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宗說約》~ 卷之首 (5)

回本書目錄

卷之首 (5)

1. 木部共五十四種

茯神補心,善鎮悸驚,健忘善怒,益智安神。

茯苓味淡,滲濕利竅,白化痰涎,赤通水道(去皮入補藥用,人乳拌蒸)。

琥珀味甘,安魂定魄,破瘀消癥,利水通塞(研細)。

松香性溫,主安五臟,殺蟲定痛,惡瘡皆當(治瘡用蔥汁拌,煮乾研用)。

柏仁味甘,補心益氣,斂汗扶陽,更除驚悸(去殼去油取霜用)。

肉桂辛熱,善通血脈,腹痛虛寒,溫補可得(不見火)。

桂桂小梗,橫行手臂,止汗舒筋,手足痹利(佐麻黃髮汗,同芍藥止汗)。

木香微溫,散滯和胃,諸氣能調,吐痢功最(治血分酒磨入,氣分湯磨,治濕治痰薑汁磨,不見火)。

山梔性寒,解鬱除煩,吐衄胃病,降火不難(清上焦鬱熱,用慢火炒黑;清三焦實火,生用;能清曲屈之火)。

吳茱萸熱,能調疝氣,臍腹寒疼,吐酸用利(去梗炒)。

山茱萸溫,益髓澀精,除腰膝痛,腎虛耳鳴(去核酒洗用,一云核味澀,遺精連核用)。

蔓荊味苦,頭痛能醫,能除眼淚,拘攣濕痹。

杜仲辛溫,強筋壯骨,足痛腰疼,小便淋瀝(去粗皮,鹽酒炒斷絲,一用酥炙,一薑汁炒)。

烏藥辛溫,心腹脹痛,小便滑數,順氣通用。

厚朴苦溫,消脹除滿,痰氣瀉痢,其功不緩(去粗皮,薑汁浸炒,亦有生用者)。

黃柏苦寒,降火滋陰,骨蒸濕熱,下血堪任(去粗皮,切片蜜炒,鹽酒炒,人乳炒,童便炒,或生用,隨病用之)。

桑皮甘辛,止嗽定喘,瀉肺火邪,其功不淺。

枸杞甘溫,固髓添精,明目祛風,種子如神(酒洗)。

骨皮苦寒,解肌退熱,有汗骨蒸,強陰涼血(酒洗用)。

棗仁味酸,斂汗祛煩,多眠生用,不眠用炒(去殼研末)。

益智辛溫,安神益氣,遺溺遺精,嘔逆皆濟(去殼研末)。

檳榔辛溫,破氣殺蟲,逐水祛痰,專除後重。

腹皮微溫,能下膈氣,安胃健脾,浮腫消去(水洗三四次,再用甘草湯洗曬乾)。

丁香辛熱,能除寒嘔,心腹疼痛,溫胃可求(氣血勝者忌丁香,以其益氣也)。

冰片辛苦,善開喉閉,消風明目,殺蟲亦易,小兒驚癇,大人痰迷。

豬苓味淡,利水通淋,消腫除濕,多服損腎(去砂石)。

蘇木甘鹹,能行積血,產後月經,兼醫僕跌。

沉香降氣,暖胃追邪,呃逆足冷,壯陽破結(忌見火,生磨)。

乳香辛苦,療諸惡瘡,生肌止痛,心腹痛良(去油為末)。

沒藥溫平,治瘡止痛,跌打損傷,破血通用(去油為末)。

木瓜味酸,濕腫腳氣,霍亂轉筋,吐血有利。

竹葉味甘,退熱安眠,化痰定喘,煩渴安然(用淡竹者佳)。

天竺黃寒,解煩除驚,驅邪逐痰,明目清心。

金櫻子溫,澀精除嗽,脾泄下痢,崩帶功奏(去心刺,煎膏用)。

郁李仁酸,四肢浮腫,潤腸破血,下氣寬中(去殼用)。

蕪荑辛溫,痔瘻疥癬,消疳去積,殺蟲不鮮(去衣,麵炒黃用)。

五加皮溫,祛痛風痹,健步堅筋,和傷並奇(去骨)。

楮實味甘,壯陽助膝,堅筋益氣,明目妙極(酒浸一宿,蒸用)。

秦皮性寒,散風去濕,風熱驚癇,目赤有力。

密蒙甘寒,主能明目,虛翳青盲,服之效速。

辛夷辛溫,寒熱頭風,面腫齒痛,通鼻溫中。

蕤仁性溫,理氣消痰,目赤風腫,止淚相關(破核取仁,去皮尖,研用)。

女貞味苦,養精補陰,去風除濕,黑髮強筋(酒浸曬乾用)。

五倍苦酸,疳風疥癬,止瀉澀精,明目功快。

牙皂辛鹹,通關開竅,頭目風淚,脹食皆效。

巴豆辛溫,削堅蕩積,破癥消痰,通利有力(去皮心膜,或生或熟聽用)。

金鈴性寒,大熱癲狂,通水利便,心痛亦當。

雷丸苦鹹,解蠱殺蟲,胃熱癲癇,逐水有功。

鉤藤味苦,小兒寒熱,驚癇胎風,舒筋活血。

血竭味鹹,跌僕損傷,生肌止痛,破血功良。

茶茗微寒,解渴能濟,上清頭目,消痰下氣。

阿魏辛溫,除癥破結,禁瘧殺蟲,傳屍可滅。

乾漆辛溫,通經破積,除痹殺蟲,心疼有益(炒令煙盡用)。

楓香辛苦,辟惡驅風,齒痛下痢,癮疹有功(一名芸香)。

蜀椒辛熱,冷氣咳逆,風寒積聚,闢瘟消食(微炒出汗,閉口者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