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天益

《衛生寶鑑》~ 卷十六 (1)

回本書目錄

卷十六 (1)

1. 泄痢論

論曰。臟腑泄痢。其證多種。大抵從風濕熱論之。是知寒少熱多。寒則不能久也。故曰暴泄非陰。久泄非陽。論云。春宜緩形。形緩動則肝木乃榮。反靜密則是行秋令。金能制木。風氣內藏。夏至則火盛而金去。獨火木旺而脾土損矣。輕則飧泄。身熱脈洪。谷不能化。重則下痢。

膿血稠黏。裡急後重。故曰諸泄稠黏。皆屬於火。經曰。溲而便膿血。知氣行而血止。也宜大黃湯下之。是為重劑。黃芩芍藥湯。是為輕劑。是實則泄其子。木能自虛而脾土實矣。故經曰。春傷於風。夏為飧泄。此逆四時之氣。人所自為也。有自太陰脾經受濕。而為水泄虛滑。

身重微滿。不知穀味。假令春宜益黃散補之。夏宜泄之。法云。宜補、宜泄、宜和、宜止。和則芍藥湯。止則訶子湯。久則防變而為膿血。是脾經傳受於腎。謂之賊邪。故難愈也。若先利而後滑。謂之微邪。故易痊也。此皆脾土受濕。天之所為也。雖聖智不能逃。口食味。鼻食氣。

從鼻而入。留積於脾而為水泄也。有厥陰經動。下痢不止。其脈沉而遲。手足厥逆。膿血稠黏。此為難治。宜麻黃湯小續命湯汗之。法云。謂有表邪縮於內。當散表邪而自愈。有暴下無聲。身冷自汗。小便清利。大便不禁。氣難布息。脈微。嘔吐。急以重藥溫之。漿水散是也。

故法云。後重者宜下。腹痛者當和。身重者除濕。脈弦者去風。膿血稠黏者。以重藥竭之。身冷自汗者。以毒藥溫之。風邪內縮者。宜汗之則愈。鶩溏為痢。當溫之而已。又云。在外者發之。在內者下之。在上者湧之。在下者竭之。身表熱者內疏之。小便澀者分利之。又曰。

盛者和之。去者送之。過者止之。兵法有云。避其來銳。擊其惰歸。泄之謂也。(上出活法機要)

芍藥黃芩湯,治泄痢腹痛。後重身熱。久不愈。脈洪疾者。及下痢、膿血稠黏。

黃芩,芍藥(各一兩),甘草(半兩)

上㕮咀。每服半兩。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渣。溫服。不拘時。

大黃湯】,治瀉痢久不愈。膿血稠黏。裡急後重。日夜無度。

大黃(一兩)

上一味銼碎。好酒二大盞。浸半日許。再同煎至一半。去渣。將酒分作二服。頓服之。痢止勿服。如未止再服。取利為度。後服芍藥湯和之。痢止。再服白朮黃芩湯。蓋徹其毒也。

【芍藥湯】,行血調氣。經曰。溲而便膿血。知氣行而血止。行血則便自愈。調氣則後重除。

芍藥(一兩),當歸黃連,黃芩(各半兩),大黃(三錢),桂(二錢半),甘草(炒),檳榔(各二錢),木香(一錢)

上九味㕮咀。每服五錢。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渣。溫服。如痢不減。漸加大黃。食後。○如便後臟毒。加黃柏半兩。

白朮黃芩湯,服前藥痢疾雖除。更宜調和。

白朮(一兩),黃芩(七錢),甘草(三錢)

上三味㕮咀。作三服。水一盞半。煎至一盞。溫服。

漿水散】,治暴泄如水。周身汗自出。一身盡冷。脈微而弱。氣少不能語。甚者加吐。此為急病。

半夏(二兩。又泡),附子(炮),桂,乾薑(炮),甘草(炙。各五錢),良薑(二錢半)

上六味為末。每服三五錢。漿水二盞。煎至一盞。和渣熱服。甚者三四服。微者一二服。太陽經傷動。傳太陰下痢為鶩溏。大腸不能禁固。卒然而下。下成小油光色。其中或有硬物。欲起而又下。欲了而不了小便多清。此寒也。宜溫之。春夏宜桂枝。秋冬宜白朮湯

桂枝湯】

桂枝,白朮,芍藥(各五錢),甘草(炙。二錢)

上四味㕮咀。每服五錢。水一盞。煎七分。去渣。溫服。

【白朮湯

白朮,芍藥(各三錢),乾薑(五錢。炮),甘草(炙。二錢)

上四味為粗散。如前煎。甚者去乾薑。加附子三錢。謂辛能發散也。

2. 溢飲

水漬入胃。名為溢飲。滑泄。渴能飲水。水下復泄。泄而大渴。此無藥證。當灸大椎。

大椎一穴。一名大椎。在第一椎下陷中。手足三陽督脈之會。針五分。留三呼。泄五吸。灸以年為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