾蜍綁在瘡上,過半日,蟾蜍一定會昏迷不醒,將牠放入水中救活,再換一個新的,換三次,毒瘡就會散了。情況嚴重的,將蟾蜍剖開敷在瘡上,不久,一定臭不可聞,如此換三次,腫塊自然會痊癒。

6. 火瘡方

大黃、生黃柏、生黃芩等分,研細末,先用冬月淡豬油熬桎木嫩枝,候木枯去木勿用。先將油搽患處,搽油上藥。

白話文:

生大黃、生黃柏、生黃芩等分量,研磨成細末。先用冬天的豬油,熬製桎木的嫩枝,等到木頭枯乾後,將木頭除去,不要使用。先將豬油塗抹在患處,然後在塗抹的豬油上,敷上藥粉。

內服藥方:羌活防風白芷川芎荊芥薄荷、紫蘇、甘草。如火毒甚,再服生大黃、川黃連、黃柏、黃芩、梔仁各等分,水煎服。痂厚不脫,用桐子葉為末,豬油調搽,痂自落。

白話文:

內服藥方:羌活、防風、白芷、川芎、荊芥、薄荷、紫蘇、甘草。如果火毒很嚴重,再服用生大黃、川黃連、黃柏、黃芩、梔仁等分,用水煎服用。瘡痂厚重不脫落,用桐子葉研成細末,用豬油調和塗抹,瘡痂自然脫落。

7. 一切惡瘡百藥不效者

陳米飯緊作團,火煅存性,麻油、膩粉調敷。

8. 癰疽方

無論已潰未潰皆治。方宮保傳。金銀花四兩,生黃耆當歸身各二兩,蒲公英、元參各一兩,白芷五錢,酒煎,儘量飲。毒在頭加川芎五錢,中部加杜仲五錢,下部加川牛膝五錢,在手加桂枝五錢。

白話文:

無論膿瘡是否化膿,所有情況都可治療。方宮保醫生的方子如下:金銀花四兩,生黃芪、當歸身各二兩,蒲公英、元參各一兩,白芷五錢,用酒煎煮,盡力喝下。若毒在頭部,增加川芎五錢;若毒在中部,增加杜仲五錢;若毒在下部,增加川牛膝五錢;若毒在手上,增加桂枝五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