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浩

《仁術便覽》~ 序(一)

回本書目錄

序(一)

1. 序(一)

昔上古人多壽萬年,自黃帝無端而製為百草之經,毒天下後世,百病陡發,人幾不獲遂其生矣。然遽以不仁目其書,其書終不可廢,何也?亦顧用其術者何如耳。予唯刑是職,惴惴懼遠於仁術,然於古先王設刑之意,罔不競競。蓋以刑之繩人,猶藥之攻疾,疾止則已,人直則宥,無二道也。

白話文:

從前的人壽命很多可以活上萬年,自從黃帝任意地創制了本草綱目,毒害了後世子孫,各種疾病遽然爆發,人類幾乎沒有辦法生存下去。可是如果因此就把這本書定為不人道的書,那麼這本書就只能廢除了,為什麼呢?那也是要看用這個方法的人如何使用啊。我雖然擔任刑罰的職務,對於仁慈的醫術感到戰戰兢兢和遠離,但是對於古時候先王制定刑罰的用意,我無不敬畏。因為刑罰懲治人,就像藥物治療疾病,疾病治癒了就停止治療,人只要端正品行就可以寬恕,這兩個道理是沒有分別的。

因退食之暇,見太守王公較政《仁術便覽》一書,喜而手之不倦,知為張君所纂輯也。予憫其缺略而補之,不敢妄為增加。誠以醫之為道,必洞見垣一方始得以刀圭投之。如執成方而殺人,何異於以挺與刃哉,其毒天下甚矣,其毒萬世甚矣。然有是編而不仁滋大,刑書鑄而俟人平反,是編存而俟人神明,其用以去病也。

白話文:

有一次,趁著退食的空閒,我看見太守王公拿出一本《仁術便覽》,我欣喜地翻閱起來,知道這本書是張先生編纂的。我覺得書中有缺漏之處,因此幫助他補足,不敢隨意增加內容。誠然,醫學這門學問,必須徹底地瞭解患者的情況,然後纔能夠使用刀藥來治療。如果執著於既有的處方而殺人,與拿著刀劍殺人又有什麼區別呢?這種毒害天下人的行為,其毒害萬世的後果實在是太嚴重了。但是,有了這本書,仁術就會更加發揚光大,就像刑律的頒布可以等待人們的平反一樣,這本書的存世可以等待人們的覺悟和明智,從而用它來治病救人。

等之畏法則人盡反於古初,何異黃帝親授一經哉。不然予愳以殺人者而謀生人,後之不善讀是書者,或至以生人者而反殺人,是豈余之意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