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燾

《外臺秘要》~ 卷第七 (6)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七 (6)

1. 腹痛方四首

《病源》腹痛者,由腑臟虛,寒冷之氣,客於腸胃募原之間,結聚不散,正氣與邪氣交爭相擊,故痛。其有冷氣搏於陰經者,則腹痛而腸鳴,謂之寒中,是陽氣不足、陰氣有餘者也。診其寸口脈沉而緊,則腹痛;尺脈緊,臍下痛;脈沉遲,腹痛;脈來觸觸者,少腹痛;脈陰弦則腹痛。

凡腹急痛,此里之有病,其脈當沉,若細而反浮大,故當愈矣,其人不即愈者,必當死,以其病與脈相反故也。其湯、熨、針石,別有正方補養宣導,今附於後。《養生方·導引法》云:股脛手臂痛,法屈一脛臂中所痛者,正偃臥,口鼻閉氣腹痛,以意推之,想氣往至痛上俱熱即愈。又云,偃臥展兩脛兩手,仰足指,以鼻納氣自極七息,除腹中弦急切痛。

又云,偃臥,口納氣,鼻出之,除裡急,飽嚥氣數十,令溫中寒,干吐嘔腹痛,口納氣七十所大振腹,嚥氣數十,兩手相摩,令熱以摩腹,令氣下。(出第十六卷中)

張文仲當歸大黃,療冷氣牽引腰背肋下,腹內痛方。

當歸(三兩),芍藥(八分),桂心(三分),乾薑(六分),茱萸(五分),人參(一兩),大黃(一兩),甘草(二兩炙)

上八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忌海藻菘菜、生蔥。(出第三卷中)

《範汪》四味當歸湯,主寒腹痛方。

當歸,桂心,乾薑(各三兩),甘草(二兩炙)

上切,以水八升,煮取三升,一服一升,日三服。虛冷激痛甚者,加黃耆、芍藥各二兩。忌海藻、菘菜、生蔥。(《千金》無甘草,有附子一兩,出第十五卷中)

《小品》療寒冷腹痛。茱萸湯方。

吳茱萸(二兩),甘草(炙),人參,桂心(各一兩),生薑(五兩),半夏(一升),小麥(一升),當歸(二兩)

上八味,切,以水一斗五升,煮取三升,分溫服一升,日三服。忌海藻、菘菜、羊肉餳、生蔥。(《千金》桂二兩,生薑切一升,出第一卷中)

《古今錄驗》芎藭湯,療卒寒腹中拘急痛方。

芎藭,當歸,桂心,芍藥,甘草(炙各一兩),黃芩(半兩),乾薑(半兩),杏仁(三十枚去皮、尖)

上八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再服。忌海藻、菘菜、生蔥。(出第八卷中)

2. 卒腹痛方七首

《肘後》療卒腹痛方

粳米(二升)

上一味,以水六升,煮取六七沸,飲之。

又方

掘土作小坎,以水滿坎中,熟攪取汁,飲之瘥。(並出第一卷中)

張文仲療卒腹痛方

令病人臥高枕一尺許,柱膝,使腹皮踧氣入胸,令人爪其臍上三寸,便愈。能幹咽吞氣數十過者彌佳。亦療心痛。(《肘後》、《備急》同)

又方

灸兩足指頭各十四壯,使火俱下,良。(《備急》、《肘後》同,並出第一卷中)

《千金》療胸腹中卒痛。生薑湯方。

生薑(一斤搗取汁),食蜜(八兩),醍醐(四兩)

上三味,微火上熬令相得,適寒溫。服三合,日三。(出第十六卷中)

《集驗》療卒腹痛,葛氏方。

桂末三匕,酒服。人參、上好乾姜亦佳。忌生蔥。(《肘後》、文仲同)

又方

食鹽一大把,多飲水送,取吐。(《肘後》、張文仲同,並出第一卷中)

3. 心腹痛及脹滿痛方一十首

《病源》心腹痛者,由腑臟虛弱,風寒客於其間故也。邪氣發作,與正氣相擊,上衝於心,則心痛,下攻於腹,則腹痛,上下相攻,故心腹絞痛,氣不得息。診其脈,左手寸口人迎以前,脈手少陰經也,沉者為陰,陰虛者病苦心腹痛,難以言,心如寒狀,心腹痛,痛不得息,脈細小者生,大堅疾者死。心腹痛脈沉細小者生,浮大而疾者死。

其湯、熨、針石,別有正方補養宣導,今附於後。《養生方·導引法》云,行大道常度日月星辰,清靜以雞鳴,安身臥,漱口三咽之,調五臟,殺蠱蟲,令人長生,療心腹痛。(出第十六卷中)

《廣濟》療心腹中氣時時痛,食冷物則不安穩,及惡水。桔梗散方。

桔梗茯苓(各八分),枳實(炙),人參厚朴(炙),芍藥,橘皮(各六分),桂心(五分)檳榔(八分),麥門冬(去心八分)

上十味,搗篩為散。空肚煮薑棗飲服方寸匕,日三服,漸加至一匕半,熱以茶飲下,不利。忌豬肉、酢物、生蔥、生冷、油膩、小豆、黏食、熱面、炙肉等物。

又療卒心腹痛,氣脹滿,不下食,欲得瀉三兩行佳。當歸湯方。

當歸,茯苓,桔梗,橘皮,高良薑,檳榔(各八分),生薑(八分)

上七味,細切,以水七升,煮取二升三合,絞去滓,分溫三服,服別相去如人行六七里,服訖,利三兩行,宜停後服。忌豬肉、酢物、生冷、油膩、魚、蒜、黏食、小豆。(並出第十五卷中)

《肘後》療心腹俱脹痛煩滿,短氣欲死,或已絕方。

梔子(十四枚),豉(七合)

上二味,以水二升,先煮豉,取一升二合,去滓,納梔子,更煎取八合,絞去滓,服半升,不愈者,盡服之。(《備急》、文仲同)

又方

烏梅二七枚,水五升,煮一沸,納青大錢二七文,煮取一升半,強人可頓服,羸人分再服,當下愈。(文仲同)

又方

茱萸(二兩),生薑(四兩切),豉(三合)

上三味,酒四升,煮取二升,分三服,即瘥。

又療心腹相連常脹痛。狼毒丸方。

狼毒(二兩炙),附子(半兩炮)

上二味搗篩,蜜和丸,服如梧子。一日服一丸,二日二丸,三日三丸,自一至三,以為常服,即瘥。忌豬肉、冷水。

又方

吳茱萸(一合),乾薑(四分),附子(二分炮),細辛(二分),人參(二分)

上五味,搗末,蜜和丸如梧子。服五丸,酒飲並得,日三。忌豬肉、生菜等。(並出第一卷中)

《深師》療久寒冷,胸膈滿,心腹絞痛,不能食,忽氣吸吸不足。前胡湯方。

前胡(一兩),羊脂(二兩),大棗(二十枚),當歸(一兩),茯苓(一兩),白朮(一兩),芍藥(六分),桂心(一兩),半夏(二兩),乾薑(一兩),麥門冬(六分去心),吳茱萸(三百粒)

上十二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三服,相去如人行十里進一服。忌酢物、生蔥、羊肉、餳、桃、李、雀肉等。(出第十六卷中)

《小品》當歸湯,療心腹絞痛,諸虛冷氣滿方。

當歸(三兩),乾薑(四兩),甘草(三兩炙),芍藥(二兩),厚朴(三兩炙),黃耆(二兩),蜀椒(一兩汗),半夏(三兩洗),肉桂(三兩),人參(三兩)

上十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二合,強人可一升,羸人服八合。大冷者,加附子一枚炮。忌海藻菘菜、羊肉、餳、生蔥。(《古今錄驗》、《千金》同)

《古今錄驗》通命丸療心腹積聚,寒中絞痛,又心迫滿,脅下脹痛方。

大黃遠志(去心),黃芩麻黃(去節),甘草(炙以上各四兩),芒硝(三兩),杏仁(六十枚去皮、尖),豉(二合),巴豆(五十枚去心、皮,熬,別為脂)

上九味,搗,合下篩,蜜和丸如梧子大。先食飲服三丸,日三。忌野豬肉蘆筍、海藻、菘菜。(出第八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