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浩

《仁術便覽》~ 卷二 (26)

回本書目錄

卷二 (26)

1. 痞病

痞者,皆土之病也,與脹滿有輕重之分。痞則內覺痞悶,而外無脹急形者是也。有中氣虛弱不能運化精微為痞者,有飲食痰積不能施化為痞者,有濕熱太甚為痞者。

白話文:

痞病,都是脾土病變引起的,與脹滿這兩種病證有輕重之分。痞,是指感覺胸悶,但從外表看不出來。有的人因為中氣虛弱,不能運化精微物質使之成為痞病。有的人因為飲食不節制,痰濕積聚,不能消化使之成為痞病。也有的人因為濕熱太過嚴重而產生痞病。

一方,治稟受充實,面蒼骨露,氣實之人,心下痞者。

白話文:

枳實:具有理氣、消食、導滯的功效,常用於治療食積、脘腹脹滿、噯氣等症狀。

黃連: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常用於治療濕熱證引起的痢疾、腹瀉、黃疸等症狀。

青皮:具有疏肝理氣、化痰止咳的功效,常用於治療肝氣鬱結引起的胸悶、脅痛、咳嗽等症狀。

陳皮: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常用於治療脾胃虛弱、消化不良、嘔吐、腹瀉等症狀。

枳殼:具有理氣導滯、消積化痰的功效,常用於治療食積、脘腹脹滿、噯氣等症狀。

上為末,每服三錢,燈心湯下。

一方,稟受素弱,轉運不調,飲食不化而心下痞者。

白朮山楂(去核),神麯,麥芽,陳皮

白話文:

白朮: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瀉。

山楂(去核):消積導滯、活血化瘀、降血脂、降血壓。

神麯:益氣健脾、消食化積、活血化瘀。

麥芽:消食化積、健脾益氣、回乳。

陳皮:理氣健脾、燥濕化痰、止咳。

上為末,每服三錢,米飲調下。

一方,治肥人心下痞者。乃是鬱熱在中焦。

枳實,黃連,葛根升麻

上為末,每服三錢,薄荷湯下。

一方,治食後感寒,飲食不化,心下痞者。

藿香,豆蔻,吳茱萸砂仁

白話文:

藿香:

性味:辛,溫。

歸經:脾、胃經。

功效:健脾益氣、燥濕解暑、化痰止嘔。

臨牀應用:用於脾虛泄瀉、暑濕感冒、暑熱嘔吐、痰飲嘔吐等症。

豆蔻:

性味:辛、溫。

歸經:脾、胃經。

功效:溫中止瀉、行氣止嘔、化痰開胃。

臨牀應用:用於脾虛泄瀉、嘔吐、呃逆、消化不良等症。

吳茱萸:

性味:辛、苦、溫。

歸經:肝、脾、腎經。

功效:溫中散寒、降逆止嘔、止瀉痢。

臨牀應用:用於寒凝腹痛、泄瀉、嘔吐、呃逆等症。

砂仁:

性味:辛、溫。

歸經:脾、胃經。

功效:溫中止瀉、行氣化痰、消食開胃。

臨牀應用:用於脾虛泄瀉、嘔吐、呃逆、消化不良等症。

上為末,每服三錢,薑湯下。

一方,治挾血成窠囊,心下痞者。

白話文:

  • 桃仁:具有活血化瘀、潤腸通便的功效,常於血瘀證及大便乾燥不通時使用。

  • 紅花: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的功效,常於瘀血證、經閉痛經時使用。

  • 香附:具有理氣解鬱、調經止痛的功效,常於肝鬱氣滯、月經不調、痛經等症時使用。

  • 大黃:具有瀉熱通便、清熱解毒的功效,常於熱結便祕、實熱證、毒瘡等症時使用。

上為末,每服四錢,酒下。

2. 【補中益氣湯】

加芍藥、黃連各一錢,治內傷心下痞,瞀悶者。如痞腹脹,加枳實三分,姜樸七分,木香砂仁各三分。見內傷門。

白話文:

添加芍藥和黃連各一錢,治療內傷心下痞,頭暈悶悶的人。如果肚子脹氣,再加枳實三分,生薑和樸硝各七分,木香和砂仁各三分。見內傷門。

3. 【枳實消痞丸】

枳實黃連(各五錢),乾生薑(二錢),半夏曲(三錢),厚朴(四錢),人參(二錢),甘草(炙,二錢),白朮(三錢),茯苓麥芽(各二錢)

白話文:

枳實、黃連(各 15 克),乾生薑(6 克),半夏曲(9 克),厚朴(12 克),人參(6 克),甘草(炒熟,6 克),白朮(9 克),茯苓、麥芽(各 6 克)

為末,蒸餅丸,每五十丸,溫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