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星衍

《神農本草經》~ 卷一 (9)

回本書目錄

卷一 (9)

1. 蘼蕪

味辛,溫。主咳逆,定驚氣,辟邪惡,除蠱毒鬼注,去三蟲,久服通神。一名薇蕪。生川澤。

《吳普》曰:麋蕪,一名芎藭(《御覽》)。

《名醫》曰:一名茳蘺,芎藭苗也,生雍州及冤句,四月、五月採葉,曝乾。

白話文:

這種中藥味道辛辣,性溫。它的主要功效是止咳氣逆、安神氣定、驅邪避惡、消除蠱毒妖邪,祛除三蟲,長期服用可以達到通神的作用。它的別名是薇蕪。生長在河川和沼澤地帶。

《吳普》說:麋蕪,又叫芎藭。

《名醫》說:它還有一個別名是茳蘺,是芎藭的幼苗。生長在雍州和冤句一帶,在四月和五月時採收葉子,曬乾後備用。

案:《說文》云:麋,麋蕪也。蘺,茳蘺,麋蕪。《爾雅》云:靳茞,麋蕪。郭璞云:香草,葉小如委狀。《淮南子》云:似蛇床,《山海經》云:臭如麋蕪。《司馬相如賦》有江蘺、麋蕪。司馬貞引樊光云:藁本,一名麋蕪,根名勒芷。

白話文:

根據《說文解字》記載:「麋」指的就是「麋蕪」,而「蘺」則指「茳蘺」,這兩種植物都是「麋蕪」。《爾雅》中說:「靳茞」就是「麋蕪」。郭璞解釋說,麋蕪是一種香草,它的葉子細小,形狀像一團絨絮。《淮南子》中提到,麋蕪的外形類似於蛇牀。《山海經》中說,麋蕪的氣味難聞。《司馬相如賦》中提到了「江蘺」和「麋蕪」。司馬貞引用樊光的說法:「藁本」又叫「麋蕪」,它的根部稱為「勒芷」。

2. 黃連

味苦,寒。主熱氣目痛、眥傷泣出,明目(《御覽》引云:主莖傷。《大觀本》無),腸澼,腹痛下利,婦人陰中腫痛。久服,令人不忘。一名王連。生川穀。

白話文:

草藥帶苦味,性寒涼。可以治療熱氣上攻引起的眼睛疼痛、眼睛受傷流淚,明目(《御覽》中說:可以治療眼睛受傷。《大觀本》中沒有這句),腸胃積滯,腹痛腹瀉,婦女陰部腫痛。長期服用,可以增強記憶力。別名:王連。生長在山谷中。

《吳普》曰:黃連,神農、岐伯、黃帝、雷公:苦,無毒;李氏:小寒。或生蜀郡、太山之陽(《御覽》)。

白話文:

《吳普》記載:黃連是神農、岐伯、黃帝和雷公都推薦的藥材。它性味苦,沒有毒性。李氏說:黃連有小寒的特性。黃連主要生長在蜀郡和太山陽坡。(出處:《御覽》)

《名醫》曰:生巫陽及蜀郡、太山,二月、八月採。

案:《廣雅》云:王連,黃連也。《範子計然》云:黃連,出蜀郡,黃肥堅者,善。

白話文:

中醫典籍《名醫》記載:王連生長於巫陽、蜀郡和太山,要在農曆二月和八月採收。

註釋:《廣雅》說:王連就是黃連。《範子計然》說:黃連產於蜀郡,黃色肥碩堅固的品質最好。

3. 絡石

味苦,溫。主風熱、死肌、癰傷,口乾、舌焦,癰腫不消,喉舌腫,水漿不幹。久服,輕身,明目、潤澤、好顏色,不老、延年。一名石鯪。生川穀。

白話文:

它味道苦,性溫。主要用於治療風熱、肌膚壞死、癰瘡、口乾、舌焦、癰腫不消、喉嚨腫痛、無法吞嚥。長期服用可以減輕體重,明目、滋潤、有好氣色,不衰老、延年益壽。另一個名稱是石鯪。生長在川穀。

《吳普》曰:落石,一名鱗石,一名明石,一名縣石,一名雲華,一名云珠,一名雲英,一名云丹,神農:苦,小溫;雷公:苦,無毒;扁鵲、桐君:甘,無毒;李氏:小寒。云藥中君。採無時(《御覽》)。

白話文:

《吳普》說:落石,又稱鱗石、明石、縣石、雲華、雲珠、雲英、雲丹,神農認為它的味道是苦的,藥性微溫;雷公認為它的味道是苦的,無毒;扁鵲和桐君認為它的味道是甘的,無毒;李氏認為它性質微寒。是一種重要的中藥。採集落石沒有固定的時間(《御覽》)。

《名醫》曰:一名石蹉,一名略石,一名明石,一名領石,一名縣石,生太山或石山之陰,或高山岩石上,或生人間,正月採。

白話文:

《名醫》記載:一種叫石蹉的藥材,還有其他名字,包括略石、明石、領石、縣石。它生長在太山或石山的陰面,或者在高山岩石上,也可以生長在有人居住的地方。採收時間在正月。

案:《西山經》云:上申之山多硌石,疑即此。郭璞云:硌,磊硌大石兒,非也;《唐本》注云:俗名耐冬,山南人謂之石血,以其包絡石木而生,幫名絡石。《別錄》謂之石龍藤,以石上生者,良。

白話文:

根據《西山經》記載:上申山盛產堅硬的岩石,懷疑指的就是這裡。郭璞認為「硌」指的就是大塊的岩石,那是錯的。《唐本》的注釋中說:俗稱耐冬,山南的人稱它為石血,因為它包裹著岩石和樹木生長,所以又起名為絡石。《別錄》把它叫做石龍藤,認為長在石頭上的比較好。

4. 蒺藜子

味苦,溫。主惡血,破癥結積聚,喉痹,乳難。久服,長肌肉,明目、輕身。一名旁通,一名屈人,一名止行,一名豺羽,一名升推(《御覽》引云:一名君水香,《大觀本》無文)。生平澤,或道旁。

白話文:

味道苦,性溫。能改善淤血,消散癥瘕積聚,緩解嗓子痛,治療乳腺問題。長期服用可以增強肌肉,明目,減輕體重。別名有旁通、屈人、止行、豺羽、升推(《御覽》引注說:別名君水香,《大觀本》中沒有這句話)。生長在平坦的沼澤地或路邊。

《名醫》曰:一名即藜,一名茨,生馮翊。七月、八月採實,曝乾。

白話文:

《名醫》中記載:藜,又名茨,生長在馮翊地區。在七月、八月採收它的果實,曬乾後備用。

案:《說文》云:薺,蒺黎也。《詩》曰:牆上有薺,以茨為茅葦,開屋字。《爾雅》云:牆上有茨。《傳》云:茨,蒺藜也,舊本作蒺藜,非。

白話文:

《說文解字》中說:薺草就是蒺藜。《詩經》中說:牆上長著蒺藜,用茅草作為屋頂,有「屋」字的形狀。《爾雅》中說:牆上長著茨草。《詩經傳》中說:茨草就是蒺藜。原本寫作「蒺藜」,但並非正確寫法。

5. 黃耆

味甘,微溫。主癰疽久敗創,排膿止痛,大風痢疾,五痔鼠瘻,補虛,小兒百病。一名戴糝。生山谷。

《名醫》曰:一名戴椹,一名獨椹,一名芰草,一名蜀脂,一名百本,生蜀郡白水漢中,二月、十月採,陰乾。

白話文:

此藥味甘、微溫,主要用於治療久治不愈的癰疽潰爛傷口,可以排膿止痛,治療大風痢疾、五痔鼠瘻,補虛,治療小兒百病。別名戴糝。生長在山谷中。

《名醫》上說:別名戴椹、獨椹、芰草、蜀脂、百本,生長在四川白水漢中一帶,在二月和十月採集,陰乾保存。

6. 肉鬆蓉

味甘,微溫。主五勞七傷,補中,除莖中寒熱痛,養五臟,強陰,益精氣,多子,婦人癥瘕。久服,輕身。生山谷。

白話文:

味道甘甜,性質微溫。主治五勞七傷,補益身體,消除胃部虛寒、熱痛,滋養五臟,增強陰氣,補益精氣,使人多子嗣,緩解婦女氣滯血瘀。長期服用,可讓身體輕盈。生長在山谷中。

《吳普》曰:肉蓯蓉,一名肉鬆蓉,神農、黃帝:咸;雷公:酸,小溫(《御覽》作李氏:小溫),生河西(《御覽》作東)山陰地,長三、四寸,叢生,或代郡(《御覽》下有雁門二字)。二月到八月採(《御覽》引云:陰乾用之)。

白話文:

《吳普》記載:肉蓯蓉,又稱肉鬆蓉,神農和黃帝認為它性質平和;雷公則認為性酸,微溫(《御覽》引李氏記載:微溫);生長在河西地區或東山陰地,長三、四寸,叢生,或者在代郡(《御覽》中有「雁門」二字)。在二月到八月間採摘,陰乾後使用。

《名醫》曰:生河西及代郡雁門,五月五日採,陰乾。

白話文:

《名醫》中記載:生長在河西走廊和代州雁門地區,在五月五日採摘,然後在陰涼處晾乾。

案:《吳普》云:一名肉鬆蓉,當是古本,蓉,即是容字,俗寫蓯蓉,非正字也。陶弘景雲:是野馬精落地所生,生時似肉,舊作肉蓯蓉,非。

白話文:

根據《吳普》這本書的記載,蓯蓉的別名是「肉鬆蓉」,這應該是古代文獻的原始記載。書中提到的「蓉」,指的是「容」字。現在通俗寫法「蓯蓉」是錯誤的。陶弘景說,蓯蓉是野馬精氣落地後所生,剛生出來時很像肉,所以以前寫作「肉蓯蓉」,也是不正確的。

7. 防風

味苦,溫,無毒。主大風、頭眩痛,惡風風邪,目盲無所見,風行周身,骨節疼痹(《御覽》作痛),煩滿。久服,輕身。一名銅芸(《御覽》作芒)。生川澤。

白話文:

這種藥物味道苦,性溫,沒有毒性。主要用於治療大風、頭暈頭痛、怕風怕寒,眼睛失明看不見東西,風寒邪氣遍佈全身,關節疼痛麻木,煩躁不適。長期服用,可以減輕體重。別名為銅芸。生長在川澤之地。

《吳普》曰:防風,一名回云,一名回草,一名百枝,一名蕳根,一名百韭,一名百種,神農、黃帝、岐伯、桐君、雷公、扁鵲:甘,無毒,李氏:小寒,或生邯鄲上蔡,正月生葉,細圓,青黑黃白;五月花黃;六月實黑。三月、十月採根,曬乾,琅邪者,良(《御覽》)。

白話文:

《吳普》記載:防風,別名回雲、回草、百枝、蕳根、百韭、百種,神農、黃帝、岐伯、桐君、雷公、扁鵲等人認為它性味甘甜,無毒。李氏記載:防風耐寒,小寒時節萌芽,或產於邯鄲、上蔡一帶。正月開始長葉子,葉片細長圓形,呈青黑色或黃白色;五月開花,黃色;六月結果,果實黑色。三月和十月採挖根部,曬乾後備用。出產於琅邪地區的防風,品質較好(出自《御覽》)。

《名醫》曰:一名茴草,一名百枝,一名屏風,一名蕳根,一名百蜚。生沙苑,及邯鄲、琅邪、上蔡。二月、十月採根,曝乾。

白話文:

《名醫》記載:有一種藥材,別名茴草、百枝、屏風、蕳根、百蜚。生長在沙苑、邯鄲、琅邪和上蔡。每年二、十月間採收其根莖,曬乾後使用。

案:《範子計然》云:防風,出三輔。白者,善。

白話文:

《範子計然》記載:防風,產於三輔地區。白色的防風,質量較好。

8. 蒲黃

味甘,平。主心腹、膀胱寒熱,利小便,止血,消瘀血。久服,輕身、益氣力,延年、神仙。生池澤。

《名醫》曰:生河東,四月採。

白話文:

此草味甘,性平。主要治療心腹、膀胱的寒熱證,利小便,止血,消瘀血。長期服用,能減輕體重、增強體力,延年益壽。生長在池塘澤地。

《名醫》記載:這種草生長在河東,四月採摘。

案:《玉篇》云:蒚,謂今蒲頭有臺,臺上有重臺,中出黃,即蒲黃。陶弘景雲:此即蒲釐花上黃粉也,《仙經》亦用此,考《爾雅》苻離,其上蒚,苻離與蒲釐聲相近,疑即此。

白話文:

根據《玉篇》記載:「蒚」是指現在的蒲草頂部,頂部又有重疊的臺座,中間長出黃色的物質,也就是蒲黃。陶弘景認為這指的是蒲草花上黃色的粉末,《仙經》也使用此物。查閱《爾雅》記載,苻離的上面有蒚,苻離與蒲釐的發音相近,懷疑兩者就是同一種東西。

9. 香蒲

味甘,平。主五臟心下邪氣,口中爛臭,堅齒,明目,聰耳。久服,輕身、耐老(《御覽》作能老)。一名睢(《御覽》云睢蒲)。生池澤。

白話文:

味道甘,性質平。主要治療五臟心下的邪氣,口中有腐臭的味道,能堅固牙齒,明亮眼睛,聰明耳朵。長期服用,可以減輕體重,耐得住歲月。(《御覽》中寫作能延年益壽。)又名睢(《御覽》中說為睢蒲)。生長在水池和沼澤地中。

《吳普》曰:睢,一名睢石,一名香蒲,神農、雷公:甘。生南海,池澤中(《御覽》)。

白話文:

《吳普》中記載:睢,又名睢石或香蒲,神農和雷公都認為它味道偏甜。睢生長在東海,生於池塘和沼澤地帶(記載出處:《御覽》)。

《名醫》曰:一名醮,生南海。

白話文:

《名醫別錄》記載:有一位名叫醮的名醫,出生在南海。

案:《說文》云:菩,草也。《玉篇》云:菩,香草也。又音蒲。《本草圖經》云:香蒲,蒲黃苗也,春初生嫩葉,未出水時,紅白色,茸茸然,《周禮》以為菹。

白話文:

《說文解字》記載:「菩」,是一種草。

《玉篇》記載:「菩」是一種香草,又讀作「蒲」。

《本草圖經》記載:香蒲是蒲的幼芽,在早春時節長出嫩葉,還沒出水前,呈現出粉紅色的絨毛狀,在《周禮》中記載,可以用作醃製的蔬菜。