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美

《古今名醫方論》~ 卷三 (5)

回本書目錄

卷三 (5)

1. 桂枝加附子湯

太陽病,發汗遂漏不止,其人惡風,小便難,四肢微急,難以屈伸者,此方主之。

桂枝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煎服同,不須啜粥。

白話文:

把桂枝和炮製後去除外皮,破成八片的附子一起煎服,不需要喝粥。

柯韻伯曰:發汗太過,陽無所止息,而汗出不止矣。汗多亡陽,玄府不閉,風乘虛入,故復惡風;津液外泄,不能潤下,故小便難;四肢者,諸陽之本,陽氣者,柔則養筋,開闔不得,寒氣從之,故筋急而屈伸不利。此離中陽虛,不能斂液,當用桂枝湯補心之陽,陽密則漏汗自止,惡風自罷矣;坎中陽虛不能行水,必加附子以回腎之陽,陽回則小便自利,四肢自柔矣。汗漏不止,與大汗出同,而來由則異。

白話文:

柯韻伯說:發汗太多,陽氣無法止息,所以汗出不止。汗多傷陽,玄府不閉,風乘虛而入,所以才又怕風;津液外泄,不能往下潤澤,所以小便困難;四肢是諸陽之本,陽氣柔和則滋養筋脈,開闔失常,寒氣乘虛而入,所以筋急而屈伸不利。這是因為離中陽虛,不能收斂津液,應當用桂枝湯補心之陽,陽氣充足則漏汗自然就會停止,怕風自然也就罷了。坎中陽虛不能運行水液,必須加上附子來回轉腎之陽,腎陽回轉則小便自然通利,四肢自然就會柔軟了。汗液不止,與大汗淋漓相同,但病因不同。

服桂枝後大汗出,而大煩渴,是陽陷於裡,急當滋陰,故用白虎加參以和之;用麻黃遂漏不止,是陽亡於外,急當扶陽,故用桂枝加附以固之。要知發汗之劑,用桂枝不當,則陽陷於裡;用麻黃不當,則陽亡於外。因桂枝湯有芍藥而無麻黃,故雖汗大出,而玄府仍能自閉,斷不致亡陽於外耳。

白話文:

服用了桂枝湯後,大汗出、大煩渴,是陽氣陷入了體內,應當急救滋陰。所以使用白虎湯加參,使陰陽和解。使用了麻黃藥汁滴漏不斷,是陽氣從體外流失,應該急救扶助陽氣。所以使用桂枝湯加附子,使陽氣得以鞏固。要了解發汗的藥物,使用桂枝不合適,則陽氣會陷於體內;使用麻黃不合適,則陽氣會從體外流失。桂枝湯裡面有芍藥而沒有麻黃,儘管汗出很多,腎氣照樣能自己關閉,絕對不會讓陽氣從體外散失。

2. 桂枝甘草湯

治發汗過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

桂枝(四兩),甘草(二兩,炙)

上二味,水三升,煮取一升,頓服。

柯韻伯曰:汗出多則心液虛,氣餒故悸。叉手自冒則外有所衛,得按則內有所依。如此不堪之狀,望之而知其虛矣。桂枝本營分藥,得麻黃生薑,則令營氣外發而為汗,從辛也;得芍藥,則收斂營氣而止汗,從酸也;得甘草,則補營氣而養血,從甘也。(妙議!)故此方以桂枝為君,獨任甘草為佐,以補心之陽,汗雖多而不至於亡陽,甘溫相得,斯血氣和而悸自平,與治心中煩,心下有水氣而悸者迥別,乃補心之峻劑也。

白話文:

柯韻伯說:一個人汗出過多,就是心液不足、氣虛,所以會心悸。雙手交叉覆蓋著自己,表示有外力保護,按摩就可以放鬆。從他的症狀來看,就知道他是虛弱的了。桂枝原本就是營分的藥,加上麻黃、生薑,就會讓營氣流向體外而發汗,這是因為麻黃和生薑都是辛性的;加上芍藥,就可以收斂營氣而止汗,這是因為芍藥是酸性的;加上甘草,就可以補益營氣而養血,這是因為甘草是甘性的。(真是妙啊!)所以這個方子以桂枝為主藥,獨取甘草做佐藥,可以補益心陽,即使汗出過多也不會傷及陽氣,甘溫相得,就能使血氣和順而心悸平定,這與治療心中煩悶,心下有水氣而心悸的方子完全不同,是補益心氣的峻劑。

3. 芍藥甘草附子湯

發汗病解,反惡寒者,虛故也。此方主之。

芍藥(三兩),甘草(二兩,炙),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白話文:

芍藥(120克),甘草(80克,炙過的),附子(1個,炮製後去掉皮,再切成八片)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溫服。

柯韻伯曰:發汗病解而反惡寒,比未汗時更甚,其陽虛可知矣。夫太陽、少陰為表裡,太陽之病,本由少陰之虛,不能藏精而為陽之守也。今惡寒,反見於發汗病解後,是寒邪已從汗解,太陽之虛不能衛外,而為陰之使也。則陽亡之兆已見於此,若仍以桂枝湯攻表,非以扶陽,反以亡陽也。

白話文:

柯韻伯說:發汗後病情減輕,但又產生出畏寒的症狀,比發汗前更加嚴重,這說明陽氣虛弱了。太陽和少陰表裡相關,太陽的疾病,本來就由少陰虛弱,不能貯藏精氣,而陽氣失去保護的緣故。現在畏寒,反而在發汗後病情減輕時出現,這是寒邪已經隨著汗液排出,太陽虛弱,不能衛護外表,反受陰邪的侵襲。那麼陽氣虛弱的徵兆就已經顯露出來了,如果仍然用桂枝湯來治療表症,不是用來扶助陽氣,反而會導致陽氣更加虛弱。

故以芍藥收少陰之精氣,甘草緩陰邪之上行,附子補坎宮之少火,但使腎中元陽得位,在表之虛陽惡寒自解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