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邁書

《方症會要》~ 卷一 (8)

回本書目錄

卷一 (8)

1. 內傷

內傷者傷諸內也,飲食勞倦,七情六慾是也。外傷者傷諸外也,風寒暑濕,霜雪雨露是也。內外之症治雖不一,而見症多同,診視者恍惚難辨。惟李東垣《內外傷辨》載之詳悉,予撮其大旨,擇其要者言之:同寒熱也,外感則寒熱齊作而無間,內傷則寒熱間作而不齊;同惡寒也,外感則厚衣烈火而不除,內傷則一得溫暖而即解;同頭痛也,外感則連痛不休,內傷則乍痛乍止;外感則鼻塞不通,內傷則口變無味;外感則手背熱,內傷則手心熱;外感則語壯先輕後重,內傷則語弱先重後輕;外感則人迎脈大於氣口一二倍,內傷則氣口脈大於人迎一二倍。

又按《陰陽應象論》雲:天之邪氣感則害人五臟,是八益之邪,傷形而不傷氣,有餘之症也,當瀉而不當補。又云:水穀之寒熱感則害人六腑,是七損之病,傷氣而不傷形,不足之症也,當補而不當瀉。故凡汗之下之,吐之,克之,皆瀉也。溫之,和之,養之,調之,皆補也。

辨別明白,免致臨症有失。

2. 飲食所傷

經曰飲食自倍,腸胃乃傷。凡受者皆中氣不足,宜補為要。但治法有先後,不可倒施。故初受之際,積食未行,遽用補益,則治其壅塞,增其痛苦,勢反加劇。必先用消食化痰行氣之藥,保和枳實導滯丸,待食行或吐或瀉或暗消,宿食盡行,然後用六和湯以蕩其未盡之邪,調中湯以回其散失之氣,健脾丸以復其本體之常。斯調治有序而獲寧矣。

大抵此症有三等:輕者因痰裹食積停滯頗少,不痛不嘔,只胸膈不快,中宮不清,久則有塊,或致嘈雜腸鳴。重則食填大陰,壓住肝氣,致肝氣不得上升。肝者將軍之官,其性猛烈,故中脘大痛,胃氣上升,肝氣猛烈助之,載食而吐,則痛隨吐減。或飲食過膈,遂痛在中焦,延及下焦,則成瀉矣。

經云:痛隨瀉減,因而獲寧。其至重者,食停過多,濁氣載食下不得泄,胃氣虛衰,上不得吐,陰陽乖隔,營衛不通,須臾危矣。王冰所謂濕霍亂者生,乾霍亂者死,以無吐瀉故也。

3. 保和丸

治食所傷胸腹飽悶或食積痞塊,多服自漸消散。脾胃虛者,以補藥用之四君子等湯。

山楂(五兩) 神麯 半夏(各三兩) 茯苓 陳皮 蘿蔔子 連翹(各一兩)

上為末,淡薑湯和米糊為丸,加白朮二兩,即大安丸。健脾消積,最效。

4. 小保和丸

助脾胃克化,服此飲食易化

白朮(五錢) 山楂 神麯(各二錢五分) 陳皮 白芍(各一錢五分)

為末蒸餅糊丸如綠豆

5. 枳朮丸

治痞滿消食強胃 白朮(二兩) 枳實(一兩)

共末用沸湯泡清荷葉少頃去葉用湯老米糊丸

6. 橘紅枳朮丸

治氣弱飲食不消,心中痞悶,前方加橘紅(一兩)

7. 麴櫱枳朮丸

治飲食太過飽悶不快,前方加神麯、麥芽(各一兩)。

8. 木香枳朮丸

治破滯氣能消飲食開胃,前方加木香(一兩)

9. 半夏枳朮丸

治冷氣內傷,前方加半夏(一兩)

10. 三黃枳朮丸

治傷肉食辛辣厚味填塞滿悶不快

前方加黃連(酒炒) 太黃(酒蒸) 神麯(炒) 橘皮(各二兩) 黃芩(四兩)

11. 枳實導滯丸

治傷濕熱之物不得施化而作痞滿悶亂不安

大黃(一兩) 枳實 神麯(各五錢) 茯苓 黃芩 黃連 白朮(各三錢) 澤瀉(二錢)

湯浸蒸並丸,量強弱與服以利為度,加木香檳榔各二錢,名木香檳榔丸

六和丸

白朮(四兩) 山楂 神麯(各二兩) 陳皮 白芍(各一兩) 砂仁(五錢) 老米打糊為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