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氏男科》~ 男科卷一 (6)

回本書目錄

男科卷一 (6)

1. 氣虛飲食不消

飲食入胃必須氣充足始能消化而生津液,今飲食不消,氣虛故。方用:

人參(二錢),黃耆白朮茯苓(各三錢),神麯(五分),甘草(三錢),麥芽(五分),山楂(三個),陳皮(五分)

水煎服。

傷麵食加萊菔子,有痰加半夏白芥子各一錢,咳嗽加蘇子一錢、桔梗二錢,傷風加柴胡二錢,夜臥不安加炒棗仁二錢,胸中微痛加枳殼五分。方內純是開胃之品,又恐飲食難消後加消導之品則飲食化而津液生矣。

2. 血虛面色黃瘦

出汗、盜汗,夜臥常醒,不能潤色以養筋是也。血虛自當補血,舍四物湯又何求耶?今不用四物湯。方用:

熟地(一兩),麥冬(三錢),桑葉(十片),枸杞(三錢),當歸(五錢),茜草(一錢)

水煎服。

此方妙在桑葉,補陰生血。又妙在茜草,血得活而益生,況又濟之歸、地,麥、杞大劑以共生。

3. 肺脾雙虧

咳嗽不己,吐瀉不已,此肺脾受傷也。人以咳嗽宜治肺,吐瀉宜治脾。殊不知咳嗽由於脾氣衰,斡旋之令不行,則上為咳嗽;吐瀉由肺氣弱,清肅之令不行,始上吐而下瀉矣。方用:

人參(錢半),麥冬,茯苓(各二錢),柴胡,神麯,薏仁(各五分),車前子甘草(各一錢)

水煎服。

此治脾治肺之藥合而用之,咳嗽、吐瀉之病各愈,所謂一方而兩用之也。

4. 肝腎兩虛

腎水虧不能滋肝,肝木抑鬱而不舒。必有兩脅飽悶之症。肝火不能生腎中之火,則腎水日寒,必有腰背難於俯仰之症。此症必須肝腎同補。方用:

熟地(一兩),山萸,當歸白芍(各五錢),柴胡(二錢),肉桂(一錢)

水煎服。

熟地、山萸補腎之藥,歸、芍、柴、桂補肝之品,即云平補,似乎用藥不宜有重輕。今補肝之藥多於補腎者何?蓋腎為肝之母,肝又為命門之母,豈有木旺而不生命門之火者哉。

5. 心腎不交

腎,水臟也。心,火臟也。是心、腎二經為仇敵矣。似不可牽連而合治之也,不知心、腎相剋而實相須。腎無心之火則水寒,心無腎之水則火熾,心必得腎水以滋潤,腎必得心火以溫暖。如人驚惕不安,夢遺精泄,皆心腎不交之故。人以驚惕為心之病,我以為腎之病。人以夢泄為腎之病,我以為心之病,非顛倒也,實有至理焉。細心思之,自然明白。方用:

熟地(五兩),山萸(三兩),山藥(三錢),人參(三兩),白朮(五兩),芡實(五錢),茯神(三兩),菖蒲(一兩),棗仁炒(三兩),遠志(一兩),五味子(一兩),麥冬(三兩),柏子仁(三兩)

蜜丸。每早晚溫水送下五錢。

此方之妙治腎之藥少於治心之味。蓋心君寧靜,腎氣自安,何至心動。此治腎正所以治心,治心即所以治腎也,所謂心腎相依。

6. 精滑夢遺

此症人以為腎虛也,不獨腎病而心病也,宜心腎兼治。方用:

熟地(半斛),山藥(一兩),山萸(四兩),人參(三兩),白朮(四兩),茯苓,麥冬(各三兩),肉桂鹿茸(各一兩),砂仁(五錢),棗仁(炒),遠志杜仲(各一兩),白芍(三兩),附子(一錢),柏子仁破故紙(各一兩),紫河車(一副),巴戟(三兩),五味子(一兩),肉蓯蓉(三兩)

蜜丸。早晚白水送下五錢。

此方用熟地,山藥、山萸之類補腎也。巴戟、肉蓯蓉、附子、鹿茸補腎中之火也。可以已矣而又必加入人參、茯苓、柏子仁、麥冬、遠志、棗仁者何也?蓋腎火虛由於心火虛也。使補腎火不補心火,則反增上焦枯渴,欲補腎火則必須補心火,則水火相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