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宗說約》~ 卷之首 (8)

回本書目錄

卷之首 (8)

1. 谷部共十一種

麥芽性溫,上氣消食,健脾開胃,止脹吐逆(炒黃研用)。

神麯甘溫,消食開胃,止瀉逐痰,脹滿能退(炒研)。

酒性大熱,闢穢禦寒,通行血脈,莫飲太酣(外科及和傷藥酒水各半煎,行經藥煎熱後入酒)。

醋消腫毒,胃脘氣疼,能消積聚,血暈如神。

飴糖甘溫,潤肺和脾,嗽渴自汗,消痰補虛(中滿嘔吐濕熱者勿用)。

胡麻甘平,潤肌填腦,益氣補虛,明目不老(蒸九次)。

白扁豆溫,補脾止瀉,霍亂轉筋,酒毒須藉(葉主蛇蟲咬傷,花主赤白帶下,炒搗)。

赤小豆平,止瀉利水,排癰解熱,便血功最(或炒或煮)。

芝麻性甘,行風通血,滑腸潤肌,白濁能絕,油能解毒,疥癬妙絕。

豆豉苦寒,煩躁滿悶,寒熱頭痛,解表須問。

綠豆甘寒,散疹厚腸,消腫下氣,熱毒最良。

2. 十八反歌

本草明言十八反,半(夏)(瓜)蔞貝(母)(白)蘞(白)及攻烏(頭),海(藻)(大)戟(甘)遂芫(花)俱反(甘)草,諸參(細)辛(白)芍叛藜蘆(參謂人參丹參苦參、元參、沙參)。

3. 十九畏歌

硫黃原是火之精,朴硝一見便相爭,水銀莫與砒霜見,狼毒最怕密陀僧巴豆性烈最為上,偏與牽牛不順情,丁香莫與鬱金見,牙硝難合京三稜,川烏草烏不順犀,人參最怕五靈脂,官桂善能調冷氣,若逢石脂便相欺,大凡修合看順逆,炮爁炙煿莫相依。

4. 君臣佐使法

弘景曰:用藥猶如立人之制,若多君少臣,多臣少佐,則氣力不周也。按《神農本草經》以養命上藥為君,養性中藥為臣,治病下藥為佐使。岐伯曰:方制君臣者,主病之謂君,佐君之謂臣,應臣之謂使。非上、中、下三品之謂也。張元素曰:為君者最多,為臣者次之,佐者又次之,藥之於證,所主同者則各等分。

李杲曰:凡藥之所用皆以氣味為主,補瀉在味,隨時換氣。主病為君,假令治風,防風為君,治寒附子為君,治濕防己為君,治上焦熱黃芩為君,中焦熱黃連為君,兼見何證以佐使藥分治之。此制方之要也。本草上品為君之說各從其宜爾。

5. 制度引經法

陳嘉謨曰:製藥貴在適中,不及則功效難求,太過則氣味反失。火制四,煅、炮、炙、炒也;水制三,漬、泡、洗也;水火共制,蒸、煮二者焉。法造雖多,不離於此。酒製升提,薑製發散,入鹽走腎而軟堅,用醋注肝而住痛,童便制除劣性而降下,米泔制去燥性而和平,乳制潤枯生血,蜜制甘緩益元,陳壁土製竊真氣而驟補中焦,麥麩皮製抑酷性勿傷上膈,烏豆湯、甘草湯漬曝並解毒,致令平和。羊酥油、豬脂油塗燒咸滲骨容易脆斷,去穰者免脹,抽心者除煩。

大概具陳,初學熟玩。

6. 服藥時候法

《本經》曰:病在胸膈以上者,先食後服藥;病在心腹以下者,先服藥而後食;病在四肢血脈者,宜空腹而在旦;病在骨髓者,宜飽食而在夜。

東垣曰:古人服藥活法,病在上者不厭頻而少,病在下者不厭頓而多。少服則滋榮於上,多服則峻補於下。凡云分服、再服、三服者,要令勢力相及,並視人之強弱,病之輕重,以為進退增減,不必泥法。

好古曰:用藥若寒熱各半,晝服則從熱之屬而升,夜服則從寒之屬而降,或晴則從熱,陰則從寒。變化不一如此。

此三論各呈妙旨,學者於此貫通之,自能得其活法也。

7. 㕮咀丸散合宜法

李杲曰:湯者,蕩也,去大病用之。散者,散也,去急病用之。丸者,緩也,舒緩而治之也。㕮咀者,古制也。古無鐵刃,以口㕮細煎汁飲之,則易升易散而行經絡也。凡治至高之病加酒煎,去濕以生薑,補元氣以大棗,發散風寒以蔥白,去膈上痰以蜜。細末者,不循經絡,只去胃中及臟腑之積;氣味厚者,白湯調;氣味薄者,煎之和滓服。

去下部之病,其丸極大,而光且圓;治中焦者,次之;治上焦者,極小。稠麵糊取其遲化,直至中下二焦,或酒或醋取其收散之意也。犯半夏、南星,欲去濕者,丸以薑汁稀糊,取其易化也,水浸宿炊餅又易化,滴水丸又易化。煉蜜丸者,取其遲化而氣循經絡也;蠟丸取其難化而旋旋取效,或毒藥不傷脾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