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邁書

《方症會要》~ 卷二 (11)

回本書目錄

卷二 (11)

1. 大補丸

治久痢發飽:黃柏(不拘分兩,為丸),以人參白朮湯下一錢二分。

2. 吞酸吐酸

大抵酸者俱肝水之氣,而吞與吐不同。吞酸者,酸水攪至喉嚨而復自吞下,俗說醋心是也。濕熱積於肺胃之間,乃寒包熱症也。治法當用河間解表之義,防風羌活、炒黃連、山梔、蒼白朮陳皮半夏,少加吳萸為嚮導。吐酸者,吐出酸水如醋,挾痰居多,乃津液為火所爍,不化血而化痰,痰鬱水亦郁,自成酸矣。一遇上升之氣,則痰與水並出。

蓋未有酸水而無痰也。治法當宗丹溪二陳湯,加梔子、姜、炒黃連、蒼白朮之類,亦可加吳萸為引經。凡治酸,必少用吳萸,蓋因其性而折之也。通用加平胃散。老弱人久患吞酸,則津液消耗,漸成膈噎。又有老人胃氣虛弱,口吐酸水不止者,以六君子湯補之,其吐自愈。此挾虛之症也。

3. 二陳湯

治吐酸挾痰

4. 加味平胃散

治宿食不化,吞酸、呃臭,右關脈滑。

蒼朮陳皮厚朴甘草、神麯、麥芽,加薑、棗。

5. 六君子湯

治胃虛吐酸

6. 藿香安胃散

吳萸丸 治胃中濕熱抑遏肝火令人吞酸

黃連(一兩) 黃芩 吳萸 陳皮(各九錢) 蒼朮(五錢) 老米糊丸桐子大

7. 吳萸天水散

治濕熱吞酸

滑石(六兩) 吳萸(七錢) 甘草(一兩)為末,每服二錢。

8. 嘈雜噯氣

嘈雜者俗說心嘈是也,其症由火動,其痰乃有餘之症也。老人嘈雜不止,則膈噎之漸也。治法宜半夏、南星、陳皮之類消痰片,芩、梔子、姜炒黃連知母石膏三補丸輩以降火,蒼白朮白芍茯苓、薏仁之類健脾行濕壯其本源,更宜慎口節欲,無不效者。噯氣者,即俗呼攪氣是也,與呃逆不同,其症有氣虛、有痰火,一屬不足,一屬有餘。

治痰火宜二陳加芩、連、白朮、枝貝,少加蘿蔔子、檳榔枳實厚朴木香降氣;治氣虛者宜四君子湯加山梔、黃連、神麯、半夏、砂仁,亦少加降氣藥,通用三聖丸至驗。

9. 加味三聖丸

治嘈雜、吞酸、痞滿,屢效。

白朮(二兩) 川連(一兩) 陳皮 半夏曲 白芍(各七錢)

上末,老米糊丸。

10. 治噯氣用效丸

若胃脘上下有塊,加莪朮三菱以銷堅

白朮(二兩五錢) 茯苓(一兩五錢) 扁豆 陳皮 貝母 神麯(各一兩) 半夏曲(一兩三錢) 川連(九錢,火盛諒加) 蘿蔔子(八錢) 木香 砂仁(各五錢) 枳實(七錢)

上末,老米糊丸。

11. 痰火越鞠丸

治痰因火動令人嘈雜

海石、南星、栝蔞仁、青黛、枝子、香附蒼朮川芎

12. 加味三補丸

治鬱火嘈雜

黃芩黃連黃柏(各一兩)、香附蒼朮(各七錢)、沸水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